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本文作者王定华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教育学博士;曾先后在河南大学、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供职,长期从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发表过论文50多篇,出版过《走进美国教育》《透视美国教育》等书。1988年以来,曾以访问学者、教育部官员、常驻领事的身份,先后9次短期或长期赴美考察,亲眼见证美国教育发展,并以其独特视角观察和研究美国教育。本文是这些观察和研究的成果之一。我们相信,作者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动向的描述和思考,会给读者以启发。
对于美国教育的情况,书本里、杂志里、网络中已有许多介绍。只要愿意,信手拈来,都会有所启发。所以,国人对美国教育的大致情况并不陌生,更不用说还有许多学者专门研究美国的教育理论和事件,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然而,就像我们生活在中国,中国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要求我们不能停止研究一样,研究美国教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
美国教育向何处去?回答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美国教育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内在逻辑。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了解这一改革,可以大致把握美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动向。
一、尊重教育对象,促进全面发展
美国有关人士认为,人是教育的对象。而尊重教育对象,就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传统的中小学生观,偏重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学生的现在状态,而不是偏重其潜在状态、内在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与传统的学生观不同,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虽有幼稚和不足,但其机体内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发展可能;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必须夯实基础,加强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并发扬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传统,还要强化公民教育。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一次演讲中说,3R(Reading, Writing, Arithmetic) 固然重要,但第四个R亦不可缺,那就是责任心(Responsibility)。学者们也呼吁,21世纪的教育必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通过创造良好教育环境,实现人的天赋条件的充分发挥,使人的全面素质得到发展。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美国学校普遍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9·11事件”后的一段时间里,新泽西州的中小学每天上课前要以班为单位背诵一段《独立宣言》;纽约市中小学生每天要右手抚胸,毕恭毕敬地向星条旗宣誓效忠美国;俄亥俄州的中小学生每人写一篇命题作文《给纽约消防队员的一封信》,称赞世贸中心坍塌中牺牲的消防员是国家的英雄;俄克拉荷马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小学生向纽约市的小学生赠送了文具和玩具,寄去亲切感人的慰问信,表示长大后要为国出力。 2002年3月发布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 ~ 2007年教育战略》重申,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新时期负责任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最大的教科书出版商皮尔森教育公司的发言人表示,所有的社会学科的教科书都得改编。因而,一些增加了“9·11事件”内容的教科书2003年起陆续投入教材市场。2006年10月,弗吉尼亚教育厅助理厅长琳达(Linda Wallinger)在里士满向笔者介绍道,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进对本州的认同,该州教育厅要求中学生必修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献,如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基本原则,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则,《弗吉尼亚权力宣言》,美国国旗演变及弗吉尼亚州旗的寓意,等等。
二、增加教师名额,缩小班级规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1993年克林顿总统倡导全国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运动后,联邦教育部不遗余力地推动各州缩小班级规模,并制定了相关法规。
1998年美国教育部对若干缩小班级规模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小班化教学的确是有优势的。
一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益。20人以下班级的学生及格率比20人以上班级提高了10个百分点。田纳西州对203个学区的1万名4年级学生和182个学区的1万名8年级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小班学生的学习表现要优于大班学生。田纳西、得克萨斯、威斯康星等州的实验表明:小班化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市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效果更为明显。
二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田纳西州的学校小班化后,学生学习更加刻苦,教室教学活动利用率从80%提高到86%。
