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方言助词“哩”的语法特点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zhu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方言语法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像河南方言那样不为广大方言研究者所重视的方言点,其方言语法研究显得相对落后。正阳话中的助词“哩”是一个非常具有正阳方言特色的词语,使用频率高,既可作结构助词,大致对应于普通话“的/地/得”,又可作语气助词,大致对应于普通话“呢”,还可作时态助词(体标记)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动态、状态的持续。本文将形式与意义相结合,从句法分布、语法意义、语用范围等方面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汉语助词的功能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正阳方言;助词;哩
  正阳方言是指居住在河南正阳的大多数人中通行的地方方言。“哩”在正阳方言中是一个使用频繁的虚词,可以在多种句子中出现,表示多种语法意义。这个集多种意义和功能于一体的语言成分,在整个正阳方言里都广泛存在,不少人曾对其进行探讨。本文依据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与方法来论证正阳方言助词“哩”的分布情况及语法意义,同时考虑到“哩”的语用现象,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与探索助词“哩”的用法与功能,为探索中原官话助词“哩”的分布规律与使用规律做借鉴。
  一、助词“哩”的句法分布情况
  之所以说正阳方言的“哩”是助词而不是别的词性,主要的考虑在于,不论是前人著作里所使用的“哩”,还是现存于正阳方言中的“哩”,都只涉及语法意义,都只在会话场景中出现与使用,所以,本文的研究范围只限定在话语层面的“哩”。
  正阳方言助词“哩”的主要分布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组:
  ⅰ说哩好,想哩清楚,懂哩多,看哩我的眼睛疼,冷哩慌,好哩很
  ⅱ红哩,玩哩,你哩,我认识哩,他懂哩,青青哩,弄啥哩,乱糟糟哩,香喷喷哩
  通过上面的两组例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助词“哩”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句中或句尾。另外,句尾的“哩”除了一个完整结构的末尾,比如红红哩、你哩、玩儿哩等,还可以再分为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的句尾语气词。第一组的“哩”跟第二组的“哩”不能看成同一个语素“哩”呢?其中“说哩好”、“懂哩多”、“冷哩慌”、“好哩很”属于述补结构,而“红哩”、“玩哩”、“你哩”、“乱糟糟哩”、“香喷喷哩”则属于名词性结构,表示转指的语法意义。所以,通过结构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清楚地区别第一组跟第二组中“哩”的句法分类与语法意义。接下来我们准备逐一讨论助词“哩”在句法结构、语义内涵和功能方面的具体表现。
  二、助词“哩”的分类和语义使用情况
  (一)语气助词“哩”
  1.语气助词“哩”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确认的语气。
  (1)我会去吃饭哩。(我会去吃饭的。)
  (2)这件事我从头到尾是知道哩。(这件事我从头到尾是知道的。)
  (3)小明昨天还在城里见过那个乞丐哩。(小明昨天还在城里见过那个乞丐的。)
  这里的“哩”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的”。对于它是结构助词还是语气助词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朱德熙认为“的”是结构助词,而我认为这里的“哩”(的)与结构助词“的”不同,因为这里的“哩”(的)有明显的主观确认的成分在里面,而结构助词“的”则是句子或短语中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能去掉,否则影响意思的表达。
  2.语气助词“哩”用语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语气。
  (4)我哩笔记本哩?(我的笔记本呢?)
  (5)一会儿是去吃饭哩还是去打羽毛球哩?(一会儿是去吃饭呢还是去打羽毛球呢?)
  (6)你吃什么哩?(你吃什么呢?)
  (7)你弄啥哩?(你弄啥呢?)
