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小学高段学生已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这是他们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思,能提升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在自我提问中反思,提高阅读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提出问题就是其积极思考的结果,是进行阅读反思的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预习时我鼓励他们自问:(1)哪些生字词语是比较陌生的,用什么方法去掌握?(2)我从文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3)我碰到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可以借助课文和有关资料来解决……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裕的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问:我读懂了什么?我的理解感悟是否正确?前面发现的问题我是否有效地解决了?……
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自问:我学到了什么?我学会了吗?在学习过程中,我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总结?……
这一次次的自我提问,正是学生阅读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并逐步对文本产生正确的、深入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
二、在合作探究中反思,拓展思维空间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面对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时,是即时求教还是等待教师教?答案是两者都不可取,因为这样会抑制思维,抹杀创新,使阅读变成了接受并记忆“标准”阅读答案的过程。鼓励探究,倡导自我反思才是良策。孩子在问题情境中阅读反思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更可以提出相关问题,促使自己去深入探究、思考,以解除冲突,达到认知平衡,获得对文章内容的真正理解。通过自我探究、阅读反思,学生就自行发现、建构文本的意义。
如,在学习《一本男孩必读的书》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这本书为什么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我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各抒己见:
生1:因为要想成为一个男子汉,就必须像鲁宾逊那样学会生存。
生2:我觉得男孩子要真正长大,要经历一些磨难。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不可能像鲁滨逊那样过那种孤岛生活,但我们可以通过小说来完成心理成长,在心理上先成熟起来。
生3:女生也要读,因为这本书有着教育意义,不管男生女生都应看。这本书教育我们怎样生存,不仅男生要学会生存,女生也要学会生存哦!
这个教例中,学生通过深入地探究和反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在这里,学生个体在阅读中的感受和理解得到重视。自然,学生的阅读兴趣、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三、在品评赏析中反思,丰富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着。”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精妙写法等,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驻足停留,进行品评赏析。学生在品赏过程中,进行阅读反思:这篇文章“写什么”,作者“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我获得了什么”。这样,才能感悟到文章语言的准确、贴切、传神,加深体验,感悟语言表达的方法规律,提高阅读质量,丰富语言积累。如,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时,我这样引导:
师:读了巴金爷爷87岁高龄时写的这篇文章,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读了巴金爷爷写的《给家乡孩子的信》,我懂得了要把话说具体。巴金爷爷说“我有病,写字困难”。怎么困难呢?他是这样说的:“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手不听指挥”、“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把写字困难描写得很具体。
生2:巴金爷爷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接连用了四个“更多的”,读起来很有力量,我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着用这样的句子。
师:刚才两位同学是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谈的,说得不错。除了这个方面,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吗?
生3:我觉得巴金爷爷为人很谦虚。他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还叫我们不要把他“当作什么杰出人物”,他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生4:巴金爷爷已经87岁了,是个珍惜时间的人。他说,“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我们也要珍惜时间。
对于文中典型言语形式的学习、情感的体验,就要做到这样的咬文嚼字、反思提升,不仅让学生领悟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准确,体验到更丰富的阅读感受,更让学生在学文中悟写法、知表达,在积累与运用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总之,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诱发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在阅读中成长。
(责编 韦 雄)
一、在自我提问中反思,提高阅读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提出问题就是其积极思考的结果,是进行阅读反思的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预习时我鼓励他们自问:(1)哪些生字词语是比较陌生的,用什么方法去掌握?(2)我从文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3)我碰到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可以借助课文和有关资料来解决……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裕的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问:我读懂了什么?我的理解感悟是否正确?前面发现的问题我是否有效地解决了?……
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自问:我学到了什么?我学会了吗?在学习过程中,我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总结?……
这一次次的自我提问,正是学生阅读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并逐步对文本产生正确的、深入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
二、在合作探究中反思,拓展思维空间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面对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时,是即时求教还是等待教师教?答案是两者都不可取,因为这样会抑制思维,抹杀创新,使阅读变成了接受并记忆“标准”阅读答案的过程。鼓励探究,倡导自我反思才是良策。孩子在问题情境中阅读反思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更可以提出相关问题,促使自己去深入探究、思考,以解除冲突,达到认知平衡,获得对文章内容的真正理解。通过自我探究、阅读反思,学生就自行发现、建构文本的意义。
如,在学习《一本男孩必读的书》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这本书为什么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我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各抒己见:
生1:因为要想成为一个男子汉,就必须像鲁宾逊那样学会生存。
生2:我觉得男孩子要真正长大,要经历一些磨难。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不可能像鲁滨逊那样过那种孤岛生活,但我们可以通过小说来完成心理成长,在心理上先成熟起来。
生3:女生也要读,因为这本书有着教育意义,不管男生女生都应看。这本书教育我们怎样生存,不仅男生要学会生存,女生也要学会生存哦!
这个教例中,学生通过深入地探究和反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在这里,学生个体在阅读中的感受和理解得到重视。自然,学生的阅读兴趣、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三、在品评赏析中反思,丰富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着。”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精妙写法等,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驻足停留,进行品评赏析。学生在品赏过程中,进行阅读反思:这篇文章“写什么”,作者“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我获得了什么”。这样,才能感悟到文章语言的准确、贴切、传神,加深体验,感悟语言表达的方法规律,提高阅读质量,丰富语言积累。如,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时,我这样引导:
师:读了巴金爷爷87岁高龄时写的这篇文章,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读了巴金爷爷写的《给家乡孩子的信》,我懂得了要把话说具体。巴金爷爷说“我有病,写字困难”。怎么困难呢?他是这样说的:“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手不听指挥”、“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把写字困难描写得很具体。
生2:巴金爷爷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接连用了四个“更多的”,读起来很有力量,我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着用这样的句子。
师:刚才两位同学是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谈的,说得不错。除了这个方面,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吗?
生3:我觉得巴金爷爷为人很谦虚。他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还叫我们不要把他“当作什么杰出人物”,他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生4:巴金爷爷已经87岁了,是个珍惜时间的人。他说,“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我们也要珍惜时间。
对于文中典型言语形式的学习、情感的体验,就要做到这样的咬文嚼字、反思提升,不仅让学生领悟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准确,体验到更丰富的阅读感受,更让学生在学文中悟写法、知表达,在积累与运用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总之,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诱发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在阅读中成长。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