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的舞台画面感是舞蹈作品根据演员,服装,灯光舞美等各方面结合所营造出的画面感,即写实又写虚。同影视,诗歌,小说作品所营造的画面感有所不同。舞蹈是转瞬即逝的艺术,以演员为载体,舞蹈艺术作品发生在现场,属于即时感受的艺术。本文主要从舞台画面感分析作品通过画面感的传达所营造的意境,这一论题有助于从视觉上感知舞蹈艺术,使舞蹈作品在其编创中更为注重整体画面给观众带来的感官感受。
【关键词】:舞台;画面感;视觉;意境
舞蹈的舞台画面感是营造舞蹈意境的重要因素,舞蹈是流动的画卷,流畅的画面效果,富有意味的舞台呈现是作品表达的关键。舞蹈的整体画面感包括了舞蹈队形调度,舞美灯光,道具等因素。使观众在鉴赏舞蹈的过程中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作品含义,但舞蹈的舞台画面感不仅局限于视觉传达的直观感受,还包含通过视觉,通过以演员身体为媒介展现之外使观众想象的空间画面感。舞蹈舞台画面感具有特殊性、语言性,想象性,三大特点。
一、舞蹈舞台画面感的特殊性
舞蹈舞台画面感的特殊性取决于舞蹈艺术本身的特性,舞蹈是发生在现场,当时当下并且转瞬即逝的艺术,因此不同于绘画所营造的画面感可以超越时空永久保留,虽然舞蹈可以通过影视记录下来,但因为舞蹈本身是通过身体传达情感,在现场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营造的意境和氛围,这种具有特殊性的画面在流动中存在,同时也在静态中产生,印证了舞蹈是流动的画卷,所以舞蹈所带来的舞台画面感,是以身体为主要物质媒介展现,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舞蹈舞台画面感的特殊性还在于舞蹈发生的场景,语言文字的画面感通过文字记录的书本发生,电影的画面感产生于荧幕上,绘画的画面感产生于画卷上,而舞蹈的画面感产生在舞台上,由于舞台是固定且局限的空间,因此在舞蹈发生的当下,画面感直观准确的感受能够让作品升华。利用有限的空间转换时空,切换场景,酝酿情绪的高低起伏使舞蹈的舞台画面感呈多样且多种方式展现出来。在一个舞蹈作品中因其作品本身的情感起伏、人物形象、时間空间的因素,使舞蹈存在多个画面的转换和变化,不同的画面感表达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舞蹈舞台画面感的语言性
舞蹈舞台画面感的语言性,是指整体舞台布局中带给观众的诉说感。在语言中营造画面感需要借助各种修辞手法进行,使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想象。而在舞蹈中营造的画面感,则依靠队形调度,灯光舞美等渲染。与绘画,电影不同的是,舞蹈是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的立体画面,以人的肢体为媒介,而绘画,电影则是平面的画面。由于舞蹈的画面更为立体,因此在舞台中可运用一、二、三度空间进行画面捕捉,使舞台画面更为真实贴切。舞蹈舞台画面的语言性依靠舞蹈艺术的特性得到了极大的表现。舞蹈舞台画面感的语言性主要体现在舞蹈演员在动作中形成的构图,人物与人物之间的造型切换,动作与动作间的连接。因为舞蹈是转瞬即逝的艺术,它在当时当下发生,并且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此舞台的画面感不仅局限于静止的造型画面,也存在于流动中的动态图形。如果将舞蹈作品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录制,以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帧(单幅影像画面)计算, 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那么一段舞蹈视频就由若干帧数组成,也是若干的单幅影像画面。但在舞蹈的现场表演中,人的大脑会记住心理感受印象深刻的画面,而这样的画面感是具有流动性,流畅性。舞蹈所营造的画面感与舞蹈作品的内容紧密联系,当画面传达精准并生动时,就达到了舞蹈舞台画面感的语言传达性,为作品内容而产生的画面感帮助舞蹈作品更好的表达其思想内容和精神境界。以视觉为主要传达方式的舞蹈舞台画面起到了与观众沟通交流从而产生共鸣的桥梁作用。
三、舞蹈舞台画面感的想象性
舞蹈舞台画面感的想象性是指画面的产生对观众带来的联想,想象。因为舞台具有局限性,舞蹈中时常展现不同场景,不同时空在短时间内准确表达其思想内容需要依靠画面感带来的想象完成。因此舞蹈的舞台画面感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又分为以实写虚,虚实结合的情况进行,类似绘画中的虚实相生。“虚”和“实”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有“实”的衬托才能体现出“虚”,有“虚”的辅助才能突显“实”。两者共同融合才能体现出舞蹈舞台画面感的想象性。
