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纳法是人类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推理方法,人们总是先认识个别的特殊事物,进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的规律,通过观察——归纳——论证,从而建立新的理论,这就是认识运动前进的过程。
运用归纳法,最终目的是为了前进,但是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我们作暂时的“后退”,以退求进,在我们遇到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如果我们能够适时地“后退”,缩减问题的条件,降低难度,从一些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入手,去发现求解的方法和规律,把掌这一类问题的实质和解题关键,回过头来再利用归纳法步步推进,常常可以使问题顺利地得到解决,甚至可以更进一步找到更为一般的普通规律,这就是归纳推理中最常见的思维运动形式:“进”与“退”互相配合,相辅相成。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一点:
例1、集合A={1,2,3,…100},试求集合A的所有子集之和。
分析:集合A共有2100个子集,无法一一把元素相加,为了找规律,可以“后退”到2个或3个元素集合中。
若A={1,2}则共有四个子集:Φ,{1},{2},{1,2},我们发现元素1,2各在两个子集中出现,是不是一般规律呢?
再设A={1,2,3},共有8个子集,Φ,{1},{2},{3},{1,2},{1,3},{2,3},{1,2,3},元素1,2,3确定都只在四个子集中出现,看来每个元素都只能在半数子集中出现,为什么呢?仔细分析一下不难明白道理:包含元素i的子集共有 + + +…+ =299个,所以所有子集元素之和等于299(1 + 2 + 3 + … + 100)=5050×299。
再进一步可以总结出若集合A={a1,a2…an},则所有子集元素之和为:2n-1(a1+ a2+…+an)
例2、己知正四面体高为h,求内切球,外接球的半径。
分析:空间问题可以向平面“退”。
平面几何中我们很熟悉,若正三角形高为h,则内切圆半径为r= ,外接圆半径R= 。可以采用这样的推理方法:
设正△ABC中心为0,连结AO、BO、CO把△ABC分割成底边为a高为h的小等腰三角形。
∵S△ABC=S△A0B +S△BOC+ S△COA
∴ ah = 3× ar
∴r= ,R=
同样,在正四面体A-BCD中,设每个面三角形的面积为S,O为内切球,外接球的公共球心,连接OA、OB、OC、OD,正四面体被分成四个底面积为S,高为r的小三棱锥。
∵ V正四面体=4×V三棱锥
∴ sh=4× sr,
∴ r= ,R=
看来从空间退到平面可以启发我们想到解题方法。
以上两例说明了“退”的战略思想,“退”有各种方式,可以从抽象向具体退,综合向单一退,多元向一元退,空间向平面退等等,总之,要退得有利,退到能看清问题的实质,“退”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方向,更有把握地“进”,这实际上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归纳法的核心。
例3、凸八边形A1,A2…A8每个顶点涂上红、黄、蓝三色之一,要求相邻的两个顶点颜色不同,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分析:设有f(n)种不同的涂色方法,显然f(3)= =6
因为求f(4)的难度不低于求f(n),我们直接研究f(n)的求法。因为顶点A1有三种不同的涂色方法,A2只有两种涂色方法,A3有两种涂色的方法,……,An-1有2种涂色方法,给An涂色时如果只考虑与An-1不同色的2种涂色法,但这里包含两种情形:
(1)An与A1不同色,即合要求。
(2)An与A1同色,这时我们把AnA1边缩成一个点,看作是给(n-1)边形涂色。
所以,3× =f(n)+f(n-1)
f(n)- 2× = -f(n-1)
f(n)- =-[ f(n-1)- ]
∴{f(n)- }构成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
∵f(3)- =6–8=-2
∴f(n)- =(-2) =2
∴f(n)= +2
此题解为:f(8)= +2 =258
应用归纳推理,我们还可以推出凸边形的四色涂顶点,…… m色涂顶点问题的方法数,用 (n)表示凸边形m色涂顶点m方法数,用同样的推理可得:
(n) = +3
(n) = +(m-1)
以上几例都是运用归纳推理来解决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进”和“退”是归纳推理的两个方面,无论是“退”还是“进”,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为了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退”,适时地“进”,灵活运用归纳推理,一定能使我们的推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3-22
运用归纳法,最终目的是为了前进,但是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我们作暂时的“后退”,以退求进,在我们遇到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如果我们能够适时地“后退”,缩减问题的条件,降低难度,从一些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入手,去发现求解的方法和规律,把掌这一类问题的实质和解题关键,回过头来再利用归纳法步步推进,常常可以使问题顺利地得到解决,甚至可以更进一步找到更为一般的普通规律,这就是归纳推理中最常见的思维运动形式:“进”与“退”互相配合,相辅相成。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一点:
例1、集合A={1,2,3,…100},试求集合A的所有子集之和。
分析:集合A共有2100个子集,无法一一把元素相加,为了找规律,可以“后退”到2个或3个元素集合中。
若A={1,2}则共有四个子集:Φ,{1},{2},{1,2},我们发现元素1,2各在两个子集中出现,是不是一般规律呢?
