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文化大视野之下的文学观和诗性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观出发,提出古代文学教学应建立文史哲不分家的回归意识和与艺术等学科的融通意识。文章并以大量课堂实例证明,文学教学中教师以情怀感染学生才是课堂魅力的真正所在。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文化视野;诗性教育
古代文学教学如何突出重围,实现自己的课程价值,在大学教育中达到其传承文化、提升素养的宏观目标?笔者认为,以文学的方式教文学或许是走出教学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建立开放的文化大视野下的文学观,
让文学回归本真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呈现方式之一,但文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文学在其没有取得独立地位的最初阶段,是混沌地与各种意识形态包裹在一起的,所以上古神话既是地理的,也是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诗歌最早的形态是与音乐相伴随着的;古代散文的发展和史官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古代文科有三大学科,文学、史学、哲学,历来就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說法,这也是几千年中国文化学术的优良传统。清朝桐城派提倡写文章要“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近代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十六讲》中也提到:“虽然他们并不以文学为业,但他们的文章,却也是光彩焕发,风致道美,其结构的严整,文句的精粹,都为汉以后散文作家所少见。他们每能以盛水不漏的严密的哲学思想,装载于美丽多趣的文字里,驱遣着丰富的想像,生动的比喻,活泼而有情致的文辞,为他自己的应用。因此,他们的作品,便不惟成了哲学上的名著,也成了文学上的名著。”近代以来,我国引进西方学科体系后,人文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化,大学院系壁垒森严,学科之间交融甚少。虽然分科有利于更深入更专业的研究,但是对于教学而言,建立文史哲不分家的回归意识,更有利于在宏观背景下准确地认识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如果说先秦两汉文学家的第一身份以思想家、政治家或史官居多,那么白“文的自觉”以来,文人的身份多重化,这也决定了他们创作的多元视角。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还通音律,他作诗既有音乐的节奏美感,又有画面的丰富层次。苏轼“诗画本一律”的美学理论,正是建立在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推崇之上的,也正是由于这个理论的提出才使得绘画获得了与诗歌同等的地位,文人画至此开始发展成熟。可见,讲苏轼只提诗词文远远不够,如能结合他书法绘画的艺术成就或在众多领域的尝试与实践,则能更准确地理解他自由的文艺观。中国艺术认为诗书画境界相通,国外也有“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福楼拜)之说,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很有必要建立与艺术及其他门类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的融通意识。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不仅有助于学科教学走出自我封闭的发展之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审美素养。
笔者的实践是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每节课“从××说起一一”,从考古、书法、音乐、建筑等其他学科入手,带入时代氛围、文体特征以及作家风神,形成多维度的人文观照。例女口.《诗经》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说起,屈原从曾侯乙编钟说起,汉朝文章从“马踏飞燕”说起,唐诗从《簪花仕女图》说起,宋诗从梅兰竹菊说起,元曲从马可波罗说起,《红楼梦》从巨贪和珅说起。每一个导入就像一次托物起兴,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在徐徐展开的历史文化长卷中,学生获得的是一种视野和认识文学的思维方式。
【示例1】“李白”导入一一从张旭狂草说起:……张旭草书纯系一片神机,笔走龙蛇,气吞山河,一派浪漫、流丽的盛唐气息。传说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从而笔势益振。……舞蹈在一定的时间顺序中,通过造型、节奏的变化来表现美;草书在连绵不断的书写中,通过布局、力度形成旋律。观舞姿而进书法,盛唐的草书不正是纸上的舞蹈吗?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他们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共同传达了盛唐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气质,天马行空,龙飞凤舞、轻盈华美,畅快淋漓……”同理,“杜甫”一节从颜体楷书说起:“世人皆知颜真卿为大书法家,却不知他还是忠烈之士。……书法乃为人之法,千古之下,为何临帖偏选颜之楷?……安史之乱之后,盛唐雄浑之势己被纳入凝练的规范之中,杜甫开启的是中唐之韵。”如此拓展前后形成对比,教学难点“李杜之于盛唐的不同意义一突破旧的美学标准一确立新的社会规范”也迎刃而解。
