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彩画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教学的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培养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质量,影响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此,教学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重视学生写生实践。
关键词:水彩画;临摹;写生
水彩画就是以水分调和水溶性颜料所作的画。水彩画工具本身简捷,它的物质性不像油画那样厚实、凝重,但是它的彩外之彩自有其独具风韵的美妙。因而,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中普遍有水彩画的内容。基于此,水彩画被设置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教学的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培养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质量,影响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所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本人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水彩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作画要讲究理论和技法,不同的画种,其理论和技法是不同的。从近几年的专业教学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技法轻理论,只喜欢浏览书中插图部分,忽视书中文字理论部分的系统阅读。老师在课堂上讲理论内容部分时也不认真听,有时仅凭画面去片面理解。在上水彩画这门课时,自认为水彩画和水粉画的不同之处仅在绘画材料上不一样,一个是湿画法,另一个是干画法而已,故在其技能训练过程中,画面面目皆非或无法进行表现。所以,理论的学习应当引起重视。
水彩画教学的两大系统包含内容极为丰富,其主要知识点有光色原理、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工具和材料、静物、风景和人物写生的方法步骤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技法”展开讨论.从色彩画基础教学看,以再现对象色彩为目的的技法训练仍至关重要。其中素描作为“形”在画面上起着无可替代的基础作用;除形外,水彩画必须过好“用色”关。另外,水彩画独特的艺术语言是“水”。王雄民先生的水彩画以国画的笔法、油画的色彩、素描的基础、诗的境界博得人们的喜爱,就充分说明了“形、色、水”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水彩画训练有两种倾向:一种以强调轻快透明的色彩效果、淋漓酣畅的技法特点为标准,过之者则似水色游戏。一种以尽量发挥色彩的表现力为主要目标,画面效果向油画看齐,过之者繁涩枯燥,失去水彩特有的感染力。鉴此,我认为技法教学应以两条主线并行展开:一条是纵向借鉴油画的色彩,学习西方传统绘画,解决色彩问题。一条是横向借鉴水墨画技法,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用水和用笔”。当然二者都必须以素描来解决造型问题。
关于色彩的教学主线。水彩画最初的色彩审美和技法均基于油画和素描。油画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印象主义至现代主义的实践,已总结出系统的色彩规律。迟于油画二百年,使用同一色彩语言的西洋水彩画也沿着这一轨迹完善和发展着。它的技法可划分:①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淡彩。在钢笔、铅笔稿上敷以透明水性颜色,它以黑白素描统一画面,色彩居次要地位。②18世纪以后水彩技法灵活多样。如透明画法(重叠法)借透明颜色相互重叠呈现色彩;不透明画法(层层覆盖法)用不透明的矿物质颜料追求油画的丰富色彩;混合法(透明和不透明交替使用)。19世纪后,又以印象派的色光观念画水彩,使英国水彩的发展与现代艺术联系起来。③20世纪后,高度概括的平涂缝合法赋予水彩画现代感。现代科学又给水彩画创造提供了许多新媒介,如颜料:丙烯、蛋彩、国画色、彩色墨水、稀油彩、油画棒等。材料:喷枪、遮挡液、白醋、松节油、盐、酒精、砂纸等等。这样水彩画的演变可略括为:单一→多样→丰富,由重形到重色彩,再到重表现。这个发展过程正是水彩画色彩教学的主线。
关于“水”的教学主线。水是水彩画的特征和灵魂,由于它参与稀释,使白纸透过叠加的色层折射出来产生透明感,给人清澈明净的美感,又因水在纸上的渗化、流动形成韵律,给人以动的美感。中国画在用水、用笔、用墨(色)的特点上与水彩画较为相似。我们可以借鉴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用水技法,用焦墨(色)枯笔点勾植物茎蒂或各种复杂物的外形,再泼上淋漓透明的水色形成反衬(改泼墨为泼彩),或水破色或色破水;借中国书法笔法将笔墨技法移植于水彩画中。如此反复实践,变化无穷。如画树,水彩重视明暗、体积和色彩,倘若借鉴国画线的技法和披法,可将树画得苍劲有力,特别是树枝。过“水”关是技法教学的难点。纸质松紧、水层厚薄、时间控制和运笔。都是用“水”的前提条件。后有干画法(平徐、渐变接染、缝合、枯笔)、湿画法 (渲染、泼彩、流滴、沉淀)和特殊画法。
水的应用与色彩要密切结合,互相楔接,由单项走向综合,在整体框架中相互支持和补充。随着课程的展开,以色入水,水色一体,自然融合,形成互交并行良性发展的体系。
二、注重学生水彩画写生实践
写生实践,是形成绘画技能、提高绘画能力,这是水彩画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一个环节。一般可这样安排学生实践:
(一)临摹
考虑到学生对材料和技法的学习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在写生之初教师一般可布置学生临摹一些用小同技法和材料创作的水彩画作品。方法是:由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水彩作品进行临摹,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分析被临摹作品中使用的材料和技法,提示把握画面水分控制的分寸和保持画面的透明感等。其目的是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水彩画的各种技法,灵活运用水彩画的工具和材料。
