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的故乡(散文)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h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如今,大伯和娘舅都已经去世。这两个代表着我父系和母系家族的血緣联系人都因病英年早逝后,就像割断了脐带精血,我与故乡的距离越来越远。人到中年,随着亲人们的一一离去,喜悦的事情逐步减少,而疼痛竟成为一种常态,这种疼痛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疼痛,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灵深处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和敬畏,以及对于爱的无法回馈的伤感。
  我父系的老家在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老家那个小山村,绝大多数村民都姓何,曾经住着象山最有钱的何家家族。为何我家却姓“陈”?这始终是个谜。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候生活并不富裕,身边很多的女孩儿读书到初中就外出打工了,但父亲一直不允许我辍学,每当说不爱学习了,或者老师在街头小巷跟父亲碰面说孩子不认真了,父亲就生气,经常在吃饭时,那双筷子就毫不留情地敲打在手背上。父亲闷闷地说,我们都是儒雅洋人呢,乡风就是好读书的。
  在我读书毕业回象山参加工作后不久,有天晚上,父亲终于说起了他小时候听祖辈说过的故事。原来,我们的祖先并不是象山本土人,而是台州人,是从茫茫的括苍山脉深处走出来的,那已是六百年前的事了。为避元末明初方国珍之乱,我的祖先们便是从那时,辗转迁徙到象山儒雅洋村定居的。“从那以后,你就是正正宗宗的象山娃了。”父亲深沉的声音,像是道奔流不息的山泉,从百年前,从千里外潺潺流来,内中还隐隐响着先辈们跋山涉水的脚步声,和代代传说身世的唏嘘声。父亲说,我们家族磨难多,你们要听话,好好读书,才不愧对先人。
  儒雅洋里,一直住着大伯和大姑一家。小时候,我们随父亲住在部队,离家千里,那时我有一个弟弟,出生不久。母亲说他雪白粉嫩,起名叫陈曦。曦,早晨的太阳,弟弟的身上凝聚着父母多少的寄托和希望。那一年我四岁,弟弟两岁,一天晚上,我和弟弟同时出麻疹,我那时已经会跟母亲表达疼痛,母亲连夜把我送到当地卫生院,一夜照顾下去总算退了高烧,我的小命捡回来了。但乖巧可怜的弟弟,在睡梦中,因为高烧,就这样静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如今我怎么也记不起弟弟的面貌了。父母也不再提起,我们一家悄悄地把弟弟藏在心里,不再挖开这个伤疤。但母亲的身体从那时逐渐变坏了。我知道,她的心里藏着的对生活的深深的爱和苦把她压坏了。
  母亲身体不好,我的童年就是在大伯家和娘舅家辗转度过的。舅舅家在水乡,一条小河蜿蜒穿过全村,河边有蜿蜒的廊棚、窄窄的深巷,沿河是一幅幅白墙黑瓦的水墨民居图。门,大开着,织布的,择菜的,悠闲吸着烟闲坐的,还有人把桌子搬到了外边,临河小酌,或者泡杯茶,优哉游哉。有小船摇过石桥,咿呀声中滑向远方……生活犹如一把掉毛的二胡,很多时候不着调,却也有着难以言喻的欢乐和温馨。在大伯和舅舅家,这两个与父亲一模一样的沉默老实的男人,挑起另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的希望。
  二
  如今我大伯和娘舅都已离去,我幼时的故乡就此沦陷,甚至父亲母亲的故乡也就此沦落了。
  曾随笔写过亲人的死亡:故乡之殇。胃癌晚期的大伯,从发病到过世没有超过两个月。他似乎放弃了挣扎,不想在经济上给子女留下负担。送灵车出村的时候,我看见父亲的眼眶红起来,他的嘴唇哆嗦着,风霜和忧伤弥漫在他苍老的身躯上,他伸手扶了扶灵车,眼泪泅在眼底,脸上的表情极不自然,似笑非哭。我倒宁可他哭出来,心痛到极点是不是就流不出眼泪来?我父亲的家族苦难太多了,我憎恨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们的苦难。我一路跟在父亲的身后,向村外走去,眼前像电影镜头似的,一幕幕,想起幼年时光。这一天,真是我和父亲的故乡之殇。
  舅舅因心梗突然离世时,才62岁,比大伯还小3岁。外婆家就是舅舅家,如今外婆、娘舅均已仙去,幼年时盼望的河埠头再也没有人迎接……舅妈跟我说,舅舅去世当天上午叫她去图书馆把书还掉,说,不借啦……下午三点,舅舅仙去。舅一生清白,从不愿亏欠他人,我和母亲得他庇护良多。我幼时瘦小,舅托人带来一封封奶糕,母亲用小煤油炉化开,一勺勺喂我长胖;少年时爱吃肉,每次去舅家,都有大碗油豆腐烤肉;姨妈和娘舅走得近,说娘舅发病脚肿走不动路,也不愿向亲人诉一声苦……姨父说,人这一生,来时一根脐带,去时一根裤带,真正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少年时背《祭十二郎文》痛哭流涕,如今人到中年,丧亲之痛一一经历,呜呼哀哉!
