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小美人鱼》的编创特色探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美人鱼》在2005年由德国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约翰·诺伊梅尔创作,是其众多作品中的经典之一。《小美人鱼》延续了以往的创作思路,与原有情节和框架一致,诺伊梅尔以他人的素材为基础,根据自己对剧本的解读与阐释创作自己的舞剧。本文主要对舞剧《小美人鱼》的编创特色进行探讨,对其创意、人物设计、身体语言以及舞剧结构等进行剖析与鉴赏。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安徒生于19世纪创作《海的女儿》,诺伊梅尔于2005年创作芭蕾舞《小美人鱼》,2010年旧金山芭蕾舞团上演了该部舞剧,2012年中央芭蕾舞团引进该部顶级大师所创作的舞剧。《小美人鱼》与《海的女儿》是古典与当代文化的结合,更是芭蕾大师与古典童话大师灵感的碰撞。
  一、创作背景
  《海的女儿》是《小美人鱼》舞剧的原型,为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当代编导大师诺伊梅尔根据童话故事创作了该部舞剧。该剧于2007年在汉堡首映,于2012年引入我国。安徒生的很多童话作品都深深映照其内心真实想法与情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海的女儿》在其创作中期诞生,此阶段安徒生生活十分贫困,以稿费维持生活。但当时他爱上了资助其写作的贵族,这份感情只能成为心中的期盼,于是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创作了《海的女儿》。实际上,他通过该部作品将无处安放的感情抒发出来,找到出口加以宣泄。而编导诺伊梅尔在《海的女儿》原有框架基础上,结合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内心情感创作经典之作《小美人鱼》,通过戏剧芭蕾以及交响芭蕾的演绎,用现代化视角完美表达对经典童话作品的倾慕之情,并通过舞蹈身体语言说出内心的话语。
  二、《小美人鱼》的编创特色
  (一)内容特色
  舞剧主要分为戏剧化舞剧与非戏剧化舞剧两大类。其中,戏剧化舞剧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如《白毛女》《睡美人》《天鹅湖》等作品。而非戏剧化舞剧无具体故事情节表达,内容也并非按照戏剧方式进行展开,如《小夜曲》《仙女们》等作品。《小美人鱼》舞剧属于戏剧化舞剧,是当代芭蕾舞剧的经典代表作。
  在创作过程中,舞剧编导需要将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情感融入舞剧中。编导需要在大脑中构思出舞剧的选材、立意,再通过编排将其展现在舞台中。诺伊梅尔创作的《小美人鱼》延续其一贯风格,选别人的材,创自己的作品。《小美人鱼》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创作,通过原作品的知名度来增加舞剧的影响力,能够吸引很多家长带领小朋友前来观看。
  在创作过程中,诺伊梅尔并没有为了讲故事而编导,虽然戏剧芭蕾舞剧必然要有故事情节,但单纯演绎故事内容将显得十分枯燥且肤浅,诺伊梅尔在原有故事情节基础上进行改变,将自身情感与见解融入舞剧中。这就是编导立意的一部分,是编导对作品和世界的看法。《小美人鱼》没有其他舞剧中明显的善与恶,海妖在守护自身利益时并未逼迫小美人鱼,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是小美人鱼自愿同意的。最后,小美人鱼为了心爱的人牺牲自己,可以看出,编导从性别和政治角度诠释出女性的自我解放精神,表达出女性的自我选择权利。
  (二)表现形式特色
  《小美人鱼》的创作延续了约翰的一贯风格,除音乐外,编舞、灯光设计、舞台设计、导演、服装等都由其亲自担当。
  在舞台设计中,舞台前半部分选择白色波浪形灯光表现海浪,将陆地与海洋分割开来。灯光条上下移动,从视觉角度将海洋与陆地进行空间分割,给观众以空间交换之感。灯光颜色及高度的有序变化,能够与剧情发展完美结合,告知观众王子的出现与行动轨迹。而舞剧后半部分所采用的正方形房间又巧妙地给人视觉变化,感受剧情所带来的压迫感。
  在服装设计中,诺伊梅爾具有超乎常人的想法与看法。在第一幕中,小美人鱼的尾巴借助服装来表现,编导将服装设计成长于下肢的蓝色裤裙,裤裙宽大蓬松,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展现出美人鱼尾巴的特殊线条与美感。在表演过程中,三名黑衣男舞者托起美人鱼,其形象是经过特殊设计的,男舞者表现十分默契,动作协调一致,进而展现出美人鱼尾巴的特殊形状。而小美人鱼面部的特殊设计更能够体现出编导对人物的特殊理解。舞者面部涂白,利用蓝线将面部以人字形一分为三,额头所装饰的贝壳珍珠是小美人鱼最喜欢的东西,这样的设计非常符合其身份,能够表现出小美人鱼作为一条鱼身份的欢喜,并为其后来下定决心舍弃尊贵身份奠定基础。
  作为小美人鱼的表演者,在小美人鱼变成人类前,其已经换过一套衣服,其间用布一圈一圈缠在身上,但编导要求外观完全一样。腿的颜色与身体颜色不同,编导认为后变出来的双腿不属于小美人鱼。尤其是舞剧中以轮椅来代替小美人鱼的困难行走,更能够看出编导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
  (三)身体语言特色
