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与教学的关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本文结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对此淡一些看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能力培养 循序渐近 教学关系
  
  中学物理科所指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等,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实现。
  要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水平、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法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顾学生的原有基础和实际水平,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去解过多较难的习题,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就会失去信心和兴趣,那么无论教师如何努力,都无法使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相反,如果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通过一些不是太难但非常基本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养成独立思考和仔细分析的好习惯,循序渐进,走一步巩固一步,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这样,学习成绩就提高了,学生的信心也就建立起来了,就可能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的讲解不宜过细,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心得和体会都一概灌给学生,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钻研的余地,要鼓励学生独立地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要自己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经过独立思考,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总之,教师的责任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
  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可消除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去消除这种差距、拉平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教学,一方面要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预定的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则应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思维,通过循序渐近、举一反三,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在这种循序渐过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尽管这些教师是想使学生学得更深入一些,完全出于好心,也非常辛苦,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基础差的学生反而会感到物理内容高深莫测,分不清主次,从而被动地被教师牵着走,久而久之便逐渐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处于一种“痛苦的学习”之中;而基础好的学生则由于失去了自我开拓,独立思考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所以,这种教学方法不管对学习较好或学习较差的学生,都是不可取的。
  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很强,富有想象力,物理课程应启发他们对各种物理问题的兴趣,不能让他们陷入一种墨守陈规的学习习惯之中——那样对培养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十分有害,应努力防止。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在教学中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其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使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具有扎实的的基础;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或推导引出新的物理概念、定理和结论的过程,帮助学生把道理弄明白,只有明白了,才能真正理解,这正是新课改提倡的,不注重原理,只是死记硬背几个公式结伦,是学不好物理的,不能以讲解大量的例题或习题来代替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述,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解题。把教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作为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会使学生在所能求解的习题的范围内去形成和理解基本概念的含义,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非常片面,支离破碎,很难运用自已头脑中的知识去解决已做过的习题以外的物理问题。在学生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已有充分理解、复习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须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也不应满足于求得一个答案。习题做完了,要引导学生从物理上去想一想,答案是否合理,反映的道理过程是否合理,能否从另外的角度去判断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学生通过解题,可以检查自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正理解了、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可以锻炼并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所以,学生在每做完一道习题,都应总结一下,看看通过习题,自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是否有新的体会,有哪些新的体会;检查自己是否能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习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产生的原因和有关的条件等等能否独立地弄清楚,能否独立地进行逻辑推理。所以,每做一道习题,都要力求在能力上有所提高。总之,学生做习题贵在独立完成,贵在精而不在多。从教学方面来讲,学习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果在初学物理时就瞄准高考的内容,就按照高考的要求来考查学生,做大量类似于高考试卷中的试题,反而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结果不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削弱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无数事实都说明,过早地在教学过程中瞄准高考,越是瞄得准,偏差就可能越大。瞄准高考进行教学的结果是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规律不懂、基本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种“一步到位”的教学方法是要不得的。
  在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要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踏实的学习作风。准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只有真正地打好基础,才能全面提高能力。不能认为只有通过学习较深的内容、做较多较难的习题,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相反,学好最基本的内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适合学生水平的习题,是提高学生能力的第一步。学生能力的提高,首先依靠学生,平时对课程内容独立的、刻苦的钻研,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运用,而不能只靠教师的灌输,也不能靠复习阶段的突击。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复杂的,但有些人总希望能总结出一些很具体的内容,以为只有教了这几条具体内容后,学生的能力就提高了。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能力“知识化”了,把能力的培养简化为知识的灌输,这样做,学生能力当然得不到提高。其实,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锻炼和提高的。当然,不注意能力的培养,也可能掌握一些知识,即使掌握了些知识,也是死的知识,不能够灵活地运用。而且,在这种不注意能力培养的学习过程中,还可能养成不利于提高能力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应从学习最基本的、比较简单的内容抓起,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以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正是培养学生能力所必需的良好环境。所以说,高一、高二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时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独立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的原因是难的习题做得太少了,于是便花很大的力气去攻难题,解一道难题,记住一种解法。