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善于激趣、设疑、引导鼓励、帮助、调节,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学时要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增强学生自信心,获得进步的动力。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学习,把握课改理念,创造新形式,新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探究兴趣 探究活动 合作探究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 注重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育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看过著名主持人李 咏主持的“梦想中国”节目吗?“提到这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节目,学生会十分感兴趣,于是我顺势一引:“在‘梦想中国’的大舞台上,主持人为大家砸金蛋,带来好运,今天,这里是智慧的展示台,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金蛋,想看吗?”期待是最佳状态,趁机我出示三个金蛋,“这里有三个金蛋,两个是空的,只有一个里面藏有好消息,你们猜猜看,可能在哪呢?”学生马上进行大胆地猜测,把握这个导入时机,“可能在第一个金蛋里,可能在第二个金蛋里,也可能在第三个金蛋里,这就是一种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随即板书课题。这一环节设疑激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为进一步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注重联系生活,设计探究活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中适时提供现实的,有趣的生活情景,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当学生已经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在摆圆片的操作中体会了移多补少的重要思想,掌握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之后,我又创设了五一参观、少儿歌手比赛、小明过河等情境,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大胆地质疑讨论,探究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生获得了独特的体验,探究意识也增强了。关注生活密切联系生活,我们的探究学习将更有趣、有益、有效。此外,有效的探究学习,还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适时鼓励恰当评价。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善于捕捉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赞赏。这样将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树立探究学习的信心。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为此,今后在农村小学数学探究学习方面,我们还要做更多的尝试与探索,以探究为基石,以探究为动力,促进学生成长,促进数学的发展。
3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交流、融会贯通,在各自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以求得最佳的答案,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同时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并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之间互补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合作交流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4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处处的数学。因此,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是学习数学的本源。给学生一双用数学眼光洞察世界的慧眼,这是孩子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有一双火眼金睛,使他们看到数学就在周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留心就能发现它,使每个孩子都高兴地叫起来:“数学,我捉到你了!”我们给孩子的不是起早贪晚,聚精会神得来的沙金,而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
总之,探究式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可贵的财富,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善于激趣、设疑、引导鼓励、帮助、调节,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学时要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增强学生自信心,获得进步的动力。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学习,把握课改理念,创造新形式,新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探究兴趣 探究活动 合作探究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 注重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育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看过著名主持人李 咏主持的“梦想中国”节目吗?“提到这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节目,学生会十分感兴趣,于是我顺势一引:“在‘梦想中国’的大舞台上,主持人为大家砸金蛋,带来好运,今天,这里是智慧的展示台,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金蛋,想看吗?”期待是最佳状态,趁机我出示三个金蛋,“这里有三个金蛋,两个是空的,只有一个里面藏有好消息,你们猜猜看,可能在哪呢?”学生马上进行大胆地猜测,把握这个导入时机,“可能在第一个金蛋里,可能在第二个金蛋里,也可能在第三个金蛋里,这就是一种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随即板书课题。这一环节设疑激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为进一步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注重联系生活,设计探究活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中适时提供现实的,有趣的生活情景,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当学生已经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在摆圆片的操作中体会了移多补少的重要思想,掌握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之后,我又创设了五一参观、少儿歌手比赛、小明过河等情境,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大胆地质疑讨论,探究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生获得了独特的体验,探究意识也增强了。关注生活密切联系生活,我们的探究学习将更有趣、有益、有效。此外,有效的探究学习,还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适时鼓励恰当评价。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善于捕捉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赞赏。这样将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树立探究学习的信心。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为此,今后在农村小学数学探究学习方面,我们还要做更多的尝试与探索,以探究为基石,以探究为动力,促进学生成长,促进数学的发展。
3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交流、融会贯通,在各自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以求得最佳的答案,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同时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并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之间互补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合作交流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4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处处的数学。因此,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是学习数学的本源。给学生一双用数学眼光洞察世界的慧眼,这是孩子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有一双火眼金睛,使他们看到数学就在周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留心就能发现它,使每个孩子都高兴地叫起来:“数学,我捉到你了!”我们给孩子的不是起早贪晚,聚精会神得来的沙金,而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
总之,探究式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可贵的财富,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善于激趣、设疑、引导鼓励、帮助、调节,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学时要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增强学生自信心,获得进步的动力。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学习,把握课改理念,创造新形式,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