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巧提问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ko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语文课堂提问的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由于初中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认识水平低,教师在备课时需根据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学“可接受性”原则,对课文中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一些巧妙处理,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巧在时机。文章才看一遍就让学生分析艺术特色为时过早,教完议论文全文再叫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论题为时过晚,最好在对某篇文章读了几遍后,处于熟与不熟之间时,抓住这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个能牵动全篇的问题。
  课堂提问巧在好角度。好的提问既要切入新颖的角度,又要抓住关键的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切入的角度不同,效果也有差别。只有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进行提问,学生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新课改教材之前有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曾听过某位老师的课,他抓住课文第四小节的“居然”一词,让学生辨析词义,进而发问:为什么不用“果然”?鲁迅先生在这篇杂文中,首先把雷峰塔形容为“破破烂烂”。“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在他的眼里“并不见佳”。何故?原来,鲁迅在小时候就听过祖母讲过白蛇娘娘和许仙的故事,知道白蛇娘娘被压在这塔底下。所以,“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长大了,明知这塔底没有白蛇娘娘,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可见,希望雷峰塔倒掉,是鲁迅多年的愿望。现在,真的倒掉了,为什么鲁迅先生说“居然倒掉了”,而不用“果然”呢?“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似与上文矛盾。这里可以说是一个疑点,初中学生往往忽略,老师抓住“居然”一词进行辨析、发问,一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诱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为思维流程增加了内劲。又如在教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时,出一个问题:“丁举人为什么不遭人家的奚落?”这样问既免问“孔乙己怎样受到科举制度迫害”之俗,又击中到科举制度本质之要害。丁举人做了“人上之人”,从科举的阶梯上“爬”了上去,而孔乙己从这个阶梯上“跌”了下来,这是社会的悲剧,又是知识分子的悲哀,而这正是全文要揭示的。一个问题,抓住全篇。
  课堂提问巧在委婉。语文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避免直来直去的讲析,老师的提问要善于拐弯抹角、改头换面,要让学生有“想头”留有思考的余地。 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提问的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课堂提问巧在有悬念。即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求知的紧迫感。产生了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急迫希望知道结果的状态,激发了学习兴趣,叫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很注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她在教学《孔乙己》时,一上课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看似简单却又深藏玄机的问题,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自然地认真阅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认识了孔乙己没有自己名字的可悲性。
  课堂提问巧在有比较。教师在提问时注意结合教材内容,生活实际,进行比较提问,在比较中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从而会学、爱学、乐学。
  提问时注意课文内容的前后比较。比如《范进中举》一课,胡屠户对待范进的态度前后迥然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是因为范进的社会地位因为科举考试发生了根本性地改变。这种比较不同可以生动地刻画出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丑态,显示出他欺贫爱富的性格特征,而胡屠户的这种个性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森严封建等级制度。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使学生多层次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提问时要以课文为中心参照其他材料进行比较。如讲解《蓝蓝的威尼斯》时,拿《周庄水韵》与之比较:同时水城,威尼斯如清澈坦荡的油画,而周庄恰似一幅韵味深长的水墨画。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东西方建筑和文化的差异之美。
  提问时还可以利用生活与课文进行比较。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我让学生各自回忆、联系生活中自己的父亲的背影,有条件的用相机拍下自己父亲的背影,制成相册,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堂提问巧在合理地合并于分散。对于解决能够文章的一些简单而直露的问题需要合并,即提问时化小为大,聚零为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教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时,要解决很多问题,分析人物形象,小说的主题等。可以抓住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来提问:“其实,我们在船上煮的罗汉豆没有作料,味道一般,戏本身也不是很精彩,为什么文末说‘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留恋的是什么呢?”学生可以回答:看戏的过程,偷豆煮豆的野趣,一路看到的美丽的江南月夜景色,还有一群淳朴的小伙伴们。这样可以把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个个解决,还有小说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繁难复杂的问题需要分散,即提问时化大为小,化整为零,让学生沿着作者思路,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关键。如《范进中举》一课,需要解决的是刻画范进这一人物有何现实意义?如果直接问学生这个问题,大而不当,抽象空洞,会使学生茫然失措。此时,有针对性的化大为小,把笼统的大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化成具体的问题,就容易贴近学生的心理了。问:“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答:“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奸诈的读书人。”再问:“范进为什么一定要考功名呢?”答:“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而且当时社会上人们趋炎附势,人性冷漠无情,从范进中举前后丈人胡屠户,邻居,张乡绅等人对范进一家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来。”所以范进的热衷功名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这个人物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此时第一个大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化大为小的方法,使重大问题深入浅出。
其他文献
一、走下讲台,教学生自己“动”起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来。打个很形象的比喻:站在河边学游泳,仅靠老师讲解游泳的知识与要领,仅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是学不会游泳的;只有亲自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的实验,才学会
期刊
如何理解诗中关键词语呢?  首先,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要抓住其中的动词。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也常常是一首诗的诗眼。  例l: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例2
期刊
教师劳动的崇高已为世人所共赏,列宁更将其意义推向了极至。他反复强调,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既然如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与人格魅力便成为实现教师劳动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前提。那么教师怎样为教育塑身呢?  首先,这一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树立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坚守教师的道德情操,达到“从心所欲,不
期刊
一、问题辩论式  班会上不能绝对化,因为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仅强调其好的一面或仅强调其坏的一面都是片面的。今天的学生并不是没有分析能力,你的话越片面,他们认可的程度反而越低。而且只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也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设计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一次班会课上,我在黑板写了这样一道题:花的时间越多,学习效果越好。学生奇怪,班会课做判断题?个个兴趣盎然,踊跃回答。有的同学认为正确,有的同
期刊
一、“兴趣”是孩子的动力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推算出的圆周率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然而9岁时,其父亲希望他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逼着他背《论语》,他两个月只能背十多行,被其父亲骂为“蠢牛”。可年少的祖冲之细心观察天体,发现每月的十五月亮就会圆,于是困惑地问爷爷,爷爷引导给他解释:“月亮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有缺有圆。”从而调动了祖冲之的兴趣,他开始研究天文历法,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  每
期刊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场景,用文字来诠释意境。例如,在努力把握课文内容的精髓基础上,可以选择最能为内容服务的背景音乐,放入最恰当的地方,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如用古朴凝重的古筝独奏曲引出《论语》中的有关课文,优美的音乐主导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
期刊
一、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设计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教学重、难点的设计: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感悟。  第三,教法的设计:要在“导”字上下工夫——注重调动学生学习
期刊
一、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1.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
期刊
一、亦师亦母,不厌其烦  曾几何时,“问题学生”几乎是老师的弃儿,有时是自己的“破罐子破摔”或某种“逆反”的心理在作祟。所以,有的时候“问题学生”的问题会因为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原因而变得更多。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他们“回心转意”呢?  不要仅做学生的老师,更要学生的第二个母亲。有道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不妨一试。  他们最不愿做的恐怕是写作业,这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每天不断督促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批评
期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想这里的“乐之者”“激励、唤醒、鼓舞”,都可以归结为“人积极地、主动地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点,而这正是心理学“兴趣”的含义。近几年的“愉快教学研究”“素质教学探讨”,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