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纵观历史放眼未来,当下的高中生面临的是一个日新月异、讯息万变的新时代。 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把新时代下的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经受起新时代下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必须贯穿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 笔者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地理学科特性、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情景创设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中学地理教学 兴趣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033-01
一、核心素养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动力。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在核心素养下,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应首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好学,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发展成一个全面的人,才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报效祖国的人才。作为高中地理教师的我深切体会到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培养其学习兴趣。加之由于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思想,很多学生及家长心中往往比较注重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地理一直被忽视,导致学生不感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当务之急应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下面就结合本人从事教育事业以来的课堂教学经验来谈谈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
二、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兴趣培养的途径
1.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趣味性
在地理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地理科难又枯燥无味,听起来昏昏欲睡。 针对这种情况,我每次在接手新班的第一节课开始,就想方设法去改变学生这种看法。为了激起学生兴趣,我从古今中外的有趣的故事入手,从天文地理的角度切入。只有学生觉得有趣,才会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地理科本身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学科特点,它包罗万象并且渗透于生活。从地理教材看,它为学生获得知识直接提供了丰富的图文素材。 例如,我每次开学上课时都会询问几位同学他们暑假去了哪里? 叫他介绍那个地方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这时候被问到的同学总是滔滔不绝,其他同学也听得不亦乐乎! 然后,我再介绍一下我的第二故乡云南,正值炎热的九月,给学生讲讲云南为什么那么凉爽? 从而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了一个地理方面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区域环境的描述,不仅增长活跃学生见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2.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助长学生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学科之眼——地图。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地球仪等都是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形象生动地把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工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地理课本中的插气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关相内容,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我展示了北纬60度大西洋东西两岸绝然不同的景观,同学们一下来了兴趣,学生七嘴八舌,课堂气氛活跃。此外,辽阔的草原,蜿蜒的河流、此起彼伏的山峦、浩瀚的宇宙等等都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真实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從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故事等创设地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 在课堂上,我经常通过材料的补充和网上查询的资料,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 如: 同学们都理解沙尘暴的危害,可是我讲完此内容后再补充一则材料 “沙尘暴温柔善良的另一面” 。此时,学生肯定对此印象深刻并激发其的求知欲望。另外,在教学中,我用拟人的手法把自然界的地理事物赋予生命,创设遵循自然地理规律的情景教学。例如,在讲“外力作用”时,我把“一粒沙”拟人化,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我是黄河口的一粒沙,我的老家在哪里? 我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三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我用一粒沙的“寻根之旅”来依次讲解外力的四种表现方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4.利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发展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地理是综合性科目,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语文学科中谚语、古诗词与地理源缘颇深。 比如谚语:“四级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是昆明气候的真实写照,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昆明位于低纬度,热量丰富,冬季温度较高;昆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1800-2000米,由于海拔高,夏季气温要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低,所以冬不寒夏不热。秋季是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秋雨,天气变阴或有小雨,气温骤降就有秋天的凉意。比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这句诗表现的是快行冷锋的天气特点。诗句描述的时间是农历八月深秋时节,在快行冷锋过境前的西北风来势之猛,势力之大,令人不寒而栗。把古诗词中反应的地理现象嵌入地理课堂,发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其次,物理学科与地理学科关系。比如河流的凹岸和凸岸的形成就运用物理中力学这一知识点讲解才能分析透彻。河道在弯曲处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凹岸受离心力的影响大水流速度更快,被侵蚀成凹岸;凸岸反之。所以,利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更能使学生发展地理学习兴趣。
总之,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我们中学老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和报效祖国的人才,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09/14.
[2]王树声主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中学地理教学 兴趣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033-01
一、核心素养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动力。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在核心素养下,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应首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好学,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发展成一个全面的人,才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报效祖国的人才。作为高中地理教师的我深切体会到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培养其学习兴趣。加之由于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思想,很多学生及家长心中往往比较注重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地理一直被忽视,导致学生不感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当务之急应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下面就结合本人从事教育事业以来的课堂教学经验来谈谈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
二、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兴趣培养的途径
1.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趣味性
在地理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地理科难又枯燥无味,听起来昏昏欲睡。 针对这种情况,我每次在接手新班的第一节课开始,就想方设法去改变学生这种看法。为了激起学生兴趣,我从古今中外的有趣的故事入手,从天文地理的角度切入。只有学生觉得有趣,才会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地理科本身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学科特点,它包罗万象并且渗透于生活。从地理教材看,它为学生获得知识直接提供了丰富的图文素材。 例如,我每次开学上课时都会询问几位同学他们暑假去了哪里? 叫他介绍那个地方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这时候被问到的同学总是滔滔不绝,其他同学也听得不亦乐乎! 然后,我再介绍一下我的第二故乡云南,正值炎热的九月,给学生讲讲云南为什么那么凉爽? 从而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了一个地理方面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区域环境的描述,不仅增长活跃学生见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2.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助长学生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学科之眼——地图。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地球仪等都是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形象生动地把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工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地理课本中的插气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关相内容,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我展示了北纬60度大西洋东西两岸绝然不同的景观,同学们一下来了兴趣,学生七嘴八舌,课堂气氛活跃。此外,辽阔的草原,蜿蜒的河流、此起彼伏的山峦、浩瀚的宇宙等等都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真实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從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故事等创设地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 在课堂上,我经常通过材料的补充和网上查询的资料,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 如: 同学们都理解沙尘暴的危害,可是我讲完此内容后再补充一则材料 “沙尘暴温柔善良的另一面” 。此时,学生肯定对此印象深刻并激发其的求知欲望。另外,在教学中,我用拟人的手法把自然界的地理事物赋予生命,创设遵循自然地理规律的情景教学。例如,在讲“外力作用”时,我把“一粒沙”拟人化,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我是黄河口的一粒沙,我的老家在哪里? 我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三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我用一粒沙的“寻根之旅”来依次讲解外力的四种表现方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4.利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发展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地理是综合性科目,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语文学科中谚语、古诗词与地理源缘颇深。 比如谚语:“四级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是昆明气候的真实写照,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昆明位于低纬度,热量丰富,冬季温度较高;昆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1800-2000米,由于海拔高,夏季气温要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低,所以冬不寒夏不热。秋季是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秋雨,天气变阴或有小雨,气温骤降就有秋天的凉意。比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这句诗表现的是快行冷锋的天气特点。诗句描述的时间是农历八月深秋时节,在快行冷锋过境前的西北风来势之猛,势力之大,令人不寒而栗。把古诗词中反应的地理现象嵌入地理课堂,发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其次,物理学科与地理学科关系。比如河流的凹岸和凸岸的形成就运用物理中力学这一知识点讲解才能分析透彻。河道在弯曲处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凹岸受离心力的影响大水流速度更快,被侵蚀成凹岸;凸岸反之。所以,利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更能使学生发展地理学习兴趣。
总之,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我们中学老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和报效祖国的人才,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09/14.
[2]王树声主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