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性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推崇,但我觉得目前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完成。其不足之处是: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有的教师在下达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照小组划分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节课堂闹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没有实效性可言。
  2、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显得明显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是守株待兔,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那么,如何才能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更加高效呢?作为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学生分组要科学合理
  我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同时又要保证各个小组之间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公平竞争。每个小组分好成员后,小组长负责组内的排位,按照“一帮一”的原则。在学习文言文疏通文意时,我就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那些水平高的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强,就在小组内帮助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讲解疏通文意,这样把一个课堂就变成了很多个小课堂,既让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能以教促学,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也会排除向老师请教的畏惧心理,对于疏通文言文的文意可以说非常有效的。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理念。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说不尽的桥》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收集有关“桥”的资料,有的组就分工:一人查唐诗,一人看宋词,一人翻报纸,一人网上搜集,一人材料整理,通过合作,搜集的材料就大大增加了。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使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得到参与,得到发展。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前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
  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前一定要留有“空白”,让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做好合作交流的准备。例如我在讲授《苏州园林》时,现提出一系列问题:(1)、《苏州园林》写了哪些景物?(2)、每一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3)、这些景物描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立即让学生展开小组探究讨论。这种没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就匆忙展开的讨论,一方面使一些学生因思考不成熟,而导致讨论过于肤浅。而另一方面使那些思维较慢,本来就热情不高的学生,默默无语,充当看客。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积极参与
  有位教师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讲学稿中的问题,自己却站在一边,成了旁观者,非常清闲。学生聚在了一起,你争我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实际的讨论过程和效果又如何呢?结果让人难以相信,讨论的全过程没有一句与教学内容有关,学生们完全是在信口侃侃。可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调控是多么重要!教师要参与到各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当小组讨论偏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当小组交流出现浅层次、表面化的现象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启发,打开学生的思维,使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入。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思维碰撞闪现火花时,教师要努力倾听,并及时肯定。总之,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四、教师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双慧眼、一对聪耳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息,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例如,在小组汇报交流的时候,小组成员常常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上,往往会忽略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因此,每位同学发言后,教师应以亲切和热情的态度,肯定或赞赏的话语,用一两句话进行点评,有时也可以用体态语言,如期待的眼神、赞许的微笑、鼓励的表情等等。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这样说过,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一样。
  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变“单枪匹马”为“合作双赢”。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借着课程改革的春风,真正从观念和行为上改变自己,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挥洒的天空。
其他文献
选择班主任工作,就是选择了责任,就是选择了奉献。班主任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他是否关注班级管理中的细节问题。注重细节,就要有责任心,就要有爱心,就要有丫鬟的“腿”,就要有婆婆的“嘴”。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能使师生亲密合作,缩短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电影《苗苗》,故事情节是这样的:苗
期刊
前些天,我仔细阅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下面说一下我读后的感想。  一、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根本,不同于现行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
期刊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近来来我们教师一直倡导学生主在学习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作业这一环节也不例外,我认为我们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作业设计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
期刊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传世不朽的名篇佳作大多文采斐然。如果说主题是一篇作品的灵魂,那么文采就是它的华丽外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言的品质、品味,做到让自己的作文文采斐然呢?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提高语言的深刻性、思辨性  对于高品质的语言来说,华丽的包装(比如华丽的辞藻,恰切的修辞、讲究的格式)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都不能替代语言的深刻性、思辨性。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当剥去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纷纷转入城市,这样,就出现了另一个新问题,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留守家中,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带来新的挑战。留守儿童大多存在着缺乏亲情,心理健康堪忧;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人身安全,隐患多多。我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就如何管理留守学生这一问题,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做留守学生的良师益友  留守学生之所以出现道德滑坡、严重厌学等情况,主要是远离
期刊
我是一名教龄二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块。语文学习中,学生普遍最怕的就是作文,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他们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不知如何下笔,农村学生尤为突出。如何教好作文,我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第一、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善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是学生写作文有话可说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引导学生爱观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兴趣是
期刊
作文创作本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先得有思想,然后才能升华。思想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不是思想,生拼死凑、生搬硬套也不是思想,思想没有套子,只有创新。如何做到创新呢?就是立意与个人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要做到新意,就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要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情感评价纳入到文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标新立异”。“标新立异”,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求异思维的一种思考方法,
期刊
(一)本人在培养学生快速审题时,要求他们急中要有缓——审题要过细,临场作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提供有关材料,条件的命题作文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有的要求就包括在题目里,有的要求则用题目外的“注意”或“要求”的字样标出。审题是作文的门槛,是写一篇文章的大前提,千万不能忽视,即使是快速作文在审题时也不能过快,而要把过细作为第一位要求。审题时马虎求快,其结果必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果把写作文比作砍柴,
期刊
多媒体能贮存大量的信息资料,快速呈现、快速练习、快速反馈,增大了语文教学容量,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符合“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它的介入对中学语文教学能够产生深远有益的影响,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授课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  近年来,本人也听了不少这样的课。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感到其中很多地方是值得学习的,但也发现少数教师使用不当,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准备,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升。对于学习而言,这个道理一样有用。预习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做好学习的准备,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提高学习效率。而初中生经过小学6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可以独立预习的能力。初中课业难度的增加,也向他们提出了预习的更高要求。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