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将注定这节课是失败的,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课
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国外的“毕达哥拉斯算题”、“丢番图和墓志铭”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素材。
三、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四、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刘素君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这样使孩子们感到数学有趣、有用,这是目前数学课堂中闪烁的最大“亮点”。那么,数学教学怎样与生活联系起来?怎样使创设的问题情境体现生活化、具有现实性?
一、一次测试引发的思考
《平均数》这个内容,对于我来说已是轻车熟路,每次学习得很顺利,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可是,一次县统一考试却给我当头一棒,题目是:“XX公司招工,月平均工资800元,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了700元,他状告老板不遵守承诺,请问,这位员工能胜诉吗?”结果学生测试的正确串只有28%。
试卷分析时我问学生:平均数你们知道吗?学生异口同声说:“知道啊,总数÷份数=平均数。可是题目没有要我们求呀。”理直气壮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我不得不反思我的教学:过于重视数量关系式,忽视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忽视了八九岁的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所以也就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痛定思痛,我决定别开教材,从学生的课余活动开始,“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我们利用大课间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问题提出,同学们马上响应,男女各队推选一名最有实力的代表比赛,比赛开始,男生10秒拍球19个,女生10秒拍球20个,我宣布女队胜,男生马上不服气:“不行!不行!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代几个!”于是,两队又各代四人上台。比赛结果:男生队拍球数量为21、20、2l、18:女生队数量为20、18、15、22。结果很快出来了:男生总数80个,女生总数76个。我高兴地举起男生代表的手宣布:男队胜。男生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女生则沮丧地低下了头。
这时我来到了弱者的一边,安慰女生:“我来加入你们队好不好?”“太好了”于是我现场拍29个。“快算算,这回咱们队拍的总数是多少?”女生很快算出是105个。“这一次我宣布:女队胜出,”女生们的脸上现出了微笑,男生们却马上反驳:“不公平!不公平!我们是4个人,你们是5个人,这样不公平!”
“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男孩怯怯地说:“把这几个数匀乎匀乎,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
“求平均数!”几个同学脱口喊了出来,
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学生请出了“平均数”。可爱的孩子一句“匀乎匀乎”,表明孩子们已经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利用数量关系式顺利地求出了平均数。男队:20个,女队21个。兴奋之余,有个男同学大喊,“我是今天的幸运星,我正好拍了20个!”“对呀,女同学中的幸运星是谁呀,谁拍了2 1个?”(女生中没有正好拍21个的)讨论中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
三、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促进学生完成两个转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打破了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编排的传统格局,突出变化是提倡解决问题的选材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从接触解决问题的第一天起,就感到这些问题来自自己熟悉的生活原型,这样就能身临其境地借助生活经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模型,并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实际上完成了两个转化: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这是第一个转化;然后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或近似值,并在实际中检验,这是第二个转化。由于其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第一个转化更为困难。加之教师对此重视不够和受条件方面的限制,在平时的教学中,致使学生完成第一个转化的训练不到位,有些时候更是忽视了将生活情境提炼成数学问题的过程。生活原型必须提升到“数学化”层次上去认识,数学模型又必须应用到生活中,这才是数学的本质,也正是数学教育的意义。
一、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将注定这节课是失败的,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课
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国外的“毕达哥拉斯算题”、“丢番图和墓志铭”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素材。
三、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四、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刘素君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这样使孩子们感到数学有趣、有用,这是目前数学课堂中闪烁的最大“亮点”。那么,数学教学怎样与生活联系起来?怎样使创设的问题情境体现生活化、具有现实性?
一、一次测试引发的思考
《平均数》这个内容,对于我来说已是轻车熟路,每次学习得很顺利,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可是,一次县统一考试却给我当头一棒,题目是:“XX公司招工,月平均工资800元,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了700元,他状告老板不遵守承诺,请问,这位员工能胜诉吗?”结果学生测试的正确串只有28%。
试卷分析时我问学生:平均数你们知道吗?学生异口同声说:“知道啊,总数÷份数=平均数。可是题目没有要我们求呀。”理直气壮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我不得不反思我的教学:过于重视数量关系式,忽视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忽视了八九岁的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所以也就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痛定思痛,我决定别开教材,从学生的课余活动开始,“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我们利用大课间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问题提出,同学们马上响应,男女各队推选一名最有实力的代表比赛,比赛开始,男生10秒拍球19个,女生10秒拍球20个,我宣布女队胜,男生马上不服气:“不行!不行!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代几个!”于是,两队又各代四人上台。比赛结果:男生队拍球数量为21、20、2l、18:女生队数量为20、18、15、22。结果很快出来了:男生总数80个,女生总数76个。我高兴地举起男生代表的手宣布:男队胜。男生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女生则沮丧地低下了头。
这时我来到了弱者的一边,安慰女生:“我来加入你们队好不好?”“太好了”于是我现场拍29个。“快算算,这回咱们队拍的总数是多少?”女生很快算出是105个。“这一次我宣布:女队胜出,”女生们的脸上现出了微笑,男生们却马上反驳:“不公平!不公平!我们是4个人,你们是5个人,这样不公平!”
“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男孩怯怯地说:“把这几个数匀乎匀乎,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
“求平均数!”几个同学脱口喊了出来,
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学生请出了“平均数”。可爱的孩子一句“匀乎匀乎”,表明孩子们已经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利用数量关系式顺利地求出了平均数。男队:20个,女队21个。兴奋之余,有个男同学大喊,“我是今天的幸运星,我正好拍了20个!”“对呀,女同学中的幸运星是谁呀,谁拍了2 1个?”(女生中没有正好拍21个的)讨论中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
三、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促进学生完成两个转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打破了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编排的传统格局,突出变化是提倡解决问题的选材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从接触解决问题的第一天起,就感到这些问题来自自己熟悉的生活原型,这样就能身临其境地借助生活经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模型,并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实际上完成了两个转化: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这是第一个转化;然后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或近似值,并在实际中检验,这是第二个转化。由于其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第一个转化更为困难。加之教师对此重视不够和受条件方面的限制,在平时的教学中,致使学生完成第一个转化的训练不到位,有些时候更是忽视了将生活情境提炼成数学问题的过程。生活原型必须提升到“数学化”层次上去认识,数学模型又必须应用到生活中,这才是数学的本质,也正是数学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