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再加上文章体裁的多样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擇何处作为最容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突破口,绝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也掌握了一些经验。
首先要因材施教。根据课文的体裁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德育渗透点,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恰如其分。在选择渗透点时不要把课文中没有的思想无中生有的强加给它,又不要把本该作为渗透点的内容弃之不顾,而去另寻它点。
在明确了渗透点的选择原则后,我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以下几种选择德育渗透点的方法:
一、紧扣课题文眼,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文眼"是指课题中揭示文章中心的关键字词。有些课题的文眼就表明或暗示了文章中心。紧扣这样的文眼进行教学,可明晰教学思路,突出重点难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诚实的孩子》一文中,"诚实"就是"文眼",它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在教学中紧扣"诚实"进行。教学第二段时,先让学生找出姑妈追问谁打碎花瓶时,描写列宁和表兄妹们不同形态的词句,然后根据与题目"诚实"不相符的话"列宁说’不是我’",让学生思考、讨论:列宁为什么低声说?当时为什么只有列宁没有笑?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列宁的神态,展开联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列宁在回答姑妈的问话时,不象表兄妹那样理直气壮,当时的心情既难受又没有勇气认错,"不诚实"的行动中含有"诚实"的因素。教学第三段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列宁躺在床上不说话?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再结合列宁给姑妈写信认错,使学生体会到,列宁小时候做错事敢于承认,是个诚实的孩子,进而使学生从中受到诚实的思想教育。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曾经有过的"不诚实"到自动"诚实"(诸如谁把地板弄脏了?买文具的钱"丢"了?之类的错误)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做人,只有诚实,我们才会坦然,才会心安理得。我们要做诚实的人!
二、分析课文人物,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表现人物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这些课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情感等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初步懂得描写人物的方法,同时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熏陶。例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引导学生学习重点段"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描写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体会董存瑞当时的思想活动,在危急关头,革命胜利高于一切。再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董存瑞舍身取义的革命精神。这样一来,学生仿佛置身于董存瑞的战斗之中,受到的感染和教育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深刻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决不能空洞说教,要结合教材,发挥语文科多功能作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在教学《妈妈的爱》一课中,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平时妈妈还为你做过什么?你有没有回报妈妈?是怎样回报妈妈的?三八节就要到了,你想送给妈妈什么样的礼物?这几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懂得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辛苦,要体贴、孝敬父母。在课后,让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描述一次用实际行动报答妈妈的真实经历,特别要描述当时妈妈的幸福的反应,教育学生不但要从心底感恩父母,还要付诸力所能及的行动中。
四、引申事件本身,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为数不少的以叙事为主的课文。这类课文在叙事中,字里行间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教学中应从事件本身出发,引导学生从中挖掘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学《列宁和卫兵》中,重点引导学生去仔细体会列宁、卫兵和那位生气的同志的语言、行动,深刻理解列宁作为革命领袖严于律己,模范地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使学生从小就确立严格遵守纪律的观念。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方法是很多的但有一条原则是共同的,即寻找和探求课文中思想火花的迸发点。因此,只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思想因素,恰当把握教育时机,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做到水乳交融,有机渗透,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方能收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效果,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境界。
首先要因材施教。根据课文的体裁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德育渗透点,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恰如其分。在选择渗透点时不要把课文中没有的思想无中生有的强加给它,又不要把本该作为渗透点的内容弃之不顾,而去另寻它点。
在明确了渗透点的选择原则后,我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以下几种选择德育渗透点的方法:
一、紧扣课题文眼,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文眼"是指课题中揭示文章中心的关键字词。有些课题的文眼就表明或暗示了文章中心。紧扣这样的文眼进行教学,可明晰教学思路,突出重点难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诚实的孩子》一文中,"诚实"就是"文眼",它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在教学中紧扣"诚实"进行。教学第二段时,先让学生找出姑妈追问谁打碎花瓶时,描写列宁和表兄妹们不同形态的词句,然后根据与题目"诚实"不相符的话"列宁说’不是我’",让学生思考、讨论:列宁为什么低声说?当时为什么只有列宁没有笑?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列宁的神态,展开联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列宁在回答姑妈的问话时,不象表兄妹那样理直气壮,当时的心情既难受又没有勇气认错,"不诚实"的行动中含有"诚实"的因素。教学第三段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列宁躺在床上不说话?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再结合列宁给姑妈写信认错,使学生体会到,列宁小时候做错事敢于承认,是个诚实的孩子,进而使学生从中受到诚实的思想教育。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曾经有过的"不诚实"到自动"诚实"(诸如谁把地板弄脏了?买文具的钱"丢"了?之类的错误)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做人,只有诚实,我们才会坦然,才会心安理得。我们要做诚实的人!
二、分析课文人物,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表现人物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这些课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情感等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初步懂得描写人物的方法,同时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熏陶。例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引导学生学习重点段"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描写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体会董存瑞当时的思想活动,在危急关头,革命胜利高于一切。再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董存瑞舍身取义的革命精神。这样一来,学生仿佛置身于董存瑞的战斗之中,受到的感染和教育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深刻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决不能空洞说教,要结合教材,发挥语文科多功能作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在教学《妈妈的爱》一课中,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平时妈妈还为你做过什么?你有没有回报妈妈?是怎样回报妈妈的?三八节就要到了,你想送给妈妈什么样的礼物?这几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懂得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辛苦,要体贴、孝敬父母。在课后,让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描述一次用实际行动报答妈妈的真实经历,特别要描述当时妈妈的幸福的反应,教育学生不但要从心底感恩父母,还要付诸力所能及的行动中。
四、引申事件本身,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为数不少的以叙事为主的课文。这类课文在叙事中,字里行间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教学中应从事件本身出发,引导学生从中挖掘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学《列宁和卫兵》中,重点引导学生去仔细体会列宁、卫兵和那位生气的同志的语言、行动,深刻理解列宁作为革命领袖严于律己,模范地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使学生从小就确立严格遵守纪律的观念。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方法是很多的但有一条原则是共同的,即寻找和探求课文中思想火花的迸发点。因此,只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思想因素,恰当把握教育时机,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做到水乳交融,有机渗透,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方能收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效果,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