【示例2】“东汉后期诗歌”导入一一从汉末气候说起:“说到东汉末年的社会,通常都以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战乱频繁等语概括。……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指出:气候主宰着人类生存环境,对历史的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明显的寒冷期,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就是其中之一,东汉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就与此有关。灾害导致疫病的大规模流行,短短30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就有12次。社会灾难必然会对民众信仰与社会心理产生深刻影响,这个时期的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建安文学,直至魏晋文人作品中流露出的生命意识,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诗经》时代中国处于相对稳定的温暖期,黄河流域有些地方的农业种植可以一年两熟。”以其他学科领域的学术成果导入,使学生更易理解这个时期诗歌之所以能够突破《诗经》“温柔敦厚”的审美品格,其强烈慨叹与深刻悲凉,实际是气候影响人类生存状态的表现之一。
还有一些社会现象、时代风尚的引入,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诸如唐代人将牡丹奉为国色天香,折射的是开放的心态;南宋文人喜梅花,是半壁江山之下不屈的励志;美男潘安之所以出现在魏晋并非偶然,反映的是这个时期社会开始关注外在的风貌,人物品藻审美标准的出现,是士人人格精神独立的表现,也是文学的全面自觉的体现。
除了导入,课后思考练习的设计,也是见匠心的地方。通常的课后思考,答案都在教材中,基本是一種文字上的重复或概括。而笔者课后布置的延伸思考,则力求突破传统文学的限固,真正起到拓展思维的作用。举例:“甲骨文中,一年是用‘春’‘秋’来区分季节的,‘夏’‘冬’指称季节的用法要略晚些。为什么古人独对‘春’‘秋’敏感?为什么用‘春秋’来借代史书?由此形成的‘春秋’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有怎样的含义?传统意象中‘春’与‘秋’的象征意义、情感倾向又有何不同?”“在秦始皇对历史记忆的严厉抹杀与清洗中,楚人的著作只有个别逃过劫难,成为中国文化仰之弥高的经典,两千多年来,我们通常都以为这就是楚人留下的全部遗产,其实远非如此。检视现代楚文化考古,你能举出哪些震惊世界的发现?假设秦楚之争以楚人统一全国告终,中国由庄、屈思想统一,那么中华文明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今日西湖上有白堤苏堤各一道,是白居易苏轼在杭州为官时的德政,你认为它们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在哪里?”“2004年由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上演,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时尚话题。如何将高雅的昆曲艺术与21世纪的审美意识接轨?怎样看待昆曲艺术进校园的文化举措?如何看待近年来京城青年中兴起的昆曲热?”“西方人将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形式称之为梅兰芳体系,它有什么显著特征?为什么它能与好莱坞百老汇表演体系、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应而立?”“《红楼梦》自问世以来被搬上舞台、银幕无数次,其中电视连续剧87版《红楼梦》与2011版《红楼梦》引发广泛热议,议论焦点围绕哪些方面展开?在社会上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问题或指向中华先祖的生存方式,或关联现代人的生活现实,或立足国际视野下中国文化的位置,将死的知识引向活水出口,将象牙塔里的高深学术转化为当下人文关怀,同时也唤醒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意识。 二、建立诗性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观,让文学找回诗意
文学是为生命打底色的课程,而不是为考试为就业而学的知识,以生命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以心灵滋养为最终目标的诗性教育,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1)多些情怀少些隔膜。胡适当年在北大讲课,特别着意西洋的演讲技巧,既有学者气息又有演说家神态语气,自然引来拥趸无数。抗战期间,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停了白天的课,带学生到月下讲《月赋》,被学生呼作魏晋人物。民國教授或儒雅谨严或犀利狂放的教学个性,来自笃实的诗书底蕴与浓厚的人文情怀。而当今,科研项目与论文唯上的大学里,教师已没有锤炼教学语言的意识与习惯,情景教学往往被认为是花架子或小儿科,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已交给所谓的现代手段PPT,大学教育普遍忽视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笔者曾布置过一个作业:“唐宋文学精彩纷呈,你喜欢谁呢?试以其诗句为题并自拟副标题,借助其作品一首或若干,解读其独有的生命姿态。”其实,教师在讲台上何尝不是一种生命姿态的展现呢?
