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宁静无以致远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当上教师的第一堂公开课,上的是朱自清先生的美文《荷塘月色》,上课之前我听取了前辈们的意见,公开课就是要“精彩”要“热闹”,绝对不能冷场,所以我事先跟学生一起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且还给了学生设计好的问题和答案。课堂情况可想而知,课程内容进行地非常顺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对我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对答如流且都是非常好的“标准答案”。整堂课我都自我感觉良好,看到听课的领导和同事们那赞许的目光,我也是沾沾自喜。
  而今,好几年过去了,又一次上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又一次带领学生品味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我却突然感觉到了自己曾经的幼稚和无知,一味追求热闹的课堂,除了“表演”,除了“作秀”,除了对文本空洞和肤浅的理解,我还带给了学生什么呢?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领悟了到了什么呢?其实课堂需要“热闹”,需要生机和活力,但有时更需要“静思默想”。学语文多是阅读沉思的事,闹闹嚷嚷的课堂根本无法让学生深入地思考细细地品味,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在该静的时候让课堂静下来。
  当然,语文课堂的“静”,不是静止的“静”。“静”只是表象,在“静”的状态下,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立研读,是学生在进行着独立思考。在“静”中,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静”中,学生的心是在动的,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中,并逐渐由文本之外走进文本之内,从对文本的表面认识深入到对其思想和主题的全面解读。也只有在静心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才可能去挖掘文本的深层次情感内涵,与作者产生心与心的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与自己的心灵形成共鸣或碰撞,在接受和排斥中达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静”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智慧萌芽、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逐步培养和形成的过程。所以古人云“静能生慧”,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
  那么,怎样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的“宁静”呢?
  首先,教师要让自己的心变得“宁静”,要相信“润物细无声”。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语文课堂应该是润泽生命的殿堂,不是我们自己用来表演和作秀的舞台。我们应该抛弃浮华,抛开功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承担着育人的责任。身处红尘,我们也不能太过世俗;需要物质,我们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一味追求“热闹”的课堂的确能够赢得一片叫好,但却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媒体的“有声有色”的确能够增添课堂的精彩,但却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应该做的,是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上过分的“表演课”“作秀课”,脚踏实地地落实好教学内容,切实履行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相信在“无声”中我们更能润泽一个个自由的生命。
  其次,要在适当的时候营造一种静谧的课堂氛围,要相信有时“无声胜有声”。
  我们都知道,读书需要一种心境。心境摇曳不可读书,功利浮躁不可读书,灵魂纷乱不可读书。读书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在阅读的时候,在思考的时候,在交流的时候,在创造性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静谧的课堂氛围。
  只有让学生带着安详的心绪阅读,才能带领他们进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语文境界中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屈原的忧愁,去体会李白的豪放,去思考《我有一个梦想》。
  只有留足时间让学生在安静中沉思品悟,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只有“用心地相互倾听的课堂”,才能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才能使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有着心灵的絮语,有着自然的默契,有着随机的暗示,有着会心的微笑,才能让学生学得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能力。
  只有静心地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才能使学生调动所有的感官集中注意力,才能有着创造性的新颖的表达,也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这样的课堂,“无声胜有声”,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须静也”,只有静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深入,学得扎实。“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同样,语文课堂没有应有的“宁静”,就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所以,为了我们的学生展现自由的个性,为了我们的学生得以健康地成长,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一点“宁静”吧!
其他文献
如何理解诗中关键词语呢?  首先,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要抓住其中的动词。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也常常是一首诗的诗眼。  例l: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例2
期刊
教师劳动的崇高已为世人所共赏,列宁更将其意义推向了极至。他反复强调,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既然如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与人格魅力便成为实现教师劳动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前提。那么教师怎样为教育塑身呢?  首先,这一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树立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坚守教师的道德情操,达到“从心所欲,不
期刊
一、问题辩论式  班会上不能绝对化,因为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仅强调其好的一面或仅强调其坏的一面都是片面的。今天的学生并不是没有分析能力,你的话越片面,他们认可的程度反而越低。而且只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也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设计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一次班会课上,我在黑板写了这样一道题:花的时间越多,学习效果越好。学生奇怪,班会课做判断题?个个兴趣盎然,踊跃回答。有的同学认为正确,有的同
期刊
一、“兴趣”是孩子的动力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推算出的圆周率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然而9岁时,其父亲希望他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逼着他背《论语》,他两个月只能背十多行,被其父亲骂为“蠢牛”。可年少的祖冲之细心观察天体,发现每月的十五月亮就会圆,于是困惑地问爷爷,爷爷引导给他解释:“月亮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有缺有圆。”从而调动了祖冲之的兴趣,他开始研究天文历法,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  每
期刊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场景,用文字来诠释意境。例如,在努力把握课文内容的精髓基础上,可以选择最能为内容服务的背景音乐,放入最恰当的地方,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如用古朴凝重的古筝独奏曲引出《论语》中的有关课文,优美的音乐主导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
期刊
一、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设计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教学重、难点的设计: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感悟。  第三,教法的设计:要在“导”字上下工夫——注重调动学生学习
期刊
一、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1.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
期刊
一、亦师亦母,不厌其烦  曾几何时,“问题学生”几乎是老师的弃儿,有时是自己的“破罐子破摔”或某种“逆反”的心理在作祟。所以,有的时候“问题学生”的问题会因为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原因而变得更多。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他们“回心转意”呢?  不要仅做学生的老师,更要学生的第二个母亲。有道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不妨一试。  他们最不愿做的恐怕是写作业,这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每天不断督促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批评
期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想这里的“乐之者”“激励、唤醒、鼓舞”,都可以归结为“人积极地、主动地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点,而这正是心理学“兴趣”的含义。近几年的“愉快教学研究”“素质教学探讨”,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在教
期刊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语文课堂提问的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由于初中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认识水平低,教师在备课时需根据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学“可接受性”原则,对课文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一些巧妙处理,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巧在时机。文章才看一遍就让学生分析艺术特色为时过早,教完议论文全文再叫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