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兄妹档”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s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艺术界,诸如夫妻同台、子承父业,“同吃一行饭”的似不足为奇。但一对同胞兄妹,同在一个戏曲剧种,同登一舞台,同唱一出戏,却鲜有所闻,他们就是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杨华生和绿杨——一对难得的“兄妹档”。
  从《七十二家房客》中的伪警察“三六九”与女流氓“二房东”,到《糊涂爷娘》中丈夫孙平与其小市民气十足的妻子朱娟,他们塑造的形象已深深留在观众的记忆中。许多观众颇为关心他们退休后的生活和近况,为此,捎着大伙的敬意,笔者日前分别探望了这两位嫡亲兄妹。
  
  杨华生想起当年学艺启蒙之地
  
  毗邻淮海公园的一所甲级医院病房里,我见到了已经92岁的杨华生先生。从小看他戏长大的我,与他成了忘年交。躺在床上的杨老师一听说是当年“小马”的我,高兴地一骨碌爬起。在阿姨的搀扶下,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杨老师气色不错,阿姨告诉说,他胃口可以,每顿能吃一小碗,粥还不爱喝,要吃米饭,还挑剔菜,常从家里烧了带到医院。
  从病房望窗外,就是淮海公园。我知道,这里过去是有名的“外国坟山”,而80年前,杨华生学艺的启蒙之地就是这里。太巧了,我笑着问,你小时候放学回来,到这里来听卖梨膏糖的唱“小热昏”,还记得吗?”“记得,记得,小热昏。”他笑了。
  杨华生,原名杨宝康。杨家生活贫困,父亲到上海投亲,在英国人的怡和蛋厂当工人。10岁那年,母亲卖掉了珍藏多年的一副金耳环,送他到一家私塾读了一年书。不忍心弟弟失学,刚从北京回上海的姐姐,又拔下头上的金簪子卖了让他重新上学。正是由于这次复课,对他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上学就在这“外国坟山”附近。当时这里就像北京的“天桥”,是江湖艺人的集中场所。看西洋镜、变戏法,特别是卖梨膏糖的“小热昏”,唱一段后就会信口开河说一个笑话,让杨华生惊叹不已。这里成了他的乐园,每天放学,他必来这里观看表演,渐渐迷上了滑稽小唱。他还常带着妹妹绿杨去那里“不出钞票看白戏”,偷偷学习民间俚曲小调,回到家里练唱。
  1930年,父亲被解雇。13岁的杨华生停学后迫使他去学戏。他考进了上海大世界里的“华光新剧社”当练习生。这“华光新剧社”是个唱文明戏的班子,必须以“华”字来排名。由此,他改名为杨华生。从演跑龙套到顶角色,慢慢在剧中站住了脚。
  杨华生曾告诉我,真正促使他下决心唱滑稽的是当时华光社的一位老演员许醒民先生。当听到杨华生只读过两年书时,许不禁摇头,唉,你很聪明,可惜书读得太少,你若要唱“言论老生”,必须有台上即兴发挥议论的本事,而这没有学问不行,让你唱小生吧,你面孔又不算标致,眼睛太大,嘴吧又太瘪,也不行。看来,你只有唱“小滑稽”了!
  许先生这么一点,杨华生看到了自己的长短处,决心往演唱滑稽的方向发展。于是他一方面在文明戏中向演滑稽角色的演员学习,一方面揣摩独角戏的表演技巧。倘有“客串”他是绝不放过的。一天,机会来了,江笑笑要参与拍电影,鲍乐乐便拉杨华生当下手,演出《水果笑话》。杨华生平时看、学的本领全数拿出,果然配合默契,鲍乐乐连连称赞。自此,客串连绵不断,16岁,他开始跑码头了。
  自13岁从艺到73岁退休整整60个春秋。杨华生说,当年退休是我太太劝我,她说你现在年纪大了,唱的是滑稽戏,如果不滑稽,人家就不要看,如果滑稽,人家看你一把年纪可怜兮兮也不一定会笑,还不如退休。
  退休后,杨华生的生活可用“坐着就犯困,躺着睡不着;老的忘不掉,新的记不牢”来形容。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杨华生成了上海各大京剧票房的老票友,他字正腔圆的演唱总能引来满堂彩。“不过,我现在唱不动了。”杨华生笑着说。
  熟悉杨老师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贤内助,太太宋小琴原是沪剧演员,结婚30年来对杨老师的生活起居照料得无微不至。但宋老师这次告诉我,她现在身体比老杨还不好。血压高得已将降血药吃到最高限额。虽不能天天到医院,她还是要阿姨烧了好吃的菜送到医院。
  当我问道“绿杨来看过你吗?”杨老师答道:“绿杨是我妹妹,去年来过。她身体还好,脚不行,不能走。”
  我说,我要去看她,你有什么话要带给她吗?杨老师笑了,“没有没有,要她身体好!”
