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的视角对比英汉数字习语

来源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暗的心》讲述了马洛船长早年在非洲刚果流域行船时的一段经历。文章以尋找白人殖民者库尔茨为主,以及展示他如何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入蛮荒的非洲的理想主义者如何堕落成贪婪的魔鬼的过程。本文将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分析康拉德将一商品──橡胶,策略性地隐藏的事实,及其将英国以外的殖民统治他者化,树立一个“英国例外”的概念的动机。
  【关键词】《黑暗的心》;他者化;英国例外
  1.引言
  一八九年四月,康拉德受雇于一家比利时的贸易公司,担任非洲远轮的船长。虽然在他临行前,布鲁塞尔议会就禁止非洲黑奴贸易达成协议,但在刚果康拉德看到的依然是“贪婪、自私、了无人性”(Stape 62)的殖民统治,这些见闻“改变了他的人生观”(62),亦促使他写成了《黑暗的心》。一九零三年,英国领事罗杰·凯斯门特(Roger Casement),在调查完刚果屠杀事件后,决定发起一次民众运动以求改革。于是他向在十三年前在刚果认识的朋友——约瑟夫·康拉德发起邀请。在一封回复凯斯门特信中康拉德写到:“而事实上,在一九零三年今天,距废除奴隶贸易差不多七十五年后,我们依然看到在非洲一个由欧洲势力所创造的刚果国,其管理的基石仍是对黑人施行残忍的、系统的暴政……”(Howkins 70),这些犀利的言辞直指利奥波德(Leopold)国王在非的暴政。
  正是基于种种历史事件,在成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黑暗的心》被贴上反殖民的标签,被认为是“是在所有表现这个主题的作品中最有力的一部”(Morel 205)。然而一九七五年,尼日尼亚作家阿契贝在一篇题为《非洲形象》的演讲中声称:“我们在康拉德书中看到的非洲人形象仍然是西方关于非洲的主流想象……,非洲之于欧洲,正如肖像之于道林·格雷,一个主人可以借以摆脱自身肉体和道德畸形状态的媒介……”(Achebe 5)。在阿契贝的影响下,一大批后殖民评论家开始对《黑暗的心》口诛笔伐。就库尔茨的堕落而言,他们认为“马洛却似乎相信一种超自然的的邪恶,而这种邪恶被特定地和非洲丛林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丁一中 130)。该故事不仅将腐败神秘化,同时将种族主义神秘化。
  在一本研究《黑暗的心》的新近专著中,彼得·弗乔(Peter Firchow)提供了一个在康拉德刚果之行后的几年里利奥波德政策上的变动富有启发性的概述,这些变动包括象牙贸易到橡胶贸易的蓄意转变。然而“橡胶”二字从头至尾没有在《黑暗的心》出现过一次。弗乔一笔带过的结论让人印象深刻,但就这一问题,弗乔没有继续深究。戛然而止的句号反而替我打开批评的空间,于是我大胆假设:康拉德策略性地将这一史实隐藏,既可以将英国以外的殖民统治他者化,对本国产殖民生启示效应;同时这一巧妙的处理不仅迎合了当时英国主流意识形态,而且达到意外的美学效果。
  2. 无主体的事业
  通过文本细读《黑暗的心》不难发现,康拉德有意将英国以外的殖民统治他者化,并树立一个“英国例外”的概念。从故事结构看,康拉德在马洛的叙述后面设立另一影子叙述者,既有效地拉开了故事与读者间的距离,又巧妙地将故事中的殖民恶行放在他者的语境中。康拉德的首要策略是将利奥波德的刚果殖民与罗马人的英国事业置于同一维度下类比,从而将其他者化。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罗马人登陆英伦的情景与身处非洲大陆的比利时人处境惊人地相似。二者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来自食物短缺、气候不适所带来的疾病。其次,依马洛之言他们都缺乏“效率”,对效率的热衷。如果将比利时人的统治比作一台殖民机器,那其运作的无主体性充分地反应出这种无效率的特性。无论是“躺在深草的锅炉”、“轮子朝天的小型火车厢”还是寿终正寝的“生锈的铁轨”、“朽坏的机器”无不体现无效率的工作对工具的迫害。而另唯一“活着的工具”──黑人劳工,有着相似的命运,被无节制地使用,正一步步走向死亡;同时这台殖民机器的管理者们一样践行着无效率的工作。会计主任有能力浆白高领,把头发刷得光光亮,让皮鞋锃亮不染尘来体现他伟大的性格。可回到自己本职工作上却只会一味将他无效率的计算,怪罪在气候以及病人的呻吟上;中站上那个负责“烧砖”的代理人,在工作了不止一年的时光里,却连一块砖头的碎片也没有烧出来;而那群充当打手的“朝拜者”,似乎早已和手中耀武扬威的长棍物化在一起,口中念着“表现得无懈可击,无懈可击”(32)的托词,早已像水从他救火所提的木桶的破洞流光殆尽。
  而康拉德多年的海上经历孕育出他对一种船员式的职业道德的推崇,一种不是由教育与修养包装下的纸上谈兵,而是纯粹的实干精神,以及对工作和职业的敬重。这种职业道德精神与殖民地开展的无效率事业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在小说中就集中体现在修船的锅炉工身上,最终在马洛在木屋中发现的陶尔或陶森所写的《驾船技术探索》那里化作一种英国民族的集体品格。马洛有意将这本古书的作者模糊化,陶尔或陶森早已不重要了,他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英国民族的集体姓名。