  《小美人鱼》作为现代芭蕾舞剧的代表,结合戏剧芭蕾和交响芭蕾的手段进行表达。戏剧芭蕾采取哑剧形式进行编排,通过模仿的表现手法推进剧情发展。而交响芭蕾更重视舞蹈动作的音乐性,利用舞蹈主题本身的变化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样的表现形式使得《小美人鱼》舞剧的“舞”与“剧”完美结合,恰到好处,使得舞剧不会被故事情节所牵制。实际上,戏剧芭蕾与交响芭蕾所表现的结果有着类似之处,都能够传达信息或记叙故事,可理解为中国美学的“写意”。
  从再现视角而言,通过写意手法将内容再现在舞台上,能够最大程度帮助观众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和剧情的发展。在序幕中,眼泪从面颊滑落,右手以波浪式划出动作路线并快速接住掉落的眼泪。该动作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爱德华的思念,也表现出小美人鱼接下来所发生的悲剧剧情。
  从表现角度而言,通常通过文学作品所编排的舞剧都不会将作者表现出来,但在编排《小美人鱼》时,编导将作家安排在舞台中,通过小美人鱼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这种巧妙的表现形式使得诗人若隐若现,其以旁观者角度观察剧情的发展时,便与小美人鱼的感受同步进行。在表现形式上,小美人鱼是诗人对好友思念的化身,因此也可以将小美人鱼看作诗人的化身。在第一场中,小美人鱼变成鱼的表演过程中,编导便利用写意手法,并非采取原创中所描写的喝魔鬼送的药,经历痛苦挣扎而变化。这种写意的表现形式更能够体现出人物内心,使得观众与角色情感同步进展,呈现出极具戏剧性与情感性的表演画面。
  (四)深层结构的特点
  神话似乎可以看作是人类童年时期所做的梦,神话中的主题、情节是人类心灵结构的外化。神话结构便是无意识的思维深层结构。而童年时神话破碎后的残片根植于人类内心深处,是时间累积的表象,是人类心理艺术的创作。
  在《小美人鱼》舞剧中,人们可以看到现实社会中的逻辑,整部剧的编排不断添加新的理念,发展脉络十分清晰,叙事层次严谨。每个人物关联其中,既不会失去人物特有个性,又不会影响整部戏剧的完整度,在设计效果与表现效果上具有高超技艺。整部剧并未刻画出明显的善与恶,无对立面,即便是海妖也不能被称为恶,它只是规则的守护者,在选择过程中将权利交付于小美人鱼手中。而小美人鱼在忍受着心灵与身体的剧痛后,并未表现出对王子的伤害之心,面对王子逝去的爱不是争夺与忍让,而是选择自我牺牲。但这种牺牲不是成全他人,更是对女性解放的一种追求,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诠释爱的纯洁与美好。即便不能得到王子的爱,也不能因为仇恨与嫉妒让爱情蒙上灰尘与丑恶。《小美人鱼》最后诠释出人心向善,彰显了人的灵魂之永恒和人的终极关怀。
  三、结语
  《小美人鱼》是芭蕾舞剧中的经典大作,整场舞剧中,每一位表演者都将舞蹈的美完全展示,将舞剧整体效果推向至高。编导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了对舞剧的创新与改变,完美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一改传统戏剧芭蕾舞剧的编排方式。可以说,《小美人鱼》是现代芭蕾舞剧的代表,是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主编罗晖以对诗歌的热爱和奉献精神,十八年如一日地辛劳与付出,使大型系列的《中国诗歌选》(每个年度的诗歌选本)得以编辑出版,并成为年度优秀诗歌精选的标本,这是他及每一位编委送给诗界的厚礼,让中国新诗的宏大长卷又一次展现在世人眼前。  一、主编者十八年如一日深耕诗坛  培根在《论读书》里说:“读诗使人聪慧。”诗歌在时间的链条上一直不断地延续,仿佛奔流不息的长河、周而复始的旭日,将诗歌的生命延续至今,并
期刊
在以往的文学批评中,文学评论家大都认为海明威作品以男性的斗牛、拳击等阳刚元素为主题,批评海明威不会描绘女性,其作品中的女性没有独立的思想。但实际上,海明威作品中女性的良好品质被表面的“负面形象”所掩盖,对女性形象进行深入探究,方可了解海明威对女性的真实看法,更全面地理解海明威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  一、《丧钟为谁而鸣》简介  《丧钟为谁而鸣》是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双料得主厄尼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
期刊
在世界文学史上,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飘》享誉中外。她曾经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具有深厚的写作功底,她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创作特点。小说《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并且倡导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一部经典的女性文学作品。主人公斯佳丽·奥哈拉是个热情、善良、传奇而又经典的女性角色,也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斯佳丽因其独特的人物魅力,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文明的进步,在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中,美国黑人的种族身份逐渐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托尼·莫里森是黑人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同时是解决黑人种族身份问题的重要人物。她凭借自己曾经接受的白人文化教育,拿起手中的笔杆,结合在年幼时就因父母而受到的黑人文化熏陶,试图利用文字,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形式将黑人的日常生活表达出来。本文结合托尼·莫里森的小說来探讨美国黑人文化的处境,从黑人身份的困惑到黑人
