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入,我国的经济金融市场逐渐同国际的经济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国外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于我国金融市场会产生重要影响。国外的金融市场制度相对完善,20世纪上半,美国就开始推行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这对于稳定金融市场有重要意义。我国在2012年开始重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并于2015年正式施行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对国有商业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并未得到一致性的回答。本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探索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定义以及分类与价值,随后分析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资料分析和实际的调查,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研究针对分析的结果,从制度建设、风险管控、产品竞争以及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国有银行应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国有银行;发展对策
1存款保险制度的概述
1.1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
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美国金融市场。它近年来已经引入中国,并逐渐在中国实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已达成普遍共识。即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支付一定的存款保险费,当基金管理机构在银行遇到操作风险而无法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可以在购买保险时向存款人提供协议。与存款金额相对应的存款保险费用于弥补存款人面临存款银行破产所造成的存款损失。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积极推动的维护国家经济稳定的保险制度。
1.2存款保险制度的分类
目前的存款保险制度主要分为两类,即隐性的与显性的两种类型存款保险制度。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在没有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为存款机构提供风险支持的事实。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存款保险制度相对明确,通过明文规定的保险制度。在相对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下,存款人的利益得到条例上的保障。
1.1.1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一种国家没有明确指定相关的保险规则,并且对于银行破产时的存款人利益保障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是一般国有银行在濒临破产是,国家会出台相关的政策保护银行存款人的利益,以稳定存款人的信心。但是由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来存款人实际应该得到的保护额度,因此,对于存款人来说,风险相对较大。
1.1.2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不同的是,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开始便有相对确定的相关规则。国家制定相关的存款保险政策,银行根据存款保险制度,投入一定的保险金额,从而在银行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能够收到相应的保护。中国金融市场在引入存款保险条例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逐渐显性化,存款人的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所以其存款风险大大降低。
1.3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价值
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定,对于金融机构、存款人以及国家都产生很大的价值。本部分从存款人、金融机构以及国家管理机构三个视角分别阐述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价值。
首先,从存款人的视角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通过明文规定明确存款人的存款利益获得保障的相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存款人的利益,大大减少了存款风险对于存款人的影响,从而树立存款人存款的信心。
其次,从金融机构视角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保证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对于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能起到约束的作用。此外,存款保险制度梳理了存款人的信心,将会有助于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存款。
最后,从国家层面看,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稳定有重要作用。存款保险制度在位金融机构发展带来价值的同时,能够帮助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更好地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日常运行,从而维护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2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2.1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
2.1.1有助于推进市场竞争的稳定性与公平性
金融机构具有特殊性,存款人将钱存入银行,首先需要对银行的信用体系以及风险做出评估,具有政府背书的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存款人会认为国有银行更加安全,国家会给予保障。但这种意识会形成商业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然而,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发布之后,在存款保险条例的第二十一条规定,各大银行需要基于银行保险制度的规定进行投保,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信息资料,同时按规定接受审查,这样消除了因为政府背书造成的银行品牌形象的差异,从而促进商业银行之间公平竞争,这有助于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的稳定性与公平性,净化金融市场环境。
2.1.2有助于提升银行的存款数量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目前的存款人对于存款风险等因素的担忧与顾虑,存款保险条例的十八条提到,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需要在其条例规定的最大限额内直接赔付被保险的存款,同时借助其他正规的投保机构,在条例的规定的限额里面,为其代为偿付他所保的存款。在此制度的保障下,存款人对于存款的安全性更加有信心,会消除大量的存款风险担忧。笔者就单以建设银行为例,展示了自2014年到2018年的年报中的资产负债表(表3.1),可以看出自2015年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后,总负债在逐年上涨,也就是说吸收的存款在逐年增加。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升银行的存款数量,加快推进银行的存款经营管理水平。