  这里的“哩”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呢”。可附加于名词性短语或动词性短语之后。用于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ⅹⅹ怎么样或在哪,而用于动词性短语之后往往表示假设的意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附在句末,来表达整句话的感情基调,属于正阳方言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语气词之一。
  3.表陈述语气,指明事实而略带夸张。
  (8)本来我还不知道哩。
  (9)这么着急呀,人家还有好多感谢的话没来得及说哩。
  (10)他生气啦,想出去当工人哩。
  这里的“哩”带有明显夸大的成分,目的是引起听话者的注意和重视。
  4.表示感叹语气。“哩”可以表示感叹语气,指明事实而略带夸张,“哩”常与语气副词“可、才、还”等连,并相呼应,形成表示感叹语气的形式标记。
  (11)这可老难为人哩。
  (12)秀兰推了推东山,吃吃地笑着说:“这才是叫你听哩。
  (13)我现在给你做饭,将来还得叫我给你洗尿布哩。
  5.表示句中停顿
  (14)正说着哩,你扯那事儿干啥,根本不沾闲。
  (15)她逗你哩,没喝酒。
  上述句中的“哩”具有语气意义,不能省略,因为省略之后句子不但失去了动作正在进行或动态、状态持续的意义,而且也不能自足成立。“着哩”中的“哩”是兼有语气功能的时态助词,表示时体意义,可看作一个体标记。
  (二)结构助词“哩”
  1.定语标记“哩”
  定语标记“哩”黏附在词或者短语之后,位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其前的词或者短语是定语。定语标记“哩”与普通话的定语标记“的”的分布和功能大致相同。
  (16)那个吃饭哩家伙很坏。(那个吃饭的家伙很坏。)
  (17)他家哩狗不咬人。(他家的狗不咬人。)
  (18)这上面沾哩是鼻饹渣吧,真恶心。(这上面沾的是鼻屎吧,真恶心。)其中,(8)中的“哩”字结构代指那个吃饭的家伙,语义上指动作“吃饭”的对象;(9)“哩”字结构指代的是他家的狗,语义上指定语关涉的对象,(12)代指“哩”字结构代指“这上面沾的东西”,在语义上,“这上面沾的”指动作行为关涉的对象。   “哩”字结构的中心词可以省略。如:土鸡哩好吃。/卖菜哩(人)来了没有。/你买哩(瓜)还怪好。/我买哩(瓜)不甜。/恁好哩一个人,咋说没就没了呢?在这种结构中构成“哩”字结构的“哩”字必不可少。“哩”后也可不出现任何词语,形成“哩”字短语如:“红哩(红的)”、“吃哩(吃的)”
  “哩”字结构具有限制、指示作用,表已知信息,没有普通话“的”使用范围广。
  2.状语标记“哩”
  状语标记“哩”黏附在词或者短语后面,表示其前的词或者短语是状语,语义指向主语。这里的“哩”与普通话的状语标记“地”的分布和功能基本相同。
  (19)他才学会走路,要慢慢哩走。(他才学会走路,要慢慢地走。)
  (20)他和几个驴友出去玩,钱被那些人稀里糊涂哩骗走了。(他和几个驴友出去玩,钱被那些人稀里糊涂地骗走了。)
  3.补语标记“哩”
  补语标记“哩”附加在谓词性成分之后,使其被附加的谓词性成分具有带补语的功能,在这里的“哩"”主要是谓词性成分与结果补语、情态补语或者程度补语的连接成分,和普通话的补语标记“得”大致相当。
  (21)他的字写哩真漂亮。(他的字写得真漂亮。)
  (22)爸爸脾气大,发起脾气来厉害哩很。(爸爸脾气大,发起脾气来厉害得很。)
  (23)听歌曲听哩我耳朵直疼。(我由于听歌的时间太长而使耳朵变得疼痛)
  (24)作业做哩我脑袋胀。(我的脑袋因为做作业而胀)
  这样的例子还有:看哩清楚、想哩明白/仔细、煮哩香、忘哩干净、捆哩结实、走哩快、忙哩不可开交、说哩对、讲哩好、想哩美、做哩踏实、洗哩干净、读哩流利、长哩漂亮、唱哩动听、听哩多、飞哩高、擦哩亮、用哩认真、吃哩胖、疼哩很等等。
