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cent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感悟"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
   我多年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亲身感受到由于小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难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感悟。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的骨架。文章的形象、情感都不见了。所以我认为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怎样去感悟,怎样潜心去读,去咀嚼,去体验,这样才能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形成较好的语感。通过多年来的摸索,我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去指导:
   一、 利用"读"保证感悟
   根据新课程的阅读理解,我认为语文阅读课应该做到: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感知性读;细读课文时,指导性读;最后再到鉴赏性读。大部分时间应始终围绕一个"读"字。学生能否读好,能否去"感悟",关键看老师如何删繁就简地"精"讲。重点处点拨,点到即止,留给学生充足的感悟时间。
   如教学人教版第五册《陶罐和铁罐》一课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安排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先是读准字音和句子;再是读出轻重和语气;三是分角色读,读出情感和态度;最后是研究性阅读,读出问题。一共读了四次,以读为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这样不同层次的读,才能让学生真正在朗读中有收获。
   二、对课文的感悟要扣着读书进行,即所谓"扣读导悟,读中求悟"
  老师不能用自己的情节性提问来代替学生的读书,或是利用录音、多媒体等技术把课文内容灌输给学生,这样做,最终只能使学生对书本失去兴趣,使感悟变成空中楼阁。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才是感悟的基本途径。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因此,在每节课上,我们都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让朗读成为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
  三、 利用"对话"实现感悟
   回想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满堂灌,学生成了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因此,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教学《渔夫的故事》这篇文章时,我在学生初步阅读时就给学生定下了阅读要求:文章大概讲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新的问题(如渔夫见到胆瓶后的心情是怎样的?、第四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法来描写魔鬼的外貌?;根据人物的描写方法,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课堂上,师生一起围绕文本共同解决。学习时我还提出新问题(如这部分在描写人物上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运用这种描写方法表现了渔夫和魔鬼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你举例说明。)这样师生就在对话中完成了对文本的交流,更促进了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
  四、在画画中启迪悟性
   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因此,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描写,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画,能让学生在思维方式的"切换"、表达方式的改变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地领悟课文。
  五、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启迪悟性
  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因此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就显得肤浅而片面,有的甚至对一些事物浑然不知,无法理解,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障碍。作为语文老师,努力创设一些情境,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相关直觉经验提取出来,并有效激活,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真情实感,对感悟课文内容也有一定的帮助。
  如:教学《春笋》一文时,如何让学生懂得"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一句的意思和"唤醒"一词的意思。在教学这一句话时,我点拨学生想一想早晨妈妈是如何唤醒你起床上学的,这下学生可来劲了,各有各的说法,还加上了一定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我还是不急着让学生说出"唤醒"的意思,而是让他们反复朗读。学生在读中揣摩、感悟,读着读着,学生将重音放在了"唤醒"一词上,并有了一定的感情。到这里,学生其实已经真正弄明白了这个词、这句话的意思了。
  六、有效激活想象启迪悟性
  在阅读感悟中让学生展开想象,就好象给学生的思维装上了飞翔的翅膀,学生可以由书上的想到书外的,可以由课堂上的想到课外的,可以由自己而想到作者......课堂上激活想象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领悟文本内涵,从中受到感染,获得启迪。如《荷花》一文:
  师: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们的朋友还有很多,他们会来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蜜蜂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快乐。
  生:水牛走过来,告诉我耕地的快乐。
  生:青蛙从荷叶上蹦过来,告诉我跳跃的快乐。
  想象是一种创造。让学生借助想象到语言文字中去感知、去领悟,当学生凭借着作品语言,跨越光褒空间去神游时,作品就成了学生心中美丽的画卷。
  我想,课本的容量是有限的,课堂的時间也是有限的,但让学生在不停地交流、无数的感动、叹息和奋发中,生命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升华。正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也正是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悟、感染,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我,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样感悟而得到的启发才能进一步地使学生受益终身。
  当然,阅读感悟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注意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的方法,不断丰富阅读经验,提高感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感受到并且真正领悟到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悟到许多教师没有充分描绘的尤其是无法教给他们的东西,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要让阅读中的感悟从外延走向内涵,我们渴望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在感悟中真正了解自己的心灵,读懂我们民族的语言。
其他文献
从教二十年,我不折不扣地在语文领域摸爬滚打二十年,一直以来,自以为还能胜任,虽不是桃李满天下,却也是一路的汗水,一路的芬芳。只是近年来,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我却无所适从,只剩下了苦心经营了。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调查过,只有20%的同学对语文感兴趣,只有10%的学生喜欢读书,认为读书可以让人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体会到人类情感中的真、善、美,而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语文就是学习一些字词和课文。语文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改变当前阅读教学现状,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我经调查研究提出如下加强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一、立足课堂教学,教给阅读方法; 二、扩大阅读范围;三、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   关键词:农村初中 阅读教学 困惑 策略      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005年8月1日现代教育报,有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语文教育怎样找到回家的路",这是新生代教师语文教育论坛的一个重要问题,同年7月23日至25日人,来自全国的优秀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在北京济济一堂,以"珍视传统,反思今日,循故求新,激浊扬清"为主题,共同探求新课标下语文教育怎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新语文代表人物韩军的报告《除旧布新,返本归真--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现在一些学生一提到作文,就觉得无话可写,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改变目前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激发他们的情感。因为情感是生活的积淀,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更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写出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具体做法是:   一、重视命题趣味,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期刊
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汉语拼音又是比较枯燥的符号,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作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农村地区的教学比较落后,没有幼儿园可上,差不多达到上一年级年龄时,家长才将孩子送到学前班上学。入学前不知道什么是普通话,入学前班后,才开始接触,说起来还比较别扭,并且觉得有些害羞。因此,在教学中,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活动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在刚接触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我常常能碰到这样的状况:在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后,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可很多学生回答起来却疙疙瘩瘩,语无伦次。学生明明知道答案却无从说起,一个字或一个词都重复了好几遍,怎么也说不出重点。如何才能使学生对答如流呢?我想还是得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说话)下功夫。
期刊
由于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再加上文章体裁的多样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擇何处作为最容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突破口,绝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也掌握了一些经验。   首先要因材施教。根据课文的体裁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德育渗透点,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恰如其分。在选择渗透点时不要把课文中没有的思想无中生
期刊
本文就低碳新理念对课堂的启发,对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态问题进行追问与解答.
摘要:创新才有发展,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创新,唯有创新,这个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方志敏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创新必须从娃娃抓起,小学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语文老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 小学 语文 教学 知识 积累     一、 积累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新必须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一个人的知识
新闻写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针对阅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愚以为石油企业报有八种倾向值得警惕,或者说,有八忌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一忌溢美拔高。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