  
  绿杨说起往事还是那样有声有色
  
  绿杨,88岁。当我在杨树浦的寓所里见到她时,特给他捎来阿哥的话:“要你身体好!”她一脸高兴,说:“我与阿哥最好,他良心好,肯定长命!”
  绿杨,原名杨金凤,曾用艺名杨美媚。绿杨爱好戏曲,确受到哥哥的影响。兄妹俩从小一搭一档,你拉我唱,但家里是无能力供他们去拜师学艺的。因此,绿杨说,我们俩学戏是从“偷戏”开始的。
  那时他们家居住在马立斯菜场(现大沽路)附近,邻居中有不少是唱京戏的梨园子弟。当邻居家聘请琴师教孩子学戏时,兄妹俩就在板壁缝中偷窥,并压低嗓门跟着哼,日积月累,两人学会了好几出京剧唱段。杨华生会拉京胡,绿杨吊嗓伴唱。有一次,邻居家的琴师遗忘了东西回来索取,突听到隔壁有人唱京戏。不由推门一看,杨华生在拉京胡,绿杨在唱。刚才教的曲目,自己的正宗学生还未学会,隔壁学生已经无师自通,忙问个究竟,兄妹俩只好将“听壁脚”的事和盘托出。老琴师连忙将自己的学生拉来教训:“看看人家,在隔壁只是听听,都会了,你们难为情吗?”
  杨华生大绿杨4岁。绿杨告诉说,他的生日好得不得了,“1918年8月18日,用现在话讲,这是中奖号码。”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华生参加由周恩来、郭沫若、田汉直接领导的抗敌演剧第五队,与家人一别就是8年。绿杨说,当时,讯息全无,家里也不知道阿哥是死是活,但在8月18日那天,家里还是会买一斤面、三块排骨,我们为生死未卜的阿哥做生日。
  后来才晓得,阿哥在搞抗日宣传工作。他和张樵侬演出的《南京城》、《拾炸弹》、《西洋镜》、《歌八百壮士》等,广受军民的欢迎。
  绿杨15岁入王美玉话剧团学艺,后转入先施乐园娱乐话剧社、大世界话剧社演文明戏。她初露头角时,正逢放映《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电影,明星白杨红得不得了,剧团里有人说,外面有白杨,我们有绿杨,就这样,帮她起艺名“绿杨”,就此一直叫到现在。
  绿杨与杨华生合演的第一个滑稽戏是《活菩萨》,于1951年春节首演。当时,合作滑稽剧团初建,尚无健全的编导制,由张恂子讲了幕表提纲,让演员自己设计台词、动作,即兴发挥。演员张樵侬、笑嘻嘻、沈一乐、程笑飞、小刘春山和杨华生以往都是唱滑稽的,积累了不少“出噱头”的经验。而对绿杨来说,只演过三年文明戏,从未唱过滑稽,如今能否胜任这个角色,别人都为她捏一把汗。
  没想到演出时,绿杨发挥出色,整场戏以她为中心,挥洒自如地操纵着台上的人物,演成一个“滑稽红娘”,妙趣横生,观众笑声不绝,成为《活菩萨》的重场戏。这次演出,证明她是块“女滑稽”料子。这个戏连演了一年九个月。
  继《活菩萨》后,绿杨在《老糊涂》中扮演一个农村老太。这出根据老舍剧作《大家评理》改编的戏,演老旦一门的“滑稽老太”,同样赢足观众笑声。《七十二家房客》中,她扮演二房东,在向房客逼讨房租这场戏里,嘴吊香烟,扳着手指,配合着脚抖的动作,活脱脱一个旧上海的女流氓。“二房东”成为她代表作中的经典人物。
  绿杨的表演有口皆碑,她成为不少中老年妇女观众的最爱,其中有一位就是前女国足队员孙雯的母亲。而绿杨还有看足球的爱好,想不到,就此引出了一段与孙雯成为忘年交的故事。
  这是2004年,绿杨有回在电视台录节目,记者采访她时,她露出了喜看足球的爱好,并说到孙雯:“女同志能够踢球踢到这样全世界都有名的,在全中国也只有一个了吧,真不简单!”
