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记·玉藻》郑玄注云:“士大夫饰竹以为笏”,是关于用竹于典仪,且有文饰之施的记载,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自然界生长的竹来制造各种实用的器物。而在文人巧匠的艺术升华下,竹又成为美化生活、点缀情趣的艺术品。诗人咏竹,画家绘竹,艺人刻竹,平凡而普通的竹由此获得了一种超然的美,竹雕制品更是成为刚强正直、朴实无华的象征,备受国人青睐,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传统风格的艺术门类。早期的竹雕制品,由于其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多于民间普遍流行,然其与皇家追求的奢华富丽之风相左,一度难登大雅之堂。明代中期以后,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在文人阶层逐渐形成了一套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生活方式,他们借古喻今,崇尚文人逸趣,推行古雅的生活观和艺术观,以此来显示自身的独特与优越。
这种好古的风气始于宋代,在晚明达到极盛,其余韵一直延续到清代,不但文人墨客趋之若鹜,即便是商人、庶民,附庸风雅追求高古格调的亦大有人在。许多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介入工艺美术领域,甚至直接从事工艺品的创作活动,将他们特有的好古博雅的审美趣味融入其中,因而常常出现立意清新的清玩雅制,有力地推动了包括竹雕在内的各种工艺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积累的国家,几千年的艺术传承生生不息,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仿古”,各种艺术形式中均不乏仿古的实例。中国在艺术上的“仿古”,是因为中国文化中有尚古的特质,认为“古”代表美好的过去,暗示着优良的传统,更是精致工艺手法和高雅风格内涵的同义词。因此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利用古代的优秀素材来进行创作,包括工艺、纹饰、造型或是典故等,以显示古雅的格调。
在故宫博物院所藏近两千件竹雕中,就有一批仿古器,基本上为清乾隆时期的制品,虽大多没有款识,但刀法精谨工致,追摹商周古铜器惟妙惟肖,不仅在纹饰上大量运用了古代青铜器纹饰,如夔龙纹、兽面纹、蕉叶纹等,而且造型亦模拟古代,尤其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中的典型器型,如鼎、尊、匝、爵、簋等。
如竹雕出戟尊,即是仿商青铜出戟尊而制。尊是一种大口的盛酒器,用于祭祀时盛酒奉献,属于商周时期的一种重要礼器,在铜器铭文中,“尊彝”经常作为青铜礼器的通称,说明它在当时十分流行。此器则由竹根制成,呈扁圆体,敞口,圈足,足部外撇。根据器形和纹饰,可自然分为三段,上、下两段纹饰简洁,仅有扉棱四道;中段亦有扉棱将纹饰隔为四等份。纹饰则上、下两部分,均以回纹作地,上部凸雕夔龙纹,下部为兽面纹。此尊在器形及纹饰上比较严谨,不过在细节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挥。就其纹饰而言,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虽有众多变化,但总体表现为横眉裂口,宽鼻瞪眼,夸张的造型给人以狰狞神秘的感受。而此尊的兽面纹虽工整有致,但过于纤巧柔美,造型中庸,毫无威慑力可言。就其器型而言,仅保留了商周时期尊的形制中的一些因素,造型则颈部、足部的高度明显比铜器短。
乾隆时期的宫廷仿古竹雕,虽然大量仿制商周青铜器,但在纹饰、器型等方面却又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如故宫藏竹雕回纹活环提梁卣。卣也是一种古代的盛酒器,《诗经》、《左传》等古籍中有“秬鬯一卣”的记载。“秬”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一种香酒,卣即是专门盛这种香酒的酒器,在盛酒器中也属非常重要的一类。青铜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多数是椭圆体,也有直桶形或仿动物形状的。腹部较深,上有盖,下有足,并安装着提梁,以便于盛酒携带。一般来说,商代多为椭圆形或方形卣,西周则多为圆形卣。此器为莲瓣口沿,附圆形盖,盖上饰弦纹两道,花蕾式纽,颈部雕活环双耳及四圈纹饰,上两圈为回纹,下两圈为变体几何纹,于回纹中雕有“汉武侯尊”四字篆书款识。鼓腹,矮圈足。口内沿有两耳,连雕绞绳纹两束,上有活环各一,连一龙首璜形提梁。此卣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卣大不相同:首先,它的形状中各部分比例与商周铜器不合,其口沿直径大于腹部,略显夸张,是清代的一个创新。另外,商周时期的卣没有位于口内沿的立耳,提梁挂于腰部的双耳之上,口沿呈莲瓣形,亦是清人所增加。最为关键的是,商周时期卣的盖为子母口,盖罩于口沿之外,而此器的盖则覆于口沿之内。此器最忠于青铜卣的部位恐怕就是其盖顶端的纽了。
