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必加强职业课程教学建设。本文主要讲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结合工作情况,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职业教育肩负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在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现状
(一)对职业课程改革重视不足。当前,一些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创新不足,体现在部分学校犯“拿来主义”错误,照搬其他院校的改革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方式,不考虑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一些学校拼接其他院校的改革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方式,造成课程改革逻辑性不强、不成体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职业院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力调控,忽视对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跟踪监督,轻视课程改革的后续评价,使课程改革局限于表面,实效性不高;部分职业院校不愿对课程改革进行投资,认为课程改革可有可无,导致了课程改革因缺乏实地调研,所以只能“闭门造车”;很多职业院校不能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综合能力不重视。
(二)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21世纪,技术进步突飞猛进,特别是技术应用发展的很快,原有课程内容陈旧,导致学校教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派不上用场,学生不受企业欢迎。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编写适用于职业学校教学的教材,这是当务之急。
(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不足。目前,一些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实际操作、实验的机会较少,尤其是应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学生实验、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也不符合职业课程问题的教学特点。
(四)课程考核标准体系不完善。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大多数是采用百分制的总评成绩方式评定、成绩评定主要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方法、评定体系未能与职业要求相融合)。与学生能力水平评价不相适应,与社会上职业资格认定水平不相容。课程考核缺乏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标准
二、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为了应对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巨大压力,职业教育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加快课程改革。
(一)要重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想走出课程开发中的困境,一是要加强课程开发的研究意识,把课程开发看作一向研究活动、探索活动。把课程开发和课程理念的研究相结合,对于每一步的开发工作,都要有创新精神,着力树立起课程开发的研究意识。一门课程是否成熟,要看有没有形成这门课程的理念。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还停留在整体层面,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要形成各專业、各课程的具体理念,只有这样,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才能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与魅力。
(二)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建设。 当前,课程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概念、原理方面的“显性知识”;另一类是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隐性知识”。“概念”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原理”解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经验”回答的是“怎样做”的问题,“策略”则突出“怎么做更好”的问题。由专业性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传授的是显性知识,即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隐性知识,一般指“经验”,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策略”,主要解决“怎样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要解决的是内容的取舍问题,理论教学主要讲授实践必备的知识,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训练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为辅。
(三)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目标。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课程目标的先进与落后决定着课程组织、实施、评价的好坏,因此,确立新的课程目标刻不容缓。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即基础知识不扎实、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科学合理地确定课程目标。依据学校实际,以适应学生知识水平和课程总要求为立足点,针对当前课程中的不足,制订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如在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专业技能,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四)充分重视网络媒体教学。职业教育要利用网络技术和运程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如何学习是21世纪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再教育,再学习。因此,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互联网是以后学生们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互联网知识。
(五)加强职业教育教师角色定位。教师作为课程开发共同体中的一员,自然被赋予各种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对自己在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定位不当,角色规范意识淡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课程理念、掌握新的课程理念及新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明确自己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利和义务,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
(六)加强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展。职业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推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重视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与企业建立密切伙伴关系,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加强实训、实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瑞群.职业教育课程的要求与开发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3
[2]夏前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职业教育肩负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在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现状
(一)对职业课程改革重视不足。当前,一些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创新不足,体现在部分学校犯“拿来主义”错误,照搬其他院校的改革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方式,不考虑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一些学校拼接其他院校的改革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方式,造成课程改革逻辑性不强、不成体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职业院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力调控,忽视对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跟踪监督,轻视课程改革的后续评价,使课程改革局限于表面,实效性不高;部分职业院校不愿对课程改革进行投资,认为课程改革可有可无,导致了课程改革因缺乏实地调研,所以只能“闭门造车”;很多职业院校不能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综合能力不重视。
(二)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21世纪,技术进步突飞猛进,特别是技术应用发展的很快,原有课程内容陈旧,导致学校教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派不上用场,学生不受企业欢迎。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编写适用于职业学校教学的教材,这是当务之急。
(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不足。目前,一些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实际操作、实验的机会较少,尤其是应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学生实验、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也不符合职业课程问题的教学特点。
(四)课程考核标准体系不完善。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大多数是采用百分制的总评成绩方式评定、成绩评定主要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方法、评定体系未能与职业要求相融合)。与学生能力水平评价不相适应,与社会上职业资格认定水平不相容。课程考核缺乏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标准
二、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为了应对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巨大压力,职业教育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加快课程改革。
(一)要重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想走出课程开发中的困境,一是要加强课程开发的研究意识,把课程开发看作一向研究活动、探索活动。把课程开发和课程理念的研究相结合,对于每一步的开发工作,都要有创新精神,着力树立起课程开发的研究意识。一门课程是否成熟,要看有没有形成这门课程的理念。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还停留在整体层面,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要形成各專业、各课程的具体理念,只有这样,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才能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与魅力。
(二)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建设。 当前,课程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概念、原理方面的“显性知识”;另一类是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隐性知识”。“概念”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原理”解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经验”回答的是“怎样做”的问题,“策略”则突出“怎么做更好”的问题。由专业性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传授的是显性知识,即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隐性知识,一般指“经验”,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策略”,主要解决“怎样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要解决的是内容的取舍问题,理论教学主要讲授实践必备的知识,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训练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为辅。
(三)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目标。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课程目标的先进与落后决定着课程组织、实施、评价的好坏,因此,确立新的课程目标刻不容缓。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即基础知识不扎实、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科学合理地确定课程目标。依据学校实际,以适应学生知识水平和课程总要求为立足点,针对当前课程中的不足,制订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如在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专业技能,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四)充分重视网络媒体教学。职业教育要利用网络技术和运程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如何学习是21世纪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再教育,再学习。因此,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互联网是以后学生们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互联网知识。
(五)加强职业教育教师角色定位。教师作为课程开发共同体中的一员,自然被赋予各种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对自己在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定位不当,角色规范意识淡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课程理念、掌握新的课程理念及新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明确自己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利和义务,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
(六)加强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展。职业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推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重视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与企业建立密切伙伴关系,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加强实训、实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瑞群.职业教育课程的要求与开发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3
[2]夏前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