如何让思品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明确
  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在设计《挫而不折积极进取》的导入,我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天使、蝴蝶、小狗中一一做出选择,选择之后与结果对照引发学生心理与情境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新课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二、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
  要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就必须牢牢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摒弃填鸭式、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教学中教师要做到(1)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在此,教师的引导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发挥作用,(2)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 学生能自学的知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有能力回答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作答,学生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放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3)丰富教学形式,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辩论式,记者采访、小品表演等形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
  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开始向生活化的课堂努力迈进。如《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中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我设计了记者在线环节,采访了学生几个生活化的问题:1.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面对挫折的?2.面对挫折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3.你还有什么疑问、困惑吗?说出来让同学们帮你解决。让学生敞开心扉,有话可说。
  四、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应该是情感化的课堂
  曾记得索利特尔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到: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认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励,他们同样会给我们多一分的惊喜!我想这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也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才会出现。所以,在一节课的开始我试着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微笑的表情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除了此种交流之外,我还学到了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
  五、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应该关住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育家陶行之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而体验式教学就是我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调查访问、角色换位、情境体验等形式自主、积极、快乐的进行体验,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既突破重點难点,又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如在讲《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时,我设计了“绑腿二人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做到以知导行;在《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中田甜因为高位截瘫只能用嘴咬着筷子敲击键盘制作动画,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田甜的艰辛、体会到挫折,从而鼓起战胜挫折的信心,并体验学习的快乐。
  六、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应该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有的课堂评价语言形式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重复着“太好了!”“你真棒!”“你读的很好!”到底好在哪里?评价很笼统,针对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思品教研活动中,我们听过的李新老师的课教学评价非常有特色,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的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 ……李新老师的评价用语非常丰富,而且用得很具体、很恰当、针对性强又富有激励性。
  七、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也不容忽视学法的指导
  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每位教师除了对教法的研究外,还应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我得到以下启示:(1)具体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对初中政治材料分析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审问题,抓关键信息,确定“题型”(评析题、启示题、谈认识题等或为什么、怎样做等)。第二步读材料,抓关键词句,分层,确定“主题、中心、方向”(一个或多个)。第三步,回扣教材,找到相关的原理或观点,确定“结合点、知识点” (一个或多个)。第四步,组织答案,再确认 “题型”。思路开拓的方法是:围绕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打开三条思路:1.为什么?(原因)2.怎么样(意义或影响)3.怎么办?(措施 方法)(2)通过典型训练题的典型示范作用,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解题的技巧、方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游得轻松、畅快。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有了这些新认识、新做法,再加之我们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相信我们的思品课一定会成为最受学生欢迎。
其他文献
“大湾妹、白沙菜、大站扭子多”。这是地方顺口溜,大站扭子多,意思是大站小偷多。我们大站印山中学就处在城乡结合部,靠近火车站,治安环境复杂,影响校风建设。面对这一状况,我们道德与法治课应发挥德育功效,改变校园风气,于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由我负责进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的课题立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分享几点做法。  一、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主战场作用,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1
期刊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生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阅读量等的限制,作文时存在不少困难,如词汇贫乏,说话缺乏条理等,从而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为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做着不懈的探索。联系我的教学经实践、针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
期刊
课堂提问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解决有关问题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则会把课堂教学拖进死泥潭。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如果教师越俎代庖,用教师的提问取代学生的质疑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者;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中重科学知识
期刊
一、课题界定  我们在这里界定的课外阅读是指除语文课本以外的一切阅读活动,主要包括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目前班级阅读出现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①阅读兴趣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大多缺少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和人性的闪光。  ②阅读量与课标要求
期刊
在党 “十九”大的精神的指引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班级,新时期班主任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二十一世纪,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着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門。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随着历史
期刊
近年来,随新课改的推进,以及践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整本书阅读越来越被一线语文教师重视并开始广泛的实践和探索。以我校为例,自2016年9月初,就成立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小组,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究。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整本书阅读带给孩子们的改变,也发现了整本书阅读推进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反思。作为一名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师,我就自己在整本书阅读推进工作中的一些发现,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小学中
期刊
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是按“情境+问题”来展开的。数学课本设置出一个情境,把情境给孩子,由孩子的好奇引发不同的问题,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并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提高与发展。  一、阅读数学课本的目的和要求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疑难,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表现。在这里,着重要强调预习读不能忽视。预习的时候,简单的或者复习性质的问题,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发挥学生的主
期刊
“治校先治班”,实践证明,做好了班级工作,就管住了全体学生。农村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或者是单亲家庭,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心灵上的抚慰,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偏激、叛逆、自私、自卑等极端情绪严重。心理发展的不健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试就个人的实践经验,谈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
期刊
一、古代蒙养教育及其发展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将8-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具有悠久的教育传统的礼仪之邦,以教立国。古代各类教育事业之发达,在当时的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古代的学前教育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蒙学。  二、古代蒙养教育的教育方法  (一)在我国古代蒙养教育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