这些学生脑子中虽有许多解难题和复杂题的方法,但一旦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生题”,脑子里记住的各种题型跟解法与不熟悉的物理情境对不上号,仍毫无办法,于是更加认为自己做过的题难还不够多。其实,这些学生可能根本没有找到自己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的症结所在,如果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问题和比较简单的习题,都是自己经过仔细分析后独立解答的,并且对求解过程中的依据、每一步所涉及的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都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他就具备了独立解决较难问题的基础;再经过解答一定数量复杂问题的锻炼,一般他就可能具有较强的独立处理问题的素质。否则,在碰到“生题”时,首先从心理上就会感到畏惧,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这也可算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它却是与智力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要通过教育和教学来加以培养的。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真正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对每一个学生实验,要清楚其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的现象;能准确记录数据,并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得出正确结论;对演示实验,首先要仔细观察观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并理解得出的结论。只有这样,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对比分析·高中物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今年两会期间,“教育均衡”再次成为民生领域的“关键词”。教育部与包括北京、河南、山东等在内的15个省区市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这是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2012年要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达到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的目标之后,各地为推进县域、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订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北京为例,将于“2015年全市16个区(县)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即比全国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语文创新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等的创造性教学活动。语文课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语文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素质呢?  一、较好地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学生自由思维、自由决策、自主学习的肥沃土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掌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逐渐向世界制造中心的发展,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的生产基地,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及尖端技术它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家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而作为数控人才主要培养基地的数控专业也已得到各类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关注,数控专业发展之态势势不可挡。但由于数控技术发展的特殊性,导致了各地区、各院校在数控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差异很大。如何正确建设和发展数控专业才能使数控专业得到更快更有效
期刊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凡是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其素质就比较高;凡是不善于或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其素质就比较低。因此,必须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加以重视和加强。  一、传统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一般是先由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然后复习已学过的内容,最后考学生对所学过内容的记忆和
期刊
初三语文总复习阶段,传统的观念只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或轻视它的人文性,往往会造成学生、教师功夫花得不少,能力却不见提高。因此我们认为:无论在常规教学还是在总复习阶段,都要抓住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服从游戏规则又超脱其上,找到总复习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这应该是目前初三语文总复习的最佳结合点。  一、潜心钻研中
期刊
在课堂上,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同学都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最后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之下,交上来的作文大都错字连篇,语句不通,东拼西凑。为什么在作文训练中,学生会对作文采取应付拖延逃避的态度呢?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很多学生就曾坦言;“对作文不感冒”,“写作文没有热情,缺乏灵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没有素材可写'。众说纷纭,但归结为一点,就是“不爱写”但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探讨,就是学生为什么不爱写作
期刊
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待试卷的讲评比较草率,仅只把试卷讲评作为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去完成。有的教师甚至是因为没有备好新课,而临时用“讲试卷”去敷衍搪塞一节课。如此的试卷讲评,仅只是核对答案而已,上起来呆板无味,收不到“以考促学”的效果。我们应该明白,考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检查,为了温故知新,为了达到不考的目的。如果不能明白这些,那么考得再多,学生还是不能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技巧,也不能因为考试而掌握新的知
期刊
毛泽东同志于1941年5月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写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在文中他主张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研究中国问题;主张学习理论应有针对性,针对现实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  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除了满腔热情之外,也注意学习其他有助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优秀方法,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期望对学生有所裨益。  虽然《改造我
期刊
素质教育的乐章已奏响了好多年。然而,学生抱怨作业负担太重的不和谐音符还夹杂在其中。课内“灌”,课外“赶”,教师催,家长逼……学生每天在题海战术中生活,一家人中起得最早的常常是学生,睡得最晚的还是学生。结果,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多,体质越来越差。我认为,提高教师上课效率,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作业量固然重要,但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根本途径是改革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法——不是单
期刊
我们常说学习语文要有“语感”,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教好一堂课,也要有良好的“课感”。大凡语文教师在上完一堂师生互渗、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并获得颇多收获的令自己满意的语文课时,总会产生一种春风得意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执教者课后或课内的自我感觉,我们不妨称之为“课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发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努力在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中找到突破口,找到产生“课感”的最佳载体。  一、什么是课感  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