2.1.3有助于弥补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制度防范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现在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有了工具、资源、商品的一些特殊职能,而且在日益加重。在市场化经营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可以产生获益。各方对信息的了解与掌握是有差别的,掌握信息贫乏一方交易倾向更趋向保守,这种信息不对称状态让掌握信息充分的一方处于优势地位,更容易从中获利,产生不公平交易。存款保險制度能增加信息贫乏一方的信心,去收集和尝试更多的较高风险性的信息来源,提高风险投入来抵消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不公平状态。 2.2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
2.2.1存款保险制度会加大银行的道德风险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广,确保银行在管理不善造成的破产过程中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这对于一些银行而言,在银行存款系统环境中,过于依赖存款保险制度这张安全网,其运营的风险偏好将会增加,并且会存在一些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也将推动一些商业银行转变为风险偏向的商业模式,这将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一些银行可能会增加投资并投资一些风险较高的产品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同时银行会逐渐下调对于借款风险的预估,从而使不良贷款率增高。
2.2.2存款保险制度会降低银行的盈利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两个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一方面是,存款保险制度要求参保存款机构缴纳一定的保费,而且越是像国有银行这种吸收存款较多的商业银行,需要缴纳的费用更多,无论是通过固定费率制度还是差别费率制度,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后,投保银行会受到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更严格的监督检查,为了符合更高的监管要求,投保银行会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能力,这无疑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合规成本。由于经营成本的增加,银行的经营利润相对也会减少。
2.2.3存款保险制度加剧了银行间的同业竞争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银行退出机制的健全以及银行准入标准的降低等一系列措施照顾了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需求,引导市场公平竞争。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没有了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做后盾,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同业竞争的危机意识。目前存贷款业务仍然是大多数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保费的缴纳本身就增加了经营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同业竞争加剧会加大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难度,一些银行通过提高利率吸引存款,过高的利率承诺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不利于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2.4存款保险制度会产生逆行选择的问题
逆向选择产生于信息不对称,属于市场失灵状态。在非强制实施、相对统一费率的存款保险制度下,只有风险较高、经营较差、破产可能性较大的银行才会愿意参加,那些稳健、经营良好的银行则会选择退出存款保险体系,只有条件“很不好”的银行才会支付保费,参与保险的银行都是高风险的银行,这就是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由于风险锁定存款保险,存款人更敢于冒险选择能提供非正常高回报的高风险银行,从而损害经济资源和市场约束的效率。严重的逆向选择会使靠大量保险标的分散风险的保险机制不能运作,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失去功效。
3商业银行应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基于当前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现状,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3.1尽快建立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并且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
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布在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落实到每个银行,需要银行自身结合银行经营情况,和理解度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基于国家统一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完善银行自身在《存款保险条例》范围之内的存款保险制度。每个银行的经营状况不一样,购买保险会产生一定的经营成本,因此,建议银行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做出决策,同时结合市场发展的预估,正确评判银行今后经营风险,在经营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决策。
3.2加大产品创新与服务水平提升
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变高,如何在市场化高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存款来源从而保障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加大产品创新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从产品和服务的层面加大银行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优化产品方案,满足更多存款用户的需求,获取竞争优势。服务层面上,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定期回访、VIP专属柜台等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优化服务质量从而提升银行的竞争优势。
3.3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银行的经营管理建立在对于风险的精确预估上,基于风险可控范围之内实现最大化的投资收益,能够助力银行取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的银行经营过程中,更加需要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通过提升银行的经营收入来平衡银行投入存款保险的成本,从而保障银行正常运营。研究建议银行可以加大对于风险管控的投入,借助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手段,加大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利用金融科技,实现对于风险的精准评估,相比较传统粗放型的评估模式,精准的风险评估有助于银行做出更加精确的投资决策,从而取得更好的经营效益。
3.4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专人专岗做好存款保险工作
在新环境下,需要有新的思维运营模式推动银行运营。人才是产生新的运营模式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基于外部环境变化能够即时补充大量优秀的人员以应对变化的环境。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强调多元化发展,让真正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人去做好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银行运营变革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银行能够快速应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
参考文献:
[1] 金钰.存款保险制度的中国实践及发展建议[J].西南金融,2017, (08):67-71.
[2] 田国强,赵禹朴,宫汝凯.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挤兑[J].经济研究,2016,(03):96-109.