再设A={1,2,3},共有8个子集,Φ,{1},{2},{3},{1,2},{1,3},{2,3},{1,2,3},元素1,2,3确定都只在四个子集中出现,看来每个元素都只能在半数子集中出现,为什么呢?仔细分析一下不难明白道理:包含元素i的子集共有 + + +…+ =299个,所以所有子集元素之和等于299(1 + 2 + 3 + … + 100)=5050×299。
再进一步可以总结出若集合A={a1,a2…an},则所有子集元素之和为:2n-1(a1+ a2+…+an)
例2、己知正四面体高为h,求内切球,外接球的半径。
分析:空间问题可以向平面“退”。
平面几何中我们很熟悉,若正三角形高为h,则内切圆半径为r= ,外接圆半径R= 。可以采用这样的推理方法:
设正△ABC中心为0,连结AO、BO、CO把△ABC分割成底边为a高为h的小等腰三角形。
∵S△ABC=S△A0B +S△BOC+ S△COA
∴ ah = 3× ar
∴r= ,R=
同样,在正四面体A-BCD中,设每个面三角形的面积为S,O为内切球,外接球的公共球心,连接OA、OB、OC、OD,正四面体被分成四个底面积为S,高为r的小三棱锥。
∵ V正四面体=4×V三棱锥
∴ sh=4× sr,
∴ r= ,R=
看来从空间退到平面可以启发我们想到解题方法。
以上两例说明了“退”的战略思想,“退”有各种方式,可以从抽象向具体退,综合向单一退,多元向一元退,空间向平面退等等,总之,要退得有利,退到能看清问题的实质,“退”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方向,更有把握地“进”,这实际上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归纳法的核心。
例3、凸八边形A1,A2…A8每个顶点涂上红、黄、蓝三色之一,要求相邻的两个顶点颜色不同,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分析:设有f(n)种不同的涂色方法,显然f(3)= =6
因为求f(4)的难度不低于求f(n),我们直接研究f(n)的求法。因为顶点A1有三种不同的涂色方法,A2只有两种涂色方法,A3有两种涂色的方法,……,An-1有2种涂色方法,给An涂色时如果只考虑与An-1不同色的2种涂色法,但这里包含两种情形:
(1)An与A1不同色,即合要求。
(2)An与A1同色,这时我们把AnA1边缩成一个点,看作是给(n-1)边形涂色。
所以,3× =f(n)+f(n-1)
f(n)- 2× = -f(n-1)
f(n)- =-[ f(n-1)- ]
∴{f(n)- }构成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
∵f(3)- =6–8=-2
∴f(n)- =(-2) =2
∴f(n)= +2
此题解为:f(8)= +2 =258
应用归纳推理,我们还可以推出凸边形的四色涂顶点,…… m色涂顶点问题的方法数,用 (n)表示凸边形m色涂顶点m方法数,用同样的推理可得:
(n) = +3
(n) = +(m-1)
以上几例都是运用归纳推理来解决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进”和“退”是归纳推理的两个方面,无论是“退”还是“进”,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为了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退”,适时地“进”,灵活运用归纳推理,一定能使我们的推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