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韩国电视剧在东亚各国的热播,韩式餐饮,服装、美容也涌入各国,为韩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传播了韩国的文化,本文分析了韩国电视剧产业成功的原因,为中国电视剧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韩剧 电视剧产业 原因 启示
20世纪90年代末,一股强劲的“韩流”在一夜之间吹遍大江南北,随着韩国影视剧在东亚各国的热播,韩式餐饮、服饰、美容也涌入各国,贸易、投资迅猛增长。韩国文化强劲的攻势,电视剧产业功不可没。
一、韩国电视剧产业成功原因
(一)文化立国
韩国电视剧产业能在几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韩国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将“文化立国”作为发展方针,将“培育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韩国政府对包括电视剧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扶持包括政策、资金、人才等多个方面。1999年2月韩国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其后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等法案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使其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韩国政府投资“共同制作室”,对有一定技术但受资金困扰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还设立奖励制度和提供人才的国际交流机会来刺激本国的电视剧产业。
因本国市场小,韩国将进军国际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一方面支持出口使得韩剧成为韩国电视最大的输出品,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合作,寻求更多的出口渠道。
(二)制作精良
1、出色的编剧。韩剧受到普遍欢迎在于它对大众心理的良好把握。偶像剧轻松活泼,为现代青年编织出一个理想的爱情美梦;历史古装剧则暗合了大众传统文化的“寻根”心态,“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以及对真、善、美追求的共通性:家庭剧秉承“儒家”伦理道德观,走平淡细腻中见真情的温和路线,营造浓厚的家庭氛围。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摒弃了暴力、血腥、乱伦等猎奇因素,使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在观赏中获得愉悦。
2、明星魅力。在偶像剧中,最突出的是演员的青春亮丽。他们的发型、服饰、化妝引领着时尚潮流,并在生活中被模仿。他们用外形吸引观众,再演技抓住观众。而家庭剧和历史剧中演技派明星不温不火、不露痕迹的表演使其所扮演的角色自然真实,具有鲜明的性格。不同年龄的演员满足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心理认同。
3、唯美的音乐与画面。韩剧画面清晰、颜色亮丽、风格唯美,使观赏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视觉体验。专门的音乐导演设计音乐的风格,配合剧情节奏。增加了剧情的张力,使得观赏体验更加完满。
(三)衍生开发
韩剧没有满足于电视剧出口的收益,而是逐步形成了以电视剧为龙头带动旅游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1、开发商品消费市场。韩剧的流行不仅带动本国服饰业、饮食业、音像业、旅游业、整容业的繁荣,而且为韩国商品进驻国外市场缔造更多商机。韩国的化妆品、唱片、服饰、手机、食品、甚至整形技术,都借由韩剧这一媒介打开了中国市场。
2、开发旅游资源。韩剧拍摄地的选取十分讲究,这不仅是追求诗化剧情的需要,更是把旅游业与电视剧产业结合的一种商业策略。《大长今》热播后为其拍摄建造的公园被打造成旅游景点。这不仅体现了韩剧讲究包装的制作思路,更体现了韩剧敏锐的商业头脑。
3、开发偶像消费的国外市场。韩剧在成功的制造明星以后,便会利用明星效应,大力挖掘偶像的商业潜力,将偶像推向国外市场发展和宣传,获得新一轮的收益。
二、对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启示
(一)转变观念
中国影视的产业化程度比西方落后很多,影视艺术在我国传统观念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而非产业范畴,是被赋予舆论导向功能,以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因此影视文化生产被归为精神生产而非物质生产,其商品属性由于被长期忽略,导致电视剧市场发育不良,电视剧被单纯的作为艺术创作的结晶,而并未被当作要接受市场需求选择的商品。
这种藐视市场的直接后果就是生产了大量电视台不愿买,观众不爱看的失败商品。全国各电视台每年的电视剧需求总量不过7000集,而每年通过发行的电视剧达到12500集,也就是说,已生产出的电视剧居然有40%是超出需求的。这种规划大干需求、生产大于需求的畸形“繁荣”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也导致创作的浮躁和质量的粗糙。
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影视从业人员,转变观念是头等大事。如果不能建立起市场和商品的概念,单单照搬先进国家的做法只会成为“邯郸学步”。