(二)实物写生
短暂的临摹阶段结束后,开始转入实物写生阶段。这一阶段是将学生前期的所学所想融入到实践中去。
由于在进行水彩画学习之前都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素描和色彩的基础训练,学生对造型的一些基本原理是有一定基础的,他们对构图、轮廓、明暗、光影、质感和色彩明度、纯度、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冷暖变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了解的程度不一样,因此个别辅导便成为教学的主题。
1.必须使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万物是美丽的,人类创造的生活用品也同样极具魅力。一处风景,一幢建筑,一个苹果,一束鲜花,一块衬布……,所有日光触及的一切都以它们自身的存在表现出独具个性的美感,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视觉感官,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学生对物像的观察,不应只是观望,应意识到色彩的浓与淡、鲜与灰、冷与暖,能够意识到色彩与物像结合而成的空间和轮廓。此外,要体会到物像自身的韵味带给感官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冲击力,即要感知这组静物或风景能打动我们的是什么。要努力牢记反映在物体上的光与色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仔细观察分析画面带来的是怎样一个色调,从而依据观察来决定自己选择何种技法去表现对象,营造一个优美的画面效果。
2.必须使学生学会动手。许多初学者在学到一些表现技法后,在写生实践中常常不敢大胆使用,总怕使用不当损坏了画面,浪费了材料和时间。笔者在教学中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要怕画坏了画,重要的是要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学会如何去避免失败,从而逐渐走向成功。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的胆子大了起来,手脚也放开了,敢于尝试,也敢于创新。他们的作品因此一幅比一幅完美。
3.必须使学生学会欣赏。在课间笔者常会让学生欣赏一些好的水彩画作品,此种方法为“读画”,即浏览画面的构图、轮廓、空间、色彩、技法等。通过读画,学生可以从好的作品中领悟到一些别人的经验和长处,使自己在理论上、思维上有进一步提高。
不仅要教会学生欣赏名家名作,还应教会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有些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总会抱着自己的画板埋头苦干,临到下课时才放下画板,总以为只要认真就能学有所成,把绘画当成了纯粹的体力活,当然结果也可想而知,画面效果总是令人失望。作画时,适当地调节放松一下,停下来欣赏一下自己画面的每一笔,退后几步,远观一下自己画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得体,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查找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王晓青岛大学在读研究生,临沂师范学院讲师)
关键词:水彩画;临摹;写生
水彩画就是以水分调和水溶性颜料所作的画。水彩画工具本身简捷,它的物质性不像油画那样厚实、凝重,但是它的彩外之彩自有其独具风韵的美妙。因而,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中普遍有水彩画的内容。基于此,水彩画被设置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教学的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培养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质量,影响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所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本人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水彩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作画要讲究理论和技法,不同的画种,其理论和技法是不同的。从近几年的专业教学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技法轻理论,只喜欢浏览书中插图部分,忽视书中文字理论部分的系统阅读。老师在课堂上讲理论内容部分时也不认真听,有时仅凭画面去片面理解。在上水彩画这门课时,自认为水彩画和水粉画的不同之处仅在绘画材料上不一样,一个是湿画法,另一个是干画法而已,故在其技能训练过程中,画面面目皆非或无法进行表现。所以,理论的学习应当引起重视。
水彩画教学的两大系统包含内容极为丰富,其主要知识点有光色原理、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工具和材料、静物、风景和人物写生的方法步骤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技法”展开讨论.从色彩画基础教学看,以再现对象色彩为目的的技法训练仍至关重要。其中素描作为“形”在画面上起着无可替代的基础作用;除形外,水彩画必须过好“用色”关。另外,水彩画独特的艺术语言是“水”。王雄民先生的水彩画以国画的笔法、油画的色彩、素描的基础、诗的境界博得人们的喜爱,就充分说明了“形、色、水”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水彩画训练有两种倾向:一种以强调轻快透明的色彩效果、淋漓酣畅的技法特点为标准,过之者则似水色游戏。一种以尽量发挥色彩的表现力为主要目标,画面效果向油画看齐,过之者繁涩枯燥,失去水彩特有的感染力。鉴此,我认为技法教学应以两条主线并行展开:一条是纵向借鉴油画的色彩,学习西方传统绘画,解决色彩问题。一条是横向借鉴水墨画技法,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用水和用笔”。当然二者都必须以素描来解决造型问题。