  3.骑士精神与帝国话语
  对于征服背后的“观念”的不同解释,再一次让刚果的殖民统治走进他者视域。而这种观念显然不是刚果殖民者假以装扮的帝国话语,自由贸易、废除奴隶、教化非洲民众的政治口号。而正如评论家安德鲁·怀特(Andrea White)认为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中表现出一种对早期或者所谓更人道的帝国主义的怀旧之情(183)。可以这么说,英国人的“观念”就是这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芒的骑士精神,他们坚信英国殖民者则是这一精神最忠诚践行者。马洛对于“声音中的库尔茨”的追随充分地满足了英国民族对于这一“观念”的共同想象。库尔茨是多才多艺的绅士化身,是胸怀伟大理想的殖民主义善意骑士。康拉德甚至给他设置了相关的英国背景。所以对于英国人而言,库尔茨的经历正好符合他们的想象,因此在他们心目中库尔茨真了不起,他“很富勇气,敢于面对荒野深处”。在中站及抵达内陆的过程中,马洛通过想象库尔茨的处境和遭遇,强化了他作为孤胆骑士面临阴谋与背叛的浪漫色彩。存活在不同话语下的库尔茨是孤独的,是一种沉默的能指。那么究竟库尔茨是什么样的人呢?在马洛抵达内陆站前,库尔茨仅仅是他在各种声音合力下的想象产物,代表了深受骑士精神熏陶的英国民众的集体想象。缺场的库尔茨被极度地浪漫化,不仅遭受艰难险苦,更承受着人为的迫害。与在获取“圣杯”路上,各个骑士经历的种种磨难如出一辙。   然而库尔茨毕竟不是正统的英国人,正如波兰裔的康拉德亦只是英國移民。无论再怎么认同英国,他和英国之间仍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这种距离让他清醒地在将英国外的殖民统治他者化的的同时,以启示的方式书写库尔茨的堕落。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希利斯·米勒(Hillis Miller)认为,“《黑暗的心》以其独特的方式同时切合了寓言和启示的定义、、、一篇带来光亮、烛照黑暗、解释疑难、给你带来启迪的叙述”(丁一中 50)。在死神降临的时刻,库尔茨以一种直白的方式来总结他的恶行,似乎在临死前有心悔意。马洛把这句话看成是道德感对于欲望和无理性的胜利。对这句话作基督教启示式的解读当然是马洛愿意听到的,也是康拉德想要传达的。
  4. 历史动机
  康拉德策略性地将英国以外的殖民统治他者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柏林会议(1884-1885)之前,英国在非殖民地采取了与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相异的,即设法让殖民地在政治与经济上达到自立的间接统治方式。且在政治上奉行非正式帝国政策、贯彻自由贸易。合理的管理方式,让英国迎来了鼎盛的维多利亚中期。然而进入十九世纪中后期,德国在俾斯麦铁腕政策的带领下,逐渐扩张其非洲势力范围。以德国为主导的柏林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对非洲利益的重新划分。不甘落后的英国至此亦在非洲走上帝国扩张之路。而为了寻求更大的利益,橡胶成了各国相争的对象。如果说,掠夺象牙象征欧洲对非洲初期行为,英国可以置身事外。而争夺收割橡胶则涉及欧洲对非洲的集体行为,英国自然是共谋的一份子,脱不了干系。康拉德将橡胶巧妙地隐藏与当时英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有莫大的关系。在一八九九年康拉德创作《黑暗的心》期间时值南非叛乱,英国殖民遭遇灾难性的布尔战争。在英国国内民族主义浪潮空前高涨,“一股强烈的沙文主义在英国民众间弥漫开来”(93),对于政府不出兵干预的温和政策,甚至连“最保守的政党都开始动摇”(93)。如果此时公然地指谪本国蒙难的殖民者显然不合时宜,所以在《黑暗的心》中对于殖民主义表现出一种含混的矛盾态度。既然可以看到其对殖民机器、殖民者、殖民话语无情地批判,亦能察觉这种批判仅仅把作恶的帝国主义嫁接在一个作为他者的他国行为上。
  5.结语
  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批评康拉德陷入“既不相信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优越性,也并不彻底否定殖民主义”(135)的意识形态窘境。但是,我个人认为,康拉德所面临的窘境才是其力量的来源。《黑暗的心》显然为掺杂在其中的殖民批判与帝国怀旧两大相互矛盾的意识提供了一个相搏斗的角力场,它从头到尾都在集中挑战单一的观点,以及整体性下稳定可靠的真相与事实。康拉德创造性地动摇人们所熟悉的知识结构和自我的稳定,引领一种矛盾、印象、反讽的书写。而这样的风格与主题探讨为之后即将到来的现代主义拉开序幕。
  参考文献:
  [1]Achebe C. An image of Africa[J]. The Massachusetts Review, 1977, 18(4): 782-794.
