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很喜欢纳兰容若,喜欢他笔下的语淡情深;当《长相思》作为小学课文放在案头时,彷徨之情便油然而生。如何让学生读懂“清代第一词人”的伤感,区别同为思乡名篇的迥异风格?诗词高低之分,全在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以意境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风格,自有名句。”而怎样让学生悟出意境,诵读浅吟的过程中,有了如下设想:
一、以读为见,体会作者触景生情
整首词共36个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词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让“诗词”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贴诗的面颊,感受诗的心声。朱光潜先生在《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中这样描述道:“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要紧。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因此,诗词教学中读是课堂的主旋律,读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策略。以读为切入点,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诵读,“因声解义、因声传情”的诵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的诵读,给其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盘旋环绕,回复上升的读,学生明晰了全词共出现5种的意象,即:山、水、灯、风、雪。结合词创作的时间,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生发这种情感的?学生不禁想到:难道是词人面对征途中的萧萧风雪,产生了“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叹息?回想本单元,满园的春色让王安石感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肃杀的秋风让张籍感叹: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两首诗的写法,无一不是作者目睹景色后生发情感的。
二、创设情境,对比作者身心落差
诗词的丰富意象决定了深沉的内涵和表达的含蓄,如何把诗词中蕴含的浑厚内在更好地传达出来,让学生与其一起深呼吸?在学生经历了“直觉”和“想象”之后,要实现学生对《长相思》更深的意会,还要依赖于创设情境。教师制作的课件先以二胡曲《长相思》为背景音乐,从课文的插图开始展示,有气势雄浑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有关外广袤荒凉山水图景,亦有寒风瑟瑟,大雪纷飞中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反衬下的“千古壮观”。随着背景音乐改为《琵琶语》,出现故园的乡村乐居画面:“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鸟语花香中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门口绣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
创设的情境有意将《长相思》中的两个地名,“榆关”和“故园”具体化,并放在一块儿对比,学生自然就体会到这种空间差异上的巨大张力。进而让学生明确作者身在何方?身在征途。而心又在何处?心在故园。“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身心不一的矛盾冲突,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给人强烈的情感冲击;身无所居,心无所安,能不忆故园乎?从“夜深千帐灯”的豪放壮美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语,既是作者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在对比鲜明的情境中,随着想象的牵引,学生品读感悟诗词中蕴含的弦外之音: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凸显作者用词精准
纳兰容若的这首词脱胎于南唐后主李煜的《长相思》,为了开拓学生眼界,同时凸显作者用词的精妙凝炼,有必要将李后主的《长相思》和本词做一比对: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词中李后主也写思念故乡与亲人,但意境不够深远,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太深。王夫之曾说过“写景要以小景传大景三神”,纳兰词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山一程,水一程,”写出了征途漫漫,“风一更,雪一更”表现了风雪兼程,一更一更者,心之浪迹也。上阕呼,下阕应,声韵回环反复,情思绵绵不绝。这与清人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说的“滴水可知大海之味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重山,两重山”写山峦重叠,“山远天高烟水寒”的远景描写过后,在近处发现了红红的丹枫,点燃了诗人的相思,虽也是触景生情,但不免直白。本词语言简约,但意蕴深远,耐人寻味。诵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时,仿佛听见了“行行复行行”这一句的沉重旋律:山一程,水一程——水一程,山一程———风一更,雪一更,雪一更,风一更;词人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大河大川,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让读者产生了无尽的想象。本词既有浅显易懂、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气势磅礴、感情含蓄深沉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两首词相比,纳兰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以读为见,体会作者触景生情
整首词共36个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词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让“诗词”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贴诗的面颊,感受诗的心声。朱光潜先生在《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中这样描述道:“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要紧。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因此,诗词教学中读是课堂的主旋律,读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策略。以读为切入点,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诵读,“因声解义、因声传情”的诵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的诵读,给其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盘旋环绕,回复上升的读,学生明晰了全词共出现5种的意象,即:山、水、灯、风、雪。结合词创作的时间,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生发这种情感的?学生不禁想到:难道是词人面对征途中的萧萧风雪,产生了“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叹息?回想本单元,满园的春色让王安石感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肃杀的秋风让张籍感叹: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两首诗的写法,无一不是作者目睹景色后生发情感的。
二、创设情境,对比作者身心落差
诗词的丰富意象决定了深沉的内涵和表达的含蓄,如何把诗词中蕴含的浑厚内在更好地传达出来,让学生与其一起深呼吸?在学生经历了“直觉”和“想象”之后,要实现学生对《长相思》更深的意会,还要依赖于创设情境。教师制作的课件先以二胡曲《长相思》为背景音乐,从课文的插图开始展示,有气势雄浑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有关外广袤荒凉山水图景,亦有寒风瑟瑟,大雪纷飞中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反衬下的“千古壮观”。随着背景音乐改为《琵琶语》,出现故园的乡村乐居画面:“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鸟语花香中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门口绣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
创设的情境有意将《长相思》中的两个地名,“榆关”和“故园”具体化,并放在一块儿对比,学生自然就体会到这种空间差异上的巨大张力。进而让学生明确作者身在何方?身在征途。而心又在何处?心在故园。“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身心不一的矛盾冲突,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给人强烈的情感冲击;身无所居,心无所安,能不忆故园乎?从“夜深千帐灯”的豪放壮美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语,既是作者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在对比鲜明的情境中,随着想象的牵引,学生品读感悟诗词中蕴含的弦外之音: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凸显作者用词精准
纳兰容若的这首词脱胎于南唐后主李煜的《长相思》,为了开拓学生眼界,同时凸显作者用词的精妙凝炼,有必要将李后主的《长相思》和本词做一比对: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词中李后主也写思念故乡与亲人,但意境不够深远,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太深。王夫之曾说过“写景要以小景传大景三神”,纳兰词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山一程,水一程,”写出了征途漫漫,“风一更,雪一更”表现了风雪兼程,一更一更者,心之浪迹也。上阕呼,下阕应,声韵回环反复,情思绵绵不绝。这与清人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说的“滴水可知大海之味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重山,两重山”写山峦重叠,“山远天高烟水寒”的远景描写过后,在近处发现了红红的丹枫,点燃了诗人的相思,虽也是触景生情,但不免直白。本词语言简约,但意蕴深远,耐人寻味。诵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时,仿佛听见了“行行复行行”这一句的沉重旋律:山一程,水一程——水一程,山一程———风一更,雪一更,雪一更,风一更;词人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大河大川,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让读者产生了无尽的想象。本词既有浅显易懂、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气势磅礴、感情含蓄深沉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两首词相比,纳兰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