(一)以实写虚的画面感
以实写虚营造画面感的手法是指用已有的演员或布景表达虚拟的人物形象或者情景状态。比如在独舞中表达思念,思念的主体是独舞演员,对象是虚拟的人物,在表演中舞蹈演员借助眼神,动作表达内心情感,如期盼的状态,或者拥抱的动作来完成。当代女子群舞作品《我等你》充分体现了这一说法,该作品用妻子等待丈夫归家作为整个作品的情感脉络,通过用动作和情感交待妻子的形象外,还使观众能够准确的感受到妻子所盼望思念的对象——丈夫。这样的主题和形式的舞蹈内容大量地借助了以实写虚的手法来体现舞台整体的画面,使舞蹈之外的丈夫也有了形象,这样的手法在话剧,影视作品中也较为常见。
(二)虚实结合的画面感
虚实结合的画面感是指在舞蹈作品中,根据舞蹈的思想内容传达,需要虚实同时存在才能准确表达其作品。“实”是指已有的画面,“虚”则是通过观众想象而来的画面,存在于观众主观意识中的画面感。“实”的界定为“虚”的想象提供了基础,使观众在产生联想、想象的环节中脑海里准确出现编导所拟定的人物或者情节,这样的画面营造需要在“实”的基础上准确表达立意,并且具有直白性,才能体现出“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实”属于客观事物的表现,“虚”则属于观众感知“实”之后的主观想象。虽说前者为客观,后者为主观,但因为两者间关系密切,“虚”的展现也是编导在创作时的一部分内容,属于意料之中的产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舞蹈舞台画面感在舞蹈作品中起到了特殊性、语言性、想象性的作用。舞蹈舞台画面感因其舞蹈的特性应与其他艺术门类区分,了解其流动性,多样性的特点,能够使舞台画面更为饱满丰富。其语言性的特征使舞蹈舞台画面感更有说服力,并为作品增添诉说感,营造好的画面感能够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多余动作语汇和情节。舞蹈舞台画面感也因为“虚实”的结合产生如同诗歌和绘画所营造的意境,使舞蹈作品得到升华。同时舞蹈的舞台画面感不应该局限在舞蹈队形或调度的安排上,舞蹈的动作语汇,服装道具,舞美灯光都属于舞蹈舞台画面感的一部分,因此就要求舞蹈编导在创编的环节中考虑到这些因素,有助于作品在舞台展现中达到更好的效果。营造舞蹈的舞台画面感,也应跳出创作者的思维角度转换到观众的视角思考欣赏,才能搭建起编导,作品,观众之间的桥梁。舞蹈的舞台画面感并不单单指舞蹈的构图和舞台效果,而是最终传达给观众的画面感。
参考文献:
[1]蔣浩,姚岚.舞蹈视觉人类学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2).
[2]杨晓见.影视中的画面感[J].电影评介,2009(13).
【关键词】:舞台;画面感;视觉;意境
舞蹈的舞台画面感是营造舞蹈意境的重要因素,舞蹈是流动的画卷,流畅的画面效果,富有意味的舞台呈现是作品表达的关键。舞蹈的整体画面感包括了舞蹈队形调度,舞美灯光,道具等因素。使观众在鉴赏舞蹈的过程中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作品含义,但舞蹈的舞台画面感不仅局限于视觉传达的直观感受,还包含通过视觉,通过以演员身体为媒介展现之外使观众想象的空间画面感。舞蹈舞台画面感具有特殊性、语言性,想象性,三大特点。
一、舞蹈舞台画面感的特殊性
舞蹈舞台画面感的特殊性取决于舞蹈艺术本身的特性,舞蹈是发生在现场,当时当下并且转瞬即逝的艺术,因此不同于绘画所营造的画面感可以超越时空永久保留,虽然舞蹈可以通过影视记录下来,但因为舞蹈本身是通过身体传达情感,在现场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营造的意境和氛围,这种具有特殊性的画面在流动中存在,同时也在静态中产生,印证了舞蹈是流动的画卷,所以舞蹈所带来的舞台画面感,是以身体为主要物质媒介展现,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舞蹈舞台画面感的特殊性还在于舞蹈发生的场景,语言文字的画面感通过文字记录的书本发生,电影的画面感产生于荧幕上,绘画的画面感产生于画卷上,而舞蹈的画面感产生在舞台上,由于舞台是固定且局限的空间,因此在舞蹈发生的当下,画面感直观准确的感受能够让作品升华。利用有限的空间转换时空,切换场景,酝酿情绪的高低起伏使舞蹈的舞台画面感呈多样且多种方式展现出来。在一个舞蹈作品中因其作品本身的情感起伏、人物形象、时間空间的因素,使舞蹈存在多个画面的转换和变化,不同的画面感表达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舞蹈舞台画面感的语言性
