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感”教学这一话题,文章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了些许探讨,力图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感”教学越来越重视。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在理解语言时的感受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乐感强,音乐能力就强,同样道理,语感强,语文能力就强,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跟语感能力强弱有直接联系。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语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当今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感的训练是目前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训练语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听读文章,增强语感
人们普遍认为,看电视、听广播是增强语感的最有效的一条方法。这固然重要,可是学生毕竟在学校的时间多,如果适当安排时间,在班上多选读优秀文章,让学生细心地听,这种办法也许更有效。而且语言具有社会性,教师更应强调学生多深入家庭、邻里,甚至深入人多繁居之地,倾听社会上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识水平的人的对话,捕捉其讲话的不同特点,体会不同层次语言的含义,这对提高语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鲁迅《祝福》中“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四婶的“你放着吧”这句话,是极普通的一句话,它只是“你别去拿了”的意思,或许还是关心祥林嫂,让她休息一下;也可能是让她先去做别的事,这件事等会再做。可是祥林嫂在刹那之间就感觉到四婶这句话的真意: “你是个不干净的有罪的女人!”顿时“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而且“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又如曹禺《日出》中,黄省三向李石清求情遭到拒绝后,李石清给走投无路的黄省三指出了“三条出路”,其第二、第三条“哦,那你可以到街上要——”、“你可以到人家家里去(看见黄的嘴喃喃着)——”,黄省三立刻感到“脸红不安”、“嘴唇颤动”,说“李先生,我也是念过书的人,我实在有点——”、“哦,您说,您说,要我去——(只见嘴唇动,听不见声音)”。在这里,无论祥林嫂还是黄省三,他们不仅能听懂对话(或破折号)的表层之意,而且能感觉到其言下之意,并且其反应又是那样迅速敏捷,间不容发。
二、诵读文章。培养语感
没有读书声的课堂就不是语文课堂,同样,没有培养语感的课堂更不是好的语文课堂。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总结。先读后慢品味其中的含义,在读中深思、会神、明义,这样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在这一过程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甚至段落等品味与琢磨,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精彩的语段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从而提高语感能力。近几年,中考要求考生背诵、默写名言名句,便是这一理由的体现。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学生的熟读、背诵要与教师的精讲、引导、点拨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范进中举》中,邻居去向范进报告中举消息是“飞奔到集上”,巴结心理暴露得多么深刻;范进清醒回家时,胡屠户跟在范进后边, “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由一个凶暴的岳父变成了拍马屁的奴才,这些都是吴敬梓先生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又如,鲁迅《祝福》中,写到卫老婆子绑架祥林嫂回娘家时,鲁四老爷说一句“可恶,然而……”鲁迅先生用极其含蓄、讽刺意味很浓的语言,把一个保守顽固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的精讲、引导和点拨无疑是给学生诵读培养语感能力起到“点睛”的作用。
三、品读词句,理解语意
读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些人却不解其意,不知所云?其中最大原因就是抓不住关键。品读文章的關键,就是要抓住文章的纲目。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在哪段?最能表达作者观点是哪些句子?而句子中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是哪些?这些都必须细加品味。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的一句“林冲踏着碎琼乱玉,信步投东,那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除了写雪之大,更重要的是预示下一步最大的谋杀将要发生,高俅的那两个狗腿子正密谋陷害林冲,“火烧草料场”没让林冲断头,也使他终生监禁,永世不得翻身。这里不仅是“雪”在“紧”逼,更是人在“紧”逼!读到这里,我们也在为主人公捏汗紧张,如果换“大”、“重”等词语怎么能体现出来?所以品读文章,就要品读关键词语。又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有一段话,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悲凉”为何说是“浓黑”?这里作者采用移就手法,是自己的内心极度悲伤痛苦兼有愤激之情的表露,文中的“它们”指反动派及其走狗,而“这”指代的内容较为复杂,它指上句“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的快意于我的苦痛”,抒写了自己的极度悲愤之情,表明与反动派势不两立的鲜明立场。
四、诵读文段,体味语境
研读文段,必须分析语境,揣摩语意。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素养教养、处境氛围、作者的写作目的等进行比较、揣摩,从而感知其特殊的语境含义。马致远有“秋思之祖”之称的《饫净沙·秋思》让学生投入地多诵读几遍,学生就会自然的感受到小令中所渲染的萧瑟、悲凉意境,这就是客观事物激发起的主观感受,既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也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时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后的“夕阳西下,断肠入在天涯”一句,学生就会很容易体会出这首小令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为什么不宁静?不宁静就漫步荷塘,可以欣赏到美景,但这只是片刻的宁静!现实生活并不如此,国土的沦丧、民族的衰亡,能让作者“宁静”吗?如果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和下文描写的荷塘月色,我们就容易找到原因了。因此,品读文段,要依据语境,解读语意,以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五、听说读写,养成习惯