[3] 吴蕾.基层央行存款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商论,2018,(30):28-29.
[4] 韩国光.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商论,2018,(10):107-108.
[5] 劉玉苓.日本存款保险在问题机构处置中的作用及借鉴[J].北京金融评论,2018,(02):3-9.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国有银行;发展对策
1存款保险制度的概述
1.1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
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美国金融市场。它近年来已经引入中国,并逐渐在中国实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已达成普遍共识。即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支付一定的存款保险费,当基金管理机构在银行遇到操作风险而无法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可以在购买保险时向存款人提供协议。与存款金额相对应的存款保险费用于弥补存款人面临存款银行破产所造成的存款损失。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积极推动的维护国家经济稳定的保险制度。
1.2存款保险制度的分类
目前的存款保险制度主要分为两类,即隐性的与显性的两种类型存款保险制度。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在没有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为存款机构提供风险支持的事实。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存款保险制度相对明确,通过明文规定的保险制度。在相对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下,存款人的利益得到条例上的保障。
1.1.1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一种国家没有明确指定相关的保险规则,并且对于银行破产时的存款人利益保障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是一般国有银行在濒临破产是,国家会出台相关的政策保护银行存款人的利益,以稳定存款人的信心。但是由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来存款人实际应该得到的保护额度,因此,对于存款人来说,风险相对较大。
1.1.2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不同的是,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开始便有相对确定的相关规则。国家制定相关的存款保险政策,银行根据存款保险制度,投入一定的保险金额,从而在银行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能够收到相应的保护。中国金融市场在引入存款保险条例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逐渐显性化,存款人的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所以其存款风险大大降低。
1.3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价值
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定,对于金融机构、存款人以及国家都产生很大的价值。本部分从存款人、金融机构以及国家管理机构三个视角分别阐述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价值。
首先,从存款人的视角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通过明文规定明确存款人的存款利益获得保障的相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存款人的利益,大大减少了存款风险对于存款人的影响,从而树立存款人存款的信心。
其次,从金融机构视角看,存款保险制度能够保证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对于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能起到约束的作用。此外,存款保险制度梳理了存款人的信心,将会有助于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存款。
最后,从国家层面看,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稳定有重要作用。存款保险制度在位金融机构发展带来价值的同时,能够帮助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更好地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日常运行,从而维护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2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2.1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
2.1.1有助于推进市场竞争的稳定性与公平性
金融机构具有特殊性,存款人将钱存入银行,首先需要对银行的信用体系以及风险做出评估,具有政府背书的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存款人会认为国有银行更加安全,国家会给予保障。但这种意识会形成商业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然而,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发布之后,在存款保险条例的第二十一条规定,各大银行需要基于银行保险制度的规定进行投保,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信息资料,同时按规定接受审查,这样消除了因为政府背书造成的银行品牌形象的差异,从而促进商业银行之间公平竞争,这有助于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的稳定性与公平性,净化金融市场环境。
2.1.2有助于提升银行的存款数量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目前的存款人对于存款风险等因素的担忧与顾虑,存款保险条例的十八条提到,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需要在其条例规定的最大限额内直接赔付被保险的存款,同时借助其他正规的投保机构,在条例的规定的限额里面,为其代为偿付他所保的存款。在此制度的保障下,存款人对于存款的安全性更加有信心,会消除大量的存款风险担忧。笔者就单以建设银行为例,展示了自2014年到2018年的年报中的资产负债表(表3.1),可以看出自2015年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后,总负债在逐年上涨,也就是说吸收的存款在逐年增加。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升银行的存款数量,加快推进银行的存款经营管理水平。
2.1.3有助于弥补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制度防范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现在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有了工具、资源、商品的一些特殊职能,而且在日益加重。在市场化经营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可以产生获益。各方对信息的了解与掌握是有差别的,掌握信息贫乏一方交易倾向更趋向保守,这种信息不对称状态让掌握信息充分的一方处于优势地位,更容易从中获利,产生不公平交易。存款保險制度能增加信息贫乏一方的信心,去收集和尝试更多的较高风险性的信息来源,提高风险投入来抵消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不公平状态。 2.2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
