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成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样是评价自己及同学学习活动的主体。而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力也很重要。所以课堂教学评价应建立一种多元的评价机制——以教师、家长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充分依靠这些评价的主体力量,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教师评价。
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也仍然是不容忽视的评价主体之一。在教师的评价上,我们着重关注的是如何让教师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日常的教育行为入手,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基于以上认识,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的做法真独特”、“你的观察真仔细”、“你真是一个数学小博士”等。我在教学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时,让学生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并找出规律。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有自己的发现。其中有一位学生说:“我发现计算规律是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被省去的0。”老师当即就给予了肯定:“你说得真好,跟数学家的发现一模一样。”其他小组都派代表表达了自己的发现规律,有些学生语言表达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只要内容正确,教师都恰如其分地给予了评价。而二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图案小五星、小红花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教师还让学生累积自己所得的红花、五星、表扬信等
二、学生评价
在课堂上的学习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应更多地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反思的形式,充分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例如,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在黑板上出示:把4/5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教师组织学生放手尝试,然后让学生汇报
1、4/5=4÷2/5=2/5(米)把4/5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把4個1/5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米,也就是2/5米。
2、4/5÷2=4/5×1/2=2/5(米)把4/5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的长度就是求4/5米的1/2是多少。
3、4/5÷2=4/5÷2/1=4÷2/5÷1=2/5(米)
4、4/5米也就是0.8米,0.8÷2=0.4(米)出示这几种方法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对这几种方法都认可吗?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这就促使学生在对自己原有的方法作进一步的思考,并通过比较、评价,反思明确哪种方法更具有普遍价值,以便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够进行充分的自主尝试,互相评价、自我反思。我感觉这样的评价过程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反思,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
三、家长评价。
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最了解,让家长参与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学生家长可用自己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对学生的个性完善和能力提高有着独道的促进作用。因此,家长要不定期地对自己的子女在数学课上的表现向教师反应(进步,学习兴趣浓;退步,对数学课表现出厌烦等。)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工作,让学校评价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家庭,让家长和学校加强了联系,真正构建了多元的评价体系。正是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在家长、教师所共同构建的和谐统一的教育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要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功能,关注个体差异,使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长。
一、教师评价。
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也仍然是不容忽视的评价主体之一。在教师的评价上,我们着重关注的是如何让教师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日常的教育行为入手,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基于以上认识,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的做法真独特”、“你的观察真仔细”、“你真是一个数学小博士”等。我在教学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时,让学生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并找出规律。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有自己的发现。其中有一位学生说:“我发现计算规律是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被省去的0。”老师当即就给予了肯定:“你说得真好,跟数学家的发现一模一样。”其他小组都派代表表达了自己的发现规律,有些学生语言表达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只要内容正确,教师都恰如其分地给予了评价。而二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图案小五星、小红花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教师还让学生累积自己所得的红花、五星、表扬信等
二、学生评价
在课堂上的学习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应更多地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反思的形式,充分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例如,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在黑板上出示:把4/5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教师组织学生放手尝试,然后让学生汇报
1、4/5=4÷2/5=2/5(米)把4/5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把4個1/5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米,也就是2/5米。
2、4/5÷2=4/5×1/2=2/5(米)把4/5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的长度就是求4/5米的1/2是多少。
3、4/5÷2=4/5÷2/1=4÷2/5÷1=2/5(米)
4、4/5米也就是0.8米,0.8÷2=0.4(米)出示这几种方法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对这几种方法都认可吗?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这就促使学生在对自己原有的方法作进一步的思考,并通过比较、评价,反思明确哪种方法更具有普遍价值,以便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够进行充分的自主尝试,互相评价、自我反思。我感觉这样的评价过程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反思,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
三、家长评价。
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最了解,让家长参与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学生家长可用自己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对学生的个性完善和能力提高有着独道的促进作用。因此,家长要不定期地对自己的子女在数学课上的表现向教师反应(进步,学习兴趣浓;退步,对数学课表现出厌烦等。)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工作,让学校评价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家庭,让家长和学校加强了联系,真正构建了多元的评价体系。正是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在家长、教师所共同构建的和谐统一的教育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要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功能,关注个体差异,使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