期刊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在《紫色》中,沃克以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方式描述了女主人公西丽从奴隶到觉醒的精神历程,许多因素都对西丽的觉醒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紫色》中女主人公性格的变化,透视非裔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和成长。  一、概述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开始出现,沃克的小说《紫色》以其新颖的构思,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并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该小说以独特而富
期刊
在《大荒经》中,一共出现过七座日出之山,分别是大言山、合虚山、明星山、鞠陵于天、孽摇頵羝(汤谷)、猗天苏门、壑明俊疾。另外,其中还出现七座日落之山,分别是大荒山、常阳山、鏊鏖钜、吴姖天门(日月山)、龙山、丰沮玉门、方山。依照郑文光的著作《中国天文学源流》,笔者把七座日出之山摆在东面,方向自东北至东南;七座日落之山摆在西面,方向自西北至西南,如图1所示。  古人“以山计时”,赋予山一种独特的靈性,后
期刊
简·里斯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凭借自己对《简·爱》一书的深刻研究,对幽禁在顶楼上的疯女人安托瓦内特——罗切斯特的前妻的出生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充分了解,再加上自己对这一人物的理解和同情,写出了这一部精彩的小说《藻海无边》,使得在《简·爱》中没有被正面描写的这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分析了《藻海无边》中欧洲中心主义的颠覆,不仅颠覆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权威,而且纠正了欧洲人赋予前
期刊
《鼻》是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而《阿Q正传》是中国新文学代表、文学巨匠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二者具有鲜明的怪诞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本文主要通过对《鼻》和《阿Q正传》的多方面对比分析,指出怪诞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这两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分析其异同之处,进而指出潜在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影响。  一、怪诞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小说《鼻》和《阿Q正傳》中的体现  小说《鼻》和《阿Q正传》中处处
期刊
日本明治时期著名教育家、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三次游历欧美后写下了以社会启蒙为主题的论文集《劝学篇》。其中,福泽谕吉受西方“天赋人权”思想影响提出了“自由·平等·独立”的思想理念,对日本社会自古以来的封建思想产生了强烈冲击,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众思想转变以及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一次由封建儒学到近代西学的思想跳跃。研究其“自由·独立·平等”思想,对于了解该思想的内涵和社会意义以及了解当时的日本
期刊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30余年时间里,美国现代文学取得了蓬勃发展,涌现出众多的流派及生态文学作品。美国现代文学凭借其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不拘一格的文学范式、开放的叙事主题及对时代背景、环境问题的关注与反思,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二次繁荣”与“思想解放潮流”,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虽然英美文学拥有共同的文化渊源、语言习惯,但与同时期的英国文学相比,美国现代文学在文学艺术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