  以上材料表明,“哩”是前面动词的附着成分,可以看作是动词的后缀,它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相应的语气停顿或语法意义。就这种句法结构而言,V/VP+哩+adj/adv+S结构中的“哩”则相当于普通话的“得”,表示动作V/VP所导致的结果怎么样,可以是好的结果也可以是坏的结果。仔细分析,其跟普通话的“得”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比如“关上”、“下去”、“分开”等述补结构都可以在中间插入“得”来表示动作所导致的状态或结果。而在正阳方言里,“关哩上”、“下哩去”、“离哩开”等用法则不符合操正阳话者的语感,是错的句子。所以,我们认为正阳方言中的“哩”是普通话“得”的一个变体,它既继承了“得”的语法意义,又发展了“得”的语法结构与意义。在这一结构中,“哩”后接形容词的数量要远远多于接副词的数量,这样的结构一般使用在特定的上下文语境中。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得”在”V/VP+哩+S”这一结构里出现时,要受到很多的交际制约,其远远没有”哩”出现的那么自然,尽管它们在语义上可以具有一致性,但是就句法层面而言,“得”跟“哩”还是存在着使用范围的区别。
  (三)时态助词“哩”
  1.“哩”常和时间副词“正”配合,形成“正……哩”格式,有时也单用在句末,表动作正在进行。
  如:正吃哩。/正看书哩。/做作业哩。/我洗衣裳哩。句中谓语动词一般都是比较典型的动作动词,后面常常带宾语。
  2.“哩”也常和持续体标记词“着”连用,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
  (25)你不知道,这里边麻烦事多着哩
  他吃着哩/他慌着哩。不能独立成句,不能说他吃着。/他慌着。后面必须有补充成分,可以说:他吃着饭。/他慌着吃饭。加上“着哩”后带有一种夸张的感情。
  ⅰ“着哩”表示状态持续存在,尚未改变。
  (26)好处多着哩,反正我们那个院里有个他呀,大家都像年轻了几十岁。
  (27)小徐说:“咳,你说没意思,昨天老魏回来取牙膏,他说带劲着哩
  (28)别提了,威风着哩!
  (29)八斤重呀!强实着哩
  (30)别看他啥也不说,心里透着哩
  ⅱ“着哩”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进行。
  (31)珠珠把笔记本一掏说:“我就是来等着哩!”
  (32)顺来却忙答应着:“我听着哩”!
  这种情况的“哩”,动词后面也可以出现宾语,如:外面下着雨哩。/锅里烙着烙馍哩。/他是夜里11点多到哩(他是夜里11点多到的。)/你原先说好哩,现在咋又反悔了?(你原先说好的,现在咋又反悔了?)/这主意是小李出哩,有啥事别找我。(这个主意是小李出的,有啥事不要找我。)
  作为时态助词的“哩”具有语气意义,不能省略,因为省略之后句子不但失去了动作正在进行或动态、状态持续的意义,而且也不能自足成立。“着哩”中的“哩”是兼有语气功能的时态助词,表示时体意义,可看作一个体标记。对于这点仁者见仁,所以此处不作详细介绍。
  三、结语
  在正阳方言中,助词“哩”不仅仅只有停顿或表示句调的超语段的语义功能,而且拥有着句法结构、语法意义、语用范围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哩”基本上兼顾和概括了普通话中的“的/地/得”等助词所具有的全部句法功能,而且继承和发展了它们的句法形式与意义,进而扩充了助词的意义内涵。本文侧重从位置搭配、句义限制方面详细分析助词“哩”的用法。但“哩”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和普通话及相邻方言存在许多异同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4]郭熙.河南境内中原官话中的“哩”[J].语言研究,2005(9).
