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归属感培养 让孩子爱上新班级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归属感是小班年龄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既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社会适应的重要一步,也是幼儿园组织开展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
  归属感既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一种情感。当一名幼儿在一个班级中感受到充分的安全,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了解并维护集体的规则,承担起自己对于班级的责任,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替代的一员,以班级为荣并乐于为班级增光时,他就有了切切实实对所在班级的归属感。“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在孩子眼里,归属感就如同幸福和爱一样重要。在培养幼儿归属感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减轻焦虑,平稳愉悦地适应新环境。
  积极应答幼儿的每一次呼唤
  小班幼儿初入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多幼儿都会因为恐惧和紧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这是孩子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正常情绪表现。这时,要让孩子能从老师的笑容中感受到自己被喜爱,从老师的亲切问候中感受到自己被关注,从老师的爱抚和拥抱中感受到安全和温暖。
  9月初幼儿入园不久,午睡环节是最热闹的。乐乐从来都不哭闹,喜欢东看看、西瞧瞧。午睡躺在床上,他反复几次地叫老师“你来”,老师走过去了,他也只是看着老师,不说话。但不论怎样,每一次老师都积极应答,甚至抱着另一个哭的小朋友走过去,安慰他,对他笑笑。等哭闹的小朋友都躺下了,老师还不忘又回到他的身边,陪着他。他望着老师,老师轻轻问:“有事吗?”他又摇摇头,老师轻轻说:“乐乐棒,放心睡觉吧,老师不走。”他点点头,闭上眼睛,可不一会儿眼睛又睁开了,看着老师。老师对他笑笑,轻轻地拍着他。忽然,他小声地说:“裤裤湿。”老师一摸,可不。老师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小脸说:“真棒!有事就跟老师讲,我帮你换一条干净的裤子就舒服了。”乐乐看着老师笑了笑,一会儿就睡着了。
  事件虽小,但在这其中,孩子经历的是什么?遇到事情,他感到害怕,但老师温和的笑容、亲切的话语,无一不在润化着孩子的心灵。“有事情找老师”,这绝不是一句空话,不是我们告诉幼儿,幼儿就可以做到的,有很多的具体因素影响着幼儿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其中,感情,即幼儿对老师的信赖、信任是很关键的。幼儿在每一件小小的事情中,观察着老师的态度,也在考虑着说还是不说。正如乐乐,他也是反复叫了老师几次,在都得到老师的“积极应答”后,才说出“意图”的,因为经过他的“考察”,老师是可以信赖的。
  创设富有“家味”的班级环境
  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熟悉、安全的环境是怎样的?是家,它温暖、舒服、自由……活动区环境的稳定性和亲柔性、师生交往的宽松与愉悦感、同伴交往的友好与稳定,以及班级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环境带给幼儿的这些体验,都是影响幼儿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入园前家访时,我们送给每个小朋友一本图画书《你好,幼儿园》,这本书是我园老师自己绘画编辑的,书中的场景、角色、情节等十分贴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开学初,我们将幼儿已经熟悉的、这本书中的场景和角色等布置在活动室里,减少幼儿对班级环境的陌生感。同时,投放柔软的靠垫、彩色的纱帘、毛绒绒的玩具、可爱的吊饰、宽大的地垫、可以自由躺下来的娃娃家的小床等,创设一个像家一样温馨自在的环境,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
  另外,为了让孩子在环境中看到“自己的痕迹”,我们请家长带来幼儿和家人的照片,布置在娃娃家里,还可以带来一些自己心爱的物品陪伴自己。孩子们带来的“宝贝”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的带着妈妈、爸爸的照片,吃饭的时候也会摆在餐桌上,就好像在和爸爸妈妈一起进餐一样;有的带着一只小羊玩具,滑滑梯也要搂着它;有的带着自己的小被子,睡觉时抱着不撒手……作为老师,我们接纳每个幼儿的不同需求,尊重每个幼儿适应新环境的节奏,肯定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
  家的味道离不开妈妈。为了建立孩子和教师之间的依恋关系,教师和孩子们有一个小约定,每天早晨,老师会在门口迎接孩子们,给每个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孩子们称之为“妈妈式的拥抱”。这个温暖的拥抱结束后,多数幼儿能够心满意足地走进班级。爱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为了时刻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陪伴与温暖,班级定制了几个特殊的靠垫,上面印着老师的照片,每天孩子们在活动室都抢着抱,嘴里还开心地说着:“老师是我的了!我可以一直抱着老师了!”简单的动作、材料的投放,带给幼儿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关爱,更减轻了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焦虑,帮助他们爱上幼儿园。
  组织好玩有趣的活动
  小朋友们熟悉环境后,教师可组织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增加师幼互动,让幼儿爱上“新家庭”,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班级环境。比如,学期初可以开展认识幼儿园的活动,将幼儿园平面图展示在墙面上,幼儿可以把自己的头像贴在自己喜欢的位置;开展“谁在家”的点名活动,请幼儿说一说谁没来幼儿园,并且一起了解同伴没来园的原因,引導幼儿关注身边的同伴;在班级中创设“健康墙”,标记出每个幼儿的特殊需要,比如生病了就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多休息等,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营造家人之间相互关心的氛围。
  为幼儿创设充分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鼓励幼儿为幼儿园、班级、同伴及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培养幼儿归属感的重要方面。3岁幼儿正是想动手、愿意动手、渴望动手的时期,给与幼儿自我服务的机会,并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加以鼓励,能够增进幼儿的自信心。比如,允许幼儿不断更换家中的“窗帘”:今天用柳条粘树叶的方法,挂上温馨的绿莹莹的窗帘;明天挂上不同的串珠,变成“珍珠”窗帘;后天换成各色纱巾,变成了七彩窗帘……这样的过程,幼儿感受到“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小家”,增强对环境的“掌控感”。
