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教学技能”的概念有众多表述,虽然表述各异,但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那就是都将教学技能视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活动方式,在行为或活动的展开中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智慧等以此来达到相应的目标。这样看来教学技能应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伴随的是教师技能的规范化。随着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对地理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将新课程的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技能的实践中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技能系统应该有众多教学技能构成,各教学技能只有有机的、恰到好处的贯穿于课堂才能上出一堂好课。其中导入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部分。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师个人的素质不同,因而导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是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就地理教学技能中的导入技能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技能;导入方法;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58-02
“万事贵乎始”。高尔基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课的开始如同定调,一定要好。教学亦如此,一堂课若一开始就没上好,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学生就难以进入意境,就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下面课的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大凡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设法将自己的课堂的开头设计得有声有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一开始就激发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进入该节课的主题,再向课堂内容的纵深发展,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课伊始,学生的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注意力还没有充分集中起来,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整,使之适合于教学的需要,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良好的导入技能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备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知对后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巧妙、科学的导入手法,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整堂课的教与学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设疑导入
设疑导入能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设疑呢?关键在于教师提问的技巧和艺术性,提问要准确、有新意,富有趣味性。可以是联系现实生活的具有启发性的设疑,在学生回答后引入正题,这样贴近生活的启发性设疑可以使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也可以是提出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新颖、奇异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思考。我经常会联系我们淮南的实际推出一些问题。如学习陆地地形地貌时我会问到:陆地上的地形有哪些类型呢?我们家乡属哪一种地貌类型呢?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我问到家乡的工业主要以哪类生产较多?学生回答——煤炭,我接着问:为什么我们家乡重点以煤炭工业为主呢?我们在选择发展何种工业时,都要顾全考虑哪些方面呢?等等类似的问题我会运用在课堂上,但是如果每堂课都用设疑导入,学生便觉得枯燥乏味,精神紧张。因此,还需要借助其它的导入手法。
二、复习导入
这是很多教师喜欢用的,也是较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是指教师通过简洁的语言回顾总结已有的知识,将学生不自觉地带进新知识学习之中的方法。这种引入方法温故而知新,自然承启,常常用在以下几种情况中:新旧知识紧密联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或者是前后知识是一个整体的,为了保持地理知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也或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以达到强化的目的。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较频繁的被运用到: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与常见的天气系统,自然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
三、直接导入
这也是很多教师惯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懒惰的教师更常用的方法。直接导入就是教师在新课伊始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种导入方法好在利于学生迅速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长期使用会使教师的课堂缺乏新意和创意,进而失去吸引了和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导入方法较适合重要的知识或者学生生活不常接触的知识等。如: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考虑到大多学生没有见到过海的实际,我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同学们,地球十分之七的表面是被海洋覆盖的部分,海水在不停地运动着,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波浪、潮汐、海啸等,但是这些海水的运动,从规模上看都不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种海水运动的规模大,它就是洋流。”
四、故事、诗词、歌曲等导入
这是一种相对活泼的导入方法,通过一些新鲜的故事或者学生熟知的古现代诗词或播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歌曲来导入,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对新课产生吸引力,同时也可辅助教学。地理故事包罗古今中外,如“漂流瓶”、“草船借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纬度”等地理故事在地理课堂上广泛应用,也是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杀手锏”。一些引人入胜的诗词绝句或歌曲,有时我们也可用在教学导入中如:在“长江”一节中,开头就以“长江之歌”导入的。在讲到“黄河”一节时,用的是电视系列片《河殇》的主题曲:你(我)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九十九)道弯哎?新课伊始,学生就已对黄河有一深刻认识——河道十分弯曲。当然导入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贴近教学内容,并有教育意义,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对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动机是十分有效的但要想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必须博览群书,阅读报纸,广泛收集素材。“贮粮积谷”,以备“饥荒”时使用。我在大学时就养成了一种收集习惯,就是把可能与教学有关的见闻记录在一个专门的小本本里。经常翻开来看看,(因为我记性不好)有时真能惊喜地发现“新大陆”。还有的形式相近,如说趣闻、放录像、解典故等,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只要我们掌握规律、勤于动脑,善于总结和积累,新颖别致的导入形式和方法是不难设计的。
五、演练导入
即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地理挂图、标本、模型、实物,做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演示,或直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做一些活动或练习。这种导入方式通常适用于讲授较为抽象的、枯燥的地理事象。通过辅助实物、模型的形象作用,不仅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把抽象的地理事物转化为感性材料,也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我们学校已经配备的有各类的挂图、地球仪、等高线模型、褶皱地貌、断层地貌等模型;我们也可以自制一些模型:如用煮熟的鸡蛋形象的模拟地层、必要时也可直接板图。又例如: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我提前让一个学生关注当天的天气预报,并让他模仿主持人播报天气,然后由此导入。