  记者闻喜,“应该让两人见一面!”便想法找到孙雯。没想到,孙雯受她妈妈影响也喜欢看绿杨的戏。于是,孙雯来到绿杨家。绿杨不知有人安排,大吃一惊,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看到她以后我一点都不拘束。”绿杨说自己心里已经彻底被球迷见到偶像的那种激动心情给填满了,“可惜我没办法像年轻人那样又蹦又跳,只能心里激动一下。”
  从此两人你来我往,只要一有时间,孙雯这个“小朋友”就会去看望自己的“老朋友”。 绿杨对孙雯的评价很高,“孙雯是个好孩子——头发也不烫,妆也不化,永远是球衣球裤,极其朴素;对爸爸妈妈是极其孝顺;人极其上进……”一连用了三个“极其”,绿杨却似乎仍然没有夸过瘾。孙雯不会空手来,水果、营养品什么的总是不会忘记的。她送的一件黄色阿迪达斯羽绒服一直被珍藏在老太太家的大衣橱里,绿杨说我舍不得穿,就上电视台穿过一次。
  笑称自己烧得一手好菜的绿杨喜欢烧上一桌上海家常菜款待孙雯,孙雯不挑食,只有一点小小的“嗜好”——爱吃辣。饭后洗碗的活儿向来都是孙雯负责的,“她说自己烧菜不会,所以就洗碗”,“一点没有世界球星的架子”。
  “我顶顶关心她的婚姻大事。”绿杨说,孙雯的对象在美国从事科技行业,两人认识已经5年,但婚期迟迟未定下来。这种事,我只好急在心里。终于,去年11月10日,孙雯突然给我电话说,她结婚了。没发喜糖,也没拍婚纱照,对于孙雯的结婚方式,绿杨表示自己很赞成,也很为她高兴。
  但总要送样东西表表心意,想了半天,决定请人画幅画送给他们。可画什么呢,这又难煞了绿杨。孙雯属牛,她爱人属鼠。一天临睡前,她终于想到了“牛爱耗子图”。鼠在前一步三回头,牛却咬住了它的尾巴,而牛背上驮着一喜娃。绿杨希望孙雯今年能得“虎子”。当孙雯拿到这幅画时,笑得合不上嘴,赞道:“这种构思,只有唱滑稽的才想得出来。”
  绿杨说,我现在生活很简单,靠政府在家享清福,“年纪大了,骨头不好,特别是脚不好”,所以她不得不借助拐杖进进出出。两年前丈夫顾先生去世,她熬过最难过的时刻,现在还是喜欢在家里,“想要吃什么自己烧点吃吃。我最不喜欢住医院。”
  “昨天王汝刚刚来过,过几天电视台有档节目要我去。我估计是关于春节的。”绿杨喜欢热闹,且又热心。尽管她说,脑子不灵了,但说起往事,依然是那样有声有色,实在是她滑稽艺术之心未灭。当能为观众带来快乐时,她已经忘了自己是88岁高龄的人了。衷心祝她健康长寿。
其他文献
意识形态不应成为文明交流的障碍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形成了以优秀民族文化为基础、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明成果的文化发展格局。  我们认为,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
期刊
谭元元是中国乃至世界芭蕾舞界的传奇人物,她11岁进入上海市舞蹈学校学芭蕾,14岁就得奖,15岁参加国际比赛时在倾斜度为15度的舞台上表现突出,国际芭蕾舞界公认的大师俄罗斯芭蕾舞灵魂人物乌兰托娃给出了满分的评价,谭元元成为在国际芭蕾舞比赛上获得金奖的中国人第一人。之后又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团之一旧金山芭蕾舞团里唯一的首席华人女演员,而且一当就是十年,并成为继刘翔之后第二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期刊
“中国曲艺牡丹奖”是全国曲艺界的最高奖项,代表着艺术的高度和荣誉的顶峰,两年一届,成千上万的竞争者追逐三四十个奖项,多少人孜孜以求、趋之若鹜,只奈僧多粥少,绝大多数人只能高山仰止、空手而回,留下一声叹息或几滴眼泪。  而上海吴家,却一家三口均是牡丹奖得主,堪为曲艺界奇谈、美谈。他们是:父亲吴君玉,著名评话艺术家;母亲徐檬丹,著名评弹作家;儿子吴新伯,评弹界的后起之秀,承父亲之长,继母亲之秀,是一位
期刊
在上海影城旁边的银星假日酒店见到徐小平,其实已经两度更改了采访的时间和地点——时值新年的前夕,贺岁电影正是上演得最热闹的时候,这个上海联和院线的总经理显然非常忙。上海联和院线覆盖全国49座大中城市,向来被视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风向标”之一,作为当家人的徐小平的每一个选择,不夸张地说,可以决定一部电影的荣辱成败甚至生死存亡,这样一个在电影行业有举足轻重的“权利”的人,落座后的第一句话却是,你真该写写我