(2)多些描述少些说明。课堂上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讲解说明以再现为目的,多取客观态度。描述、抒情、议论属主观表现类,可使听者获得一种情绪体验和审美愉悦。虽然文学史有着理性思维的特征,但文学本身是充满感性色彩的,过分强调理性的分析,往往会忽略心灵的触发、情感的浸染。比如课题内容,习惯性表述是“先秦文学”“永明体与齐梁诗坛”“大历诗风”,包含时代、文体、风格、流派等信息。但如果换做“魂兮归来”“重归桃花源”“唐诗江山~‘宋词庭院”“元气淋漓”这样的表述,则多了一个想象空间,自课题即已进入情感体验。条分缕析的“一、二、三”,就不及“庭院深深一一北宋词坛,冷月无声一一南宋词坛”“南戏一一传奇的前世,昆曲一一传奇的今生”更有情致与韵味。又如:“辛弃疾是一位英雄!他是骑着战马登上人生舞台的,他人生第一个角色是沦陷区起义军首领。23岁率军南归,一心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叹他一腔报国热血无处抛洒,天南地北调任无法作为……历史没有给他以政治的舞台、杀敌的战场,这是民族的悲哀,但苍天有眼,让他把满腔的赤诚和纵横的才气挥洒在词坛上,成为了顶天立地驰骋文坛的英雄。却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对于文学而言,情理兼具的语言是最好的课堂媒介,其感染力是其他任何媒体手段所不及的。
(3)多些涵咏少些讲解。由于受史学本位观念的影响和课时紧张的制约,很多大学中文系只开“中国文学史”,《作品选读》只作为参考资料,作品沦为文学史的佐证材料,课堂上往往略作讲解一带而过,更不可能去靜心透过文本探究其背后的生命本质。而实际上,千百年前的古人为什么哭为什么笑,那理由和现代人是一样的,那些如今在我们看来有些艰涩的文句,都是从活生生的生命际遇中来的,只有涵咏文本,才能获得更为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比如《诗经》的教学,不从《诗经》的编定流传、思想内容开始,而是起于《蒹葭》细读。经典意象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背影,从ang韵的境界阔达犹有不尽之意,到i韵的不得之苦仍然执念追寻,在一唱三叠的回环中蜿蜒着诗歌的含蓄朦胧。虽隔着几千年的距离,但歌声中有着同样的情愫,在现代的语境里寻找古典情怀,如此课堂确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乐。
文学是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学问,只有放下功利,以文学的方式教文学,才可以回到文学的诗意本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文化视野;诗性教育
古代文学教学如何突出重围,实现自己的课程价值,在大学教育中达到其传承文化、提升素养的宏观目标?笔者认为,以文学的方式教文学或许是走出教学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建立开放的文化大视野下的文学观,
让文学回归本真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呈现方式之一,但文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文学在其没有取得独立地位的最初阶段,是混沌地与各种意识形态包裹在一起的,所以上古神话既是地理的,也是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诗歌最早的形态是与音乐相伴随着的;古代散文的发展和史官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古代文科有三大学科,文学、史学、哲学,历来就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說法,这也是几千年中国文化学术的优良传统。清朝桐城派提倡写文章要“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近代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十六讲》中也提到:“虽然他们并不以文学为业,但他们的文章,却也是光彩焕发,风致道美,其结构的严整,文句的精粹,都为汉以后散文作家所少见。他们每能以盛水不漏的严密的哲学思想,装载于美丽多趣的文字里,驱遣着丰富的想像,生动的比喻,活泼而有情致的文辞,为他自己的应用。因此,他们的作品,便不惟成了哲学上的名著,也成了文学上的名著。”近代以来,我国引进西方学科体系后,人文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化,大学院系壁垒森严,学科之间交融甚少。虽然分科有利于更深入更专业的研究,但是对于教学而言,建立文史哲不分家的回归意识,更有利于在宏观背景下准确地认识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如果说先秦两汉文学家的第一身份以思想家、政治家或史官居多,那么白“文的自觉”以来,文人的身份多重化,这也决定了他们创作的多元视角。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还通音律,他作诗既有音乐的节奏美感,又有画面的丰富层次。苏轼“诗画本一律”的美学理论,正是建立在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推崇之上的,也正是由于这个理论的提出才使得绘画获得了与诗歌同等的地位,文人画至此开始发展成熟。可见,讲苏轼只提诗词文远远不够,如能结合他书法绘画的艺术成就或在众多领域的尝试与实践,则能更准确地理解他自由的文艺观。中国艺术认为诗书画境界相通,国外也有“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福楼拜)之说,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很有必要建立与艺术及其他门类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的融通意识。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不仅有助于学科教学走出自我封闭的发展之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审美素养。
