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光疗联合退黄散灌肠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给予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退黄散灌肠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的对照组,每组60人,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而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照射联合退黄散灌肠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退黄散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临床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也常有患儿死于胆红素脑病的报道,因此对病理性黄疸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常给予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确切,但有部分患儿效果较差,因此寻找其他治疗方案十分必要,退黄散为中药,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效 [1]。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对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蓝光照射联合退黄散灌肠的治疗方案,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有面目发黄、舌红苔黄、呕吐、精神差等临床表现,均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上述患儿均无梗阻性黄疸;均无皮肤过敏;均无心、肝、肾、神经系统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儿日龄在5~18天之间,平均(7.9±3.3)天;病程在5.6~10.7天之间,平均(9.5±4.3)天;在对照组患儿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儿日龄在6~18天之间,平均(8.9±3.2)天;患儿病程6.1~12.5天,平均(8.8±5.0)天。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蓝光照射前后半小时均给予口服维生素B2,每天2次,每次2.5mg。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蓝光箱型号XHZ,50赫兹,浙江戴维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对双面进行照射,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内,要对其双眼、会阴和足跟部的皮肤进行一定的防护,每天治疗10小时。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退黄散灌肠治疗,成分包括甘草3g,山桅子、黄柏各6g,生山植、金钱草、茯苓、生麦芽各10g,薏仁、车前子、茵陈各15g (均购自江苏天江药业公司生产的配方颗粒)。每天半剂,加至15ml的温水中,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与导管相连,将患儿取侧卧位,使用石蜡油润滑肛门口及导管,将导管插入至直肠内6cm左右,然后固定导管、紧闭肛门,将药液缓慢注入,之后将导管拔出,患儿取平卧位,药液在直肠内保留半小时,每天两次。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黄疸消失,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患儿的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正常。好转:黄疸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未完全正常,患儿的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好转;无效:黄疸、临床症状、肝功能等没有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总例数+好转/总例数)×100% [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而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值的比较(x±s, um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刚出生的新生儿较易发生黄疸,这是由于一方面胆红素生成较多,另一方面血浆中的白蛋白与其结合能力下降、代谢速度变慢,再加上肝肠循环发育不完全等原因使胆红素排泄较缓慢,容易在体内蓄积,极易发生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会在2周内消失,且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因此多不需要治疗。而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血清胆红素水平高,对患儿的影响较大,加上新生儿的血脑屏障未发育成熟,位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胆红素极易进入脑内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胆红素脑病,后果十分严重,在早期对病理性黄疸积极的治疗意义重大[3]。首选的治疗方案是使用蓝光对患儿进行照射,这是因为在蓝光下间接胆红素会从IXa(Z)型胆红素变为水溶性高的异构IXa(E)胆红素,因此能够很快的排入肠内或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减轻胆红素在体内的蓄积,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4]。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给予观察组患儿蓝光照射联合退黄散灌肠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前,两组患而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蓝光照射联合退黄散灌肠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属于“胎黄”范畴,是因为母体湿热,邪毒熏蒸胎体,新生儿脾不健运,元气不足,致使无法疏泄胎体毒邪湿热,应给予以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为主[5]。退黄散内含多种草药,茵陈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桅子具有清泻三焦湿热的效果,车前子、黄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尿之效;金钱草有清热解毒利湿之效;生山楂、生麦芽具有助脾胃机运、调和诸草药的作用;茯苓、薏仁具有健脾利湿、协助疏泄郁滞的功效,甘草有健脾胃之功效。有药理实验证明茵陈能够促进胆汁的分泌及排泄,因此能够改善黄疸的症状;桅子一方面能够减少体内胆红素的生成,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我们考虑到新生儿黄疸患儿常伴有呕吐,我们通过灌肠给药,能够经直肠粘膜吸收,吸收好且不良反应少 [6]。
综上所述,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照射联合退黄散灌肠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秋月,王竹颖,李颖翠等.生后24h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5):463-464,467.
[2] 毛英.新生儿黄疸治疗现状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2,17(5):723-726.
[3] 崔友国.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茵栀黄颗粒高位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6):23-24.
[4] 林志红,管志伟,宋桂华等.退黄散灌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30例[J].中医研究,2012,25(12):24-26.
[5] 陈素萍.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93例[J].中国药业,2012,21(8):86-87.