  [5]张雪平.河南舞叶话的助词“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
  [6]王丁丁.正阳方言语气词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
其他文献
【摘要】:归化、异化与释义作为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三种主要策略, 在翻译中均起重要作用。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互相补充 ,释义融合了归化和异化之间的优势,弥补了它们的不足。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绝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翻译的方法, 而必须根据具体上下文及其文化内涵, 选择最适当的手法来传达原著的信息。  【关键词】:归化;异化;释义;翻译策略  一、引言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不仅是文字翻译,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舞凝聚着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与民族审美风范,其既非古代舞蹈,又非戏曲舞蹈,但却蕴含着千百年来传统舞蹈的神韵,脱胎换骨于戏曲舞蹈而演变发展成为具有时代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堪称中国舞蹈的艺术典范。中国古典舞的诞生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古老舞蹈文化的尊崇,显示出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独特风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本文通过对徒手训练与剑、袖训练的比较分析,上升至古典舞身韵与戏曲舞蹈的传
期刊
【摘要】:西方语言学19世纪产生,19世纪末传入中国并用于汉语研究,本文将从西方语言学用于汉语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出发,对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学的理论框架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探讨。  【关键词】:西方语言学;结构主义;汉语;音义结合体;演变  语言学是高校中文系的学生要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  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至今一直存在发展。其分支学科亲属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语法学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假期外出旅游,旅游的方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又是展示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兴化市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旅游中注入文化氛围、文化内涵、文化精神,将会进一步推动兴化市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本文正是以兴化市为例阐述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提出加快兴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文
期刊
【摘要】:佛教在魏晋时期的发展,影响到书法、绘画、雕塑等各个领域,魏晋书法在大的历史环境下与佛教进行结合,展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佛教与书法互相推动,相互促进,是这一时期不可回避的话题。  【关键词】:佛教;魏晋书法;历史背景  一、佛教在魏晋时期的发展  从汉朝以来,虽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政治混乱、土地兼并严重等社会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王朝更替频繁的时期,各个朝代如
期刊
【摘要】: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郑母村素有状元故里的美称,历史上曾出过四名宰相和尚书级高官,状元赵秉忠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多个版本分析了状元赵秉忠与貔子精的故事。  【关键词】:状元;赵秉忠;貔子精  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有一个叫郑母的小村庄,素有状元故里的美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这个小村庄历史上曾出过四名宰相、尚书级的高官:北宋名相王曾、元朝尚书董进、明代侍郎冀镧、状元赵秉忠等,因他们均
期刊
【摘要】:“妙悟说”是南宋著名诗论家严羽提出的一个著名范畴,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同时提出“兴趣”,“兴”是形象,“趣”是精神趣味,“兴趣”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妙悟”看以看做一种直觉思维,一种欣赏、鉴赏的能力。柏拉图的“迷狂说”是指诗人创作是靠神灵凭附,是神附体,不是代表自己在说话而是代表神在说话,认为是一种灵感。同样是文学创作理论,中西两种观点有精神的相似也有些许的不同,此篇文章将尝试从宗教渊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在社会中的普及度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就未来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传统武术;现状;发展  中国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与交融。现如今,在传
期刊
【摘要】:甲骨文作为一种古代的文字,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通行于殷商晚期600余年,主要用于占卜和记事,但是它现在的“使用性”几乎没有了,成为文字史研究的对象,解读上古文明的工具。最初看到甲骨文时对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印象最深,甲骨文具有绰约多姿的形态,高古雄强、潦倒纤秀的艺术风格,甲骨文的线条简练,趣味性极强,令我为之向往。但在创作过程中,也有很多让我苦恼的问题,例如甲骨文的形象和体状,一般是
期刊
【摘要】:法律英语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法律文本翻译是可行也是必要的。从典型的法律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翻译为实例,词汇及句构两个层面上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汉译英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功能对等原则;合同法;汉译英;应用  一、引言  英汉法律语言作为两种不同法律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要完整准确地传达权利、义务、责任和利益等信息,实现两种法系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