关于色彩的教学主线。水彩画最初的色彩审美和技法均基于油画和素描。油画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印象主义至现代主义的实践,已总结出系统的色彩规律。迟于油画二百年,使用同一色彩语言的西洋水彩画也沿着这一轨迹完善和发展着。它的技法可划分:①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淡彩。在钢笔、铅笔稿上敷以透明水性颜色,它以黑白素描统一画面,色彩居次要地位。②18世纪以后水彩技法灵活多样。如透明画法(重叠法)借透明颜色相互重叠呈现色彩;不透明画法(层层覆盖法)用不透明的矿物质颜料追求油画的丰富色彩;混合法(透明和不透明交替使用)。19世纪后,又以印象派的色光观念画水彩,使英国水彩的发展与现代艺术联系起来。③20世纪后,高度概括的平涂缝合法赋予水彩画现代感。现代科学又给水彩画创造提供了许多新媒介,如颜料:丙烯、蛋彩、国画色、彩色墨水、稀油彩、油画棒等。材料:喷枪、遮挡液、白醋、松节油、盐、酒精、砂纸等等。这样水彩画的演变可略括为:单一→多样→丰富,由重形到重色彩,再到重表现。这个发展过程正是水彩画色彩教学的主线。
关于“水”的教学主线。水是水彩画的特征和灵魂,由于它参与稀释,使白纸透过叠加的色层折射出来产生透明感,给人清澈明净的美感,又因水在纸上的渗化、流动形成韵律,给人以动的美感。中国画在用水、用笔、用墨(色)的特点上与水彩画较为相似。我们可以借鉴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用水技法,用焦墨(色)枯笔点勾植物茎蒂或各种复杂物的外形,再泼上淋漓透明的水色形成反衬(改泼墨为泼彩),或水破色或色破水;借中国书法笔法将笔墨技法移植于水彩画中。如此反复实践,变化无穷。如画树,水彩重视明暗、体积和色彩,倘若借鉴国画线的技法和披法,可将树画得苍劲有力,特别是树枝。过“水”关是技法教学的难点。纸质松紧、水层厚薄、时间控制和运笔。都是用“水”的前提条件。后有干画法(平徐、渐变接染、缝合、枯笔)、湿画法 (渲染、泼彩、流滴、沉淀)和特殊画法。
水的应用与色彩要密切结合,互相楔接,由单项走向综合,在整体框架中相互支持和补充。随着课程的展开,以色入水,水色一体,自然融合,形成互交并行良性发展的体系。
二、注重学生水彩画写生实践
写生实践,是形成绘画技能、提高绘画能力,这是水彩画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一个环节。一般可这样安排学生实践:
(一)临摹
考虑到学生对材料和技法的学习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在写生之初教师一般可布置学生临摹一些用小同技法和材料创作的水彩画作品。方法是:由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水彩作品进行临摹,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分析被临摹作品中使用的材料和技法,提示把握画面水分控制的分寸和保持画面的透明感等。其目的是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水彩画的各种技法,灵活运用水彩画的工具和材料。
(二)实物写生
短暂的临摹阶段结束后,开始转入实物写生阶段。这一阶段是将学生前期的所学所想融入到实践中去。
由于在进行水彩画学习之前都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素描和色彩的基础训练,学生对造型的一些基本原理是有一定基础的,他们对构图、轮廓、明暗、光影、质感和色彩明度、纯度、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冷暖变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了解的程度不一样,因此个别辅导便成为教学的主题。
1.必须使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万物是美丽的,人类创造的生活用品也同样极具魅力。一处风景,一幢建筑,一个苹果,一束鲜花,一块衬布……,所有日光触及的一切都以它们自身的存在表现出独具个性的美感,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视觉感官,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学生对物像的观察,不应只是观望,应意识到色彩的浓与淡、鲜与灰、冷与暖,能够意识到色彩与物像结合而成的空间和轮廓。此外,要体会到物像自身的韵味带给感官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冲击力,即要感知这组静物或风景能打动我们的是什么。要努力牢记反映在物体上的光与色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仔细观察分析画面带来的是怎样一个色调,从而依据观察来决定自己选择何种技法去表现对象,营造一个优美的画面效果。
2.必须使学生学会动手。许多初学者在学到一些表现技法后,在写生实践中常常不敢大胆使用,总怕使用不当损坏了画面,浪费了材料和时间。笔者在教学中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要怕画坏了画,重要的是要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学会如何去避免失败,从而逐渐走向成功。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的胆子大了起来,手脚也放开了,敢于尝试,也敢于创新。他们的作品因此一幅比一幅完美。
3.必须使学生学会欣赏。在课间笔者常会让学生欣赏一些好的水彩画作品,此种方法为“读画”,即浏览画面的构图、轮廓、空间、色彩、技法等。通过读画,学生可以从好的作品中领悟到一些别人的经验和长处,使自己在理论上、思维上有进一步提高。
不仅要教会学生欣赏名家名作,还应教会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有些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总会抱着自己的画板埋头苦干,临到下课时才放下画板,总以为只要认真就能学有所成,把绘画当成了纯粹的体力活,当然结果也可想而知,画面效果总是令人失望。作画时,适当地调节放松一下,停下来欣赏一下自己画面的每一笔,退后几步,远观一下自己画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得体,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查找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王晓青岛大学在读研究生,临沂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