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对早产儿实施鸟巢式护理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中选出体重小于2500g的204例,对其中的102例实施鸟巢式护理,具体方法为将鸟巢置于保温箱内,根据早产儿的胎龄和体重等对温湿度进行调节,之后将早产儿放入鸟巢内,调节护圈大小,保证其四肢及头部刚好能触到鸟巢内面。遵医嘱定时定量喂养,若早产儿吸吮能力较差,则采用鼻饲喂养。其余的102例未实施鸟巢式护理。结果 实施鸟巢式护理的早产儿体重明显增加,睡眠时间延长,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和未实施鸟巢式护理的早产儿相比,以上指标数据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对于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早产儿;鸟巢式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早产儿是指出生孕周小于37周的新生儿,其脏器发育不成熟,死亡率高,并发症多。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早产儿的生命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当今临床医学护理的新挑战,因此,为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科学、细致、正确的护理是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1]。鸟巢式护理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早产儿采用鸟巢式护理,让早产儿四肢屈曲于胸腹前,提供类似宫内的感觉刺激,减少不适感,消除紧张情绪,与传统式护理相比,更能满足早产儿需求,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目的与措施
1.1早产儿从温暖的羊水、柔软的胎盘中提前娩出后,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轻微刺激就会产生全身应答,表现为惊跳反射、哭闹等,不利于生存和成长。鸟巢式护理方法下,用布卷将其周边围住,使早产儿有边界感与安全感,可达到抚摸和固定体位的效果,为早产儿营造一个既温暖又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使其感觉更舒适、安静、减少哭闹[3]。
1.2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入院后常需留置胃管进食,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易发生胃腸道反流、溢乳,喂奶后易出现消化吸收不良,胃管回抽有残留奶夜,严重者可出现腹胀等。尤其早产儿在哭闹不安时,交感神经兴奋,消化道平滑肌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道运动减弱,不利于胃肠道消化与吸收。鸟巢式护理使早产儿更安静,不仅可以避免因哭闹吸入过多气体引起腹胀、呕吐,还可以减少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喂养不耐受。而且使用鸟巢环绕后,护圈能触及面部,促进手头互动,便于吸吮手指或拳头,予以非营养性吸吮,提高吸吮力,促进口腔满足感,非营养吸吮可以减轻医源性刺激对早产儿的影响,使早产儿感到温暖和安全,更快的恢复、缩短住院天数[4]。鸟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类似子宫的作用,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2临床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339例中,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204例,其中对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实施鸟巢式护理10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鸟巢置于保温箱内,根据早产儿的胎龄和体重等调节好温湿度后,将早产儿放入鸟巢内,调节护圈大小,以其四肢及头部刚好能触到鸟巢内面为宜。按照医嘱定时定量喂养,对于吸吮能力较差的早产儿则采用鼻饲喂养。
3效果评价
实施鸟巢式护理的早产儿与未使用鸟巢式护理的同体重的早产儿102例相比,体重增加明显,睡眠时间延长,并明显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两组早产儿在体重及睡眠时间、住院时间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体现了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对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4讨论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提升其生存质量。
鸟巢式护理结合早产儿的生理特点,营造类似于子宫内的环境,给予其全身温柔的接触,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丧失,维持早产儿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最大程度的提升其舒适度,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5]。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实施了该项护理措施,结果相较于未实施该项护理措施的早产儿相比,其体重明显增长,睡眠时间延长,平均住院天数缩短,证实了鸟巢式护理的重要价值。
综上,鸟巢式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方式,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宝倩,王红.对接受发展性照顾的早产儿施行鸟巢式护理与抚触式护理的效果对比[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9):122-123.
[2]宗宁宁,张艳平,吴迎辉,等.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早产儿的发育和并发症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247.
[3]彭萍.抚触联合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1):142-144.
[4]许珠.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健康养生,2019(022):108.
[5]陈文琴,谢云清.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发育支持和保障睡眠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06):676-679.
[6]王彦丽.探究鸟巢式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与并发症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9,4(16):160-162.
关键词:早产儿;鸟巢式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早产儿是指出生孕周小于37周的新生儿,其脏器发育不成熟,死亡率高,并发症多。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早产儿的生命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当今临床医学护理的新挑战,因此,为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科学、细致、正确的护理是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1]。鸟巢式护理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早产儿采用鸟巢式护理,让早产儿四肢屈曲于胸腹前,提供类似宫内的感觉刺激,减少不适感,消除紧张情绪,与传统式护理相比,更能满足早产儿需求,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目的与措施
1.1早产儿从温暖的羊水、柔软的胎盘中提前娩出后,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轻微刺激就会产生全身应答,表现为惊跳反射、哭闹等,不利于生存和成长。鸟巢式护理方法下,用布卷将其周边围住,使早产儿有边界感与安全感,可达到抚摸和固定体位的效果,为早产儿营造一个既温暖又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使其感觉更舒适、安静、减少哭闹[3]。
1.2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入院后常需留置胃管进食,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易发生胃腸道反流、溢乳,喂奶后易出现消化吸收不良,胃管回抽有残留奶夜,严重者可出现腹胀等。尤其早产儿在哭闹不安时,交感神经兴奋,消化道平滑肌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道运动减弱,不利于胃肠道消化与吸收。鸟巢式护理使早产儿更安静,不仅可以避免因哭闹吸入过多气体引起腹胀、呕吐,还可以减少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喂养不耐受。而且使用鸟巢环绕后,护圈能触及面部,促进手头互动,便于吸吮手指或拳头,予以非营养性吸吮,提高吸吮力,促进口腔满足感,非营养吸吮可以减轻医源性刺激对早产儿的影响,使早产儿感到温暖和安全,更快的恢复、缩短住院天数[4]。鸟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类似子宫的作用,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2临床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339例中,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204例,其中对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实施鸟巢式护理10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鸟巢置于保温箱内,根据早产儿的胎龄和体重等调节好温湿度后,将早产儿放入鸟巢内,调节护圈大小,以其四肢及头部刚好能触到鸟巢内面为宜。按照医嘱定时定量喂养,对于吸吮能力较差的早产儿则采用鼻饲喂养。
3效果评价
实施鸟巢式护理的早产儿与未使用鸟巢式护理的同体重的早产儿102例相比,体重增加明显,睡眠时间延长,并明显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两组早产儿在体重及睡眠时间、住院时间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体现了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对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4讨论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提升其生存质量。
鸟巢式护理结合早产儿的生理特点,营造类似于子宫内的环境,给予其全身温柔的接触,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丧失,维持早产儿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最大程度的提升其舒适度,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5]。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实施了该项护理措施,结果相较于未实施该项护理措施的早产儿相比,其体重明显增长,睡眠时间延长,平均住院天数缩短,证实了鸟巢式护理的重要价值。
综上,鸟巢式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方式,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宝倩,王红.对接受发展性照顾的早产儿施行鸟巢式护理与抚触式护理的效果对比[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9):122-123.
[2]宗宁宁,张艳平,吴迎辉,等.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早产儿的发育和并发症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2):247.
[3]彭萍.抚触联合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1):142-144.
[4]许珠.多功能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健康养生,2019(022):108.
[5]陈文琴,谢云清.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发育支持和保障睡眠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06):676-679.
[6]王彦丽.探究鸟巢式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与并发症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9,4(16):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