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学反思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那个动荡的岁月,有这么一个作家创作了这么一部作品,初读感觉质朴凝练清新;再读,似乎蕴涵者某种东西;三读,就更加感觉深邃与睿智了。这个作家就是陆蠡,这部作品就是《囚绿记》。
  这部作品写于抗战前期,作者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作者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但是作者慢慢地发现,这“绿友”“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而在它见不到阳光的地方,“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黄”。最终,作者“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这是一篇比较含蓄的散文,品读以后,再加上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探讨后,我更坚定这部作品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首先,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在我看来,任何作家创作一部文学作品,一定是与他当时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而环境会在无形中影响了他本人的情感倾向。所以,一定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会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这篇《囚绿记》中唯一的背景环境的表现就是那几个字“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结合此大环境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是有必要的。
  其次,当时我在分析完课文内容时,安排了一个讨论,即针对作者的整个对绿滕的行为及其“绿”的表现来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我记下了这么一些学生的想法:(1)爱着的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占有即是自私;(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有一种爱叫做放手;(4)知错能改,善莫大焉;(5)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6)强扭的瓜不甜等等,当然,这其中的思想和感悟有深层次的,也有浅层次的,然而我比较感兴趣的是(5)——“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因为这个观点与其他的不一样,其他观点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感受,而此观点是从“绿”这方面来体会到的。我当时问了这个学生,怎么有这个感想,怎么看出来的,他说如一些语句:“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么固执啊!”“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他说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绿还努力地向着窗外,向着光明生长,让他忽然之间想到这句话,所以就有了这个感想。当时由于时间关系,自己没有深入探究,但课后我一直在想学生的这个观点。
  “囚绿”本意是把“绿”关起来,人为的作用,那可以理解为绿藤处在最艰难的状况,因为人为的作用违背了植物本身生长的自然规律,所以那样成长很难。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为国家命运的艰难呢?这样的话,“绿”的行为不就象那位学生所讲的那样吗?
  另外,从作者陆蠡的角度看,他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国家处于危难时期,并且从他的性格特点来说,他不光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一位坚贞的爱国者。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因此,这篇散文有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在里面。“绿”已经是一种精神与气节的代表了,“绿”的行为就暗示着人民冲破黑暗,追求光明,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哪怕“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即人民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付出的流血牺牲)也始终坚持向着光明的地方生长。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更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同时,这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他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
  这就是这篇散文的价值所在,也是这部作品在我们今天具有深刻意义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一、规范、准确,具有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是达到教学清晰美的主要途径,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教师只有十分准确地利用语言传递信息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并产生审美快感。规范准确的语言,首先是标准的普通话,说准普通话的音韵调,切忌讲方言。有的教师一讲普通话就脸红,就不自然,而且容易卡壳,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平时老爱用方言交谈,没有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若是用一口流利、标
期刊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在重复着肯定学生的进步,处理学生的错误。面对孩子们的进步时,我们为之振奋,幸福不已;面对孩子们形形色色、源源不断的错误时,我们真是柔肠寸断,头疼不已。做了12年班主任工作的我,已经走过了“勃然大怒”“声嘶力竭”“情郁于中”“穷途末路”的诸多历程,万般无奈,我只能另辟蹊径——选择去“爱”学生的错误。很多时候,当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走近这些“错误”时,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错误”中竟然还那
期刊
一、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观念上。  新课程已经走进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正确理解素质教育下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德教学观至关重要,“传统型”教师认为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学” 这就是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情感,导致教师因不见好 的成绩而失去信心,学生难于学懂,而产生厌学心理。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并未完全根除,尽管在教学的形式上耍些花招,但
期刊
人非生而知之,读书无疑是人获取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人生有限,学问无涯。   从教十年了,十年短暂而又漫长。说它短暂,是因为在不经意间十年已经过去了;说它漫长,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我的学生、我的工作。困惑、迷茫、反思,一番挣扎后,我翻然醒悟:我缺乏能量了,我需要充电了,否则我将停步不前。   于是,在同事的推荐下,我首先拜读了托德·威特克尔先生的著作《优
期刊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
期刊
一、生活即语文,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语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合起来就是语文。”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无不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广义的语文就等于生活。语文教学中绝不能忽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阅读教学,让学生走进作品,做“如果是你,你会有怎样的体验,有怎样的想法,怎样的表现等”的假设,调动学生的体验,拉近作品和生活的距离,和
期刊
一、 上网查询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设计的重要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根据这些要求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利用网络的阅读环境,不仅有助于扩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还能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记得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
期刊
(一)创设语文生活化学习环境  新课程改革以来,全新的教材文本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富有童真童趣,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加上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模拟生活化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成了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将课桌椅子排成几个大方块,学生围坐在一起,主动合作、交流。教室里,开辟贴近学
期刊
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们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中华传统经典它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  首先是培养语感能力。诵读,要强调一个“读”字,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文章来,它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反复诵读中,
期刊
文本和学生,是高效课堂的两个立足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就成为了成就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我认为,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必须要在了解并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文本特点,抓住时机运用方法,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既能深入理解文本,又提高了阅读能力。下面谈一下我在语文教学的不同环节上针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这一问题所做的一些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做法。  一、读前的准备:接近文本。过去有的老师总是在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