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乾隆仿古玉器分类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宫仿古玉器向来有“造化钟神秀”之誉,基本为宫中造办处制作。宫廷玉器仿古始自两宋时期,元明两代基本继承了宋代仿古玉器的类别和形式。清代仿古玉器以乾隆朝为代表,器型种类和数量较前几代为多,风格也更多样化。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形制上仿古彝器,即以《考古图》、《博古图》里的青铜器为蓝本进行仿古,这一部分占仿古器的大半;二是仿照前代的古玉制作新玉,在形制和纹饰上加以模仿和创新;三是在风格意蕴上仿古,器型和纹饰虽多有增损,但着重仿其神韵。
  
  仿古彝器
  
  


  仿古彝器,即在器形、纹饰甚至外部颜色上仿古青铜器。在全部乾隆仿古玉器中,最具鲜明特点的就算是这类大量的仿古彝器了。主要器型包括玉鼎、玉尊、玉簋、玉卣、玉壶、玉觥和玉炉等,形体尺寸在20厘米至40厘米之间,玉质好,多用于陈设。仿古彝器有完全仿古和局部仿古两类。所谓完全仿古,就是不仅名称和器型仿古,而且还在纹饰上加以表现,如兽面纹、夔纹、云雷纹、回纹、勾云纹和谷纹等。局部仿古,则是仅仿其部分而已。另外在雕工和玉质的选材上也有颇多讲究。
  清官旧藏乾隆款碧玉云雷纹瓶(图一),高32.4厘米,口径8.3×10.9厘米,足径8.8×12厘米,乾隆年间制作。碧玉质地间有黑、褐色杂质,但较润泽。器呈椭圆形,壁较厚,口稍外侈,颈短粗,大腹略下垂,高圈足外撇,双兽耳衔环。颈部采用阴刻和隐起的手法雕饰蝉纹,器体凸雕五周弦纹,间饰密布的云雷纹。器外底阴刻“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器从造型到纹饰皆仿青铜瓶,局部雕工似不甚精致,但实际上是在模仿青铜纹饰的铸造效果,因而尤显技法之高超。选料也恰到好处,玉质上的黑、褐色杂斑恰似青铜器上的锈迹,与雕刻内容浑然天成。
  乾隆御题碧玉仿古双耳雕人物飞禽走兽盖豆(图二),高20.9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0厘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制作。碧玉,颜色泛青。有盖,圆形捉手,器腹圜收,高圈足,口外侧有两个环形耳。盖及器表凸雕人物、飞禽、走兽。足内侧阴刻“大清乾隆仿古”隶书款。盖内阴刻乾隆御题诗一首:“和田绿玉中为豆,命工追琢成百兽。四足双翼无不有,奇形诡状难穷究。较之夏口胜其质,等以商玉如其旧。式取西清周代图,想厕笾左俎之右。意存复古去华嚣,鄙哉时样今犹富。”末署“乾隆丁未御题”并“古稀天子”、“犹日孜孜”二方印。
  此器以青铜豆为蓝本,完全仿古,器形、纹饰都惟妙惟肖,甚至连色泽都接近于铜器上的绿锈,非常漂亮,是清宫仿古玉器中的精品。
  


  以上二器除了器形和纹饰完全仿古,在玉料的选择上也独具匠心,精挑细选那些带有暗绿色杂质的玉料进行加工,这与玉器雕刻中利用玉料天然皮色进行“巧作”明显不同,更多的需要考虑玉料内在的本色。这种取其自然之色,传以生动之神的做法,正符合“势者,乘利而为制也”(《文心雕龙·定势》),即根据事物本身提供的便利而形成艺术创造中的形象之势。作者充分运用截取之势的技巧,依石拟形,乘利而制,在制作理论和文化含义上已远超一般意义上的“巧作”,是乾隆仿古玉器的代表作。但符合要求的玉料往往可遇不可求,完全靠天赐尤物。因此,若要达到“势者,乘利而为制也”的境界,仅靠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仿古玉器
  
