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语文课堂提问的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由于初中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认识水平低,教师在备课时需根据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学“可接受性”原则,对课文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一些巧妙处理,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巧在时机。文章才看一遍就让学生分析艺术特色为时过早,教完议论文全文再叫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论题为时过晚,最好在对某篇文章读了几遍后,处于熟与不熟之间时,抓住这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个能牵动全篇的问题。
课堂提问巧在好角度。好的提问既要切入新颖的角度,又要抓住关键的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切入的角度不同,效果也有差别。只有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进行提问,学生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新课改教材之前有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曾听过某位老师的课,他抓住课文第四小节的“居然”一词,让学生辨析词义,进而发问:为什么不用“果然”?鲁迅先生在这篇杂文中,首先把雷峰塔形容为“破破烂烂”。“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在他的眼里“并不见佳”。何故?原来,鲁迅在小时候就听过祖母讲过白蛇娘娘和许仙的故事,知道白蛇娘娘被压在这塔底下。所以,“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长大了,明知这塔底没有白蛇娘娘,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可见,希望雷峰塔倒掉,是鲁迅多年的愿望。现在,真的倒掉了,为什么鲁迅先生说“居然倒掉了”,而不用“果然”呢?“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似与上文矛盾。这里可以说是一个疑点,初中学生往往忽略,老师抓住“居然”一词进行辨析、发问,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诱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为思维流程增加了内劲。又如在教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时,出一个问题:“丁举人为什么不遭人家的奚落?”这样问既免问“孔乙己怎样受到科举制度迫害”之俗,又击中到科举制度本质之要害。丁举人做了“人上之人”,从科举的阶梯上“爬”了上去,而孔乙己从这个阶梯上“跌”了下来,这是社会的悲剧,又是知识分子的悲哀,而这正是全文要揭示的。一个问题,抓住全篇。
课堂提问巧在委婉。语文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避免直来直去的讲析,老师的提问要善于拐弯抹角、改头换面,要让学生有“想头”留有思考的余地。 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提问的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课堂提问巧在有悬念。即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求知的紧迫感。产生了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急迫希望知道结果的状态,激发了学习兴趣,叫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很注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她在教学《孔乙己》时,一上课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看似简单却又深藏玄机的问题,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自然地认真阅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认识了孔乙己没有自己名字的可悲性。
课堂提问巧在有比较。教师在提问时注意结合教材内容,生活实际,进行比较提问,在比较中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从而会学、爱学、乐学。
提问时注意课文内容的前后比较。比如《范进中举》一课,胡屠户对待范进的态度前后迥然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是因为范进的社会地位因为科举考试发生了根本性地改变。这种比较不同可以生动地刻画出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丑态,显示出他欺贫爱富的性格特征,而胡屠户的这种个性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森严封建等级制度。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使学生多层次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提问时要以课文为中心参照其他材料进行比较。如讲解《蓝蓝的威尼斯》时,拿《周庄水韵》与之比较:同时水城,威尼斯如清澈坦荡的油画,而周庄恰似一幅韵味深长的水墨画。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东西方建筑和文化的差异之美。
提问时还可以利用生活与课文进行比较。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我让学生各自回忆、联系生活中自己的父亲的背影,有条件的用相机拍下自己父亲的背影,制成相册,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堂提问巧在合理地合并于分散。对于解决能够文章的一些简单而直露的问题需要合并,即提问时化小为大,聚零为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教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时,要解决很多问题,分析人物形象,小说的主题等。可以抓住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来提问:“其实,我们在船上煮的罗汉豆没有作料,味道一般,戏本身也不是很精彩,为什么文末说‘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留恋的是什么呢?”学生可以回答:看戏的过程,偷豆煮豆的野趣,一路看到的美丽的江南月夜景色,还有一群淳朴的小伙伴们。这样可以把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个个解决,还有小说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繁难复杂的问题需要分散,即提问时化大为小,化整为零,让学生沿着作者思路,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关键。如《范进中举》一课,需要解决的是刻画范进这一人物有何现实意义?如果直接问学生这个问题,大而不当,抽象空洞,会使学生茫然失措。此时,有针对性的化大为小,把笼统的大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化成具体的问题,就容易贴近学生的心理了。问:“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答:“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奸诈的读书人。”再问:“范进为什么一定要考功名呢?”答:“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而且当时社会上人们趋炎附势,人性冷漠无情,从范进中举前后丈人胡屠户,邻居,张乡绅等人对范进一家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来。”所以范进的热衷功名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这个人物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此时第一个大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化大为小的方法,使重大问题深入浅出。
