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洁教授曾说过,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生活实践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他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教学生活化意识不强。
自课程开设以来,本学科的专职教师比例很小,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兼职教师对学科的特点把握不足,不能很好地将社会生活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在教学中,他们更多是课堂的主宰者,传授知识,强化学生记忆,没有引入生活化素材,更谈不上生活化教学。
2. 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生活味。
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大部分教师也知道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但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却缺乏生活化的眼光,没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不注重生活化教学素材的积累,或者选取生活化教学素材时片面单一。没有指向学生真真切切的生活,就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更难以指导学生的生活。
3. 不注重学生生活化思维的培养。
生活化思维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认知水平,将学生日常生活实践带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带领学生利用所学本领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教学思维。而现在很多课堂设计了较多的活动环节,看似热热闹闹却远离生活;还有的教师虽能引入生活案例,却未能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谈不上生活化思维的培养。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1.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摆脱空洞的理论束缚,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课间十分钟》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情境创设还原生活,提高学生对课间十分钟的认识。如在了解“我喜欢的课间游戏”时,教师可在课前随机录制课间十分钟学生玩游戏的真实场景,再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哪些游戏适合课间玩,应该怎么玩才更安全。视频中呈现的场景和人物是他们所熟悉的,因此学生看得高兴,学得愉快。在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交流中,学生不知不觉获得了认知。这也必然促进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2. 有效体验,还原生活。
有效的体验活动都是生活场景的还原,把学生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生命最宝贵》——“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这个话题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和成长中父母付出的艰辛与爱,教师可设置一个体验环节:让学生教木偶娃娃学走路。教师提出体验要求:爸爸妈妈在教孩子走路时,都是弓着背,孩子走一步,跟着走一步;在教孩子学走路的过程,还要注意呵护,如要抓住腋下,不能把孩子的手臂吊着,这样会受伤,还要让孩子的脚掌着地。学生体验完一小段距离,就说很累了,这时教师让学生坚持,因为刚学走路的娃娃,对学走路还很有兴趣。学生体验到教娃娃学走路太累时,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因而更有说服力,较好地实现了品德教育知、情、意、行的统一。
3. 激活思辨,指导生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或者生硬地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都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也不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不能达成课程的价值目标。只有通过问题导向来引导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使之面对现实世界里的价值冲突、情感冲突,在冲突中思考、判断、选择,才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之内化自己的行为。
如在教学关于看电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请学生观看《看电视惹的祸》的小品表演,再现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这个小品讲述的是小波放学回家看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受到父母的阻止,以致和父母争吵,发生不愉快的事。争吵中,小波和父母观点不一,那么到底看电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看完小品后,学生议论纷纷,看法不一。教师可抓住这个矛盾点,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思考、认识,从引发的矛盾入手,分析矛盾存在和产生的原因,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对“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制订怎样的看电视协议”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科学、合理地观看电视”的認识自然水到渠成。
让学生直接参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再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生活事件时,做到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更科学合理地完成处理。
4. 行为践行,回归生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第一个话题“我很珍贵”时,教师可引用大量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小水滴的作用,体会没有水的一天有多糟糕,并且了解水资源的缺乏,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情感。再让学生交流“如何节约每一滴水”的金点子,并把这个认知从课内拓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之真正践行“节约每一滴水”。教师还可设计一份表现性量表,学生节水一天就得一颗星,并邀请家长监督,三周后根据得星情况评出班级的“节水之星”。
引导学生按照规范要求坚持去做,努力践行节约每一滴水,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能够用所学内容指导行为实践,并表现出持续的行为能力奠定基础,能实现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之强化认知,知行统一。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胡文虎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教学生活化意识不强。
自课程开设以来,本学科的专职教师比例很小,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兼职教师对学科的特点把握不足,不能很好地将社会生活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在教学中,他们更多是课堂的主宰者,传授知识,强化学生记忆,没有引入生活化素材,更谈不上生活化教学。
2. 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生活味。
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大部分教师也知道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但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却缺乏生活化的眼光,没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不注重生活化教学素材的积累,或者选取生活化教学素材时片面单一。没有指向学生真真切切的生活,就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更难以指导学生的生活。
3. 不注重学生生活化思维的培养。
生活化思维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认知水平,将学生日常生活实践带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带领学生利用所学本领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教学思维。而现在很多课堂设计了较多的活动环节,看似热热闹闹却远离生活;还有的教师虽能引入生活案例,却未能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谈不上生活化思维的培养。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1.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摆脱空洞的理论束缚,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课间十分钟》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情境创设还原生活,提高学生对课间十分钟的认识。如在了解“我喜欢的课间游戏”时,教师可在课前随机录制课间十分钟学生玩游戏的真实场景,再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哪些游戏适合课间玩,应该怎么玩才更安全。视频中呈现的场景和人物是他们所熟悉的,因此学生看得高兴,学得愉快。在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交流中,学生不知不觉获得了认知。这也必然促进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2. 有效体验,还原生活。
有效的体验活动都是生活场景的还原,把学生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生命最宝贵》——“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这个话题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和成长中父母付出的艰辛与爱,教师可设置一个体验环节:让学生教木偶娃娃学走路。教师提出体验要求:爸爸妈妈在教孩子走路时,都是弓着背,孩子走一步,跟着走一步;在教孩子学走路的过程,还要注意呵护,如要抓住腋下,不能把孩子的手臂吊着,这样会受伤,还要让孩子的脚掌着地。学生体验完一小段距离,就说很累了,这时教师让学生坚持,因为刚学走路的娃娃,对学走路还很有兴趣。学生体验到教娃娃学走路太累时,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因而更有说服力,较好地实现了品德教育知、情、意、行的统一。
3. 激活思辨,指导生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或者生硬地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都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也不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不能达成课程的价值目标。只有通过问题导向来引导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使之面对现实世界里的价值冲突、情感冲突,在冲突中思考、判断、选择,才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之内化自己的行为。
如在教学关于看电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请学生观看《看电视惹的祸》的小品表演,再现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这个小品讲述的是小波放学回家看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受到父母的阻止,以致和父母争吵,发生不愉快的事。争吵中,小波和父母观点不一,那么到底看电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看完小品后,学生议论纷纷,看法不一。教师可抓住这个矛盾点,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思考、认识,从引发的矛盾入手,分析矛盾存在和产生的原因,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对“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制订怎样的看电视协议”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科学、合理地观看电视”的認识自然水到渠成。
让学生直接参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再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生活事件时,做到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更科学合理地完成处理。
4. 行为践行,回归生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应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第一个话题“我很珍贵”时,教师可引用大量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小水滴的作用,体会没有水的一天有多糟糕,并且了解水资源的缺乏,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情感。再让学生交流“如何节约每一滴水”的金点子,并把这个认知从课内拓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之真正践行“节约每一滴水”。教师还可设计一份表现性量表,学生节水一天就得一颗星,并邀请家长监督,三周后根据得星情况评出班级的“节水之星”。
引导学生按照规范要求坚持去做,努力践行节约每一滴水,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能够用所学内容指导行为实践,并表现出持续的行为能力奠定基础,能实现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之强化认知,知行统一。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胡文虎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