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学习语文要有“语感”,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教好一堂课,也要有良好的“课感”。大凡语文教师在上完一堂师生互渗、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并获得颇多收获的令自己满意的语文课时,总会产生一种春风得意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种执教者课后或课内的自我感觉,我们不妨称之为“课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发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努力在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中找到突破口,找到产生“课感”的最佳载体。
一、什么是课感
我们很难为“课感”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课感”首先是对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心理感觉,是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敏锐和直接的感知;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共鸣”。
“课感”的形成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共同创造的过程。一堂语文课,教师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步骤等,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并按预先计划实现,有时还能使教师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掀起一个个教学过程的高潮。这样,“课感”就产生了。
二、课感具有哪些特征
1、教学的预见性
一堂“课感”强烈的课,源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准确了解,源于对“教情”和“学情”的驾驭,源于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课内可能会产生的“课感”有一种预见的“期盼”。教师的教学设想,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一旦师生合作默契,教学能达到预期目标,“课感”的产生才成为可能。
2、教学的随机性
有时候,课感的产生具有灵活性和突发性。一堂按部就班的语文课,不一定会产生“课感”。“课感”往往产生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设想的补充和优化,直至重构。只有在学生的思维爆发出的“火花”照亮了执教者、听课者和整个课堂时,“课感”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强烈“课感”的获得,体现了“课感”的随机性。
但是,没有精心准备的课,是不可能产生“课感”的。文学创作中有灵感,灵感的产生具有偶然性,通常出现在高度的、紧张的,有意识思维过程中的间歇阶段。顿悟之前必有一个苦苦思索的阶段。唐代皎然说:“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为什么能这样?“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课感”的产生亦是如此。
3、教学的艺术性
语文教学不仅是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普列汉诺夫说:“艺术的开始于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重新换取他在周围现实的影响下所体验过的情感和思想,并且给予它们以一定的形象的表现。”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一门艺术,它的规律即是感觉的规律。这种感觉的规律,就是“课感”。“课感”给执教者和听课者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使语文课真正成为一门值得欣赏的教育艺术。提问的艺术、表扬的艺术、合作的艺术、幽默的艺术、含蓄的艺术、音乐的艺术、绘画的艺术……种种教育的艺术汇聚在有“课感”的语文课里,使语文课成为一门艺术课,给人以艺术享受。
4、教学的情感性
“文学是人学。”我们说语文教学也是人学。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它的课文具有丰富细腻多彩的情感,这是它区别于其它科目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语文教学只有从实际生活出发,从人本身的情感出发,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的学习能力,体会到语文的美感所在,从而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有课感的语文课里,流动着强烈的情感场,带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活动。有课感的语文课堂应该流动着丰富热烈的教与学的良性情感,还要流动着课文所具有的丰富情感,让课文的情感既感染执教者又感染学生,然后师生互相感染,形成一个流动着热烈、浓郁、良性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师生之间交流着种种热情,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同化”,使教学中充满着教与学的成就感、满足感、欣赏快乐和高峰体验等高级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性也是“课感”的最本质特征之一。
5、教学的形象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永远比知识重要。”教学中应给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在课感化的语文课堂里,教师往往靠自己生动传神的、绘声绘色的、极具感染性、形象性的教学语言的讲述,来调动学生的想象等思维活动。所谓“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教师可以依靠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教师绘行绘色的声音中生成自己的形象;教师在适当的、精炼的、画龙点睛式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形象,加深学生头脑里形象的鲜明性和丰满性;教师还可采用一些其他辅助手段,加深学生头脑中形象的生动性(比如采用把文字变成画面的方法,采用通感的方法,采用放音乐的方法等)。能唤起学生思维形象化的语文课,就会得到学生积极的“共鸣”,从而产生较强的课感。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或听者产生课感,必须以正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必须具备丰富厚实的学科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必须多听好课,多看名师授课实录,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发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努力在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中找到突破口,找到产生“课感”的最佳载体。
一、什么是课感
我们很难为“课感”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课感”首先是对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心理感觉,是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敏锐和直接的感知;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共鸣”。
“课感”的形成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共同创造的过程。一堂语文课,教师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步骤等,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并按预先计划实现,有时还能使教师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掀起一个个教学过程的高潮。这样,“课感”就产生了。
二、课感具有哪些特征
1、教学的预见性
一堂“课感”强烈的课,源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准确了解,源于对“教情”和“学情”的驾驭,源于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课内可能会产生的“课感”有一种预见的“期盼”。教师的教学设想,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一旦师生合作默契,教学能达到预期目标,“课感”的产生才成为可能。
2、教学的随机性
有时候,课感的产生具有灵活性和突发性。一堂按部就班的语文课,不一定会产生“课感”。“课感”往往产生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设想的补充和优化,直至重构。只有在学生的思维爆发出的“火花”照亮了执教者、听课者和整个课堂时,“课感”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强烈“课感”的获得,体现了“课感”的随机性。
但是,没有精心准备的课,是不可能产生“课感”的。文学创作中有灵感,灵感的产生具有偶然性,通常出现在高度的、紧张的,有意识思维过程中的间歇阶段。顿悟之前必有一个苦苦思索的阶段。唐代皎然说:“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为什么能这样?“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课感”的产生亦是如此。
3、教学的艺术性
语文教学不仅是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普列汉诺夫说:“艺术的开始于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重新换取他在周围现实的影响下所体验过的情感和思想,并且给予它们以一定的形象的表现。”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一门艺术,它的规律即是感觉的规律。这种感觉的规律,就是“课感”。“课感”给执教者和听课者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使语文课真正成为一门值得欣赏的教育艺术。提问的艺术、表扬的艺术、合作的艺术、幽默的艺术、含蓄的艺术、音乐的艺术、绘画的艺术……种种教育的艺术汇聚在有“课感”的语文课里,使语文课成为一门艺术课,给人以艺术享受。
4、教学的情感性
“文学是人学。”我们说语文教学也是人学。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它的课文具有丰富细腻多彩的情感,这是它区别于其它科目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语文教学只有从实际生活出发,从人本身的情感出发,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的学习能力,体会到语文的美感所在,从而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有课感的语文课里,流动着强烈的情感场,带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活动。有课感的语文课堂应该流动着丰富热烈的教与学的良性情感,还要流动着课文所具有的丰富情感,让课文的情感既感染执教者又感染学生,然后师生互相感染,形成一个流动着热烈、浓郁、良性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师生之间交流着种种热情,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同化”,使教学中充满着教与学的成就感、满足感、欣赏快乐和高峰体验等高级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性也是“课感”的最本质特征之一。
5、教学的形象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永远比知识重要。”教学中应给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在课感化的语文课堂里,教师往往靠自己生动传神的、绘声绘色的、极具感染性、形象性的教学语言的讲述,来调动学生的想象等思维活动。所谓“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教师可以依靠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教师绘行绘色的声音中生成自己的形象;教师在适当的、精炼的、画龙点睛式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形象,加深学生头脑里形象的鲜明性和丰满性;教师还可采用一些其他辅助手段,加深学生头脑中形象的生动性(比如采用把文字变成画面的方法,采用通感的方法,采用放音乐的方法等)。能唤起学生思维形象化的语文课,就会得到学生积极的“共鸣”,从而产生较强的课感。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或听者产生课感,必须以正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必须具备丰富厚实的学科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必须多听好课,多看名师授课实录,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发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努力在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中找到突破口,找到产生“课感”的最佳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