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r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想这里的“乐之者”“激励、唤醒、鼓舞”,都可以归结为“人积极地、主动地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点,而这正是心理学“兴趣”的含义。近几年的“愉快教学研究”“素质教学探讨”,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在教育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的。对于一线的教育者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改变教室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而要保证这种心态,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俗话说:“环境创造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多年来我们的教室环境都以讲台、黑板、整齐的学生课桌椅为基本构造。教师神圣庄严的地位,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又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让教师走下讲台,成为他们的一员,减少学生的畏惧感,使得他们心理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设定恰当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
  长远目标往往比较大,实现的时间也比较长。如初中毕业时考上重点中学,高中毕业时考上重点大学等都是长远目标。近期目标通常是比较具体,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的目标。如期中、期末考试要达到一个目标。近期目标也可以小到一个单元乃至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无论长远目标还是短期目标都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目标的高低要因人而异
  学生的基础、能力各不相同,各人的目标也应有所不同。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达到同一个目标。对于学习基础好,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确定较高水准的学习目标,能够进一步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可是对于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盲目地要求他们过高的学习目标,常常是难以实现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结果往往是失败的打击,反而使他们心灰意冷,对学习成功不再抱有信心,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帮助他们选择一个适当高低的学习目标。一般来说,学习目标是要略高于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水平,就近期目标而言,这个学期的目标成绩应高于上个学期,并且逐步提升,直至达到理想的高度。学生围绕既定目标,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稳定地提高学习成绩。
  三、生动活泼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语力求有新意
  授课导语很重要,尤其是新授。导语设计要富于变化,力求创新。导语设计精巧,便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自觉不自觉地对所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渴望得到知识,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也感到轻松、自如,而且也容易学好。良好的开端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2、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
  教师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些问题不能一下子要求学生就领悟,要循序渐进。难度大,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教师就得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一个较难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学生容易回答。如果一问三不知,还硬要学生回答,就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情绪。不同难度的问题也应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予以适当的肯定或鼓励。当一个学生圆满解答了问题,并得到教师肯定时,他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时, 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更大。
  3、积极创造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
  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也是一项积极的思维活动。实践活动比单纯学理论知识更感兴趣。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上黑板,走上讲台,或到野外实习、考察。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所学的知识也容易被清晰感知,被深刻的理解,学习的效果也就不同凡响。
  四、排除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种种因素
  教师要经常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育学生积极排除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学习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把学习当成负担;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花时间不少,但学习效率不高,找不到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遇到疑难问题绕道走,又羞于向老师、学生请教,致使问题束之高阁,越积越多,学习兴趣必然下降;甚至有的学生把兴趣放在踢球、打游戏机上,无心上课学习。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无知也能挣大钱等不合理社会现象,这些消极的东西日益消磨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述种种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了解情况,找到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和症结,以便及时对症下药,消除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帮助学生重新端正态度,唤起对学习的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他文献
一、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美句名篇储备,这样腹中空空毫无写作素材而硬要挤出几百字的作文来,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了。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佳作美文,写人、叙事、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形式美、形象美和意韵美,而思想品德课本中的美文名句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在学习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层次的
期刊
一、走下讲台,教学生自己“动”起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来。打个很形象的比喻:站在河边学游泳,仅靠老师讲解游泳的知识与要领,仅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是学不会游泳的;只有亲自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的实验,才学会
期刊
如何理解诗中关键词语呢?  首先,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要抓住其中的动词。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也常常是一首诗的诗眼。  例l: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例2
期刊
教师劳动的崇高已为世人所共赏,列宁更将其意义推向了极至。他反复强调,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既然如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与人格魅力便成为实现教师劳动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前提。那么教师怎样为教育塑身呢?  首先,这一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树立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坚守教师的道德情操,达到“从心所欲,不
期刊
一、问题辩论式  班会上不能绝对化,因为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仅强调其好的一面或仅强调其坏的一面都是片面的。今天的学生并不是没有分析能力,你的话越片面,他们认可的程度反而越低。而且只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也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设计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一次班会课上,我在黑板写了这样一道题:花的时间越多,学习效果越好。学生奇怪,班会课做判断题?个个兴趣盎然,踊跃回答。有的同学认为正确,有的同
期刊
一、“兴趣”是孩子的动力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推算出的圆周率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然而9岁时,其父亲希望他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逼着他背《论语》,他两个月只能背十多行,被其父亲骂为“蠢牛”。可年少的祖冲之细心观察天体,发现每月的十五月亮就会圆,于是困惑地问爷爷,爷爷引导给他解释:“月亮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有缺有圆。”从而调动了祖冲之的兴趣,他开始研究天文历法,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  每
期刊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场景,用文字来诠释意境。例如,在努力把握课文内容的精髓基础上,可以选择最能为内容服务的背景音乐,放入最恰当的地方,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如用古朴凝重的古筝独奏曲引出《论语》中的有关课文,优美的音乐主导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
期刊
一、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设计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教学重、难点的设计: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感悟。  第三,教法的设计:要在“导”字上下工夫——注重调动学生学习
期刊
一、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1.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
期刊
一、亦师亦母,不厌其烦  曾几何时,“问题学生”几乎是老师的弃儿,有时是自己的“破罐子破摔”或某种“逆反”的心理在作祟。所以,有的时候“问题学生”的问题会因为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原因而变得更多。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他们“回心转意”呢?  不要仅做学生的老师,更要学生的第二个母亲。有道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不妨一试。  他们最不愿做的恐怕是写作业,这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每天不断督促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批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