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本篇课文在教学时,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教学中展示直观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字幕和动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画面的感知和观察让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自主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质疑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中看出来,因此,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课文中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弄清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培养学生能善于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在不同的环境中懂得采纳良好的意见。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画面和图片,弄清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几种句式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任何事物之间都存有内在的联系。
设计流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
【出示图片】
师: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葫芦,你喜欢哪一个?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葫芦可以用来食用,还能做成乐器和工艺品。在生活中,这种可爱的植物让很多人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产生疑问:最后种葫芦的人是不是得到葫芦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对新生事物产生联想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动脑看图的能力。
二、初步阅读,解答疑问
【出示图片】观察两幅插图,并作对比。
1、学生自己观察第1、2幅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发现两幅图的不同。
葫芦长势不同:一是长长的藤上长满绿绿的叶子,一是叶子枯黄,且有好多小孔。
葫芦不同:一是可爱的,挂在藤上;一是干瘪的,掉在地上。
人的表情不同:一是面带微笑,很满意的样子;一是满脸惊讶,很奇怪的样子。
设计意图:两幅插图的画面对比鲜明,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故事、理解课文,所以,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细致观察图片后,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三、品析课文,明白事理
1、学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盼它长大。
2、让学生想象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然后练习读一读。
指导学生理解: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只要葫芦能长大就行了。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几个虫子不在乎的语气,对小葫芦喜爱的语气。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学生们结合生活体验,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思考得出结论:葫芦叶子与果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叶子上生了很多蚜虫不治就会死掉,葫芦自然也就保不住了。
3、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不同看法。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先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要快治。感知反问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那人不但错在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还错在不听邻居的劝告,有错不改。
四、拓展想象,训练口语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本篇课文在教学时,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教学中展示直观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字幕和动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画面的感知和观察让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自主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质疑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中看出来,因此,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课文中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弄清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培养学生能善于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在不同的环境中懂得采纳良好的意见。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画面和图片,弄清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几种句式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任何事物之间都存有内在的联系。
设计流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
【出示图片】
师: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葫芦,你喜欢哪一个?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葫芦可以用来食用,还能做成乐器和工艺品。在生活中,这种可爱的植物让很多人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产生疑问:最后种葫芦的人是不是得到葫芦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对新生事物产生联想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动脑看图的能力。
二、初步阅读,解答疑问
【出示图片】观察两幅插图,并作对比。
1、学生自己观察第1、2幅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发现两幅图的不同。
葫芦长势不同:一是长长的藤上长满绿绿的叶子,一是叶子枯黄,且有好多小孔。
葫芦不同:一是可爱的,挂在藤上;一是干瘪的,掉在地上。
人的表情不同:一是面带微笑,很满意的样子;一是满脸惊讶,很奇怪的样子。
设计意图:两幅插图的画面对比鲜明,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故事、理解课文,所以,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细致观察图片后,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三、品析课文,明白事理
1、学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盼它长大。
2、让学生想象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然后练习读一读。
指导学生理解: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只要葫芦能长大就行了。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几个虫子不在乎的语气,对小葫芦喜爱的语气。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学生们结合生活体验,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思考得出结论:葫芦叶子与果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叶子上生了很多蚜虫不治就会死掉,葫芦自然也就保不住了。
3、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不同看法。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先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要快治。感知反问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那人不但错在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还错在不听邻居的劝告,有错不改。
四、拓展想象,训练口语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人又种了一棵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