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漠视儿童的“主观存在”,忽视儿童自身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随着儿童心理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也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西方教育思想的融入,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种漠视儿童主观存在,忽视儿童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的现象被“尊重儿童、教育要从儿童真实需求出发”的声音所取代。由此,基于儿童视角的教育研究便大量涌现,“以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创编教学情境,并使教学情境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和儿童需求特征”的教学便应运而生。本文试对如何基于儿童的视角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作一探讨。
一、把握儿童好玩的天性,实施信息技术教学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最爱。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游戏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能产生浓厚且持久的兴趣。有了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最大限度激发儿童的潜能,而信息技术是实践操作与游戏的完美结合,正是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展开“游戏教学法”,既遵循了学生的游戏天性,又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点。
例如,我在进行《修改图形》一课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在上课之前打开QQ游戏,津津有味玩着其中的“找茬”,以故意找不出两者间的区别来吸引学生一同参与。学生一看老师都找不出来了,就一起帮忙找,在学生帮助下,闯下了一关又一关,看到学生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说:“你们想玩吗?”“想!”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想玩可以,但老师想给你们一个难度较大的游戏,不知道你们敢不敢挑战?”“敢!”于是我就趁势提出要求:“不但要找出两者间的不同地方,而且还要利用画图工具将两者间不同的地方改成相同的。为了让你们快点完成游戏内容,老师先给你们简单地介绍一下画图工具的一些基本用法。”学生听后,非常认真地听我讲解,很快就掌握了画图工具的常规用法。这样,我将知识的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们出于对游戏的兴趣,学习的效果都非常好,并在游戏之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抓住儿童好胜的心理,实施信息技术教学
几乎每个儿童都有好胜的心理,只不过有的表现强烈,有的表现含蓄。适度的好胜心理有利于儿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儿童顺利解决问题。针对这一特点,我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以“赛”激起儿童的好胜心,以“赛”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以“赛”进行有效的教学。
我在进行《做个小小打字员》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单字和词组,并学会保存文件内容。我就充分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设置这样一个比赛环节,首先出示一段文字: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然后说:看谁最先将这段文字录进电脑。因为孩子们没有学过汉字录入方法,所以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看着学生一脸无奈,我接着说:只要你们认真跟我学,就能很快掌握这个方法,现在看谁学得又快又好。于是学生们认真听我讲解,很快就学会了“ABC输入法”,并利用所学,争先恐后录入汉字。学生在好胜的心理作用下,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
三、基于儿童好动的特点,实施信息技术教学
儿童好动,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他们在多动中完善神经系统,在多动中感知着世界。而信息技术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点与儿童好动的特征不谋而合,正是基于儿童的好动和计算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利用儿童好动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我的电脑》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很快了解“我的电脑”这个窗口的内容和内存储器的组成。上课时,我就认真跟学生讲解:“我的电脑”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一个重要菜单,打开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我将一个文本放进E盘,以后想要时,就可以从E盘里 “取出”,为了学生听得明白,我还把“我的电脑”比作一个大房子,进了这个房子的门就可以干着想干的事……虽然我生动地讲着,但学生不买账——学生却露出一脸的木然,看着孩子木然的神情,我知道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于是,我将学生带到机房,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动手去找 “我的电脑”,并让学生自行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真切地感受到“我的电脑”,以及菜单操作的模式。接着,我趁热打铁,找来一些废弃的计算机部件,让学生亲自触摸这些部件,在触摸中,认识计算机硬盘、内存、CPU、光驱等,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也获得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总之,正确把握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接受特点,科学灵活地采取形象化、游戏化、儿童化的教学手段,就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和提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面向现代化的意识。(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搬经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把握儿童好玩的天性,实施信息技术教学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最爱。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游戏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能产生浓厚且持久的兴趣。有了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最大限度激发儿童的潜能,而信息技术是实践操作与游戏的完美结合,正是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展开“游戏教学法”,既遵循了学生的游戏天性,又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点。
例如,我在进行《修改图形》一课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在上课之前打开QQ游戏,津津有味玩着其中的“找茬”,以故意找不出两者间的区别来吸引学生一同参与。学生一看老师都找不出来了,就一起帮忙找,在学生帮助下,闯下了一关又一关,看到学生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说:“你们想玩吗?”“想!”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起来。“想玩可以,但老师想给你们一个难度较大的游戏,不知道你们敢不敢挑战?”“敢!”于是我就趁势提出要求:“不但要找出两者间的不同地方,而且还要利用画图工具将两者间不同的地方改成相同的。为了让你们快点完成游戏内容,老师先给你们简单地介绍一下画图工具的一些基本用法。”学生听后,非常认真地听我讲解,很快就掌握了画图工具的常规用法。这样,我将知识的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们出于对游戏的兴趣,学习的效果都非常好,并在游戏之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抓住儿童好胜的心理,实施信息技术教学
几乎每个儿童都有好胜的心理,只不过有的表现强烈,有的表现含蓄。适度的好胜心理有利于儿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儿童顺利解决问题。针对这一特点,我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以“赛”激起儿童的好胜心,以“赛”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以“赛”进行有效的教学。
我在进行《做个小小打字员》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单字和词组,并学会保存文件内容。我就充分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设置这样一个比赛环节,首先出示一段文字: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然后说:看谁最先将这段文字录进电脑。因为孩子们没有学过汉字录入方法,所以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看着学生一脸无奈,我接着说:只要你们认真跟我学,就能很快掌握这个方法,现在看谁学得又快又好。于是学生们认真听我讲解,很快就学会了“ABC输入法”,并利用所学,争先恐后录入汉字。学生在好胜的心理作用下,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
三、基于儿童好动的特点,实施信息技术教学
儿童好动,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他们在多动中完善神经系统,在多动中感知着世界。而信息技术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点与儿童好动的特征不谋而合,正是基于儿童的好动和计算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利用儿童好动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我的电脑》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很快了解“我的电脑”这个窗口的内容和内存储器的组成。上课时,我就认真跟学生讲解:“我的电脑”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一个重要菜单,打开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我将一个文本放进E盘,以后想要时,就可以从E盘里 “取出”,为了学生听得明白,我还把“我的电脑”比作一个大房子,进了这个房子的门就可以干着想干的事……虽然我生动地讲着,但学生不买账——学生却露出一脸的木然,看着孩子木然的神情,我知道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于是,我将学生带到机房,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动手去找 “我的电脑”,并让学生自行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真切地感受到“我的电脑”,以及菜单操作的模式。接着,我趁热打铁,找来一些废弃的计算机部件,让学生亲自触摸这些部件,在触摸中,认识计算机硬盘、内存、CPU、光驱等,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也获得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总之,正确把握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接受特点,科学灵活地采取形象化、游戏化、儿童化的教学手段,就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和提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面向现代化的意识。(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搬经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