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型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内容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是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 应用型人才 就业 实践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为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了解工商企业管理一般的基础知识,熟悉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专业认知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塑造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专业业务工作的技能,能从事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具有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成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多项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较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满意度也不高。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国际化、市场化和普及化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本科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亟待对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进行系统改革,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局限性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理论研究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目前很多学校对工商管理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较难以适应企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比如有些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按综合性大学模式办学,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有些高校按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办学,面向中小企业,培养适用性的人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这种笼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没有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实力水平,也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市场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陈旧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陈旧老化、更新慢、缺乏前瞻性等问题。先进信息量不足,信息更新频率较低,陈旧落后的课程不能适时淘汰,而另一些贴近学科发展前沿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又不能较快增设,其结果是课程的更新速度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得不到最新知识的教育,必然不能很好地掌握该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动态,造成创新方向不明[2]。
(三)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目前,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仍是高校的主要模式。这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注重知识教学,忽视能力培养,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灌输的知识仓库和存储器,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将教师权威绝对。这种简单的单向“填鸭式”的强制灌输,忽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对学生独立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其只能教会学生模仿和记忆,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创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四)学生实践环节薄弱
工商管理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但其教学同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实际操作的结合还存在许多脱节。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专业灵活性和自主性,从理论到理论,过分强调课堂教学,所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导致培养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适应岗位要求的上手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本科教育“理论化”。受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限制,我们的专业教学容易脱离实践空谈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二是本科教育“专科化”。本科不专,实践教学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虽然各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较为重视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毕业生在毕业之前都经历了时间长短不一的实习,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达到实习的要求。学生到企业或行政管理机关去实习只不过是做一些单的重复操作的事情,有的企业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长期把他们固定在某个岗位,而不愿意让学生实习多个岗位,这样的实习不能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得到实践的锻炼。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在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求生存能力的形成,影响到其竞争力的培育。
(五)“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管理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往往涉及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及各种工程技术科学,这大大增加了管理学研究和教学的难度。对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也要求教师具有 “双师” 素质,所谓 “双师”,就是教师除教学职务如教授、讲师外,还具备经过考试或评定取得的职称,如注册会讲师、律师、工程师,或被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聘任为相应职务。但现实中,真正符合上述要求的師资不多,不是理论水平不高,就是实践能力不强。
三、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早已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公司、企业的中层、基层管理岗位。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管理技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为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为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如战略技能、决策技能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如专业技能、人际技能的培养。要将学生培养成掌握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专门知识与方法,并具有扎实宽厚的综合性多学科基础知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具有操作层所需要的执行力和中层管理者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教师队伍的再教育
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首先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教师队伍同样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从事工商管理教学的专任教师除了高学历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企业时间管理经验。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鼓励优秀教师积极进行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使教师能随时掌握国内外工商管理的最新研究动态;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与企业加强合作,多方面创造条件,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的管理,一方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为教师积累了实践管理的经验,这样就能使课堂讲授的内容不会与实际情况脱节。
(三)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最终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课程体系的教育。各高校课程体系的规划与设计不必千篇一律,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背景的差异性要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该有所体现。即除了各学校都一样的工商管理必须有的一些主干课程以外,各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还可给学生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既可以保证各高校的毕业生有自己的专长,又能在今后相对熟悉的领域有较大的用武之地。同时,各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时应注意一些不同类型课程的比例关系。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等。
[关键词]工商管理 应用型人才 就业 实践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为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了解工商企业管理一般的基础知识,熟悉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专业认知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塑造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专业业务工作的技能,能从事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具有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成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多项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较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满意度也不高。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国际化、市场化和普及化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本科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亟待对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进行系统改革,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局限性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理论研究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目前很多学校对工商管理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较难以适应企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比如有些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按综合性大学模式办学,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有些高校按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式办学,面向中小企业,培养适用性的人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这种笼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没有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实力水平,也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市场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陈旧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陈旧老化、更新慢、缺乏前瞻性等问题。先进信息量不足,信息更新频率较低,陈旧落后的课程不能适时淘汰,而另一些贴近学科发展前沿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又不能较快增设,其结果是课程的更新速度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得不到最新知识的教育,必然不能很好地掌握该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动态,造成创新方向不明[2]。
(三)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目前,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仍是高校的主要模式。这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注重知识教学,忽视能力培养,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灌输的知识仓库和存储器,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将教师权威绝对。这种简单的单向“填鸭式”的强制灌输,忽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对学生独立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其只能教会学生模仿和记忆,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创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四)学生实践环节薄弱
工商管理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但其教学同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实际操作的结合还存在许多脱节。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专业灵活性和自主性,从理论到理论,过分强调课堂教学,所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导致培养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适应岗位要求的上手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本科教育“理论化”。受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限制,我们的专业教学容易脱离实践空谈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二是本科教育“专科化”。本科不专,实践教学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虽然各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较为重视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毕业生在毕业之前都经历了时间长短不一的实习,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达到实习的要求。学生到企业或行政管理机关去实习只不过是做一些单的重复操作的事情,有的企业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长期把他们固定在某个岗位,而不愿意让学生实习多个岗位,这样的实习不能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得到实践的锻炼。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在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求生存能力的形成,影响到其竞争力的培育。
(五)“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管理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往往涉及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及各种工程技术科学,这大大增加了管理学研究和教学的难度。对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也要求教师具有 “双师” 素质,所谓 “双师”,就是教师除教学职务如教授、讲师外,还具备经过考试或评定取得的职称,如注册会讲师、律师、工程师,或被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聘任为相应职务。但现实中,真正符合上述要求的師资不多,不是理论水平不高,就是实践能力不强。
三、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早已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公司、企业的中层、基层管理岗位。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管理技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为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为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如战略技能、决策技能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如专业技能、人际技能的培养。要将学生培养成掌握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专门知识与方法,并具有扎实宽厚的综合性多学科基础知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具有操作层所需要的执行力和中层管理者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教师队伍的再教育
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首先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教师队伍同样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从事工商管理教学的专任教师除了高学历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企业时间管理经验。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鼓励优秀教师积极进行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使教师能随时掌握国内外工商管理的最新研究动态;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与企业加强合作,多方面创造条件,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的管理,一方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为教师积累了实践管理的经验,这样就能使课堂讲授的内容不会与实际情况脱节。
(三)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最终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课程体系的教育。各高校课程体系的规划与设计不必千篇一律,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背景的差异性要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该有所体现。即除了各学校都一样的工商管理必须有的一些主干课程以外,各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还可给学生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既可以保证各高校的毕业生有自己的专长,又能在今后相对熟悉的领域有较大的用武之地。同时,各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时应注意一些不同类型课程的比例关系。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