  常常会想起故乡的流水、青竹、欧阳桥、西沙岭、嘴角淡淡含着笑意的大伯,以及江南水乡的小桥、青石板路、温热的老酒、坐在木窗边阅读的舅舅……在我的记忆里,他们从远方风雨兼程走来,精神坚忍,沉默行走,不管身后几多风雪沧桑。
  写到这里,泪水又一次滴湿键盘。这两年,母亲总说想叫我写写家族史,母亲悄悄地对我说,你不用写得好,就是像录音机一样,把字打下来嘛。我一次次答应了母亲,却没有兑现诺言。确实有一种逃避的心态,一次次地欺骗自己,幸福就是不回忆过去。
  三
  对故乡的山、水和人怀抱着深深的感情,是一种情怀使然,没有任何来自心灵之外的力量。
  这些年,时代飞速变化,物质的富裕已超出年幼时的想像,但人却在这旋转的状态下失重,茫然若失,找不到自己的根。总是在这样的时候,就会去乡村走一走,哪怕在田埂上采一把野草,寻一朵野花,感受感受野趣,心舒卷了,人就鲜活起来。朝着喧嚣声反向走,奔向我们的故乡,生命中过往的美好记忆,一一镌刻在乡愁中,这才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诗友顾宝凯《村庄》,每一次咏读,都有心灵的震动——
  我已很久没有回家了
  门前的柏树发了新芽
  墙孔里布满了绿叶
  而青苔顺着石头的凹痕
  向更远处爬去
  我知道,此刻母亲一定在
  灶台上烧制她的菜干,那些失水的
  菜叶
  像她自己干瘪的脸
  没有什么能在时光中一成不变的保鲜
  连同那通往家门的石板小路
  它一年又一年的变薄
  而多少踏着它弓起或凹陷的脊背
  离家的游子
  没有再回到故乡
  包括我,这个在命里刻上
  故乡的水流,沙场的柏树
  炊烟袅浮的人
  都要在他乡的客栈里
  一寸一寸剔除它们
  而蜘蛛在廊檐上一圈又一圈
  地结网
  闪着晶亮的屋檐垂下的雨滴
  像是等待也像是怅望
  他写道,那个回不去的故乡,永远是生命的底色。
  这几年,只要工作中有接触乡村建设的内容,我都十分欣喜,不管是村庄美化,雨污分流,景点小品打造,哪怕是一篇小小的村庄解说词,也愿意用一点点力量为留住我们共有的故乡“美丽的乡愁”而努力付出。似乎,冥冥之中,我在用这样的方式,向故乡和亲人忏悔、赎罪。
  在每一个和故乡相似的乡村,都有我目光深深地凝视。茂密的竹林,清幽的荷塘,悠长的雨巷,波光粼粼的河埠头,坐在村口参天大树下乘凉的乡人,仍在古井边汲水浣衣的妇人,黄发垂髫怡然自得……我在那儿听到先人低沉而雄浑的呐喊,仿佛与我低语,赶路人,快向明灯急行去。(原载《象山港》2017年第3期)
其他文献
1  燕子出嫁时,提出带上娘家的豆腐盒。豆腐盒,也就是做豆腐用的一套家伙。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木头做的,经年累月做着豆腐,板面已经黄旧了,做工也没见讲究,榫眼大一个小一个,边沿还留着刨痕,用了这些年都没磨平。  可是对燕子的要求,妈没有立刻答应。她低着头,默默收拾着盒子里切好的豆腐,好像没有听见女儿说的话。还是哥哥开了口,哥哥先跟妈说,妈,爸走后,是燕子帮着家里做豆腐卖豆腐,这些年累着燕子了,燕
期刊
缪克构,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1974年出生于温州,主要作品有诗集《盐的家族》,长篇小说《漂流瓶》《少年海》,自选集《渔鼓》等十几种。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中国长诗奖以及上海长江韬奋奖、上海文学奖、上海文化新人獎等。现为文汇报社副总编辑。  小人书  在家旁边的小弄堂被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取代之前,我在拥挤的小马路旁淘到了近百本小人书。这些半新不旧的小人书摊
期刊
狗叫笨笨,是一只白底花色的短腿狗。三年前,我二哥用麻袋把它套好,坐车到邻镇放掉,几天后的一个凌晨,我二哥听到门被碰撞的声音。门刚开一条缝,它就飞窜进来,并直接上楼。我二哥心亏,受了一条狗好几天白眼。  经此一遭,笨笨在家里的地位算是保住了,并且生下一波波的小狗。刚生完小狗的笨笨,眼神总是变得特别,既有母性的温柔,又有疲惫和哀伤。它的孩子可没有它那么会抗争。不论它们看起来有多么洁白可爱,我二嫂总是及
