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校园中使用手机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而手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要正视手机对学校思想工作的影响,充分认识到手机网络的特性,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使手机网络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文章结合当前的实际,探讨了手机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措施。总的来说,学校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通过网络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手机网络;中学德育;德育策略
数字化信息时代在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对好奇心强、自制力相对较弱的青少年一代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今,手机网络凭借资费低廉实惠、内容及时快捷、沟通随时随地三大功能,被誉为“迷你型电脑”,备受广大在校学生的青睐。而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时最常用的功能是通讯、上网、听音乐、玩游戏、看电影和拍照。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利用网络聊天、看小说、浏览网页、玩游戏等,只有少部分学生上网是为了查看学习资料;在浏览网页的学生中,也只有少部分学生会浏览学习类网页。原本是为方便孩子与家长联系的手机,在异化为娱乐工具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隐患。如有学生用手机浏览不健康的信息或视频,有学生收到过手机骚扰信息,有学生因使用手机而上当受骗等。中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对手机网络的依赖性也较强,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降低其不良影响,便成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这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创新点。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及鉴别能力
面对网上的不良信息,最好的“过滤器”是人的大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不教会学生怎样思考,他们就不会明白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因此,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及鉴别能力、加强学生对网上不良资源的免疫力、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迫切任务。首先,学校应通过开设文化修养课程、开展与时俱进的人文素质讲座、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其次,应通过班会专题研讨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影响和不健康的网络信息的侵害,避免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再次,要利用舆论监督,加强学生对手机网络的认识,而不是一味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最后,还要为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制定手机上网监督机制,填补法律、道德的空白
学校与班级要应制定相应的制度,限制学生在教学时段使用手机上网。在教学场所、宿舍区和宣传栏张贴海报、标语,宣传手机网络道德,使学生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学生在网络领域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状态”,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在上网前,首先应接受“网德”的教育培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行为方式和道德价值方面的引导。把信息技术和网络“防害”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性的教育和教学。学校还可把“争做网络文明小使者”活动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新课改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信息教育范畴,或纳入校本课程的范围,制定出完善可行的课程方案,使学生尽可能得网络之利而避其害,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学会自我管理。在学生刚开始“触网”时,可以成立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而在已经装备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校,各班可在班干部中增设信息委员,让他们来协助教师处理网络教育中的一些事务,如多媒体使用的记录、学生上网情况的监督和记录、网校的管理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三、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家长、学校、教师不能消极抵制、简单压制手机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使用,而应积极占领这一新阵地,利用手机的特点开展及时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因势利导。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形成网瘾,网络手机的到来,更是迎合了这部分学生的需求,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彻底远离网络是不现实的。
专家指出,戒除网瘾的最好方法是谈话沟通,从心灵的沟通入手,而沟通的最好切入点就是他们所迷恋和热衷的网络。为此,教师、家长必须对手机上网的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对其利害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内容和目的,通过科学的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烦恼,循序渐进地正面引导,使其实现兴趣迁移。
此外,家长可以从购买手机、手机充值等方面加以适当的限制;学校也可以创建校园手机网络平台,教师通过平台发布信息,掌握学生的动态,与家长保持沟通,让家长时刻能够掌握子女的情况。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手机网络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建立校园网络手机平台,开发手机图书馆借书、手机阅览电子书等项目,方便学生借阅书籍,提高书籍的使用率。开发网上答疑项目,教师可以在线辅导学生的学习。这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关系。积极探索和开展各种手机网络活动,比如手机网络文学大赛、手机博客/微博大赛、手机摄影、班级学习视频大赛,开辟校园论坛手机版,鼓励学生发布健康、进步的言论,对消极、低俗、反动言论进行及时引导、疏导和制止。另外,建好校园德育网站,搭好师生交流的平台。建立德育网站,拓宽德育工作的宣传途径,拓展德育工作的内容,用科学、健康、积极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这是网络环境下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在建设德育网站时,要重视德育“产品”的包装宣传战略,要做到通俗易懂,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可以在在线视听服务项目中加入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歌曲、激励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片和大家喜闻乐见的寓意深刻的艺术作品;或者可以在提供免费资源的页面(例如免费邮箱)中做一些关于使用文明用语的宣传标语或漫画等。还要打好网络德育战略中的攻心战术,网站内容和运作方式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来确定。如我校一些班级在手机网络平台中开辟了“班级论坛”,论坛中每周都会发布一些引导学生学习和发表独立主见的讨论主题。这些主题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体现当代学生的思维开阔、大胆创新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发挥学生之间相互監督的作用,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手机在学生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有些学生甚至时刻关注着手机,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上、网络中。但由于大部分中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课堂上很容易走神,他们在课堂上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甚至有些学生还塞上耳塞,心思完全不在课堂上。这也导致了中学课堂出现一个很严重但是很普遍的现象——学生上课玩手机,甚至午休、晚修都沉迷在网络里。面对这种现象,身边的同伴的督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此,应该积极发挥班干部以及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的作用。班级中指定小组相互合作,相互监督上课上网的情况,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组长每天要收集好学生在课堂上、午休及晚修时玩手机的情况,并向班主任说明。班主任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并在班会上对相关问题进行陈述。需要注意的是,处理问题时应坚持“奖罚分明”的原则。另外,科任教师在课堂中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班主任还可在班上设立相应的加分奖励制度,如学习认真奖、学习进步奖等等。