2.2.1存款保险制度会加大银行的道德风险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广,确保银行在管理不善造成的破产过程中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这对于一些银行而言,在银行存款系统环境中,过于依赖存款保险制度这张安全网,其运营的风险偏好将会增加,并且会存在一些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也将推动一些商业银行转变为风险偏向的商业模式,这将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一些银行可能会增加投资并投资一些风险较高的产品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同时银行会逐渐下调对于借款风险的预估,从而使不良贷款率增高。
2.2.2存款保险制度会降低银行的盈利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两个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一方面是,存款保险制度要求参保存款机构缴纳一定的保费,而且越是像国有银行这种吸收存款较多的商业银行,需要缴纳的费用更多,无论是通过固定费率制度还是差别费率制度,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后,投保银行会受到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更严格的监督检查,为了符合更高的监管要求,投保银行会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能力,这无疑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合规成本。由于经营成本的增加,银行的经营利润相对也会减少。
2.2.3存款保险制度加剧了银行间的同业竞争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银行退出机制的健全以及银行准入标准的降低等一系列措施照顾了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需求,引导市场公平竞争。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没有了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做后盾,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同业竞争的危机意识。目前存贷款业务仍然是大多数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保费的缴纳本身就增加了经营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同业竞争加剧会加大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难度,一些银行通过提高利率吸引存款,过高的利率承诺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不利于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2.4存款保险制度会产生逆行选择的问题
逆向选择产生于信息不对称,属于市场失灵状态。在非强制实施、相对统一费率的存款保险制度下,只有风险较高、经营较差、破产可能性较大的银行才会愿意参加,那些稳健、经营良好的银行则会选择退出存款保险体系,只有条件“很不好”的银行才会支付保费,参与保险的银行都是高风险的银行,这就是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由于风险锁定存款保险,存款人更敢于冒险选择能提供非正常高回报的高风险银行,从而损害经济资源和市场约束的效率。严重的逆向选择会使靠大量保险标的分散风险的保险机制不能运作,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失去功效。
3商业银行应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基于当前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现状,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3.1尽快建立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并且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
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布在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落实到每个银行,需要银行自身结合银行经营情况,和理解度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基于国家统一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完善银行自身在《存款保险条例》范围之内的存款保险制度。每个银行的经营状况不一样,购买保险会产生一定的经营成本,因此,建议银行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做出决策,同时结合市场发展的预估,正确评判银行今后经营风险,在经营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决策。
3.2加大产品创新与服务水平提升
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变高,如何在市场化高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存款来源从而保障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加大产品创新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从产品和服务的层面加大银行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优化产品方案,满足更多存款用户的需求,获取竞争优势。服务层面上,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定期回访、VIP专属柜台等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优化服务质量从而提升银行的竞争优势。
3.3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银行的经营管理建立在对于风险的精确预估上,基于风险可控范围之内实现最大化的投资收益,能够助力银行取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的银行经营过程中,更加需要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通过提升银行的经营收入来平衡银行投入存款保险的成本,从而保障银行正常运营。研究建议银行可以加大对于风险管控的投入,借助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手段,加大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利用金融科技,实现对于风险的精准评估,相比较传统粗放型的评估模式,精准的风险评估有助于银行做出更加精确的投资决策,从而取得更好的经营效益。
3.4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专人专岗做好存款保险工作
在新环境下,需要有新的思维运营模式推动银行运营。人才是产生新的运营模式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基于外部环境变化能够即时补充大量优秀的人员以应对变化的环境。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强调多元化发展,让真正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人去做好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银行运营变革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银行能够快速应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
参考文献:
[1] 金钰.存款保险制度的中国实践及发展建议[J].西南金融,2017, (08):67-71.
[2] 田国强,赵禹朴,宫汝凯.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挤兑[J].经济研究,2016,(03):96-109.
[3] 吴蕾.基层央行存款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商论,2018,(30):28-29.
[4] 韩国光.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商论,2018,(10):107-108.
[5] 劉玉苓.日本存款保险在问题机构处置中的作用及借鉴[J].北京金融评论,2018,(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