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点滴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g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需要我们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游戏、创编舞蹈、创编歌词、歌表演、打击乐器等等,创设出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从而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与感知。
  一、歌曲教学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歌唱是音乐之根。匈牙利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就体现了歌唱的重要性,因此推动了匈牙利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德国早在几百年前就对歌唱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
  而在我们的一周一日教学中,常常会在一段一段的时间里,不知该怎么上唱歌课,唱的千篇一律,教的枯燥无味。我想,每遇况下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不同的教育对象,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设计,变变花样,同一首歌将会有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收获。
  例如在学习《唱山歌》时,因为歌曲短小而又有旋律复杂的特点。在教授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观看了影片《刘三姐》的片段,从中不仅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了解了歌曲的背景和“对山歌”的形式与方法。进而增添了学习兴趣,也为后期创编歌词打下了基础。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运行……接着,在学习歌曲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始创编歌词,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巩固与实践活动环节。刚开始,学生仍然不敢尝试,他们不太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认为这件事很困难。于是,我开始引导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课余的活动环节,甚至是自己的一个想法等等,都可以有组织的创编。然后,我创编了一段: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风吹,今天歌唱最有趣(罗)最有趣。
  这样一来,学生很激动,他们给我鼓掌,内心涌动着学习的欲望和灵感。这时,我让他们分析一下我的歌词和原来的歌词有什么区别,又让他们回忆了影片中“对山歌”的特点,最后,学生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大家发现其中的规律其实很简单,也很有趣,实践使他们热情的意犹未尽:唱山歌,今天唱歌真快乐,山歌好比春风吹,你唱我唱大家唱(罗)大家唱。
  教学效果证明,这个环节的创设非常有机、有效、有意义。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歌唱本身又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学习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歌唱又是通过音乐和词的艺术形象去启发学生的美感。一首好的歌曲,它的词本身就是一首诗,一篇好散文。它包括了文学、音韵的美等诸多美学价值。歌唱应是表现音乐美的最佳途径。
  二、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从音乐实践的总体来看,音乐欣赏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上好音乐欣赏并不神秘和困难,只要大脑、听觉健全的人都能欣赏音乐。但要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把握住作品的内涵,并引起相应的共鸣,就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具备相应的知识,并经历一个长期反复聆听和学习的过程。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德国音乐评论家舒曼也说过:“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早点学会辨别调性和个别的音。”“要及早注意各种乐器的声音和性质,把它们的独特音色深深地铭刻在听觉记忆里。”这种感知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欣赏的实践才能提高。
  小学音乐欣赏课是相对比较难上的课题,在担任教学音乐教学的二十年中,我一直在探索适合小学生音乐课的上课方法,我个人认为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欣赏课不仅使学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更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音乐欣赏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也属于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我们知道,创造性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的体现,音乐欣赏教学由于以音乐作品为媒介,音乐作品的不确定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艺术空间。因此,音乐欣赏课创造性教学不是创造前人没发现的知识,而是老师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使学生创造性地听,创造性地想象和创造性地活动,把个性化的东西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通过语言艺术或非语言艺术表现出来,这一表现的过程,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欣赏是听觉,感知和联想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在听音乐时,往往使我们想到听觉以外的事物。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把作品背景、內容、特点、思想等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只是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地进行介绍,然后欣赏;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和音乐的“不确定性”,创造性教学就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作品,从深度、广度掌握作品的实质,使学生能听,会听、创造性地听。?
  例如,在欣赏《苗林的早晨》中,先让学生初听,之后讲讲自己的初步感受,学生这时会讲很多自己的感受,比如:前面是缓慢的,之后快起来了,最后又像刚开始了。这样的回答其实就已经听出框架了,但是没有内容。教师一定要引导、鼓励学生在这级台阶上站稳,再努力走向下一级;还有学生会听到有一句音乐逐渐加强,感觉是太阳升起来了,而在音乐末尾时,这句音乐又相反的出现,我感觉是太阳下山了。多么让人震惊的细致,可见,孩子们的感受力是非常的敏锐,只要我们小心的引导,他会越来越棒!在复听中,教师才可以在学生的实践基础上,引领、加深或者是提示:在中间的乐段中,人们忙碌的工作、生活,那么,还有谁可以快乐的舞蹈呢?(大自然中的一切有生命的物种都可以做到,花儿、草儿、大树都在欢畅),于是学生有了实践的素材,可以学着花儿、草儿、大树的想象的模样跳起舞来,不是一直坐着听,而可以把听到的意思表现出来,这再好不过了!