三是有助于教师集中精力和时间。虽然小班化并不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但减轻了教师班级管理压力,教师可分配更多时间去辅导每个学生,更好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教学。小班更易于教师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如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的学校将一、二年级的班级人数减为15人后,教师每天可以腾出90分钟的时间,强化精读和写作教学,并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是教师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家长,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
在此基础上,从1999学年度开始,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庞大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将中小学各年级班级学生人数从平均每班23人减至18人。重点是小学1~3年级。其中,一年级减为17人,二年级减为不超过18人,三年级减为18人左右。“政策就是钱”,联邦政府采用拨款方式推动计划的实施。1999学年联邦政府拨款12亿美元,2000学年拨款14亿美元,之后7年内总拨款为124亿美元。各州政府自愿加入计划后向联邦政府申请拨款,并筹集配套资金,共有20多个州加入计划。这些拨款主要用于增聘教师、增加校舍和设备、改进教材,同时美国国会要求,必须将25%的联邦拨款用于教师培训。
2002年发表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教育战略规划》指出,在21世纪初的10年里,美国需要新增220万名合格教师,以调换不合格教师、接替退休教师,并使教师总额净增10万人,使班级规模缩至20人左右,从而强化因材施教,关心每位学生的发展。
尽管政府认为缩小班级规模会对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起明显作用,但不少美国学术界人士对同样的资源进行研究后,却提出了不同看法。有的研究报告认为,小班化对4 ~ 8年级作用不太明显,对9 ~ 12年级几乎没什么作用;即使对1 ~ 3年级有作用,但并不显著。不过,小班化对增进师生关系、发展学生个人兴趣、形成学生的良好情绪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专家们指出,小班化并不等于教学优化,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因为缩小班级规模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教学方法。甚至不少学校因急于缩小班级规模而聘用了不合格或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分析起来,美国政府推出缩小班级规模计划有其深层次的因素。一是联邦政府期望以此作为提高教育标准的配套措施,藉此强化教学,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二是以拨款为手段,调控各州教育改革政策导向;三也是传统的力量使然。由一名教师负责各主要科目教学是美国小学的传统,这样做的好处是各科教学可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主科教师兼顾事情多、工作强度大、精力不集中,对教学难度大的科目(如数学、语文等)难以投入更多精力。这也是美国学生虽然发展较全面,但各科成绩却较低的原因之一。这样的传统和现状也决定了他们很难立马实行分科教学,所以只能进一步缩小班级规模。从理论上讲,缩小班级规模的目标应是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美国目前更为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且为测量技术所限,最后实际的着力点和评估点是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几门课成绩的提高。
本文作者王定华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教育学博士;曾先后在河南大学、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供职,长期从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发表过论文50多篇,出版过《走进美国教育》《透视美国教育》等书。1988年以来,曾以访问学者、教育部官员、常驻领事的身份,先后9次短期或长期赴美考察,亲眼见证美国教育发展,并以其独特视角观察和研究美国教育。本文是这些观察和研究的成果之一。我们相信,作者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动向的描述和思考,会给读者以启发。
对于美国教育的情况,书本里、杂志里、网络中已有许多介绍。只要愿意,信手拈来,都会有所启发。所以,国人对美国教育的大致情况并不陌生,更不用说还有许多学者专门研究美国的教育理论和事件,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然而,就像我们生活在中国,中国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要求我们不能停止研究一样,研究美国教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
美国教育向何处去?回答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美国教育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内在逻辑。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了解这一改革,可以大致把握美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动向。
一、尊重教育对象,促进全面发展
美国有关人士认为,人是教育的对象。而尊重教育对象,就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传统的中小学生观,偏重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学生的现在状态,而不是偏重其潜在状态、内在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与传统的学生观不同,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虽有幼稚和不足,但其机体内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发展可能;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必须夯实基础,加强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并发扬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传统,还要强化公民教育。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一次演讲中说,3R(Reading, Writing, Arithmetic) 固然重要,但第四个R亦不可缺,那就是责任心(Responsibility)。学者们也呼吁,21世纪的教育必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通过创造良好教育环境,实现人的天赋条件的充分发挥,使人的全面素质得到发展。