  构建互信互助的家园关系
  家庭与幼儿园紧密的互动,建立信任、友好的家园关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归属感,也有助于发挥家长作为课程资源的积极作用。班级新来了一个孩子晨晨,他沉默寡言,很少参加班级活动,也很少与小朋友互动。我们和家长商量帮助晨晨融入班级的方法。一天,晨晨带来了一个大风车,他的妈妈说这是亲子一起制作的,晨晨想跟小朋友们分享。这是一个让晨晨融入集体的好机会,于是教师给晨晨创设了展示区,并鼓励晨晨将自己制作风车的经验和小朋友们分享,增加晨晨与同伴的交往和互相认同,从而建立归属感。在家长和教师的协作下,晨晨慢慢地融入到我们这个家庭中。
  总之,通过师幼关系、环境氛围、活动机会、家园关系的营造,基本能够缓解幼儿入园初期的严重分离焦虑,建立和巩固幼儿“以园为家”的归属感。
其他文献
某日上午,我正在调试课件,准备和孩子们开展歌唱活动《歌唱春天》。天天跑过来问:“姜老师,今天我们开展什么活动?”望着孩子期待的小脸,老师故作神秘:“是一个音乐活动,具体内容先保密哦!”想不到,话音刚落,天天嘟着小嘴说:“我不喜欢音乐活动!”此时,旁边的哲哲和涛涛也参与进来:“我也不喜欢!”我马上问:“为什么不喜欢音乐活动?”“就是不喜欢,能不能换一个?”听到孩子们发出的请求,不知道该换还是不换?换
在我园“新课程”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观念陈旧,未真正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过于关注“教的结果”,忽视幼儿的已有经验;不能发现幼儿的真兴趣,聚焦真问题;对幼儿的回应不及时,不能给予准确积极的反馈和引领。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展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系列活动,帮助教师发现“真问题”,实现“真发展”。“视频分析”回顾教育现场, 捕捉“真兴趣”,发现“真问题”。  为了充分了解教育活动中每个幼
宽心小站的朋友:  您好!  去年,我被调到一所新建幼儿园,升任园长,所有教职工都需要自己招聘。新建园百废待兴,众多的工作已经让我应接不暇,而最重要的人又跟不上工作节奏,或心思浮动,或背后打小报告,令我头痛不已!  如何让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价值观的新建园教师拧成一股绳?这些让我陷入深深的烦恼与思考!我该怎么办?  ——苦恼无比的蔚炜  亲爱的蔚炜,看到你的问题就像回到了六年前,当时我遇到和你
作为一名常年带小班的老师,孩子们的“入园适应”问题年年都会碰到,而每年我们也想了无数的办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不哭不闹,但效果甚微,教室里还是每天充斥着孩子的哭声、喊声和各种告状声。怎样才能既让孩子很快喜欢上幼儿园这个“新家”,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同时也能让老师相对轻松一些呢?  近些年,我园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的理念,对儿童的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我对自己过去“看待孩子的视角”进行了
在益智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会疑惑,即便投放了半成品材料、低结构材料,为什么幼儿还是不感兴趣。实践中,我尝试进行放权,鼓励、引导幼儿自行投放、淘汰材料。  引导幼儿自行投放材料。投放前,可以给幼儿若干规则:1.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材料;2.是自己感觉有困难的,经过区域进一步探索,能够解决困难的;3.根据自己对益智区域的理解,判断区域中需要哪些形式的益智材料,進行投放。  鼓励幼儿自行淘汰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的重要讲话中,勉励全国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总书记提出的新希望、新标准如何在幼儿园一线得以实现,引发了我园党支部全体党员的认真思考。  在“守初心”主题教育学习中,思考“四有教师”标准  园所党支部在当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
我一生中最引以为荣的有两件事,一是1949年10月1日,我作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当时,激动的心情终身难忘,回绕在脑中的想法就是:长大了要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我迈入幼儿教育门槛65年来,忠实地从事了一个职业——幼儿教育。在这65年中,我见证了新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两个辉煌时期。  第一个辉煌时代是20世纪50年代,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期,我国幼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审美鉴赏力的教育活动。近年来,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美育对于幼儿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但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老师们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些问题和困惑,笔者带领来自北京市西城区不同园所的老师们进行了“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实践与探索”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与调整,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与挑战。本文在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动作发展列为幼儿健康领域目标之一,此目标的确立将给幼儿体育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将健康领域的首要目标设定为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在童年早期至中期,即大约3~8岁期间,会形成多种基本动作技能,这些动作技能使儿童在动作反应中有更多的选择,为他们的动作表现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动作的良好发
近两年来,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越来越重视游戏对于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在落实《指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带领北京市西城区一些幼儿园进行了“创设开放性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与调整,也遇到了不少困惑与挑战。本文在与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合作研究、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将教师们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