总而言之,手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手机网络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应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利用好手机网络的功能,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实现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从而使手机网络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手机网络;中学德育;德育策略
数字化信息时代在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对好奇心强、自制力相对较弱的青少年一代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今,手机网络凭借资费低廉实惠、内容及时快捷、沟通随时随地三大功能,被誉为“迷你型电脑”,备受广大在校学生的青睐。而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时最常用的功能是通讯、上网、听音乐、玩游戏、看电影和拍照。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利用网络聊天、看小说、浏览网页、玩游戏等,只有少部分学生上网是为了查看学习资料;在浏览网页的学生中,也只有少部分学生会浏览学习类网页。原本是为方便孩子与家长联系的手机,在异化为娱乐工具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隐患。如有学生用手机浏览不健康的信息或视频,有学生收到过手机骚扰信息,有学生因使用手机而上当受骗等。中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对手机网络的依赖性也较强,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降低其不良影响,便成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这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创新点。
一、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及鉴别能力
面对网上的不良信息,最好的“过滤器”是人的大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不教会学生怎样思考,他们就不会明白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因此,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及鉴别能力、加强学生对网上不良资源的免疫力、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迫切任务。首先,学校应通过开设文化修养课程、开展与时俱进的人文素质讲座、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其次,应通过班会专题研讨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影响和不健康的网络信息的侵害,避免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再次,要利用舆论监督,加强学生对手机网络的认识,而不是一味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最后,还要为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制定手机上网监督机制,填补法律、道德的空白
学校与班级要应制定相应的制度,限制学生在教学时段使用手机上网。在教学场所、宿舍区和宣传栏张贴海报、标语,宣传手机网络道德,使学生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学生在网络领域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状态”,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在上网前,首先应接受“网德”的教育培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行为方式和道德价值方面的引导。把信息技术和网络“防害”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性的教育和教学。学校还可把“争做网络文明小使者”活动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新课改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信息教育范畴,或纳入校本课程的范围,制定出完善可行的课程方案,使学生尽可能得网络之利而避其害,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学会自我管理。在学生刚开始“触网”时,可以成立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而在已经装备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校,各班可在班干部中增设信息委员,让他们来协助教师处理网络教育中的一些事务,如多媒体使用的记录、学生上网情况的监督和记录、网校的管理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三、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家长、学校、教师不能消极抵制、简单压制手机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使用,而应积极占领这一新阵地,利用手机的特点开展及时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因势利导。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形成网瘾,网络手机的到来,更是迎合了这部分学生的需求,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彻底远离网络是不现实的。
专家指出,戒除网瘾的最好方法是谈话沟通,从心灵的沟通入手,而沟通的最好切入点就是他们所迷恋和热衷的网络。为此,教师、家长必须对手机上网的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对其利害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内容和目的,通过科学的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烦恼,循序渐进地正面引导,使其实现兴趣迁移。
此外,家长可以从购买手机、手机充值等方面加以适当的限制;学校也可以创建校园手机网络平台,教师通过平台发布信息,掌握学生的动态,与家长保持沟通,让家长时刻能够掌握子女的情况。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手机网络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建立校园网络手机平台,开发手机图书馆借书、手机阅览电子书等项目,方便学生借阅书籍,提高书籍的使用率。开发网上答疑项目,教师可以在线辅导学生的学习。这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关系。积极探索和开展各种手机网络活动,比如手机网络文学大赛、手机博客/微博大赛、手机摄影、班级学习视频大赛,开辟校园论坛手机版,鼓励学生发布健康、进步的言论,对消极、低俗、反动言论进行及时引导、疏导和制止。另外,建好校园德育网站,搭好师生交流的平台。建立德育网站,拓宽德育工作的宣传途径,拓展德育工作的内容,用科学、健康、积极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这是网络环境下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在建设德育网站时,要重视德育“产品”的包装宣传战略,要做到通俗易懂,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可以在在线视听服务项目中加入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歌曲、激励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片和大家喜闻乐见的寓意深刻的艺术作品;或者可以在提供免费资源的页面(例如免费邮箱)中做一些关于使用文明用语的宣传标语或漫画等。还要打好网络德育战略中的攻心战术,网站内容和运作方式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来确定。如我校一些班级在手机网络平台中开辟了“班级论坛”,论坛中每周都会发布一些引导学生学习和发表独立主见的讨论主题。这些主题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体现当代学生的思维开阔、大胆创新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发挥学生之间相互監督的作用,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手机在学生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有些学生甚至时刻关注着手机,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上、网络中。但由于大部分中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课堂上很容易走神,他们在课堂上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甚至有些学生还塞上耳塞,心思完全不在课堂上。这也导致了中学课堂出现一个很严重但是很普遍的现象——学生上课玩手机,甚至午休、晚修都沉迷在网络里。面对这种现象,身边的同伴的督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此,应该积极发挥班干部以及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的作用。班级中指定小组相互合作,相互监督上课上网的情况,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组长每天要收集好学生在课堂上、午休及晚修时玩手机的情况,并向班主任说明。班主任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并在班会上对相关问题进行陈述。需要注意的是,处理问题时应坚持“奖罚分明”的原则。另外,科任教师在课堂中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班主任还可在班上设立相应的加分奖励制度,如学习认真奖、学习进步奖等等。
总而言之,手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手机网络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应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利用好手机网络的功能,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实现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从而使手机网络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