(二)提高质量
电视剧制作是整个电视剧产业的上游环节,是构建合理有效产业链条的基础环节。文化产业以“内容为王”,“内容兴则产业兴”,没有优质的电视剧质量,就不可能拥有流转顺畅的产业链条,中游的拓展和下游的延伸都将成为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而当今中国电视剧市场的供求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电视剧总量供大于求,而精品电视剧又供不应求。电视剧是一种长线产品,从剧本的策划、拍摄、制作直至发行,一般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很多电视剧制作公司本身不具备足够实力,再加之市场竞争激烈、投资风险大等因素,致使它们偏重追求短期效益,压缩成本和制作周期,几个月就出一部片子,导致电视剧制作粗糙,质量难以保证。
很多电视剧远离大众心理体验和文化经历,题材上多样但是偏离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不能用艺术作品本身的道德、精神和情感力量来打动观众。跟风之作屡见不鲜,雷同的题材难免使观众感到无趣和厌倦。
(三)产业链延展
电视剧可以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开发和售卖,从而不断拉长产业链,实现价值增值。这种“可延展性”,是电视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有机组成部分与物质产品生产的最大区别。
电视剧产业链延展主要包括:音像制品、图书、形象(品牌)授权业务、主题公园等。以《大长今》为例,该剧的热播,使得一切与之有关的商品和服务都炙手可热。仅小说就有两个版本,电视漫画也在同步发行,文字版的漫画也非常畅销。与其相关的导游手册以及《大长今海苔》、《大长今泡菜》等食谱也广受好评。不仅在韩国,甚至在中国再次掀起韩国的“食风”、“衣风”、“医风”、“学风”、“游风”。其中“游风”最为强劲。负责拍摄该剧的MBC电视台将位于汉城近郊的拍摄现场保留包装成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大长今公园”,成为来韩旅游的景点之一。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世界各国旅行社都专门开辟了“大长今”精品路线游。这样,产业链条上的不同文化产品被有机串联,运转自如,使链条上的每个产品都有升值的可能。
可见,成功的影视作品蕴含着巨大的增值力,它不再是单纯的文化商品,它在产业链条的一次次延伸和同其他产业的一次次结合中像滚雪球般不断累积自己的附加价值,它的触角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总之,21世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世纪,而我国的电视剧产业化程度还在起步阶段,整体产业链的运作和单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转变思想、抓住机遇、找出问题并各个击破,让“汉风”吹入韩国,吹入日本,风行整个世界的日子,不会太远。
[关键词]韩剧 电视剧产业 原因 启示
20世纪90年代末,一股强劲的“韩流”在一夜之间吹遍大江南北,随着韩国影视剧在东亚各国的热播,韩式餐饮、服饰、美容也涌入各国,贸易、投资迅猛增长。韩国文化强劲的攻势,电视剧产业功不可没。
一、韩国电视剧产业成功原因
(一)文化立国
韩国电视剧产业能在几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韩国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将“文化立国”作为发展方针,将“培育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韩国政府对包括电视剧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扶持包括政策、资金、人才等多个方面。1999年2月韩国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其后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等法案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使其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韩国政府投资“共同制作室”,对有一定技术但受资金困扰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还设立奖励制度和提供人才的国际交流机会来刺激本国的电视剧产业。
因本国市场小,韩国将进军国际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一方面支持出口使得韩剧成为韩国电视最大的输出品,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合作,寻求更多的出口渠道。
(二)制作精良
1、出色的编剧。韩剧受到普遍欢迎在于它对大众心理的良好把握。偶像剧轻松活泼,为现代青年编织出一个理想的爱情美梦;历史古装剧则暗合了大众传统文化的“寻根”心态,“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以及对真、善、美追求的共通性:家庭剧秉承“儒家”伦理道德观,走平淡细腻中见真情的温和路线,营造浓厚的家庭氛围。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摒弃了暴力、血腥、乱伦等猎奇因素,使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在观赏中获得愉悦。