期刊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崇高感是由压抑转到振奋,观赏者的心灵处于动荡状态。基于此,他将崇高分为两类,一类是数量上的崇高,源于对象的体积无比大;一类是力量上的崇高,源于对象巨大的力量和气派,引起恐惧感和憧憬。如果将康德这—理论应用于中国当代军垦事业,倒是颇有意味。  建国初期,为了祖国建设和发展,王震将军率领10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天山南北,加上近十万国民党的起义军队,近20万人,在茫茫戈壁荒漠上挖出数万
期刊
共和国最初的十七年,物质生活也许不那么称心,甚至还要饿肚子,但是精神上我们是充实的,十七年的文学是最丰裕的精神宝库,十七年文学最大的成就是长篇小说,小说是我们这一代与共和国同龄人的最爱。啊,我的十七年小说。  八十年代,个人与时代,均喘息稍定,我开始搜罗1966年以前出版的经典长篇小说,范围限定在我少年时代读过的。这里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好像最初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内部传出来的: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期刊
到花都看地的时候,一个貌不起眼的人也像乔宾一样,对饭后的肢体运动兴味寥寥,这人在晚餐桌上喝汤吃饭饮茶抽烟,除了不喝酒以外,一切都很正常。除了脸上两只眼睛彼此挨得较近以外,一切都很普通。假如是在车间、食堂或者流水线遇见,乔宾肯定无法认出,然而,因晚宴结束的一句话,他注意起周总的这个手下。  那一天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在南方八月的最后一点阴凉里,乔宾应厂商周总之邀,特地独自来花都看地,虽然谋划在南方再建
期刊
斯拉夫科·雅涅夫斯基(Slavko Janevski, 1920-2000),马其顿著名诗人、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同时也是马其顿几家重要文学刊物的创始人和编辑。他生于斯科普里,在这座城市里读高中时即成为少年杂志《先驱》的编辑。他在二战时开始写诗,194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血染的花环》,从那时起,他先后出版的诗集有《青春的铁路》(1946)、《诗》(1948)、《爱琴海火药的童话》(1950)、《
期刊
一  雁荡山东濒乐清湾(古称白沙海),“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践形诡状。”  我的家乡玉环岛与雁荡山隔海相望,我第一次见到雁荡山,是念中学时的一次春游。读了沈括的《雁荡山》后,同学们向往“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的美景,终于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横渡乐清湾,走进雁荡山。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景称为“雁荡三绝”,数龙湫最偏
期刊
小赵老师  小赵老师短头发,圆圆脸,总是微微地笑着,很和气的样子。她最早是我读幼儿班的老师,也是整个村小幼儿班唯一的老师。十几个吵吵嚷嚷的小孩子在一起,听课,做操,游戏,打闹,一切都要她来操劳。记得她从不责骂我们。那时还没有电话。有小孩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她就得跑到这个孩子家里,问家长拿洗换的衣裤。  我小时候话不多,生人跟前总有点腼腆,却很喜欢小赵老师,什么事都愿意说给她听。有一阵,我的父亲去上海
期刊
斯人将暮未暮时分,庙瓦上的草,石兽,神像,四周的古木,便朦胧不确定起来。天色渐至灰蓝,浅浅一痕月影,似显非显地被古木的枝条托着,带着虚幻的黄。我渐进入一个迷境——古旧的庙宇、皴裂的古柏、陈腐的神像,以及它物构成的迷境,像另一个世界,我穿梭其中,旅行远足,并试图找到一个确凿的源头,进入深处。  我喜欢人少的时候在庙里溜达,我期待与神,与仙,与佛,与鬼,与某个灵魂偶遇,或者在我的办公室里,它们从门缝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