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课“色香味俱全”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将一节道德与法治课比作“一份美味菜肴”,那么,它的“色”“香”“味”应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它“色香味俱全”呢?因教师不同,方法各异,炒出“这份菜”的“色”“香”“味”是不一样的。

一、备好“炒菜之油”:激情


  在准备好菜肴所需食材后,炒菜所要进行的第一步是“放油”。师生的“激情”就好比“一勺油”。准备上课时,教师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把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在教学“走近老师”这一课时,我以“活动导入”调动学生激情。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喊口号”。师:“准备好你们的课本和激情,我们的口号是——”女生:“我自信!”男生:“我能行!”齐:“我成功!”第二个活动是“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下面的句子所比喻的是什么人,并强调“答对有奖”。
  1. 辛勤的园丁。
  2. 三尺讲台写春秋。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让两个学生回答问题,他们都答对了——都能说出“老师”二字,全班同学以掌声形式“奖励”两位学生。掌声停止,我立即补充:“奖励只分种类,不分贵贱,真诚奖励,意义同等。”受到“奖励”的两位学生很高兴,课堂气氛愈发活跃起来。这样,学生有了激情,精神也集中了,上课成效自然提升。

二、把好“炒菜过程”:活动


  要做出一份美味菜肴,不仅要把握好炒菜的火候,还要处理好菜肴的色、香、味。同理,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只有做到了“色香味俱全”,才算成功。
  我在教学“走近老师”时,主要以活动贯穿全课,让学生“在互动中感知,在讨论中学知,在感悟中获知”。这节课主要有两方面的学习内容:一是了解教师职业;二是走近老师,学生应该怎么做?我将重点放在后者,围绕它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的内容是:面对身材魁梧、不善言辞的老师,学生应该怎么做?我挑选四个学生,男女各半,分成两组,另选一个男生扮演“老师”。此活动分两轮進行。第一轮,由第一组的两个男生扮演“学生”,两人拿着作业去问一位不善言辞的“老师”,有序上场,胆小的甲生看见这位“老师”,因害怕不敢问而离开了。接着乙生来到这位“老师”旁边,“老师”瞪了他一眼,他也被吓退了。第二轮,我专门挑选了两个胆大而又懂礼貌的女生上场,她俩来到这位身材魁梧的“老师”身旁,满面笑容,大大方方地说:“老师,这道题我们不会做,请您指点一下。”这位“老师”故意瞪了她俩一眼,两位女生没有退缩,反而向“老师”做了一个鬼脸,惹笑了这位“老师”。“老师”开心地给她们讲起题来。
  针对这一活动,全班分组讨论:面对身材魁梧、不善言辞的老师,学生应该怎么做?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尊重、信任老师。
  接着进行第二个活动。这个活动的内容是:碰到老师忙于工作时,学生应该怎么做?我设置的情景是:放学以后,学校里学生所剩无几,一位老师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此活动仍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两位男同学带着问题去问“老师”,刚走进办公室,看见“老师”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两人商量后,选择默默离去。第二轮,两位女同学拿着练习册去办公室找“老师”,她们看到“老师”忙于工作,选择敲门而入。“老师”马上停下笔,耐心地给她们解疑释惑。讲完题,等两位学生离开后,“老师”拿起未批改的作业本,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学生表演结束,全班学生再次分组讨论,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两组同学都做得对,碰到老师忙于工作时,我们要理解、包容老师。接着,我又趁热打铁,让各小组自行设计问题:“遇到
  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要求学生自主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分别写在卡纸上。最后指名学生上台投影归纳,得出结论:走近老师,我们应该尊重、理解、信任、包容、感恩老师!

三、放好“调味材料”:幽默


  “炒菜”完成了,起锅前放好“调料”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调料”就是幽默。事实证明,风趣幽默的教师,往往深受学生欢迎。在课堂上,教师的幽默表现,往往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幽默能够给人带来欢乐,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在教学“走近老师”时,我围绕教学目标和相关活动,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滑稽的动作,并时不时流露出喜怒哀乐的表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笑声不断。通过这种做法,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学校文化引领下,我致力于语文“善智课堂”研究。所谓“善智课堂”,即是让每一堂课围绕核心内容设计一个“主问题”,在引导学生解决“主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的三维目标,通过“五个环节”(即“善读质疑”“善思解疑”“善品共享”“善悟入情”“善用生智”)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下面,以《难忘的八个字》课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落实这五个环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兴趣培养、文段鉴赏、阅读积累、习惯养成这四个方面,探索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1. 深情诵读,体验语言文字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是培养语感、陶冶情感的有效手段。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入情入境地诵读美文,读出文意,读出
期刊
科幻小说是集“科学”“幻想”“小说”三要素于一体的文学艺术,它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教学载体。让科幻小说走进语文课堂,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  缺乏想象力,不利于语文学习。在学习各类文章或诗歌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想象,往往会吃力不讨好。例如,在欣赏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时,若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将“荷塘月色”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进行了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教学《白鹅》为例,阐述聚焦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策略。  三读得意:感知文本形象  “得意”,即引领学生读懂文本,了解旨意。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个环节是
期刊
情感是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情感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美感;要求考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因此,高中数学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
期刊
一切数学知识都是围绕问题产生的,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其实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零散的支架,如能将这些“支架”按照学生的思维搭建在一起,形成“问题链”,则能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有效课堂。一、确定核心问题,形成问题链主链  核心问题是问题链的基石,它应该是根据该节课的教学重点和目标,结合学生学情提出的。每一个核心
期刊
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可以说,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思考”学段目标,把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直接指向学生参与数学相关的思维水平方面的发展,明确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并得到发展。培养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拓展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期刊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和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效能、兴趣保持及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所在区域现行使用的教材在低年级没有语音板块,为了鼓励教师尽早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笔者组织了骨干教师团队,开发了“Friends with ABC”语音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在学习字母名称后形成音素意识,掌握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丰富的语境中习得语音规则和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一、创设丰富语境
期刊
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型政治主题教学,即通过创设主题式的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内驱力,让学生在自主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它彰显提供真实情境、学生中心地位、问题引领探究、自主合作展示等优点,对培育学生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具有独特的意义。  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型主题教学,包括“确定主题,调查研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