  与仿古彝器相类似,乾隆朝仿制古玉也是师出有名,所本书籍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百卷《古玉图谱》,该书详细描绘了宋高宗所拥有古玉的纹饰和器形。根据乾隆御制诗咏赞古玉的内容,可以把乾隆仿古玉分为仿“周玉”、“汉玉”、“宋玉”,另有一些不好划分的也可按御制诗的内容称为“旧玉”、“古玉”。所以这一部分是乾隆仿古玉器中非常重要、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一类,仿制的时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宋代。时代跨度虽然很大,但是仿制的器形却不多,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上。大致有仿新石器时代的玉圭、玉环,仿商代的玉斧,仿战国、汉代的玉斧、玉璧,仿汉代的玉佩饰,仿宋的双童耳洗等。其中仿汉玉佩的数量较多。
  乾隆御题青玉仿古蚕纹璧(图三),直径26.3厘米,好径(中间孔径)5.4厘米,厚0.8厘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制作。圆形器。中间以绳纹为界,纹饰分为两个区,内区满饰蚕纹,外区满饰夔龙纹和兽面纹。在璧侧面窄边上阴刻楷书御制诗:“周尺竟逾尺,斯今亦匪今。羊脂略无砒,玉叶果生琳。子爵执诚合,王孙语漫侵。琢章每师古,可以识予心。”末署“乾隆壬子御题”款并“比德”、“朗润”两个单框篆书印。
  清宫仿古玉器中,以古玉璧为蓝本的占有一定比例。此为仿战国时期的玉璧,但在花纹装饰上,按照清代的审美观进行了不小的改动。浮雕花纹线条均匀突起,十分清楚,与古代用解玉沙等方法造成的双钩阳纹与隐起压地完全不同。
  青玉仿汉镂雕螭凤鸡心佩(图四),长8厘米,最宽6厘米,清中期制作。青玉,有紫色沁。通体镂雕二螭一风。中心圆孔可用来穿系,以便悬挂。此器器形上仿汉代鸡心佩式样,但清代鸡心佩中心的圆孔都较汉代为小,孔四周的纹饰也比汉代复杂得多。
  乾隆仿古玉器与仿古彝器在制作理念上不完全一样,仿古彝器以追求形似为最高境界,而仿古玉器则以追求神似为宗旨,二者在局部上虽有交叉,但总体上还是可以以神似和形似来划分它们的特征。
  
  意蕴仿古
  
  