又如竹雕螭耳匝。匝是商周时期一种盥洗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匝沃盥”之语,“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说明匝是古代盥洗时倒水的用具。匝的形状很像瓢,为长椭圆形,只是为了便于持握增加了錾,为了便于放置还加了足,讲究些的还带有盖。此器以竹根雕成,口缘微微内收,外部饰回纹一周,流弧线向上作收束状,深腹圆底,腹部光素,下承三足,足上作浅浮雕兽形,后部有一龙形錾,龙口衔口缘,形象生动。匝上多装饰有龙纹,是因为龙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中之神的缘故。此匝的基本造型源自商周青铜器,但细节上有了明显变化。商周时期匝的流是宽而长的,这件匝的流却正好相反,既窄又短。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仿古器,既取材于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式样,同时又充分糅合了清代当时的流行元素和个性特征,说明乾隆仿古器物的艺术成就并非体现在对古代器形的单纯模仿上,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其对古代工艺风格的倾慕与总体把握,它所传达出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艺术创新,体现了清代仿古的特色。
在清官竹雕中另有一种工艺较为特殊的仿古竹器备受青睐,其工艺极为复杂,称为“文竹”,又有“竹黄”、“翻黄”、“贴黄”诸称。其制作工艺是先将竹筒内壁之黄色表层翻转过来,再经过煮、晒及压平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将其粘贴在各种形状的木质胎骨上使其成器。贴黄表面可以任其光素,亦可镂刻花纹。文竹制品色泽光润,清淡雅致,深受世人喜爱。又因文竹制品以木为胎,不受竹材本身的局限,因此更为适合制作各类仿古器。这件文竹兽面三足炉即为文竹工艺中仿古风格的代表作。炉双耳,三足,平底,耳冲天微撇。六面出戟,口缘光素,腹部锦地兽面纹,足上亦有兽面纹。附有红木盖,上嵌竹雕镂空鹭莲景。其造型仿自商周青铜器中的鼎。鼎为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鱼、肉用。汉许慎《说文解字·鼎部》:“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玉篇·鼎部》:“鼎,器也,所以熟食者。”另外,鼎也是商周时期天子、诸侯进行祭祀、宴飨等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鼎被当作国家的重器,是权力和等级的象征,在礼器中多与簋组合使用,以其数量多少代表等级的高低。《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诸侯贵族依品级有资格用七鼎、五鼎、三鼎不等,可见鼎这种器物殊为重要的地位。此炉的造型较之商周青铜鼎略显得有些生硬,它的长足与小耳亦少了商周时期鼎的深沉厚重。此器虽仿自青铜礼器的鼎,但早已脱离家国重器的意义,转化为赏玩与陈设用具,足见清中期宫廷工艺仿古之风尤盛。
清朝统治者满族原为游牧民族,作为少数民族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入主中原后,满清贵族虽然强调恪守满族遗风,但对汉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却是十分折服和欣赏。乾隆皇帝少年时所接受的教育,即是以传统的汉文化为基础,学习正统的儒家经典、历史典籍。在长期的熏陶下,他的文史修养在历代帝王之中,可说独领风骚,于是在帝王的本职角色之外,他常以文人自居。他笃好丹青,嗜爱文玩,极力向古代艺术名家的艺术趣向靠拢。乾隆皇帝好古的艺术趣味,自然对于宫廷工艺的风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仿古成为乾隆时期宫廷工艺品的突出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