笔者的实践是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每节课“从××说起一一”,从考古、书法、音乐、建筑等其他学科入手,带入时代氛围、文体特征以及作家风神,形成多维度的人文观照。例女口.《诗经》从流行歌曲《在水一方》说起,屈原从曾侯乙编钟说起,汉朝文章从“马踏飞燕”说起,唐诗从《簪花仕女图》说起,宋诗从梅兰竹菊说起,元曲从马可波罗说起,《红楼梦》从巨贪和珅说起。每一个导入就像一次托物起兴,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在徐徐展开的历史文化长卷中,学生获得的是一种视野和认识文学的思维方式。
【示例1】“李白”导入一一从张旭狂草说起:……张旭草书纯系一片神机,笔走龙蛇,气吞山河,一派浪漫、流丽的盛唐气息。传说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从而笔势益振。……舞蹈在一定的时间顺序中,通过造型、节奏的变化来表现美;草书在连绵不断的书写中,通过布局、力度形成旋律。观舞姿而进书法,盛唐的草书不正是纸上的舞蹈吗?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他们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共同传达了盛唐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气质,天马行空,龙飞凤舞、轻盈华美,畅快淋漓……”同理,“杜甫”一节从颜体楷书说起:“世人皆知颜真卿为大书法家,却不知他还是忠烈之士。……书法乃为人之法,千古之下,为何临帖偏选颜之楷?……安史之乱之后,盛唐雄浑之势己被纳入凝练的规范之中,杜甫开启的是中唐之韵。”如此拓展前后形成对比,教学难点“李杜之于盛唐的不同意义一突破旧的美学标准一确立新的社会规范”也迎刃而解。
【示例2】“东汉后期诗歌”导入一一从汉末气候说起:“说到东汉末年的社会,通常都以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战乱频繁等语概括。……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指出:气候主宰着人类生存环境,对历史的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明显的寒冷期,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就是其中之一,东汉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就与此有关。灾害导致疫病的大规模流行,短短30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就有12次。社会灾难必然会对民众信仰与社会心理产生深刻影响,这个时期的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建安文学,直至魏晋文人作品中流露出的生命意识,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诗经》时代中国处于相对稳定的温暖期,黄河流域有些地方的农业种植可以一年两熟。”以其他学科领域的学术成果导入,使学生更易理解这个时期诗歌之所以能够突破《诗经》“温柔敦厚”的审美品格,其强烈慨叹与深刻悲凉,实际是气候影响人类生存状态的表现之一。
还有一些社会现象、时代风尚的引入,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诸如唐代人将牡丹奉为国色天香,折射的是开放的心态;南宋文人喜梅花,是半壁江山之下不屈的励志;美男潘安之所以出现在魏晋并非偶然,反映的是这个时期社会开始关注外在的风貌,人物品藻审美标准的出现,是士人人格精神独立的表现,也是文学的全面自觉的体现。
除了导入,课后思考练习的设计,也是见匠心的地方。通常的课后思考,答案都在教材中,基本是一種文字上的重复或概括。而笔者课后布置的延伸思考,则力求突破传统文学的限固,真正起到拓展思维的作用。举例:“甲骨文中,一年是用‘春’‘秋’来区分季节的,‘夏’‘冬’指称季节的用法要略晚些。为什么古人独对‘春’‘秋’敏感?为什么用‘春秋’来借代史书?由此形成的‘春秋’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有怎样的含义?传统意象中‘春’与‘秋’的象征意义、情感倾向又有何不同?”“在秦始皇对历史记忆的严厉抹杀与清洗中,楚人的著作只有个别逃过劫难,成为中国文化仰之弥高的经典,两千多年来,我们通常都以为这就是楚人留下的全部遗产,其实远非如此。检视现代楚文化考古,你能举出哪些震惊世界的发现?假设秦楚之争以楚人统一全国告终,中国由庄、屈思想统一,那么中华文明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今日西湖上有白堤苏堤各一道,是白居易苏轼在杭州为官时的德政,你认为它们对于杭州这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在哪里?”