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190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a,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b,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c。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d。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e。’惟心之谓与?”(《孟子·告
  子上》)
  注释:
  a 牛山:在齐国都城临淄南部。
  b 萌櫱(niè):树木萌发新芽。
  c 濯(zhuó)濯:光秃的样子。
  d 梏(gù)亡:谓因受束缚而致丧失。梏,古代用于铐手的刑具。
  e 乡:通“向”,所向,趋向。
  大意:
  孟子说:“牛山上的树木曾经长得很茂盛,因为它长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被刀斧砍伐,怎能保持其茂美呢?虽然它日夜生长,有雨露的滋润,并非没有新枝嫩芽生长出来,但紧接着的放羊牧牛,致使它变成了光秃秃的样子。人们见到它光秃秃的样子,便误以为它不曾生长过成材的树木,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
  “在一些人身上,也有类似的情况,难道他们就没有仁爱之心吗?他们之所以失去了善良之心,是由于也像刀斧对待树木那样,天天砍伐它,怎么能茂美呢?尽管他们日夜息养善心,接触清晨的清明之气,他们的爱憎也与一般人有相近之处,但是他们第二天的所作所为,又把这些善的气息消蚀了。反复地消蚀,就使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便跟禽兽相距不远了。人们看见他那近似禽兽的一面,以为他根本未曾有过善良的资质,这难道是他们的本质实情吗?
  “因此,如果得到一定的养护,没有什么事物是不生长的;如果失去养护,没有什么事物是不消亡的。孔子说:‘把握住就能存留,舍弃就会消亡;出入没有一定的时候,就不知道何去何从。’这就是针对人心而言的吧。”
  【题解】
  孟子把人性的仁义善良比喻为一座林木茂盛的山,而这座山一旦遭到日复一日的砍伐,遭遇过度放牧的损害,便不再是林木茂盛,而是光秃秃的了。接着,孟子又将山的破坏过程与人类善心丢失的过程相联系,从而得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结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这个富于哲理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
  孟子在人性上主张善良,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在做人上主张爱人,这不仅是孟子对人提出的理想要求,也是他的美好愿望。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孟子提出了“养”的观点,即社会环境要对善良的东西予以保护和培养,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把握住自己的善心并坚持不懈地加以培育。这一观点,至今对我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大有益
  处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论养之道详尽而深刻,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养人、养正、养德、养贤,以及万物天地之养的真谛。(高希)
其他文献
编者按: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字宾四,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此文是钱穆先生最后的遗稿,作于1990年,原题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彻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去年(编者注:1989)九月,我赴港参加新亚书院创校四十周年庆典,因行动不便,在港数日,常留旅社中,因有所感而思及此
期刊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 《尚书·周官》  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西周初期,原商朝旧贵族武庚联合西周诸侯管叔、蔡叔,以及位于江淮地区的淮夷部落,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周叛乱。周成王在周公的辅佐下,最终将叛乱平定。回到王都丰邑,成王与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并向群臣说明王朝设官用人的法则。同时,他敦促各级官员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
期刊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自古以来,文人读书藏书做学问的地方统称为“书斋”,他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趣情操和精神风貌,不管自己的书斋大还是小,华美还是简陋,往往要起个雅号,或明志以自勉,或托物以寄情,不仅寓意精深,而且妙趣横生,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书斋名是“陋室”。诗人曾在此专门写下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房的简陋和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期刊
手杖,俗称拐杖,古时又名“扶老”,是老年人手中的常备之物,而镌刻在手杖上的文字,则称之为“手杖铭”。  古往今来,许多人的手杖铭,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如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苏轼,还自刻别有新意的《杖铭》:“于乎危,于乎忿,于乎失道于嗜欲,于乎相忘于富贵。”道出了使人真正产生危险的是缺乏修养、气度急躁、贪图享乐、损人利己、腐化堕落,以及今日富贵便忘昨日的贫寒与艰难,居安而不思
期刊
中国人民从1931年反击日本“九一八”入侵,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算起,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抗战前后达14年之久。最后,大而弱的中国打败了小而强的日本。这是弱国打败强国的典型范例。为什么一个弱国能够最后打败强国?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历来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不畏强暴,
期刊
读北京《中山公园二十五周年纪念册》第四章《古槐》云:  居社稷街门内左右方各一株,围径一丈三尺五寸,空心,现实以砖泥,上生三干,左右下垂短枝百数十,仍具葱茂之状。按清乾隆时钱萚石侍郎(载)《社稷坛双树歌》所述“空腔偃卧,小干分披”,形状与今大致相同。其云“晓趋阙右陪祀坛,礼毕巽隅观古树”,“巽隅”即东南隅,与今地位亦同,以时计之,当系四五百年前所遗之物。  谈到北京中山公园的古树,去过的人都知道,
期刊
毛泽东同志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出了“实事求是”的理论。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习近平同志说:“实践反复
期刊
中国古代德政思想广博深厚,它以格言、警句、典故等形式存在于文化典籍之中,“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就是其中代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分认识和分析它的内涵、精髓、特征和发展脉络,发现其对当今从政治国的借鉴价值,对维护和促进当代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积极意义。  为政以德:中国古代德政思想  我国古代德政思想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统治,建立西周政权的周公就认为殷商
期刊
陈良  周襄王七年(前645),齐国政治家管仲身患重病,国君齐桓公前往探视。齐桓公拉着管仲的手,询问自己的三位宠臣易牙、竖刁、开方能否接替他的相位,管仲一一予以否决,并忠告齐桓公应疏远他们。最后管仲向他推荐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  管仲为什么不同意易牙、竖刁、开方继任为相?我们不妨追溯这三人是如何取得齐桓公的信任的。  易牙原是齐桓公的宫廷厨师,只因齐桓公一句“唯独没有吃过人肉”
期刊
我们在书上、电视上经常看到古代打仗有“鸣金收兵”的说法。中国古代的“五行”观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而“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分别对应“西东北南中”五个方位。金,就是指金属。在“五行”中,金对应的方位是西方,西方象征着收敛。收敛,就意味着不再进攻,因此,古人用“鸣金”来表达停止进攻、战斗结束的信号。  “鸣金”的“金”,是一种铜制乐器,名叫“钲(zhēng)”,形状像钟,但是比钟狭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