课堂提问巧在时机。文章才看一遍就让学生分析艺术特色为时过早,教完议论文全文再叫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论题为时过晚,最好在对某篇文章读了几遍后,处于熟与不熟之间时,抓住这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个能牵动全篇的问题。
课堂提问巧在好角度。好的提问既要切入新颖的角度,又要抓住关键的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切入的角度不同,效果也有差别。只有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进行提问,学生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新课改教材之前有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曾听过某位老师的课,他抓住课文第四小节的“居然”一词,让学生辨析词义,进而发问:为什么不用“果然”?鲁迅先生在这篇杂文中,首先把雷峰塔形容为“破破烂烂”。“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在他的眼里“并不见佳”。何故?原来,鲁迅在小时候就听过祖母讲过白蛇娘娘和许仙的故事,知道白蛇娘娘被压在这塔底下。所以,“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长大了,明知这塔底没有白蛇娘娘,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可见,希望雷峰塔倒掉,是鲁迅多年的愿望。现在,真的倒掉了,为什么鲁迅先生说“居然倒掉了”,而不用“果然”呢?“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似与上文矛盾。这里可以说是一个疑点,初中学生往往忽略,老师抓住“居然”一词进行辨析、发问,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诱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为思维流程增加了内劲。又如在教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时,出一个问题:“丁举人为什么不遭人家的奚落?”这样问既免问“孔乙己怎样受到科举制度迫害”之俗,又击中到科举制度本质之要害。丁举人做了“人上之人”,从科举的阶梯上“爬”了上去,而孔乙己从这个阶梯上“跌”了下来,这是社会的悲剧,又是知识分子的悲哀,而这正是全文要揭示的。一个问题,抓住全篇。
课堂提问巧在委婉。语文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避免直来直去的讲析,老师的提问要善于拐弯抹角、改头换面,要让学生有“想头”留有思考的余地。 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提问的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课堂提问巧在有悬念。即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求知的紧迫感。产生了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急迫希望知道结果的状态,激发了学习兴趣,叫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很注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她在教学《孔乙己》时,一上课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看似简单却又深藏玄机的问题,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自然地认真阅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认识了孔乙己没有自己名字的可悲性。
课堂提问巧在有比较。教师在提问时注意结合教材内容,生活实际,进行比较提问,在比较中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从而会学、爱学、乐学。
提问时注意课文内容的前后比较。比如《范进中举》一课,胡屠户对待范进的态度前后迥然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是因为范进的社会地位因为科举考试发生了根本性地改变。这种比较不同可以生动地刻画出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丑态,显示出他欺贫爱富的性格特征,而胡屠户的这种个性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森严封建等级制度。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使学生多层次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提问时要以课文为中心参照其他材料进行比较。如讲解《蓝蓝的威尼斯》时,拿《周庄水韵》与之比较:同时水城,威尼斯如清澈坦荡的油画,而周庄恰似一幅韵味深长的水墨画。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东西方建筑和文化的差异之美。
提问时还可以利用生活与课文进行比较。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我让学生各自回忆、联系生活中自己的父亲的背影,有条件的用相机拍下自己父亲的背影,制成相册,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堂提问巧在合理地合并于分散。对于解决能够文章的一些简单而直露的问题需要合并,即提问时化小为大,聚零为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教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时,要解决很多问题,分析人物形象,小说的主题等。可以抓住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来提问:“其实,我们在船上煮的罗汉豆没有作料,味道一般,戏本身也不是很精彩,为什么文末说‘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留恋的是什么呢?”学生可以回答:看戏的过程,偷豆煮豆的野趣,一路看到的美丽的江南月夜景色,还有一群淳朴的小伙伴们。这样可以把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个个解决,还有小说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繁难复杂的问题需要分散,即提问时化大为小,化整为零,让学生沿着作者思路,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关键。如《范进中举》一课,需要解决的是刻画范进这一人物有何现实意义?如果直接问学生这个问题,大而不当,抽象空洞,会使学生茫然失措。此时,有针对性的化大为小,把笼统的大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化成具体的问题,就容易贴近学生的心理了。问:“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答:“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奸诈的读书人。”再问:“范进为什么一定要考功名呢?”答:“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而且当时社会上人们趋炎附势,人性冷漠无情,从范进中举前后丈人胡屠户,邻居,张乡绅等人对范进一家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来。”所以范进的热衷功名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这个人物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此时第一个大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化大为小的方法,使重大问题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