一堂成功的地理课,贵在一开始就有一种诱人的力量,而一个成功的导入,则源于我们的精心设计。当然在导入新课、设计导语时,我们一定要注重导语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精练、灵活,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课堂教学中心,简明、实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方法的艺术作用,使之符合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技能;导入方法;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58-02
“万事贵乎始”。高尔基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课的开始如同定调,一定要好。教学亦如此,一堂课若一开始就没上好,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学生就难以进入意境,就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下面课的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大凡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设法将自己的课堂的开头设计得有声有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一开始就激发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进入该节课的主题,再向课堂内容的纵深发展,有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课伊始,学生的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注意力还没有充分集中起来,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整,使之适合于教学的需要,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良好的导入技能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备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知对后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巧妙、科学的导入手法,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整堂课的教与学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设疑导入
设疑导入能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设疑呢?关键在于教师提问的技巧和艺术性,提问要准确、有新意,富有趣味性。可以是联系现实生活的具有启发性的设疑,在学生回答后引入正题,这样贴近生活的启发性设疑可以使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也可以是提出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新颖、奇异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思考。我经常会联系我们淮南的实际推出一些问题。如学习陆地地形地貌时我会问到:陆地上的地形有哪些类型呢?我们家乡属哪一种地貌类型呢?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我问到家乡的工业主要以哪类生产较多?学生回答——煤炭,我接着问:为什么我们家乡重点以煤炭工业为主呢?我们在选择发展何种工业时,都要顾全考虑哪些方面呢?等等类似的问题我会运用在课堂上,但是如果每堂课都用设疑导入,学生便觉得枯燥乏味,精神紧张。因此,还需要借助其它的导入手法。
二、复习导入
这是很多教师喜欢用的,也是较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是指教师通过简洁的语言回顾总结已有的知识,将学生不自觉地带进新知识学习之中的方法。这种引入方法温故而知新,自然承启,常常用在以下几种情况中:新旧知识紧密联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或者是前后知识是一个整体的,为了保持地理知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也或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以达到强化的目的。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较频繁的被运用到: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与常见的天气系统,自然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
三、直接导入
这也是很多教师惯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懒惰的教师更常用的方法。直接导入就是教师在新课伊始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种导入方法好在利于学生迅速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长期使用会使教师的课堂缺乏新意和创意,进而失去吸引了和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导入方法较适合重要的知识或者学生生活不常接触的知识等。如: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考虑到大多学生没有见到过海的实际,我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同学们,地球十分之七的表面是被海洋覆盖的部分,海水在不停地运动着,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波浪、潮汐、海啸等,但是这些海水的运动,从规模上看都不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种海水运动的规模大,它就是洋流。”
四、故事、诗词、歌曲等导入
这是一种相对活泼的导入方法,通过一些新鲜的故事或者学生熟知的古现代诗词或播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歌曲来导入,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对新课产生吸引力,同时也可辅助教学。地理故事包罗古今中外,如“漂流瓶”、“草船借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纬度”等地理故事在地理课堂上广泛应用,也是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杀手锏”。一些引人入胜的诗词绝句或歌曲,有时我们也可用在教学导入中如:在“长江”一节中,开头就以“长江之歌”导入的。在讲到“黄河”一节时,用的是电视系列片《河殇》的主题曲:你(我)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九十九)道弯哎?新课伊始,学生就已对黄河有一深刻认识——河道十分弯曲。当然导入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贴近教学内容,并有教育意义,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对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动机是十分有效的但要想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必须博览群书,阅读报纸,广泛收集素材。“贮粮积谷”,以备“饥荒”时使用。我在大学时就养成了一种收集习惯,就是把可能与教学有关的见闻记录在一个专门的小本本里。经常翻开来看看,(因为我记性不好)有时真能惊喜地发现“新大陆”。还有的形式相近,如说趣闻、放录像、解典故等,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只要我们掌握规律、勤于动脑,善于总结和积累,新颖别致的导入形式和方法是不难设计的。
五、演练导入
即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地理挂图、标本、模型、实物,做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演示,或直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做一些活动或练习。这种导入方式通常适用于讲授较为抽象的、枯燥的地理事象。通过辅助实物、模型的形象作用,不仅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把抽象的地理事物转化为感性材料,也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我们学校已经配备的有各类的挂图、地球仪、等高线模型、褶皱地貌、断层地貌等模型;我们也可以自制一些模型:如用煮熟的鸡蛋形象的模拟地层、必要时也可直接板图。又例如: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我提前让一个学生关注当天的天气预报,并让他模仿主持人播报天气,然后由此导入。
一堂成功的地理课,贵在一开始就有一种诱人的力量,而一个成功的导入,则源于我们的精心设计。当然在导入新课、设计导语时,我们一定要注重导语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精练、灵活,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课堂教学中心,简明、实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方法的艺术作用,使之符合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