“2004年由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上演,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时尚话题。如何将高雅的昆曲艺术与21世纪的审美意识接轨?怎样看待昆曲艺术进校园的文化举措?如何看待近年来京城青年中兴起的昆曲热?”“西方人将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形式称之为梅兰芳体系,它有什么显著特征?为什么它能与好莱坞百老汇表演体系、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应而立?”“《红楼梦》自问世以来被搬上舞台、银幕无数次,其中电视连续剧87版《红楼梦》与2011版《红楼梦》引发广泛热议,议论焦点围绕哪些方面展开?在社会上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问题或指向中华先祖的生存方式,或关联现代人的生活现实,或立足国际视野下中国文化的位置,将死的知识引向活水出口,将象牙塔里的高深学术转化为当下人文关怀,同时也唤醒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意识。 二、建立诗性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观,让文学找回诗意
文学是为生命打底色的课程,而不是为考试为就业而学的知识,以生命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以心灵滋养为最终目标的诗性教育,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1)多些情怀少些隔膜。胡适当年在北大讲课,特别着意西洋的演讲技巧,既有学者气息又有演说家神态语气,自然引来拥趸无数。抗战期间,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停了白天的课,带学生到月下讲《月赋》,被学生呼作魏晋人物。民國教授或儒雅谨严或犀利狂放的教学个性,来自笃实的诗书底蕴与浓厚的人文情怀。而当今,科研项目与论文唯上的大学里,教师已没有锤炼教学语言的意识与习惯,情景教学往往被认为是花架子或小儿科,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已交给所谓的现代手段PPT,大学教育普遍忽视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笔者曾布置过一个作业:“唐宋文学精彩纷呈,你喜欢谁呢?试以其诗句为题并自拟副标题,借助其作品一首或若干,解读其独有的生命姿态。”其实,教师在讲台上何尝不是一种生命姿态的展现呢?
(2)多些描述少些说明。课堂上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讲解说明以再现为目的,多取客观态度。描述、抒情、议论属主观表现类,可使听者获得一种情绪体验和审美愉悦。虽然文学史有着理性思维的特征,但文学本身是充满感性色彩的,过分强调理性的分析,往往会忽略心灵的触发、情感的浸染。比如课题内容,习惯性表述是“先秦文学”“永明体与齐梁诗坛”“大历诗风”,包含时代、文体、风格、流派等信息。但如果换做“魂兮归来”“重归桃花源”“唐诗江山~‘宋词庭院”“元气淋漓”这样的表述,则多了一个想象空间,自课题即已进入情感体验。条分缕析的“一、二、三”,就不及“庭院深深一一北宋词坛,冷月无声一一南宋词坛”“南戏一一传奇的前世,昆曲一一传奇的今生”更有情致与韵味。又如:“辛弃疾是一位英雄!他是骑着战马登上人生舞台的,他人生第一个角色是沦陷区起义军首领。23岁率军南归,一心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叹他一腔报国热血无处抛洒,天南地北调任无法作为……历史没有给他以政治的舞台、杀敌的战场,这是民族的悲哀,但苍天有眼,让他把满腔的赤诚和纵横的才气挥洒在词坛上,成为了顶天立地驰骋文坛的英雄。却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对于文学而言,情理兼具的语言是最好的课堂媒介,其感染力是其他任何媒体手段所不及的。
(3)多些涵咏少些讲解。由于受史学本位观念的影响和课时紧张的制约,很多大学中文系只开“中国文学史”,《作品选读》只作为参考资料,作品沦为文学史的佐证材料,课堂上往往略作讲解一带而过,更不可能去靜心透过文本探究其背后的生命本质。而实际上,千百年前的古人为什么哭为什么笑,那理由和现代人是一样的,那些如今在我们看来有些艰涩的文句,都是从活生生的生命际遇中来的,只有涵咏文本,才能获得更为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比如《诗经》的教学,不从《诗经》的编定流传、思想内容开始,而是起于《蒹葭》细读。经典意象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背影,从ang韵的境界阔达犹有不尽之意,到i韵的不得之苦仍然执念追寻,在一唱三叠的回环中蜿蜒着诗歌的含蓄朦胧。虽隔着几千年的距离,但歌声中有着同样的情愫,在现代的语境里寻找古典情怀,如此课堂确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乐。
文学是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学问,只有放下功利,以文学的方式教文学,才可以回到文学的诗意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