舞蹈舞台画面感的语言性,是指整体舞台布局中带给观众的诉说感。在语言中营造画面感需要借助各种修辞手法进行,使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想象。而在舞蹈中营造的画面感,则依靠队形调度,灯光舞美等渲染。与绘画,电影不同的是,舞蹈是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的立体画面,以人的肢体为媒介,而绘画,电影则是平面的画面。由于舞蹈的画面更为立体,因此在舞台中可运用一、二、三度空间进行画面捕捉,使舞台画面更为真实贴切。舞蹈舞台画面的语言性依靠舞蹈艺术的特性得到了极大的表现。舞蹈舞台画面感的语言性主要体现在舞蹈演员在动作中形成的构图,人物与人物之间的造型切换,动作与动作间的连接。因为舞蹈是转瞬即逝的艺术,它在当时当下发生,并且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此舞台的画面感不仅局限于静止的造型画面,也存在于流动中的动态图形。如果将舞蹈作品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录制,以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帧(单幅影像画面)计算, 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那么一段舞蹈视频就由若干帧数组成,也是若干的单幅影像画面。但在舞蹈的现场表演中,人的大脑会记住心理感受印象深刻的画面,而这样的画面感是具有流动性,流畅性。舞蹈所营造的画面感与舞蹈作品的内容紧密联系,当画面传达精准并生动时,就达到了舞蹈舞台画面感的语言传达性,为作品内容而产生的画面感帮助舞蹈作品更好的表达其思想内容和精神境界。以视觉为主要传达方式的舞蹈舞台画面起到了与观众沟通交流从而产生共鸣的桥梁作用。
三、舞蹈舞台画面感的想象性
舞蹈舞台画面感的想象性是指画面的产生对观众带来的联想,想象。因为舞台具有局限性,舞蹈中时常展现不同场景,不同时空在短时间内准确表达其思想内容需要依靠画面感带来的想象完成。因此舞蹈的舞台画面感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又分为以实写虚,虚实结合的情况进行,类似绘画中的虚实相生。“虚”和“实”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有“实”的衬托才能体现出“虚”,有“虚”的辅助才能突显“实”。两者共同融合才能体现出舞蹈舞台画面感的想象性。
(一)以实写虚的画面感
以实写虚营造画面感的手法是指用已有的演员或布景表达虚拟的人物形象或者情景状态。比如在独舞中表达思念,思念的主体是独舞演员,对象是虚拟的人物,在表演中舞蹈演员借助眼神,动作表达内心情感,如期盼的状态,或者拥抱的动作来完成。当代女子群舞作品《我等你》充分体现了这一说法,该作品用妻子等待丈夫归家作为整个作品的情感脉络,通过用动作和情感交待妻子的形象外,还使观众能够准确的感受到妻子所盼望思念的对象——丈夫。这样的主题和形式的舞蹈内容大量地借助了以实写虚的手法来体现舞台整体的画面,使舞蹈之外的丈夫也有了形象,这样的手法在话剧,影视作品中也较为常见。
(二)虚实结合的画面感
虚实结合的画面感是指在舞蹈作品中,根据舞蹈的思想内容传达,需要虚实同时存在才能准确表达其作品。“实”是指已有的画面,“虚”则是通过观众想象而来的画面,存在于观众主观意识中的画面感。“实”的界定为“虚”的想象提供了基础,使观众在产生联想、想象的环节中脑海里准确出现编导所拟定的人物或者情节,这样的画面营造需要在“实”的基础上准确表达立意,并且具有直白性,才能体现出“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实”属于客观事物的表现,“虚”则属于观众感知“实”之后的主观想象。虽说前者为客观,后者为主观,但因为两者间关系密切,“虚”的展现也是编导在创作时的一部分内容,属于意料之中的产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舞蹈舞台画面感在舞蹈作品中起到了特殊性、语言性、想象性的作用。舞蹈舞台画面感因其舞蹈的特性应与其他艺术门类区分,了解其流动性,多样性的特点,能够使舞台画面更为饱满丰富。其语言性的特征使舞蹈舞台画面感更有说服力,并为作品增添诉说感,营造好的画面感能够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多余动作语汇和情节。舞蹈舞台画面感也因为“虚实”的结合产生如同诗歌和绘画所营造的意境,使舞蹈作品得到升华。同时舞蹈的舞台画面感不应该局限在舞蹈队形或调度的安排上,舞蹈的动作语汇,服装道具,舞美灯光都属于舞蹈舞台画面感的一部分,因此就要求舞蹈编导在创编的环节中考虑到这些因素,有助于作品在舞台展现中达到更好的效果。营造舞蹈的舞台画面感,也应跳出创作者的思维角度转换到观众的视角思考欣赏,才能搭建起编导,作品,观众之间的桥梁。舞蹈的舞台画面感并不单单指舞蹈的构图和舞台效果,而是最终传达给观众的画面感。
参考文献:
[1]蔣浩,姚岚.舞蹈视觉人类学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2).
[2]杨晓见.影视中的画面感[J].电影评介,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