[6] 杨广栋,陈兰羽,张莎莎等.茵陈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2,31(5):455-457.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退黄散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临床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也常有患儿死于胆红素脑病的报道,因此对病理性黄疸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常给予蓝光照射治疗,效果确切,但有部分患儿效果较差,因此寻找其他治疗方案十分必要,退黄散为中药,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效 [1]。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对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蓝光照射联合退黄散灌肠的治疗方案,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有面目发黄、舌红苔黄、呕吐、精神差等临床表现,均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上述患儿均无梗阻性黄疸;均无皮肤过敏;均无心、肝、肾、神经系统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儿日龄在5~18天之间,平均(7.9±3.3)天;病程在5.6~10.7天之间,平均(9.5±4.3)天;在对照组患儿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儿日龄在6~18天之间,平均(8.9±3.2)天;患儿病程6.1~12.5天,平均(8.8±5.0)天。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蓝光照射前后半小时均给予口服维生素B2,每天2次,每次2.5mg。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蓝光箱型号XHZ,50赫兹,浙江戴维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对双面进行照射,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内,要对其双眼、会阴和足跟部的皮肤进行一定的防护,每天治疗10小时。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退黄散灌肠治疗,成分包括甘草3g,山桅子、黄柏各6g,生山植、金钱草、茯苓、生麦芽各10g,薏仁、车前子、茵陈各15g (均购自江苏天江药业公司生产的配方颗粒)。每天半剂,加至15ml的温水中,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与导管相连,将患儿取侧卧位,使用石蜡油润滑肛门口及导管,将导管插入至直肠内6cm左右,然后固定导管、紧闭肛门,将药液缓慢注入,之后将导管拔出,患儿取平卧位,药液在直肠内保留半小时,每天两次。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黄疸消失,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患儿的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正常。好转:黄疸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未完全正常,患儿的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好转;无效:黄疸、临床症状、肝功能等没有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总例数+好转/总例数)×100% [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而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值的比较(x±s, um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刚出生的新生儿较易发生黄疸,这是由于一方面胆红素生成较多,另一方面血浆中的白蛋白与其结合能力下降、代谢速度变慢,再加上肝肠循环发育不完全等原因使胆红素排泄较缓慢,容易在体内蓄积,极易发生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会在2周内消失,且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因此多不需要治疗。而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血清胆红素水平高,对患儿的影响较大,加上新生儿的血脑屏障未发育成熟,位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胆红素极易进入脑内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胆红素脑病,后果十分严重,在早期对病理性黄疸积极的治疗意义重大[3]。首选的治疗方案是使用蓝光对患儿进行照射,这是因为在蓝光下间接胆红素会从IXa(Z)型胆红素变为水溶性高的异构IXa(E)胆红素,因此能够很快的排入肠内或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减轻胆红素在体内的蓄积,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4]。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给予观察组患儿蓝光照射联合退黄散灌肠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前,两组患而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蓝光照射联合退黄散灌肠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属于“胎黄”范畴,是因为母体湿热,邪毒熏蒸胎体,新生儿脾不健运,元气不足,致使无法疏泄胎体毒邪湿热,应给予以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为主[5]。退黄散内含多种草药,茵陈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桅子具有清泻三焦湿热的效果,车前子、黄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尿之效;金钱草有清热解毒利湿之效;生山楂、生麦芽具有助脾胃机运、调和诸草药的作用;茯苓、薏仁具有健脾利湿、协助疏泄郁滞的功效,甘草有健脾胃之功效。有药理实验证明茵陈能够促进胆汁的分泌及排泄,因此能够改善黄疸的症状;桅子一方面能够减少体内胆红素的生成,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我们考虑到新生儿黄疸患儿常伴有呕吐,我们通过灌肠给药,能够经直肠粘膜吸收,吸收好且不良反应少 [6]。
综上所述,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照射联合退黄散灌肠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秋月,王竹颖,李颖翠等.生后24h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5):463-464,467.
[2] 毛英.新生儿黄疸治疗现状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2,17(5):723-726.
[3] 崔友国.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茵栀黄颗粒高位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6):23-24.
[4] 林志红,管志伟,宋桂华等.退黄散灌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30例[J].中医研究,2012,25(12):24-26.
[5] 陈素萍.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93例[J].中国药业,2012,21(8):86-87.
[6] 杨广栋,陈兰羽,张莎莎等.茵陈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2,31(5):4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