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追求“语文味”是天经地义的,而若要问“语文味”在于何处,应该说就是藏于文本的语言形式之中。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王尚文先生也曾说过:“我们语文教师出于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目的,就必须关注课文‘怎么说’,必须侧重课文的言语形式。”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语言形式,即“怎么写”,而非“写什么”。反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的教学着力点依然放在对“写什么”的解读上,而对于“怎么写”却等闲视之,这是造成语文课上“语文味”缺失的主要原因。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经验,经历一个充满“语文味”的学习过程呢?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一、聚焦于文本的“体裁特点”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等,由于文体的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也各有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引导学生领会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形式。
如一位教师执教议论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就非常关注文本的体裁特点,他问学生:“这篇课文仅仅用了43个字来描写李时珍如何编写《本草纲目》,而另一篇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却足足用了大约600字,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一番仔细对比探究,明白了议论文只要简明扼要地摆出事实,不必有细致的描写,语言力求准确、精练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课末,这位教师还设置了一个读写迁移的训练点,让学生仿照作者通过举例来论证观点的方法,对《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进行改写。因为学生已经领悟到了此类文体语言表达的特点,所以当堂练笔十分精彩。
二、聚焦于文本的“表现手法”
为了表达的需要,教材中的課文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不少,而且表达效果各异。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表达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来发现、咀嚼这些语言的奥妙。
如薛法根老师《爱如茉莉》教学片断:
师:“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两句写的是景物,写的是阳光,没有写如茉莉一样的爱,为什么还要写在这儿呢?这里有一个“探”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能体会到阳光有生命有情感。
师:阳光就像人一样,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拟人。
师:对呀,把阳光当作人一样,这时候的阳光,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连阳光也不忍心惊醒爸爸和妈妈。
师:对呀,阳光有了人一样的感情,所以这时候的景物描写就有了——感情。(板书:景、情)景蕴含着情,这样景物的语言就是感情的语言。(完成板书:景语——情语)记住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你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学着作者这样借着景物来抒发感情,这叫借景抒情。
薛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关注到了文中看似无关紧要的环境描写,聚焦文本的表达,并启发学生在以后写作中对借景抒情这种方法加以实践和运用,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三、聚焦于文本的“遣词造句”
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只是关注文本的思想内涵,却忽略了具体的字、词、句。其实,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文学的艺术无不寓于词句之中。
如一位教师教学《钱学森》一课时,问学生:课文为什么不写“飞机的舱壁”,而是写“火箭的舱壁”呢?
生:因为钱学森是研究什么火箭、导弹的。
师:“火箭的舱壁”看似不经意,其实有讲究。如果钱学森研究火车,作者可能会写成“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生:火车的车轮)”。
可见,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文本遣词造句方面的精妙,有时候仅仅从一句话、一个词,乃至一个字入手,含英咀华,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体会人物情感,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吧。
记得,张志公先生曾经把阅读训练的过程形象地说成是“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意思是先通过语言去把握思想内容,然后再回过来从思想内容去领会语言的表现魅力、文章的表达形式。由此审视语文教学,面对文本,教师最应该教学生“以言达意、以言表意”的方法,聚焦于文本的语言形式,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五一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范宏芳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王尚文先生也曾说过:“我们语文教师出于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目的,就必须关注课文‘怎么说’,必须侧重课文的言语形式。”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语言形式,即“怎么写”,而非“写什么”。反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的教学着力点依然放在对“写什么”的解读上,而对于“怎么写”却等闲视之,这是造成语文课上“语文味”缺失的主要原因。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经验,经历一个充满“语文味”的学习过程呢?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一、聚焦于文本的“体裁特点”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等,由于文体的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也各有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引导学生领会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形式。
如一位教师执教议论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就非常关注文本的体裁特点,他问学生:“这篇课文仅仅用了43个字来描写李时珍如何编写《本草纲目》,而另一篇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却足足用了大约600字,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一番仔细对比探究,明白了议论文只要简明扼要地摆出事实,不必有细致的描写,语言力求准确、精练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课末,这位教师还设置了一个读写迁移的训练点,让学生仿照作者通过举例来论证观点的方法,对《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进行改写。因为学生已经领悟到了此类文体语言表达的特点,所以当堂练笔十分精彩。
二、聚焦于文本的“表现手法”
为了表达的需要,教材中的課文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不少,而且表达效果各异。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表达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来发现、咀嚼这些语言的奥妙。
如薛法根老师《爱如茉莉》教学片断:
师:“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两句写的是景物,写的是阳光,没有写如茉莉一样的爱,为什么还要写在这儿呢?这里有一个“探”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能体会到阳光有生命有情感。
师:阳光就像人一样,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拟人。
师:对呀,把阳光当作人一样,这时候的阳光,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连阳光也不忍心惊醒爸爸和妈妈。
师:对呀,阳光有了人一样的感情,所以这时候的景物描写就有了——感情。(板书:景、情)景蕴含着情,这样景物的语言就是感情的语言。(完成板书:景语——情语)记住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你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学着作者这样借着景物来抒发感情,这叫借景抒情。
薛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关注到了文中看似无关紧要的环境描写,聚焦文本的表达,并启发学生在以后写作中对借景抒情这种方法加以实践和运用,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三、聚焦于文本的“遣词造句”
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只是关注文本的思想内涵,却忽略了具体的字、词、句。其实,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文学的艺术无不寓于词句之中。
如一位教师教学《钱学森》一课时,问学生:课文为什么不写“飞机的舱壁”,而是写“火箭的舱壁”呢?
生:因为钱学森是研究什么火箭、导弹的。
师:“火箭的舱壁”看似不经意,其实有讲究。如果钱学森研究火车,作者可能会写成“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生:火车的车轮)”。
可见,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文本遣词造句方面的精妙,有时候仅仅从一句话、一个词,乃至一个字入手,含英咀华,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体会人物情感,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吧。
记得,张志公先生曾经把阅读训练的过程形象地说成是“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意思是先通过语言去把握思想内容,然后再回过来从思想内容去领会语言的表现魅力、文章的表达形式。由此审视语文教学,面对文本,教师最应该教学生“以言达意、以言表意”的方法,聚焦于文本的语言形式,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五一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范宏芳