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美国学校普遍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9·11事件”后的一段时间里,新泽西州的中小学每天上课前要以班为单位背诵一段《独立宣言》;纽约市中小学生每天要右手抚胸,毕恭毕敬地向星条旗宣誓效忠美国;俄亥俄州的中小学生每人写一篇命题作文《给纽约消防队员的一封信》,称赞世贸中心坍塌中牺牲的消防员是国家的英雄;俄克拉荷马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小学生向纽约市的小学生赠送了文具和玩具,寄去亲切感人的慰问信,表示长大后要为国出力。 2002年3月发布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 ~ 2007年教育战略》重申,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新时期负责任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最大的教科书出版商皮尔森教育公司的发言人表示,所有的社会学科的教科书都得改编。因而,一些增加了“9·11事件”内容的教科书2003年起陆续投入教材市场。2006年10月,弗吉尼亚教育厅助理厅长琳达(Linda Wallinger)在里士满向笔者介绍道,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进对本州的认同,该州教育厅要求中学生必修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献,如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基本原则,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则,《弗吉尼亚权力宣言》,美国国旗演变及弗吉尼亚州旗的寓意,等等。
二、增加教师名额,缩小班级规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1993年克林顿总统倡导全国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运动后,联邦教育部不遗余力地推动各州缩小班级规模,并制定了相关法规。
1998年美国教育部对若干缩小班级规模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小班化教学的确是有优势的。
一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益。20人以下班级的学生及格率比20人以上班级提高了10个百分点。田纳西州对203个学区的1万名4年级学生和182个学区的1万名8年级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小班学生的学习表现要优于大班学生。田纳西、得克萨斯、威斯康星等州的实验表明:小班化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市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效果更为明显。
二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田纳西州的学校小班化后,学生学习更加刻苦,教室教学活动利用率从80%提高到86%。
三是有助于教师集中精力和时间。虽然小班化并不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但减轻了教师班级管理压力,教师可分配更多时间去辅导每个学生,更好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教学。小班更易于教师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如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的学校将一、二年级的班级人数减为15人后,教师每天可以腾出90分钟的时间,强化精读和写作教学,并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是教师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家长,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
在此基础上,从1999学年度开始,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庞大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将中小学各年级班级学生人数从平均每班23人减至18人。重点是小学1~3年级。其中,一年级减为17人,二年级减为不超过18人,三年级减为18人左右。“政策就是钱”,联邦政府采用拨款方式推动计划的实施。1999学年联邦政府拨款12亿美元,2000学年拨款14亿美元,之后7年内总拨款为124亿美元。各州政府自愿加入计划后向联邦政府申请拨款,并筹集配套资金,共有20多个州加入计划。这些拨款主要用于增聘教师、增加校舍和设备、改进教材,同时美国国会要求,必须将25%的联邦拨款用于教师培训。
2002年发表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教育战略规划》指出,在21世纪初的10年里,美国需要新增220万名合格教师,以调换不合格教师、接替退休教师,并使教师总额净增10万人,使班级规模缩至20人左右,从而强化因材施教,关心每位学生的发展。
尽管政府认为缩小班级规模会对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起明显作用,但不少美国学术界人士对同样的资源进行研究后,却提出了不同看法。有的研究报告认为,小班化对4 ~ 8年级作用不太明显,对9 ~ 12年级几乎没什么作用;即使对1 ~ 3年级有作用,但并不显著。不过,小班化对增进师生关系、发展学生个人兴趣、形成学生的良好情绪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专家们指出,小班化并不等于教学优化,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因为缩小班级规模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教学方法。甚至不少学校因急于缩小班级规模而聘用了不合格或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分析起来,美国政府推出缩小班级规模计划有其深层次的因素。一是联邦政府期望以此作为提高教育标准的配套措施,藉此强化教学,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二是以拨款为手段,调控各州教育改革政策导向;三也是传统的力量使然。由一名教师负责各主要科目教学是美国小学的传统,这样做的好处是各科教学可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主科教师兼顾事情多、工作强度大、精力不集中,对教学难度大的科目(如数学、语文等)难以投入更多精力。这也是美国学生虽然发展较全面,但各科成绩却较低的原因之一。这样的传统和现状也决定了他们很难立马实行分科教学,所以只能进一步缩小班级规模。从理论上讲,缩小班级规模的目标应是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美国目前更为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且为测量技术所限,最后实际的着力点和评估点是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几门课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