  古玩界对玉器仿古有着这样一句口诀:“唐仿战国,宋仿汉,元仿唐,明仿宋,清乱仿”。其中“清乱仿”是指仿的时代相对混杂。但是细细考究清代仿古玉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仿古玉器,就会发现明显有别于以取得厚利为目的的仿古玉器,有相当~部分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所以这一部分玉器需要单列出来另作一类。称为“意蕴仿古”,是说它们体现了古代的礼制和文化内涵,所以“清乱仿”应该赋有新的含义。
  乾隆御题青玉携琴访友山子(图五),高24.3厘米,宽20厘米,乾隆时期制作。正面凸雕一小亭,傍巨岩而建,亭内有老者凭栏而坐。亭外大树遮檐,流水湍急,石阶渐下,通往远处深山之中。路上一老翁策杖而行,身后还跟一持琴童子,登阶趋亭,渐行渐近。背面仅雕三棵松树,大片空白处阴刻隶书乾隆御制诗:“廉折和平理可观,高山流水感多端。相逢底用斑荆论,便向松风深处弹”。题名“御题携琴访友图”。
  山子是清代文房几案上常见的陈设品,可用来架笔。宫廷中的山子更为精致,采用自然山势的走向作为笔架,在清官笔山中最为常见。携琴访友图案由来已久,传说春秋时俞伯牙以钟子期为友,所弹《高山流水》曲意为钟子期悟出,世称知音。俞伯牙带着琴童携琴访友的场面历代相传,成为书画、陶瓷、漆器、玉器等工艺品上永恒的主题。
  乾隆款碧玉仿古兽面纹双管形花插(图六),高8.3厘米,单口径3.3×2.9厘米,乾隆时期制作。碧玉,有黑斑。双方筒并立式,筒下各有连托圆轴,可开合,合则双筒并立,开则成V字形。器表满雕兽面纹和勾云纹。器底为长方形平面,阴刻楷书“大清乾隆仿古”。
  双筒玉杯又称合卺杯。《礼记·昏义》云:“合卺而酳”。卺本是古代婚礼时所用的一种酒器,是食毕用酒漱口的器皿,体现了古代宴会时的一种礼节。清代玉器中,有的双筒玉杯还衬有铜胆,多用来插花,不是饮用器具,只是采用合卺式的造型而已。
  上述二器从器形和纹饰看,仿古特征好像不如前两类明显。其实前者并不仅在表面纹饰上运用了古代题材,还表现和传递了一种文化上的传统信息;后者更是再现了古代的一种礼器,反映了《礼记》中的一种礼制制度。因此这一类仿古玉器,在仿古的文化内涵上更有着相当底蕴。
  清宫收藏的乾隆仿古玉器在类别划分上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可以按所仿对象的时代分,或按仿制的器形、器类分,也可以按仿制的逼真程度划分等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对于皇帝来说,仿制古玉显然与追求利润毫不相干,仿古彝器、仿古玉器和意蕴仿古的划分,也并非为了表现青铜器和古玉的美学价值,而是要借这种价值凸出玉器文化的精神个性,显现皇帝追求风雅的文人心态,这恐怕才是皇帝大量制作仿古玉器的动机,也是仿古玉器在宫中兴盛的原因所在。有些学者把清代称为中国玉器史上的倒退期,归因于文化品位不高。但是从清宫旧藏的乾隆仿古玉器来看,也不尽然。
其他文献
老古玩行称碑帖拓片叫“黑老虎”,意思是碑帖拓片容易造假,假帖拓不知让多少人上当受骗倾家荡产。在老北京古玩行里,就有一位敢吃黑老虎的人,他就是马宝山。   马宝山(1911.1.25-2004.3.6)河北衡水南谢漳村人,16岁便只身到琉璃厂当学徒,从事碑帖书画鉴定收藏近80载,与京城许多著名收藏家、鉴定家、书画家,如袁励准、宝熙、罗振玉、张伯驹、陈半丁、张伯英、惠孝同、衡亮生、张大千、齐白石、溥儒
期刊
2006年5月26日,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推出建馆以来的第二个展览——《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从作品质量和数量来看,这是一次颇为重要的展览。展览名称的拟订者一定非常了解中国人对西方美术史的熟悉程度。200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已使北京观众熟悉了“印象派”,莫奈正是“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在中国,毕加索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非同寻常的经历连同他的天价绘
期刊
傅抱石绘画作品的市场价值和赝品成因  在现当代书画收藏中,傅抱石先生的作品成交记录屡创新高。从其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幅四尺整纸(合八平方尺)的作品,约80至100元人民币的售价,到1996年北京中国嘉德秋拍时《丽人行》手卷以1078万元人民币成交,再到目前拍卖市场价格指数高达99万元人民币一平尺(据雅昌网2005年10月拍卖成交报表统计)的记录来计算,傅抱石的绘画作品在现当代画家中的拍卖价格一直
期刊
当前,连环画收藏热正从原来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几个大中城市向全国各地蔓延。在连环画收藏这个庞大的队伍中,除了真正热衷于收藏的连迷外,也确有人以投资为目的发了财的。就拿二三个月前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举办的连环画交流会来说,一位连环画收藏投资者,将自己收集多年的几千册子连环画拿到市场出让,刚到市场即被连迷们包围,不二三天他便携带150万人民币凯旋而归。又如沈阳的一位连环画收藏者,曾以自己收藏的珍稀连
期刊
徐悲鸿的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一直十分受人关注,其价格也稳步大幅走高。在国画作品方面,2004年秋冬,徐悲鸿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孤品《十二生肖册页》(33×35.4×12厘米),首次面世即以800万元的价格拍卖成交,国画《巴人汲水》(300×62厘米)以1650万元成交。创作于1951年的国画《九州无事乐耕耘》(140×249厘米),以1705万元的拍卖成交价格被买家收入囊中。2005年底,徐悲鸿
期刊
一朵瑰丽的奇葩    唐卡,是雪域高原盛开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藏族这个伟大民族智慧与才识的结晶。  唐卡又称唐喀或唐噶,藏语意思为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唐卡的范围很广,根据阿赛·旦珍才让的说法,唐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用丝绢制作而成叫果唐(又称国唐),另一类绘制而成的叫智唐(又称止唐)。又根据各自所采用的制作方法的不同,果唐又可分为刺绣唐卡、织锦唐卡、手织唐卡、贴花唐卡和版印果唐等,智唐又分为彩
期刊
青铜器的制造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古代“国之大事,在祭与戎”,进行祭祀、征讨等国家大事需要大量的青铜器。先秦青铜器不仅与我国的历史、冶金、文字都有着重要联系,还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仿古青铜器的出现是人们或出于复古宣传礼教之目的,或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制,以为郊
期刊
在我们的生活中,兴趣爱好相同的人集合在一起就可以组成如车友俱乐部、球迷俱乐部、网友俱乐部等松散或严密的俱乐部。严格意义上的俱乐部,是企业组织,参与者在自愿、互助、互惠基础上组成的团体,有着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企业通过组建俱乐部吸收会员,提供相应服务,培养会员的忠诚,以此获利并促进俱乐部的发展。  那么,艺术品收藏者和投资者组成的俱乐部是什么样的,如何运作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文博艺苑收藏家
期刊
仿古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艺术思潮和创作活动,主要特点是时人仰慕古人在极盛时代所创作的不朽杰作,从艺术上加以模仿,再创具有新意的作品。  我们现在谈的仿古主要是仿先秦青铜彝器。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至宋代以前,至宋代,宫廷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造,作为祭祀之用,达到仿古的第一个高峰。这要得益于“金石学”的兴起和宋代学者对青铜器与铭文的研究,一批有较大影响的专著应运而生,如
期刊
作为瓷器的母邦,“文革”瓷器是长青藤般中国陶瓷史上结出的一个奇特的畸形的瓜。  从新石器时代黄河、长江流域的陶器开始发源,到商代出现原始瓷器,再到汉唐陶瓷艺术呈现繁荣发展局面,中国陶瓷均表现出明快、洗练、深沉、雄大的民族风格;发展到宋、元、明、清,中国陶瓷更是达到技艺巅峰,精品迭出,驰名世界。即使是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也出现过不少上品瓷器。新中国成立后,陶瓷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组建及新建了现代化瓷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