2、明星魅力。在偶像剧中,最突出的是演员的青春亮丽。他们的发型、服饰、化妝引领着时尚潮流,并在生活中被模仿。他们用外形吸引观众,再演技抓住观众。而家庭剧和历史剧中演技派明星不温不火、不露痕迹的表演使其所扮演的角色自然真实,具有鲜明的性格。不同年龄的演员满足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心理认同。
3、唯美的音乐与画面。韩剧画面清晰、颜色亮丽、风格唯美,使观赏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视觉体验。专门的音乐导演设计音乐的风格,配合剧情节奏。增加了剧情的张力,使得观赏体验更加完满。
(三)衍生开发
韩剧没有满足于电视剧出口的收益,而是逐步形成了以电视剧为龙头带动旅游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1、开发商品消费市场。韩剧的流行不仅带动本国服饰业、饮食业、音像业、旅游业、整容业的繁荣,而且为韩国商品进驻国外市场缔造更多商机。韩国的化妆品、唱片、服饰、手机、食品、甚至整形技术,都借由韩剧这一媒介打开了中国市场。
2、开发旅游资源。韩剧拍摄地的选取十分讲究,这不仅是追求诗化剧情的需要,更是把旅游业与电视剧产业结合的一种商业策略。《大长今》热播后为其拍摄建造的公园被打造成旅游景点。这不仅体现了韩剧讲究包装的制作思路,更体现了韩剧敏锐的商业头脑。
3、开发偶像消费的国外市场。韩剧在成功的制造明星以后,便会利用明星效应,大力挖掘偶像的商业潜力,将偶像推向国外市场发展和宣传,获得新一轮的收益。
二、对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启示
(一)转变观念
中国影视的产业化程度比西方落后很多,影视艺术在我国传统观念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而非产业范畴,是被赋予舆论导向功能,以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因此影视文化生产被归为精神生产而非物质生产,其商品属性由于被长期忽略,导致电视剧市场发育不良,电视剧被单纯的作为艺术创作的结晶,而并未被当作要接受市场需求选择的商品。
这种藐视市场的直接后果就是生产了大量电视台不愿买,观众不爱看的失败商品。全国各电视台每年的电视剧需求总量不过7000集,而每年通过发行的电视剧达到12500集,也就是说,已生产出的电视剧居然有40%是超出需求的。这种规划大干需求、生产大于需求的畸形“繁荣”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也导致创作的浮躁和质量的粗糙。
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影视从业人员,转变观念是头等大事。如果不能建立起市场和商品的概念,单单照搬先进国家的做法只会成为“邯郸学步”。
(二)提高质量
电视剧制作是整个电视剧产业的上游环节,是构建合理有效产业链条的基础环节。文化产业以“内容为王”,“内容兴则产业兴”,没有优质的电视剧质量,就不可能拥有流转顺畅的产业链条,中游的拓展和下游的延伸都将成为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而当今中国电视剧市场的供求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电视剧总量供大于求,而精品电视剧又供不应求。电视剧是一种长线产品,从剧本的策划、拍摄、制作直至发行,一般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很多电视剧制作公司本身不具备足够实力,再加之市场竞争激烈、投资风险大等因素,致使它们偏重追求短期效益,压缩成本和制作周期,几个月就出一部片子,导致电视剧制作粗糙,质量难以保证。
很多电视剧远离大众心理体验和文化经历,题材上多样但是偏离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不能用艺术作品本身的道德、精神和情感力量来打动观众。跟风之作屡见不鲜,雷同的题材难免使观众感到无趣和厌倦。
(三)产业链延展
电视剧可以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开发和售卖,从而不断拉长产业链,实现价值增值。这种“可延展性”,是电视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有机组成部分与物质产品生产的最大区别。
电视剧产业链延展主要包括:音像制品、图书、形象(品牌)授权业务、主题公园等。以《大长今》为例,该剧的热播,使得一切与之有关的商品和服务都炙手可热。仅小说就有两个版本,电视漫画也在同步发行,文字版的漫画也非常畅销。与其相关的导游手册以及《大长今海苔》、《大长今泡菜》等食谱也广受好评。不仅在韩国,甚至在中国再次掀起韩国的“食风”、“衣风”、“医风”、“学风”、“游风”。其中“游风”最为强劲。负责拍摄该剧的MBC电视台将位于汉城近郊的拍摄现场保留包装成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大长今公园”,成为来韩旅游的景点之一。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世界各国旅行社都专门开辟了“大长今”精品路线游。这样,产业链条上的不同文化产品被有机串联,运转自如,使链条上的每个产品都有升值的可能。
可见,成功的影视作品蕴含着巨大的增值力,它不再是单纯的文化商品,它在产业链条的一次次延伸和同其他产业的一次次结合中像滚雪球般不断累积自己的附加价值,它的触角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总之,21世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世纪,而我国的电视剧产业化程度还在起步阶段,整体产业链的运作和单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转变思想、抓住机遇、找出问题并各个击破,让“汉风”吹入韩国,吹入日本,风行整个世界的日子,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