培养良好的语感单靠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多听勤练笔中培养语感,做到听说读写,养成习惯。听读就是将他人使用的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的过程,是言语形象的理解和储存;说写就是先产生内部语言,然后进行编码至外部言语的输出过程,是言语形象的模拟和创造。听读说写就是对言语互为吸收和运用,促进语感能力螺旋式发展;反之,语感对听读说写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有人作过统计:“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是来自视觉,20%是来自听觉,15%是来自触觉,3%是来自嗅觉,2%是来自味觉。”从这一规律来看,听说读写显得尤为重要。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努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感”教学越来越重视。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在理解语言时的感受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乐感强,音乐能力就强,同样道理,语感强,语文能力就强,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跟语感能力强弱有直接联系。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语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当今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感的训练是目前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训练语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听读文章,增强语感
人们普遍认为,看电视、听广播是增强语感的最有效的一条方法。这固然重要,可是学生毕竟在学校的时间多,如果适当安排时间,在班上多选读优秀文章,让学生细心地听,这种办法也许更有效。而且语言具有社会性,教师更应强调学生多深入家庭、邻里,甚至深入人多繁居之地,倾听社会上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识水平的人的对话,捕捉其讲话的不同特点,体会不同层次语言的含义,这对提高语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鲁迅《祝福》中“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四婶的“你放着吧”这句话,是极普通的一句话,它只是“你别去拿了”的意思,或许还是关心祥林嫂,让她休息一下;也可能是让她先去做别的事,这件事等会再做。可是祥林嫂在刹那之间就感觉到四婶这句话的真意: “你是个不干净的有罪的女人!”顿时“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而且“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又如曹禺《日出》中,黄省三向李石清求情遭到拒绝后,李石清给走投无路的黄省三指出了“三条出路”,其第二、第三条“哦,那你可以到街上要——”、“你可以到人家家里去(看见黄的嘴喃喃着)——”,黄省三立刻感到“脸红不安”、“嘴唇颤动”,说“李先生,我也是念过书的人,我实在有点——”、“哦,您说,您说,要我去——(只见嘴唇动,听不见声音)”。在这里,无论祥林嫂还是黄省三,他们不仅能听懂对话(或破折号)的表层之意,而且能感觉到其言下之意,并且其反应又是那样迅速敏捷,间不容发。
二、诵读文章。培养语感
没有读书声的课堂就不是语文课堂,同样,没有培养语感的课堂更不是好的语文课堂。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总结。先读后慢品味其中的含义,在读中深思、会神、明义,这样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在这一过程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甚至段落等品味与琢磨,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精彩的语段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从而提高语感能力。近几年,中考要求考生背诵、默写名言名句,便是这一理由的体现。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学生的熟读、背诵要与教师的精讲、引导、点拨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范进中举》中,邻居去向范进报告中举消息是“飞奔到集上”,巴结心理暴露得多么深刻;范进清醒回家时,胡屠户跟在范进后边, “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由一个凶暴的岳父变成了拍马屁的奴才,这些都是吴敬梓先生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又如,鲁迅《祝福》中,写到卫老婆子绑架祥林嫂回娘家时,鲁四老爷说一句“可恶,然而……”鲁迅先生用极其含蓄、讽刺意味很浓的语言,把一个保守顽固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的精讲、引导和点拨无疑是给学生诵读培养语感能力起到“点睛”的作用。
三、品读词句,理解语意
读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些人却不解其意,不知所云?其中最大原因就是抓不住关键。品读文章的關键,就是要抓住文章的纲目。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在哪段?最能表达作者观点是哪些句子?而句子中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是哪些?这些都必须细加品味。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的一句“林冲踏着碎琼乱玉,信步投东,那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除了写雪之大,更重要的是预示下一步最大的谋杀将要发生,高俅的那两个狗腿子正密谋陷害林冲,“火烧草料场”没让林冲断头,也使他终生监禁,永世不得翻身。这里不仅是“雪”在“紧”逼,更是人在“紧”逼!读到这里,我们也在为主人公捏汗紧张,如果换“大”、“重”等词语怎么能体现出来?所以品读文章,就要品读关键词语。又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有一段话,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悲凉”为何说是“浓黑”?这里作者采用移就手法,是自己的内心极度悲伤痛苦兼有愤激之情的表露,文中的“它们”指反动派及其走狗,而“这”指代的内容较为复杂,它指上句“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的快意于我的苦痛”,抒写了自己的极度悲愤之情,表明与反动派势不两立的鲜明立场。
四、诵读文段,体味语境
研读文段,必须分析语境,揣摩语意。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素养教养、处境氛围、作者的写作目的等进行比较、揣摩,从而感知其特殊的语境含义。马致远有“秋思之祖”之称的《饫净沙·秋思》让学生投入地多诵读几遍,学生就会自然的感受到小令中所渲染的萧瑟、悲凉意境,这就是客观事物激发起的主观感受,既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也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时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后的“夕阳西下,断肠入在天涯”一句,学生就会很容易体会出这首小令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为什么不宁静?不宁静就漫步荷塘,可以欣赏到美景,但这只是片刻的宁静!现实生活并不如此,国土的沦丧、民族的衰亡,能让作者“宁静”吗?如果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和下文描写的荷塘月色,我们就容易找到原因了。因此,品读文段,要依据语境,解读语意,以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五、听说读写,养成习惯
培养良好的语感单靠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多听勤练笔中培养语感,做到听说读写,养成习惯。听读就是将他人使用的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的过程,是言语形象的理解和储存;说写就是先产生内部语言,然后进行编码至外部言语的输出过程,是言语形象的模拟和创造。听读说写就是对言语互为吸收和运用,促进语感能力螺旋式发展;反之,语感对听读说写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有人作过统计:“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是来自视觉,20%是来自听觉,15%是来自触觉,3%是来自嗅觉,2%是来自味觉。”从这一规律来看,听说读写显得尤为重要。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努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