  [2]Edmund Dene Morel, History of the Congo Reform Movement, e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3]Eagleton, Terry. “Criticism and Ideology: A Stud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1976.” (1998).
  [4]Hawkins, Hunt. “Joseph Conrad, Roger Casement, and the Congo Reform Movement.”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vol. 9, no. 1, 1981, pp. 65–80.
  [5]Peter Edgerly Firchow: envisioning Africa: racism and imperialism in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002).
  [6]Stape, John. The Several Lives of Joseph Conrad. Random House, 2010.
  [7]丁一中. 康拉德研究文集[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4.
  [8]康拉德. 黄雨石, 熊蕾译. 黑暗的心吉姆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杨兴帮(1987.10-)男,汉族,四川西昌人,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朱自强先生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以“儿童本位”、“儿童的文学”为理论核心,重新审视了中国儿童文学百年来的现代化进程,充满了激昂的学术勇气和犀利的学术锐气。其中对周氏兄弟在儿童文学研究中的相互关系问题的重新辨析,当属本书中典型的独创见解。作者以详实的第一手文史材料,细密严谨的对照论证,给予了周作人客观真实的评价:周作人在儿童文学的贡献上要大于鲁迅。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我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都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来进行讨论,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本文研究将立足于桐城市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深入探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寻求促进安徽省桐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桐城市;文化;旅游产业;产业
期刊
【摘要】本文就主要阐明了信息时代这一背景下微信的使用特征,并对高职学校内图书馆在为学生提供服务时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时代;微信  1.前言  处在信息时代这一大背景下,新兴的信息技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也逐步被运用到了各大领域内,而高职学校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高职学校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图书馆的建设及管理都备受瞩目,而借助微信这一便捷且可操作性强的工具,能够
期刊
【摘要】韩拙生活在文人画思潮浸润下的北宋,他的画论《山水纯全集》,在崇尚理趣这样主流思想的同时也反映着韩拙的文人画意趣,本文拈取整理画论中的相关文人画理念,遂分成“凡画笔先求气韵”、“诗意的提倡”、“修养心性”这三方面来阐释韩拙的文人画观。  【关键词】韩拙;《山水纯全集》;诗意;修养心性文人画思潮无疑是北宋山水画发展时期的特殊变革,从画论中可以看出韩拙推崇文人士大夫画,那么他的画论是怎样体现他的
期刊
【摘要】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网络技术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信息也復杂多变,许多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问题。本文将从网络视阈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因素及影响的表现两方面进行研究,给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发展。  【关键词】网络视阈;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作为一个最为自由的学生集体,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兴趣,对自己的生
期刊
【摘要】《匿名》这部作品刻画了一个匿名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典型的上海人,同时也是文明的进化者。通过对这种主人公的刻画使得《匿名》这部作品在无形中体现了王安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以及她对文明进程的深刻思索。  【关键词】《匿名》;批判现代文明;文明进程  《匿名》和王安忆曾经的作品《遍地枭雄》有些相似,但是在《匿名》中,王安忆的思想显然更加成熟,其思想已经超越了现代文明,开始思考整个文明的进程,看透了文明
期刊
【摘要】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并配以音乐来完成。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健身气功功法特点、伴奏音乐特点,结合自身练习、教学实践,指出利用伴奏音乐在功法练习中能有效的对肢体动作、呼吸配合、意念活动起到特殊的调节作用,更好的提高练功者的健身养身效果。  【关键词】健身气功;伴奏音乐;调身;调息;调心  前言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
期刊
【摘要】《匿名》这部作品刻画了一个匿名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典型的上海人,同时也是文明的进化者。通过对这种主人公的刻画使得《匿名》这部作品在无形中体现了王安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以及她对文明进程的深刻思索。  【关键词】《匿名》;批判现代文明;文明进程  《匿名》和王安忆曾经的作品《遍地枭雄》有些相似,但是在《匿名》中,王安忆的思想显然更加成熟,其思想已经超越了现代文明,开始思考整个文明的进程,看透了文明
期刊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构建与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当前我们党必须重视的问题,虽然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趋向良好,但也面临着网络意识形态负面效应凸显、邪教和极端宗教势力露头、个别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不强等挑战。把握舆论引导话语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舆论导向、把握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优化舆论阵地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符合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
期刊
【摘要】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克服职前和职后教师培训脱节的痼疾,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且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的重要制约因素就是师资力量,教育问题的解决以及教育学价值和功能的实现也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后培训;基础教育;教学能力;英语  一、基础英语教师教学以及职后培训的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