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ove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 目的 对门诊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复发,还能降低肺结核疾病的发生率。结论 对门诊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门诊; 肺结核;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肺结核主要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染为传播途径的慢性传染病。据相关研究调查,我国肺结核患者的人数将近130万,占全球肺结核患者的14%左右,位居世界第二,成为我国现代医学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1]。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预防肺结核患者以及提高肺结核的治疗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门诊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2例,本次所选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等;且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相关知情同意书。将102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5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3:18;患者年龄在20~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26)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1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4:17;患者年龄在2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45)岁;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下:
  1.2.1 定期举行肺结核预防知识讲座,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的疾病病症表现,使患者能够及时了解肺结核的症状体现,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为患者介绍治疗肺结核疾病的药物,使患者能够掌握并了解治疗的原理,对治疗充满信心。
  1.2.2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作息时间以及适量运动等,对饮酒吸烟的患者,应该时刻重视,帮助其能够戒掉烟酒。
  1.2.3 建立肺结核患者间的交流平台,对肺结核疾病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病情发展情况、治愈后以及治疗体会等方面展开科普知识教育,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以及家属能正确对待疾病的治疗,有效预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的不自信以及自卑。
  1.2.4 向患者分析肺结核疾病治疗后的复发的可能性,为患者解释后期复诊的必要性,有效预防肺结核疾病的复发。
  1.3 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格,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的了解以及预防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对国家免费治疗的政策、对肺结核疾病的了解程度、了解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了解健康的生活规律及运动的作用、认识肺结核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复诊的重要性等。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处理和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的科普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肺结核疾病的治療水平也明显提高,人们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2-3]。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能让患者在肺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心,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对患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在医院门诊医生的引导、教育下不断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疾病以及治疗药物的认识,调整患者的治疗心态,加强患者对治疗中消毒以及隔离的正确认识,保护患者家属以及其他患者的生命健康,加快患者治疗恢复的过程,阻碍肺结核疾病的传染途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次研究表明,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对肺结核疾病认识程度明显优于不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对其的认识以及了解程度,最大限度的降低肺结核疾病的发病率,有效预防肺结核疾病的复发。
  综上所述,对门诊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确切,不仅能够对患者普及肺结核疾病知识,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桂香.门诊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病案,2012,13(10):80.
  [2]陈丹萍.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国防疹协会全国学术会,2011,08(12):46-47.
  [3]冯满雄,杨玉珍,钟志阳.门诊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1,10(21):122-12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药学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组后分别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辛伐他汀药物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了解射洪县未婚女性婚前性行为及妇科炎症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0名未婚女性进行不记名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8%的女性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有32%的女性发生过婚前性行为;避孕措施使用率为39%;能正确计算安全期的有21%;妇科炎症的患病率为11%。结论:建议基层加强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了解江阴市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为下一步制定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对策及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江阴市网络报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统计得出41~70岁的病人占发病人的73.04%,女性占70.46%,甲状腺结节病人占42.41%,发病有地区性,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关键词】健康教育 中青年高血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比例失衡,以及压力日趋增大的不断影响下,高血压患者正在快速增长。而当前高血压患者更趋年轻化,由于年轻人工作忙,生活无规律,且对待疾病的态度不够重视,为了使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改变他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作为基层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13年1月-2013年12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照料者;出院后;护理干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简而言之老年痴呆症就是有器质性脑损害导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确实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汇总维生素K1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文献,为临床合理应用维生素K1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2004-2013年关于维生素K1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文献,对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维生素K1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结论 医务人员应该对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通过對500名免费服药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体检,了解免费服药的精神病患者的营养健康状况。方法以参加2014年5月份溧水区精神病防治院组织的免费体检的500名免费服药的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和血糖进行测量,分析其营养状况。结果500名免费服药的精神病患者BMI平均值21.9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 了解玉林市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玉林市2013年的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3年玉林市监测系统共报告AEFI61例,报告发生率为1.86/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38例,(62.3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172例感染儿童入院时和经抗生素治疗72小时后的血常规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以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WBC、CR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显著性(P<0.001);病毒感染组WBC、CRP与对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