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PCT及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PCT及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儿,另选取同期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排除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比较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不同阶段及对照患儿,血小板计数、中性杆状粒细胞比率、PCT和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感染时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明显提高,感染时PCT和CRP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感染前和感染控制后血小板计数,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PCT和CRP水平无明显变化。讨论: 结合实验室血常规、PCT及CRP的检测,对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中性杆状核粒细胞;PTC;CRP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value of blood test, PCT and CRP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neonatal sepsis. Methods: The children patients with neonatal sepsi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nd children patients with exclu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The changes of platelet count, neutrophil neutral rod ratio, PCT and CRP levels of all the children patient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hildren patients with neonatal sepsis, the platelet count were decreased, granulocyte neutral rod ratio were improved, the PCT and CRP levels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infection, there were differenc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P <0.05). The platelet count, granulocyte neutral rod ratio, PCT and CRP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infection were changed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Conclusions: Combined with laboratory blood test, PCT and CRP testing, it could have very important guidance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words: neonatal sepsis; platelet count; granulocyte neutral rod; PCT; CRP
  新生儿败血症作为新生儿期严重病症之一,患儿死亡率较高,及时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减少患儿并发症,降低患儿死亡率的关键所在[1]。因此,通过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特点的分析,以及血常规、CRP、PCT等检测结果的分析,期望能够寻找合适的实验室诊断途径,必将为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儿40例,其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介于1~30d之间,平均年龄为(11.58±2.95)d。所有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 败血症诊断标准参考 WHO 制定的相关标准制定。另选取同期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排除感染性疾病的患儿40例。两组入选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其差别均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于入院时、确诊后、病情稳定后,取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技师对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进行计数,取静脉血2~3ml,3500r/min离心4min,提取上层血清进行检测。PC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CRP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进
  检测。所有检测均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及程序进行。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不同阶段及对照患儿,血小板计数及中性杆状粒细胞比率情况,以及PCT和CRP水平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 0软件t 检验对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不同时期及对照患儿血小板计数及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相比,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感染时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5.37,P<0.05),而发生感染前和感染控制后血小板计数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结果见表1。
  表1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不同时期及对照患儿血小板计数及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情况的比较(X ± S)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2.2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不同时期及对照患儿PCT和CRP检测结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感染时PCT和CRP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8,5.97,P<0.05),而发生感染前和感染控制后PCT和CRP水平无明显变化。结果见表2。
  表2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不同时期及对照患儿PCT和CRP检测结果的比较(X ± S)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是由于在新生儿期,细菌侵染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而产生毒素,从而造成患儿全身性的感染,甚至导致患儿休克、死亡等危重症状。通过对血常规、PCT、CRP等检测水平比较研究,期望能够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已有研究证明,血小板的减少与败血症患儿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样本量少等特点,在健康新生儿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较低,通常小于10,同时,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越高表明炎性反应越明显,即患者病情越重,预后将越差[3]。在正常人的血液中,PCT水平很低,而当细菌感染时,在细菌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诱导下,PCT水平会迅速升高,且其浓度随感染的扩散及感染的程度而升高[4]。CRP主要在肝细胞内合成,其能够通过与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合,早期检测CRP既能够对感染是否存在进行判断,还有助于临床治疗措施的选择[5]。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感染时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明显提高,感染时PCT和CRP水平明显提高,而发生感染前和感染控制后血小板计数,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率,PCT和CRP水平无明显变化。结合实验室血常规、PCT及CRP的检测,对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健美.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测定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1):1424-1425.
  [2] 冯辉. 血小板计数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中临床价值[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7-48.
  [3] 崔英波,杜立中,陈意振,等. 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48-351.
  [4] 李淑丽,王北海,孙和才,等. 降钙素原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26-28.
  [5] 王荣霞,焦祖伟. CRP、WBC和ESR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71-7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小儿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重症急性胰腺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儿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B组患儿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连续治疗14d,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 ALB、PA、WBC,免疫学指标: CRP、IL-6、IL-1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探讨其耐药性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株168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经药敏试验,1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最高的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在耐药率方面,青霉素最高,其次为红霉素、四环素与克林霉素。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较高,临床中需加强药敏试验,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院外带入压疮患者家属对压疮预防和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向家属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应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数据。结果:院外发生压疮患者家属对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较低,对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有较高需求。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文化程度和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八师134团近五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和7-14岁儿童氟斑牙的患病情况,为防治碘缺乏病和氟斑牙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缺乏病调查方案(试行)和按全国地方病氟中毒监测方案。对近五年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论:使广大居民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树立健康人生观念,加强自身保护,提高防病能力。  关键词:地方病 防治效果 分析  地方病是指局限在某些地方发生的疾病。甲状腺肿和饮水型氟中毒是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门诊每月5d的抗菌药物处方,共计16055张,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使用频度、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为53.34%,以口服单联用药为主,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处方占总抗菌药物处方数93.06%,单联用药占总数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采取茵栀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新生儿黄疸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胆红素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皆有一定改善(P<0.05),但研究组更明显(P<0.0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我院眼科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笔者随机抽取我院眼科2013年6月至10月出院手术病历113份,结合诊断与手术,就其抗菌药物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内容进行统计,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围术期局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为93.81%,但存在用药时间过长和联合用药过多等问题,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术前术后联
期刊
摘要: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出血病变比较隐匿。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大多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腹症出现,少数则一开始就以不明原因的休克表现就诊的情况下才引起临床医师注意,往往容易延误治疗。我院自1989年至2013年共收治此症 44例。本文以下主要说明诊治情况报告  1、临床资料   本组男32例,女12例。年龄6~70岁,平均42岁。均以急腹症来诊,其中腹痛40例次,腹 膜刺激症36例次,腹胀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创伤性失血患者60例,按照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FP:RBCS)比例分为高比例组(FFP:RBCS≥1:1)、中比例组(1:2≤FFP:RBCS≤1:1)和低比例组(FFP:RBCS≤1:2),每组20例,比较三组输血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
期刊
摘 要:正确的中药煎服方法能充分溶出中药有效成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药材的煎药方法,特殊药品的特殊用法,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及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从而使中药发挥出最好的治疗疾病效果。  关键词:煎服方法 药效 服药禁忌  正确的中药材煎服方法能充分溶出中药的有效成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能使患者的疾病很快好转并痊愈,若煎服方法不当,则影响药效发挥,延长患者病程。  1、 煎药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