期刊
今天讲演的题目叫做“上海文化的形态”。我想分三个部分来讲——第一部分,文化的形态;第二部分,中国文化的形态;第三部分,上海文化的形态。  讨论上海文化的形态,只能从这个结构过来,这是逻辑——文化的形态到中国文化的形态,然后才是上海文化的形态。一定需要将上海文化放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逻辑结构中,它才有价值。  首先,文化的形态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已经是非常紧迫。现在的我们似乎突然进入了一个
期刊
从品牌剧目、品牌院团到品牌剧场,近十年来,中国杂技正展开着意味深长的蜕变,不断注入国际化、市场化意识的同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状态走出国门进入国外的演出市场。沈阳杂技团不断编排着创新剧目,频繁地迈出国门进行巡回演出。近两年中国杂技团的市场重心开始悄悄从海外撤回到国内,改革创新杂技品牌,为之后更有力地“走出去”做准备。而与前两者立足国内、拳打海外的策略不同的是,赵力志带领一支杂技团索性在海外安营扎寨
期刊
2009年度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颁奖仪式日前举行  2009年度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颁奖仪式近日隆重举行。颁奖仪式上,歌剧《雷雨》、话剧《秀才与刽子手》、昆曲《长生殿》、电影《赤壁》等16部作品获得“上海文艺创作优品”奖;芭蕾舞《秋》、中国舞《恰同学少年》、杂技《四人造型》等25部作品获“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陈燮阳、秦文君、余红仙、黄蜀芹、焦晃、奚美娟、张静娴、宗福先等17位
期刊
整个冬天都没有回过上海。虽然今年北京的天气格外的冷,却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些有趣的人好玩儿的事以他们那燃烧着的创意把我和我的梦想滞留在这个城市。腊八那天,我的 “影子的戏院”所在的798艺术区搞了一次艺术家露天派对,一晚上除了几尊表现主义的冰雕不惧低温在零下十五度的雪地上狂撒野,艺术家们全都喝着红酒隔着玻璃齐齐仰望北京格外澄澈的星空。  我一个做上海音乐的上海朋友,即将结束为期一年的北漂生活回去上海住
期刊
近几年,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越来越亮眼的字眼。前不久结束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央领导再次要求“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努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有较大提高”。回首近十年,中国文化确实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一幅幅中国文化忙碌着“走出去”的景象络绎不绝。然而倘若仔细观察,热闹风景线的背后却藏着诸多尴尬。与外国院团“走进来”相比,中国团队的“走出去”便显
期刊
贺友直,上海画家、连环画泰斗,日前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美术奖”是中宣部批准设立,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并由中国美协承办的国家级美术最高奖,含“创作奖”、“理论评论奖”、“终身成就奖”三个子项。对于此次获奖,近90高龄的贺老十分宁静,也很满足。    是英雄不问家世  贺友直,1922年11月生,浙江镇海人。史书载,浙江文人的祖先迁移自北方,带着北方人的倔强和奋争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