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凡是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其素质就比较高;凡是不善于或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其素质就比较低。因此,必须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加以重视和加强。
一、传统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一般是先由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然后复习已学过的内容,最后考学生对所学过内容的记忆和再现程度。这种教学模式,一是容易使学生获取知识主要依赖教师讲课、讲解和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造成自主学习能力弱和思维上的懒惰;二是学生不是主动地去听课,而是被动地去听课,对教学内容缺乏强烈的兴趣,导致学生听课不认真、学习不用功,主动性不强,影响教学效果;三是为学生提供的自学平台有限,除文字教材外没有充分的教学音像制品和电教手段,特别是缺乏用以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录像教材,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手段的自主选择余地少;四是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还原能力,而非主要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新问题上,而是放在如何记忆已学内容上,造成学生重记忆轻应用、高分低能。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更加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改进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要把传统的教学模式(程序)改为“先由教师导学,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然后由教师重点讲授,然后安排实际运用练习”的模式。具体来讲,上课的第一步是先由教师向学生明确所学科目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时间、自学的方法和手段、参考书目、教学课件及网络课程等,要求学生按要求先进行自学;第二步是由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学习资料进行自学,遇到问题通过查找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等方法主动地、独立地加以解决,同时可主动向教师或其他同学请教问题;第三步是由教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系统而有重点的讲授;第四步是安排实际运用性题目和作业。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价值。这一改革,主要基于知识的获取是由学生被动地接受还是经学生主动地请教教师和书本。这两种途径的育人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体现了灌输式教学的理念,而后者体现了自主式、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它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调动大家的思维积极性,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难点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提高听课学习的效果。
三、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源
一方面,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各类用来自学的相关辅助教材、电教音像教材、录音教材及网络课程等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教学资源,实现自主学习,保证自主学习达到预期效果。现在不少课程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源,以便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最佳条件。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场所。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应只是安排在课后,而是应安排在教师正式讲课之前和讲课之后。自主学习的场所不应只限定为教室,还应允许学生在图书馆或通过上网进行自主学习。
四、教会基本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有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在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不少学生一是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扎实性、刻苦性和创造性;二是自学能力差,不会学习,也就是不懂得科学学习的原理和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又非常死板,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不善于总结学习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因此,在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扎实性、刻苦性的同时,应教会学生树立先进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如: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史料的证据意识、史实的逻辑意识和史观的科学意识出发,从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途径、从各类图表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制订分类标准并运用图表整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运用“并列求同”、“逆向求异”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等技能入手,教会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五、改革考试机制
考试机制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适应自主学习的需要,考试不仅要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程度,而且要把考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创造性运用能力作为重点。这样才能引导教师和学生保证自主学习的正确方向,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现在不少课程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所出的试题中,检验学生对所讲过的知识还原、再现和记忆能力的试题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试题少,搞题海战术很明显。这不是对学生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而是对所学教材所有内容的还原、再现和记忆能力的考核。这会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来获取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分析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上,而是放在对所教过的知识怎么记忆、怎么背诵、怎么做题、怎么应付考试上,造成高分低能的恶果。因此,应将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主要的出题原则,既要考出学生是否记住了所学的基础知识,更要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是否具备实际运用能力。为此,要改变那种不重视考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而注重考对教材内容的记忆的做法,使试题真正能考出学生的能力素质。也就是说,不管学生在考试前用了什么教材进行学习,不管在哪个班、哪个学校学习,通过考试题应能够考出其对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一般是先由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然后复习已学过的内容,最后考学生对所学过内容的记忆和再现程度。这种教学模式,一是容易使学生获取知识主要依赖教师讲课、讲解和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造成自主学习能力弱和思维上的懒惰;二是学生不是主动地去听课,而是被动地去听课,对教学内容缺乏强烈的兴趣,导致学生听课不认真、学习不用功,主动性不强,影响教学效果;三是为学生提供的自学平台有限,除文字教材外没有充分的教学音像制品和电教手段,特别是缺乏用以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录像教材,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手段的自主选择余地少;四是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还原能力,而非主要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新问题上,而是放在如何记忆已学内容上,造成学生重记忆轻应用、高分低能。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更加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改进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要把传统的教学模式(程序)改为“先由教师导学,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然后由教师重点讲授,然后安排实际运用练习”的模式。具体来讲,上课的第一步是先由教师向学生明确所学科目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时间、自学的方法和手段、参考书目、教学课件及网络课程等,要求学生按要求先进行自学;第二步是由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学习资料进行自学,遇到问题通过查找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等方法主动地、独立地加以解决,同时可主动向教师或其他同学请教问题;第三步是由教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系统而有重点的讲授;第四步是安排实际运用性题目和作业。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价值。这一改革,主要基于知识的获取是由学生被动地接受还是经学生主动地请教教师和书本。这两种途径的育人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体现了灌输式教学的理念,而后者体现了自主式、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它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调动大家的思维积极性,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难点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提高听课学习的效果。
三、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源
一方面,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各类用来自学的相关辅助教材、电教音像教材、录音教材及网络课程等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教学资源,实现自主学习,保证自主学习达到预期效果。现在不少课程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源,以便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最佳条件。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场所。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应只是安排在课后,而是应安排在教师正式讲课之前和讲课之后。自主学习的场所不应只限定为教室,还应允许学生在图书馆或通过上网进行自主学习。
四、教会基本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有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在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不少学生一是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扎实性、刻苦性和创造性;二是自学能力差,不会学习,也就是不懂得科学学习的原理和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又非常死板,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不善于总结学习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因此,在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扎实性、刻苦性的同时,应教会学生树立先进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如: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史料的证据意识、史实的逻辑意识和史观的科学意识出发,从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途径、从各类图表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制订分类标准并运用图表整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运用“并列求同”、“逆向求异”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等技能入手,教会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五、改革考试机制
考试机制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适应自主学习的需要,考试不仅要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程度,而且要把考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创造性运用能力作为重点。这样才能引导教师和学生保证自主学习的正确方向,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现在不少课程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所出的试题中,检验学生对所讲过的知识还原、再现和记忆能力的试题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试题少,搞题海战术很明显。这不是对学生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而是对所学教材所有内容的还原、再现和记忆能力的考核。这会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来获取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分析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上,而是放在对所教过的知识怎么记忆、怎么背诵、怎么做题、怎么应付考试上,造成高分低能的恶果。因此,应将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主要的出题原则,既要考出学生是否记住了所学的基础知识,更要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是否具备实际运用能力。为此,要改变那种不重视考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而注重考对教材内容的记忆的做法,使试题真正能考出学生的能力素质。也就是说,不管学生在考试前用了什么教材进行学习,不管在哪个班、哪个学校学习,通过考试题应能够考出其对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