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实际上这也对教师的教学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比如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设问的艺术性,这直接关乎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需要学习掌握一些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
一、导入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设问导入不仅能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觉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拉开美丽的序幕。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呈现了“蓝天、大海、森林、矿产资源、野生动物”等一系列展现美丽、富饶的地球的美丽画面,接下来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供小组讨论:“假如某一外星球成了地球的友好邻居,希望向地球上的人类借走以上一样东西,你会借哪一样给他们呢?”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并且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在思考过程中犹豫再三、难以取舍。这正是教师所要的思考结果,学生在纠结中悟出了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为教师后面所要开展的教学活动自然而然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点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知识的重点往往也是他们学习的困难点、疑点,也可以说,课堂知识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抓住知识的重点设计提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探索知识,一步一步攻克知识难关,他们会充满快乐、满足和自豪。在提问时,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呢?1.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内容来找出知识的重点,然后教师在重点处提出问题进行引导。2.在课后复述时,就重点处提出问题进行引导。3.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可针对重点提出问题进行引导。
三、问题关联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一堂课的教学本来就是由很多个环节组成的,各个教学环节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在环节与环节的过渡之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承上启下,而且可以使各个环节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一条思维线索。如:九年级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六课《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课中,开课教师设置了“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境,并将这一事件发生过程中各部门的反应和采取的措施、市民的心声和行动等情境材料作为主线索,设计了一系列的关联性问题:
“你认为导致这一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哪些?”(企业和有关部门没有依法办事。)
“如何才能减少和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
“材料中哪些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立法机关、政府、司法机关。)
“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一切国家机关都要依法办事。)
“除了国家机关以外,市民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公民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这样的课堂各个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丝丝入扣,设计的问题富有逻辑性,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效率也较高。
四、问题的“切入口”要小
学生在面对“空”和“大”这样的不具体且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或是思维不着边际,或是同样给老师以“空”和“大”的答案,远远达不到教师预设的结果。
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课进行到“对外开放的要求”环节中,笔者起初设计了《讨论》:“我能为对外开放做些什么?”有的学生很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在后来对其他班级的授课中,笔者将设问修改为:
“5年后,成为一名外资公司员工的我能为对外开放做些什么?”
“8年后,留学海外的我能为对外开放做些什么?”
“15年后,如果我成为一名政府要员,我能为对外开放做些什么?”
看到这一系列和自己的未来有关又可以自由畅想的问题,学生立刻变得跃跃欲试、精神振奋,继而七嘴八舌、畅所欲言,课堂上涌现了很多精彩并富有创意的发言。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尽量要使问题具体一点,角度要小,避免“空”和“大”。
五、有意设置“矛盾”冲突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某些教学内容看上去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教学内容的精妙之处,这里往往有很大的延伸空间,可以创设出“矛盾”,也往往就是提问之点。在课堂提问中设置矛盾冲突可以形成悬念,让学生产生渴知、企盼、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焦点,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总之,教师的职责绝不是将现成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努力探索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通过设计优质的课堂提问等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思维,产生激荡的火花,从而引领着学生的思维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浅薄走向深刻。
一、导入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设问导入不仅能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觉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拉开美丽的序幕。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呈现了“蓝天、大海、森林、矿产资源、野生动物”等一系列展现美丽、富饶的地球的美丽画面,接下来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供小组讨论:“假如某一外星球成了地球的友好邻居,希望向地球上的人类借走以上一样东西,你会借哪一样给他们呢?”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并且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在思考过程中犹豫再三、难以取舍。这正是教师所要的思考结果,学生在纠结中悟出了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为教师后面所要开展的教学活动自然而然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点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知识的重点往往也是他们学习的困难点、疑点,也可以说,课堂知识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抓住知识的重点设计提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探索知识,一步一步攻克知识难关,他们会充满快乐、满足和自豪。在提问时,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呢?1.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内容来找出知识的重点,然后教师在重点处提出问题进行引导。2.在课后复述时,就重点处提出问题进行引导。3.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可针对重点提出问题进行引导。
三、问题关联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一堂课的教学本来就是由很多个环节组成的,各个教学环节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在环节与环节的过渡之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承上启下,而且可以使各个环节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一条思维线索。如:九年级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六课《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课中,开课教师设置了“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境,并将这一事件发生过程中各部门的反应和采取的措施、市民的心声和行动等情境材料作为主线索,设计了一系列的关联性问题:
“你认为导致这一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哪些?”(企业和有关部门没有依法办事。)
“如何才能减少和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
“材料中哪些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立法机关、政府、司法机关。)
“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一切国家机关都要依法办事。)
“除了国家机关以外,市民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公民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这样的课堂各个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丝丝入扣,设计的问题富有逻辑性,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效率也较高。
四、问题的“切入口”要小
学生在面对“空”和“大”这样的不具体且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或是思维不着边际,或是同样给老师以“空”和“大”的答案,远远达不到教师预设的结果。
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课进行到“对外开放的要求”环节中,笔者起初设计了《讨论》:“我能为对外开放做些什么?”有的学生很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在后来对其他班级的授课中,笔者将设问修改为:
“5年后,成为一名外资公司员工的我能为对外开放做些什么?”
“8年后,留学海外的我能为对外开放做些什么?”
“15年后,如果我成为一名政府要员,我能为对外开放做些什么?”
看到这一系列和自己的未来有关又可以自由畅想的问题,学生立刻变得跃跃欲试、精神振奋,继而七嘴八舌、畅所欲言,课堂上涌现了很多精彩并富有创意的发言。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尽量要使问题具体一点,角度要小,避免“空”和“大”。
五、有意设置“矛盾”冲突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某些教学内容看上去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教学内容的精妙之处,这里往往有很大的延伸空间,可以创设出“矛盾”,也往往就是提问之点。在课堂提问中设置矛盾冲突可以形成悬念,让学生产生渴知、企盼、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焦点,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总之,教师的职责绝不是将现成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努力探索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通过设计优质的课堂提问等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思维,产生激荡的火花,从而引领着学生的思维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浅薄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