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a,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b,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c。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d。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e。’惟心之谓与?”(《孟子·告
子上》)
注释:
a 牛山:在齐国都城临淄南部。
b 萌櫱(niè):树木萌发新芽。
c 濯(zhuó)濯:光秃的样子。
d 梏(gù)亡:谓因受束缚而致丧失。梏,古代用于铐手的刑具。
e 乡:通“向”,所向,趋向。
大意:
孟子说:“牛山上的树木曾经长得很茂盛,因为它长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被刀斧砍伐,怎能保持其茂美呢?虽然它日夜生长,有雨露的滋润,并非没有新枝嫩芽生长出来,但紧接着的放羊牧牛,致使它变成了光秃秃的样子。人们见到它光秃秃的样子,便误以为它不曾生长过成材的树木,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
“在一些人身上,也有类似的情况,难道他们就没有仁爱之心吗?他们之所以失去了善良之心,是由于也像刀斧对待树木那样,天天砍伐它,怎么能茂美呢?尽管他们日夜息养善心,接触清晨的清明之气,他们的爱憎也与一般人有相近之处,但是他们第二天的所作所为,又把这些善的气息消蚀了。反复地消蚀,就使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便跟禽兽相距不远了。人们看见他那近似禽兽的一面,以为他根本未曾有过善良的资质,这难道是他们的本质实情吗?
“因此,如果得到一定的养护,没有什么事物是不生长的;如果失去养护,没有什么事物是不消亡的。孔子说:‘把握住就能存留,舍弃就会消亡;出入没有一定的时候,就不知道何去何从。’这就是针对人心而言的吧。”
【题解】
孟子把人性的仁义善良比喻为一座林木茂盛的山,而这座山一旦遭到日复一日的砍伐,遭遇过度放牧的损害,便不再是林木茂盛,而是光秃秃的了。接着,孟子又将山的破坏过程与人类善心丢失的过程相联系,从而得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结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这个富于哲理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
孟子在人性上主张善良,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在做人上主张爱人,这不仅是孟子对人提出的理想要求,也是他的美好愿望。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孟子提出了“养”的观点,即社会环境要对善良的东西予以保护和培养,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把握住自己的善心并坚持不懈地加以培育。这一观点,至今对我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大有益
处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论养之道详尽而深刻,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养人、养正、养德、养贤,以及万物天地之养的真谛。(高希)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d。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e。’惟心之谓与?”(《孟子·告
子上》)
注释:
a 牛山:在齐国都城临淄南部。
b 萌櫱(niè):树木萌发新芽。
c 濯(zhuó)濯:光秃的样子。
d 梏(gù)亡:谓因受束缚而致丧失。梏,古代用于铐手的刑具。
e 乡:通“向”,所向,趋向。
大意:
孟子说:“牛山上的树木曾经长得很茂盛,因为它长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被刀斧砍伐,怎能保持其茂美呢?虽然它日夜生长,有雨露的滋润,并非没有新枝嫩芽生长出来,但紧接着的放羊牧牛,致使它变成了光秃秃的样子。人们见到它光秃秃的样子,便误以为它不曾生长过成材的树木,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
“在一些人身上,也有类似的情况,难道他们就没有仁爱之心吗?他们之所以失去了善良之心,是由于也像刀斧对待树木那样,天天砍伐它,怎么能茂美呢?尽管他们日夜息养善心,接触清晨的清明之气,他们的爱憎也与一般人有相近之处,但是他们第二天的所作所为,又把这些善的气息消蚀了。反复地消蚀,就使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便跟禽兽相距不远了。人们看见他那近似禽兽的一面,以为他根本未曾有过善良的资质,这难道是他们的本质实情吗?
“因此,如果得到一定的养护,没有什么事物是不生长的;如果失去养护,没有什么事物是不消亡的。孔子说:‘把握住就能存留,舍弃就会消亡;出入没有一定的时候,就不知道何去何从。’这就是针对人心而言的吧。”
【题解】
孟子把人性的仁义善良比喻为一座林木茂盛的山,而这座山一旦遭到日复一日的砍伐,遭遇过度放牧的损害,便不再是林木茂盛,而是光秃秃的了。接着,孟子又将山的破坏过程与人类善心丢失的过程相联系,从而得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结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这个富于哲理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
孟子在人性上主张善良,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在做人上主张爱人,这不仅是孟子对人提出的理想要求,也是他的美好愿望。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孟子提出了“养”的观点,即社会环境要对善良的东西予以保护和培养,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把握住自己的善心并坚持不懈地加以培育。这一观点,至今对我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大有益
处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论养之道详尽而深刻,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养人、养正、养德、养贤,以及万物天地之养的真谛。(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