  再有,欣赏《溜冰圆舞曲》时,重点要突出学生的三拍子韵律感和对圆舞曲的旋转的色彩的理解。于是,我设计了很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分段去体验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体态动作和步伐去表现,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简练的引导下,自觉的听自觉地“溜冰”,这叫欣赏课吗?看着学生投入的练习和喜悦的心情,我说,这样欣赏才体现了自主与创造。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我发现了音乐欣赏对音乐教学有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我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就把欣赏部分设计的更加完美、生动、形象一些,上课效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也获得了不少知识,也有了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音乐欣赏是想象的灯烛,它引领学生寻求真善美的音乐天堂;音乐欣赏又是成功的桥梁,它启发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沟通心灵的隔阂。有位音乐家曾说过:“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我们作为音乐美餐的“掌勺者”,应该具有一颗灵动智慧的心,更应该经常思索怎样让“配菜”美味与营养兼得。
  音乐教育在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音乐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据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人深刻体验到审美的愉悦;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把人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使人的创造性充满了活力,发展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师在富有创意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其他文献
请看一个故事:一个名叫甲信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酷爱音乐艺术。他长期使用着破的小提琴。当看到别人家有一台很好的小提琴,心里多么渴望啊。然而他家境贫寒,不可能买到新的小提琴。但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竟产生了巨大的推力。终于,他趁别人不在家的时候,弄到小提琴,并忘情的弹奏起来。主人发现后,既没有把他做贼看,也没有去索要,而是对人说,我有台小提琴,留着也没用,要是送给甲信多好啊。甲信听了,惭愧不已,遂
著名语言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感叹到:“我国目前花两千七百多个课时,所培养的高中生大多数不合格。”这指的是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自主阅读能力和得体的口语交际能力,高中生如此,初中生就自不待言。现在,不少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学生走上社会后,深感语言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不仅书面语言的表达存在障碍,而且在口头交际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最大失败。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学习
【摘要】兴趣是英语学习的源泉和动力,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本文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英语教学 兴趣 动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
江主席指出:“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的范围选拔高素质人才。”“军官的学历教育,通用人才培养,都可以依托国民教育。”江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改革我军现行干部培训体制指明了方向,是我军干部培训体制改革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一、依托国民教育选拔培养军队干部是军队教育的社会性决定的  军队教育是军队作为武装集团的特殊需要从国民教育中分离出来的教育存在形式,它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冲击,也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文本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有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影响深远。信息技术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知识性、趣味性,在基础教育有效的运用信息
【摘要】新型的多媒体教学真的能代替传统的板书吗?多媒体教学与板书各具优势。板书和多媒体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二者的结合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有自身的基础。二者如能实现优势互补,语文课堂必将丰富而有实效,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板书; 传统板书的重要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语文教学也升级为“现代版”,“三尺讲台,一根粉笔”的传统模式,被“一台电脑,—个投影仪”所
【背景】前不久,从电视上看到一则社会新闻:南京市的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学生小毛经常小偷小摸,常有人到学校来告状。一天,又有人到学校反映小毛的小偷行为,班主任就找来小毛批评教育了几句。中午,小毛回家便喝农药自杀了。  看了这则新闻,我为小毛深感惋惜,但更多的是震惊,小小的年纪为何走上自杀的绝路呢?心理为何如此脆弱呢?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弘扬个性、提供学生创新机会,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个性 氛围 想象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创新
【摘 要】本文从新课程教学与实验高考要求出发,对化学实验从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探究的模式、实验探究的内容、实验课后总结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化学实验探究问题的自发性、主动性,在实验探究中增强解决高考实验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 新课程标准 更新理念 实验探究    长期以来,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重讲授,轻实验”“照方抓药”“验证前人”的状况,实验操作基本停留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以空间问题为为背景的轨迹问题作为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的交汇点,由于知识点多,数学思想和方法考查充分,求解比较困难。以下精选几个问题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一、用空间运动的观点来得到点的轨迹。    例1:直线PA是平面M的一条斜线,斜足为A,动直线PB过点P且与直线PB垂直,且交平面M于点B,求动点B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