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语言素养培养例谈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语言以简洁、精确、严密和符号化为特色,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持续渗透,数学语言日益成为人们日常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连接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桥梁的小学数学,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让学生学习用简洁、精确、严密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内容陈述语言、师生教学活动互动语言作一些必要的分析,以提高教师的数学理解水平和语言能力。
  案例:如何理解“甲数比乙数多 ”?
  六年级的试卷上曾有这样一道题:“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是4,甲数是多少?”学生有两种做法:(1)4+ =4 ;(2)4×(1+ )=5。出现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学生对“甲数比乙数多 ”这句话的理解不同,它既可以理解为“甲数—乙数= ”,也可以理解为“甲数比乙数多的相当于乙数的 ”,前者是一个绝对的数值,后者表示一个相对的比率。前者的具体应用如:(1)小猪比小羊重 千克,小羊重4千克,小猪重多少千克?后者如:(2)小猪比小羊重 ,小羊重4千克,小猪重多少千克?这就是说一个在应用性的语境中不会产生歧义的语句,在它的抽象语境中产生了多义性。如果要避免多义性,必须约定“甲数比乙数多 ”中的“ ”表示绝对的数值,表示相对的比率用“甲数比乙数多的相当于乙数的 ”。
  “小猪比小羊重 ”是“甲数比乙数多的相当于乙数的 ”的一个具体应用,完整的说法是“小猪比小羊重的数量相当于小羊体重的 ”。这一语句中含有两种比较:一是小猪与小羊,以小羊体重为标准,小猪比小羊重(比如1千克),是差比关系;二是小猪比小羊重的数量与小羊的体重比,是倍比关系,以小羊体重为标准(也就是单位“1”)。语句中两种比较的标准是相同的,因此就有了一个省略的语句“小猪比小羊重 ”,省略的规则是省去第二次比较的标准。这一省略规则虽然是一个人为规定,但如果学生理解了规定的合理性,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句解决问题可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鉴于此,可以用下面的教学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语句的形成过程。
  先呈现出条件:小猪重5千克,小羊重4千克。然后呈现出算式:(5-4)÷4= ,让学生解释算式和 的意思——“5-4”表示小猪比小羊重1千克,(5-4)÷4表示小猪比小羊重的占小羊体重的几分之几,因此 的意思就是“小猪比小羊重的占小羊体重的 ”——得到完整的语句,然后说明省略的规则,给出省略的语句。在此基础上,根据被除数对除数的分配,给出(5-4)÷4=5÷4-1= ,让学生解释第二步算式的意思:5÷4= ,求的是小猪重量是小羊的几分之几, 代表小猪,1就是单位“1”,代表小羊, 表示小猪比小羊重 。至此,解决如(2)这样的应用题就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小猪比小羊重 ”也就是“小猪比小羊重的相当于小羊体重的 ”,以小羊的体重为单位“1”,小猪的体重相当于小羊的(1+ ),所以算式就是4×(1+ )。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比率)”的问题通常出现在百分数学习中,而此前的分数应用问题学习中如(2)这样的题是教学的难点,对比率语句的理解更是大问题,如认为“小猪比小羊重 ”也就是“小羊比小猪轻 ”,导致了不少的错误。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往往采用非常机械的方法。既然数学是发生在教师课堂中的,教师何不自作主张,把这一内容提前到分数应用题之前,在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之后教学呢?试一试,或许会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从案例中可知,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适当的数学语言,教学中的问题理解、思想表达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数学语言的重要性会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化而日益凸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素养,必须重视澄清语言的知识本质。澄清语言的知识本质,需要考虑下列问题:1.从词义、语言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数学语言,理解其本质,并以能为学生所理解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解释;2.数学教学中也使用一些生活语言和概念,要注意弄清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区别,要注意分析语言的情境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三店小学)
其他文献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最显著特点,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取材广泛,手法灵活,章法自由。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始终不离开中心思想。“形散”与“神不散”是和谐统一的,既放得开——“形散”,又收得拢——“神不散”。笔者认为高效数学课堂也应像一篇散文一样,要有一个主题,一个线索。数学中的形散,是指变化数学知识的外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式,如变化叙述的情景,变化知识的呈
翻开《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智慧的展现,是作者独特感受的表达,都能引发阅读者的思考。“群花渐欲迷人眼”,怎么让孩子感受课文独特的魅力呢?  用众多元素填满一个家,对室内设计师们来说极其容易,貌似出彩,却不显其精到功力。要打造个性居室,他们大多会从最简单的点线面开始,让一个空间看似简单,却令人回味。成功的秘诀在于借用了线条这样的简单元素。让我们走进一个个由文字和符号构建的精神殿堂,于细微处巧
中国家装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萌芽,至今经历20年发展,属于大行业小企业业态,行业比较分散、无行业标准、供应链服务水平低,消费者满意度低且无大企业垄断。2015年以来,行业进入互
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数学教学中,情感随着认识过程从觉察某种现象并愿意作出注意→需求反应→行为满意欣赏→形成个性、人生观,这个过程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是紧密交替发展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时而需要用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时而把认知领域中的变化作为引起情感变化的手段。以情导知,知情交替,情知交融,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学生的实际”就包括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实际得当,可以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一、巧用生活资源  斯苗儿老师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其实并不是‘新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旧知识’。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与‘数’和‘形’打交道,
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活动将科学教育内容寓于幼儿游戏中,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能够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幼儿园教师设计科学游戏活动的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为基础,以技术、知识、智力和R&D资金密集为条件,因其污染程度较低、市场潜力极大、附加价值极高等优点,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要想学好任何一门功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笔者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趣好动等方面的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三要法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前导入要有吸引力  笔者抓住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导入这个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十几减几”时,笔者紧扣授课内容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猫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思维障碍或认识有误差而产生的。在倡导“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今天,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分析学生错误成因并巧妙地加以处理和利用,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内涵更为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思想方法更为独特的感悟。  一、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可能出错,更何况是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小学生。教师要从儿童的视角审视学生的错误,不能以成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德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外职业教育衔接体系,构建高职、中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